高中历史 12 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1教案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2853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12 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1教案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12 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1教案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12 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1教案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12 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1教案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12 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1教案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12 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1教案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

《高中历史 12 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1教案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12 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1教案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 12 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1教案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

[讲授新课]

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指导自学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然后总结知识要点如下:

1.时间:

1919~1923年。

2.背景

(1)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

一些亚非国家民族资本主义有较大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长。

(2)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等国家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印度、土耳其、埃及等国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或组织得以建立发展。

(3)一战后,战胜国重新瓜分殖民地,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同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尖锐。

3.特点:

民族运动呈现出多种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道路。

4.突出事件:

中国的五四运动、朝鲜的“三一”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和埃及“华夫脱运动”。

学法指导

提示学生:

理解掌握一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背景:

(1)一战期间列强侵略的暂时放松→亚非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壮大。

(2)十月革命的影响。

(3)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进一步激化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掌握民族解放运动呈现的多种类型:

如,中国等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开始探索符合本国特点的民族解放道路;

印度、土耳其、埃及等国家,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党或组织建立起来或迅速发展,领导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二、朝鲜三一运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总结知识要点如下:

1.背景:

日本的残暴殖民统治,激起朝鲜人民反抗。

2.导火线:

前朝鲜国王暴亡。

3.时间:

1919年3月。

4.经过:

汉城集会(宣读《独立宣言书》)→武装起义→反日民族大起义——失败。

5.意义:

表现了朝鲜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有力打击了日本殖民统治。

知识联系

联系过去所学内容概括日本帝国主义是怎样一步一步把朝鲜变为殖民地的?

1876年《江华条约》打开朝鲜门户;

1905年把朝鲜变为“保护国”;

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

教师讲授

日本帝国主义对朝鲜的残酷统治:

日本帝国主义吞并朝鲜以后,派日本现役海、陆军将领担任朝鲜总督。

总督是朝鲜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直接隶属于日本天皇。

日本在朝鲜推行残暴的“武断政治”,实行残酷的军事警察制度,剥夺了朝鲜人民的一切民主权利。

另外,日本殖民当局任意强占朝鲜人民的土地和森林,朝鲜全国土地的1/4和森林的4/5被日本霸占;

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逃亡山林,地租苛重,1918年达到1156万元,占总督府财政收入的一半;

日本殖民当局还颁布了限制和扼杀朝鲜民族资本的“公司法”,其中规定未经总督批准,不许朝鲜建立股份公司,总督有权解散任何企业等;

日本殖民当局还颁布了“矿业法”,控制了朝鲜80%的矿产资源。

更为严重的是,为了同化朝鲜民族,规定日语为“国语”,朝鲜人不准办学校,朝鲜人名日本化,摧残朝鲜的民族文化。

“三一”运动的爆发:

1919年1月22日,被日本幽禁的朝鲜前国王高宗李熙突然死亡,传说是日本统治者毒死的。

消息传出,朝鲜全境震惊,群情激愤,此事成为“三一”运动的导火线。

1919年2月8日,600多朝鲜留日学生,在日本东京召开争取独立大会,被日本警察打散。

朝鲜国内,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在人民群众反日情绪的鼓舞下,起草了《独立宣言书》,决定利用高宗李熙国葬之机,于3月1日下午2时在汉城塔洞公园集会,发表独立宣言,举行游行示威。

3月1日,成千上万的学生、工人、农民在塔洞公园集会,当众宣读《独立宣言书》,高呼“朝鲜独立万岁”、“日本人和日本军队滚出朝鲜去”等口号,会后约30万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

聚焦:

在示威的行列里,有位年纪很小的女学生,手持国旗高呼口号。

穷凶极恶的日本兵残暴地砍掉了她的右臂,她就用左手举起国旗喊口号。

敌人又蛮横地砍断她左臂。

女学生凛然不屈,直到刺刀戳入了她的胸膛还高喊着“独立万岁”。

反日民族大起义:

汉城示威群众同前来镇压的日本军警发生了冲突,赤手空拳的示威群众与武装军警进行搏斗。

当天,平壤、元山等地也爆发了游行示威和武装暴动,斗争浪潮迅速席卷全国。

起义者到处袭击日本侵略者及其朝鲜走狗。

海外的朝鲜人也积极声援国内。

一时间,日本人在朝鲜处于危急之中。

日本帝国主义向朝鲜增派大批军队,镇压朝鲜人民起义。

朝鲜人民的正义斗争,得到了中国人民和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支援(阅读教材小字部分)。

“三一”运动有力地打击了日本的殖民统治。

直到这年秋天,日本帝国主义才把起义镇压下去。

朝鲜“三一”运动正值我国“五四”运动时期。

那时,帝国主义列强正在中国土地上狼奔豕突,中华民族也同样处在风雨如磐的危难之中。

共同的命运和斗争把两国人民紧紧联结在一起。

朝鲜人民的正义斗争,自然得到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和支持。

当时,有影响的《每周评论》《国民》《新潮》《湘江评论》《民国日报》《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等各地报刊都详尽报道了朝鲜“三一”运动的经过,高度评价它的意义,盛赞“可敬可佩的朝鲜人”。

各界代表联合通电全国,声援朝鲜人民的反帝斗争。

课本史料解读

阅读下列材料:

吾等兹宣言:

我朝鲜之为独立国,朝鲜人之为自由民,以此告于世界万邦,而阐明人类平等之大义;

以此诰于子孙万代,而永有民族自存之政权。

——朝鲜“三一”运动中的《独立宣言书》

回答:

(1)《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2)此宣言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案:

(1)民族资产阶级利益。

(2)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

三、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原因:

战后,英国殖民当局采取镇压政策,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

2.时间:

1919~1922年。

3.“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计划的提出:

1920年,国大党通过甘地提出的该计划。

改变大战期间同英国合作的态度,争取印度自治。

(2)“不合作运动”措施

A.印度人放弃英国殖民者给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

B.对英国人的立法机关、法院和学校实行普遍抵制。

C.提倡手纺车运动和抵制英货。

D.逐步进行抗税斗争。

4.结果:

1922年由于群众斗争突破了非暴力的限制,甘地和国大党决定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民族反帝运动走向低潮。

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提示1:

明确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宗旨“通过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自主”,争取“自主”这一目标必然唤起广大人民群众在更广阔的范围和规模上参加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这样,不合作运动在全印度声势浩大地展开了,从学生到官吏职员,从工人到农民,印度各阶层人民都积极行动起来。

提示2:

明确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具体内容:

运动采取渐进方式,大体分三步走:

①印度人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

②对英国人的立法机关、法院和学校实行普遍抵制,号召家家户户恢复手工纺织并抵制英货。

③逐步进行抗税斗争。

提示3:

实事求是地评价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既要看到“非暴力”,又要看到“不合作”这个矛盾的两个方面,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斗争策略并不是主张完全“放弃斗争”,他说“非暴力并不是服服帖帖地服从坏人的主意,而是说用自己整个精神去反对专制魔王的意志”。

同时,他又在《青年印度》上写道:

“不合作运动是同政府的战争”,其实质是要印度人民在残暴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面前解除自己的武装,这又反映了以甘地为代表的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局限性。

总之,甘地站在民族的立场上发动和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仅使英国在经济上遭受到沉重的打击,而且在政治上一定程度地打击和动摇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不合作运动还加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甘地也在斗争中得到了崇高的声望,被印度人尊称为“圣雄”。

本届大会进一步认为,印度人民没有其他道路可走,只有承认和采纳渐进的非暴力不合作政策,直到……自治得以确立为止。

……本届大会热诚地建议:

(1)放弃职衔和荣誉职位,辞去地方机构中的委派职位;

(2)拒绝参加政府的招待会、正式接见和政府官员或以他们的名义举行的其他官方和半官方的宴会;

(3)逐步撤出各省学校和学院的学生;

(4)律师和诉讼当事人逐步抵制英国法庭,由他们自己成立私人裁决法庭,解决私人争端;

(5)军事、文书和劳工阶级方面的人拒绝充当新兵……(6)参加改革议会选举的候选人退出竞选,选举人拒绝任何违反大会建议而参加竞选的候选人;

(5)抵制外国货物……

——印度国大党关于不合作运动的决议

回答:

(1)为什么材料中说“印度人民没有其他路可走”了?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概括“非暴力不合作计划”涉及了哪些社会部门或领域?

(3)非暴力和不合作是怎样的关系?

谈谈你的认识。

(4)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史上有何意义?

答案:

(1)因为战后英国殖民者对印度实行镇压政策,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

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赢得自治。

(2)立法、司法、行政、教育、税务、手工业等方面。

(3)非暴力和不合作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用不合作来发动群众,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迫使殖民当局作出有利于印度资产阶级的让步;

另一方面,又用非暴力来限制群众运动,防止社会改良转变为革命,把群众运动控制在资产阶级利益所能容许的范围之内。

(4)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

1.凯末尔革命

(1)概况

①1920年《色佛尔条约》签订,凯末尔领导人民同素丹政府决裂,建立新议会和临时政府。

②1923年《洛桑和约》签订,协约国承认土耳其本土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

③土耳其成立共和国,凯末尔当选为总统。

(2)意义:

结束历时几百年的奥斯曼统治,开始历史新阶段。

明确战后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爆发的背景: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土耳其损失惨重,精壮人员损失150余万,还有250万人死于饥饿和疾病。

战争结束后,国家债台高筑,物价飞涨。

《色佛尔条约》签订后,10多万协约国军队占领了土耳其绝大部分领土。

土耳其面临亡国的危险,土耳其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按时间顺序排列凯末尔革命的过程

时间

大事

1920年4月

国民政府建立

1920年8月

素丹政府同协约国签订《色佛尔条约》

1922年

打败英国支持的素丹政府和入侵的希腊军队

1923年

迫使协约国签订《洛桑条约》

熟悉《色佛尔条约》的影响:

土耳其沦为英、法、意的半殖民地。

注意:

《色佛尔条约》是巴黎和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洛桑和约》的内容和意义:

这个条约废除了《色佛尔条约》的一些不平等条款,维护了土耳其领土的完整和统一。

2.凯末尔政府的改革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然后总结知识要点如下。

(1)1923年10月29日,大国民议会宣布土耳其为共和国,凯末尔被选为总统。

土耳其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凯末尔革命即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2)凯末尔政府的改革(措施涉及: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

在取得了反帝民族独立战争胜利后,凯末尔政府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的改革,使土耳其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阅读课文改革措施部分。

)第一,政治方面:

凯末尔政府在1922年废除了素丹制度;

1924年废除了哈里发制度,实行国家制度世俗化;

完全实行政教分离。

原来的奥斯曼帝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封建神权国家。

素丹不仅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臣民的君主,而且兼任伊斯兰教的最高首领哈里发,是穆斯林的精神首脑。

这一做法加强了奥斯曼帝国的封建制度,极大地束缚了土耳其人民的思想,是造成土耳其贫困、落后和阻碍土耳其进步的主要原因。

新宪法规定了共和国制度,彻底否定了各种神职人员的统治权和政治特权。

所以在今天的土耳其,原教旨主义是没有多少市场的,这应归功于凯末尔的改革。

第二,经济方面:

政府以“国家主义”来发展民族经济,主张“经济应该由国家控制”。

国家以国营银行为经济杠杆,调节公私企业的经济行为。

对外国资本采取了利用、限制的政策。

第三,教育和文化方面,扩大世俗教育。

凯末尔说:

“一个国家不论在战场上取得多么辉煌的胜利,如果没有知识大军,这个胜利成果就不能巩固和持久。

”实行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由政府管理教育,实行男女同校。

实行文字改革,实现了土耳其字母的拉丁化。

1928年11月,大国民议会正式通过改革字母的法律,凯末尔还身体力行,亲自授课,教人们如何掌握新字母。

(看教材图)第四,废除各种陈规陋习,如妇女出门必须戴面纱,一夫多妻,等等。

五、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一战爆发后,埃及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战后,英国继续坚持对埃及的殖民统治,激起埃及人民强烈反对。

3.经过

(1)华夫脱党主张“通过和平手段”谋求埃及独立。

(2)1919年英国殖民当局逮捕华夫脱党领导人,激起埃及人民反英大起义。

(3)1922年2月,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是英国的殖民地。

战争中,大批的埃及人被强征为英军服务,大批的物资被强征充军。

埃及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

埃及各阶层人民强烈要求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大战结束后,埃及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和平方式谋求埃及的完全独立。

以扎格鲁尔为首的埃及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与英国殖民当局的高级专员会见时,要求英国撤销战时法令,并请求派代表赴伦敦同英国政府谈判埃及独立问题,竟然遭到拒绝。

于是,扎格鲁尔便组织了“华夫脱”(指代表团),准备与英国进行关于独立的谈判。

华夫脱党的主张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200万埃及人民在“委托书”上签字。

1919年3月8日,殖民当局逮捕了扎格鲁尔等人。

这一事件成为导火线,引发了埃及人民的反英大起义。

4月中旬,起义被镇压下去。

英国承认埃及独立:

1922年2月,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思考:

为什么说是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因为英国仍保留四项特权:

①英国负责埃及的国防;

②对帝国交通线的控制权;

③对外国人权益的保护;

④维持对苏丹的统治。

埃及人民为争取取消英国在埃及的特权和争取埃及的彻底独立,继续斗争。

●板书设计

第二节亚洲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1.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

2.战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

二、朝鲜的“三一”运动

1.日本帝国主义对朝鲜的残酷殖民统治

2.“三一”运动的爆发

3.反日民族大起义

1.阿姆利则惨案

2.甘地及其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战后土耳其的形势

2.凯末尔革命

3.凯末尔政府的改革措施及其意义

五、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2019-2020年高中历史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优化作业人民版必修2

一、选择题

1下图是商代甲骨文中的三个字,依次是“丝”“桑”和“蚕”。

它们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①我国丝织业的出现不晚于商朝 ②商朝农业生产比较发达 ③商朝已经出现种桑养蚕 ④丝织品已成为主要衣料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解析:

“丝”“桑”和“蚕”等信息,说明商代已经种桑养蚕,是商代出现丝织业的表现,故D项符合题意;

②和④从图中反映不出来,故排除A、B、C三项。

答案:

D

2文献记载:

“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钅柔(熟铁)作刀镰者。

”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  )

A.春秋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

材料中所说的冶炼方法为灌钢法,这一冶炼技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C

3我国汉代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田庄。

在一定程度上说,这些田庄(  )

A.是相当完备的微型社会

B.都由地方官府进行控制

C.与手工业生产没有关系

D.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作物栽培、蚕桑作业、兵器修造等,涉及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大部分活动,故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均与田庄的发展状况不符。

A

4唐代时期,李肇说:

“内丘白瓷瓯……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这一记载说明的历史现象是(  )

A.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B.白瓷制作精美而且各具特色

C.白瓷产品广泛用于日常生活

D.瓷器装饰出现了绘画和诗文

“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等信息,反映了唐代白瓷产品的大量应用,故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及其内涵没有关系。

5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

B.纺织家黄道婆创造的新式纺车

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A项马王堆汉墓是汉代的;

B项黄道婆是元朝时期的人物;

D项《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的作品;

甲骨文是商代的主要文字,故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能够反映商代纺织业的情况。

6下列是《唐末至明初我国年铁产量统计表》。

它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唐元和初年

北宋治平年间

南宋初年

元朝中统四年

明朝永乐初年

207万斤

824.1万斤

2162144斤

5844000斤

19575026斤

A.冶铁产量的日趋增长B.冶铁水平领先于世界

C.冶铁业技术不断提高D.政府重视冶铁业发展

自唐朝末年至明朝初年,我国年铁产量的增长,反映了冶铁业技术的日益提高,故C项符合题意;

A项属于“现象”的范畴,B、D两项从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

7明代万历年间,“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这一记载不能说明景德镇(  )

A.流动人口相对众多B.瓷器制造业很发达

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以官营手工业为主

“瓷镇(景德镇)上佣工”说明景德镇制瓷业发达并出现雇佣关系,“每日不下数万人”则反映了景德镇流动人口众多,但不能说明景德镇的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8清代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记载:

“棉之为用……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

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它反映了(  )

A.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B.棉纺织业中心的大量出现

C.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和推广

D.棉花种植面积的普遍扩大

“棉之为用……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等信息说明棉布已经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故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信息没有关系。

二、非选择题

9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享誉世界,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有关问题。

(1)填出下列表格中的六处空缺内容:

手工业技术成就的代表

出现时间

地位或影响

甘肃灵台青铜剑

我国现今出土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之一

水排

釉下彩绘瓷水盂

我国古代彩瓷生产开始的标志

粉彩瓷瓶

(2)结合上述图表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问表格中的空缺内容可参考“甘肃灵台青铜剑”“釉下彩绘瓷水盂”的示例,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说明;

(2)问应联系我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状况,从生产历史、主要行业等方面进行概括,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答案:

(1)①出现时间:

春秋时期。

②出现时间:

东汉初年。

③影响:

进一步提高了冶铁效率。

④出现时间:

唐代晚期。

⑤出现时间:

清代康熙年间。

⑥影响:

促进了瓷器生产技术的提高。

(2)特点:

生产历史悠久;

部门种类繁多;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与农耕经济密切相关;

生产分工日趋细密(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