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五中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2778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汾阳五中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汾阳五中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汾阳五中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汾阳五中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汾阳五中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汾阳五中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

《汾阳五中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汾阳五中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汾阳五中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文档格式.docx

C、微博是媒介结点,联结了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

它改变了中国媒介生态,同时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D、微博信息简短,能在用户间一对一地飞速传播,还能与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更显著。

3、综观全文,对微博的“微力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微博使媒介传播方式改变,使新闻传播主体移位,任何人都能成为传播主体,用旁观和参与兼备的姿态,对事件进行多元化的传播和诠释。

B、微博改变了传统媒介传播方式,它可在几秒钟内向用户报道事件实况,用户可以迅速做出反馈,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超过了传统媒体。

C、微博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

用户用微博结交朋友、讨论话题、关注感兴趣的名人等。

它取代了传统社交网络,重塑了社会关系的总和。

D、微博聚集民众的智慧与力量,人们利用微博进行社会救助,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比如“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事件,这说明微博可以直接改变社会。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2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9分)

汉六年,冬,十月,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者。

帝以问诸将,皆曰:

“亟发兵,坑竖子耳!

”帝默然。

又问陈平。

陈平曰:

“人上书言信反,信知之乎?

”曰:

“不知。

”陈平曰:

“陛下精兵孰与楚?

”上曰:

“不能过。

”平曰:

“陛下诸将,用兵有能过韩信者乎?

“莫及也。

“今兵不如楚精而将不能及,举兵攻之,是趣①之战也,窃为陛下危之!

“为之奈何?

“古者天子有巡狩,会诸侯。

陛下第出,伪游云梦,会诸侯于陈。

陈,楚之西界,信闻天子以好出游,意其势必无事而郊迎谒,谒而陛下因禽之,此特一力士之事耳。

”帝以为然,乃发使告诸侯会陈,曰:

“吾将南游云梦。

”上遂行。

十二月,上会诸侯于陈,信谒上,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

信曰:

“果若人言:

‘狡兔死,走狗烹;

高鸟尽,良弓藏;

敌国破,谋臣亡。

’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人告公反。

”遂械系信以归,因赦天下。

上还,至洛阳,赦韩信,封为淮阴侯。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多称病,不朝从。

汉高祖十一年,淮阴侯信称病,不从击豨②,阴使人至豨所,与通谋。

信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

部署已定,待豨报。

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

春,正月,舍人弟上告信欲反状于吕后。

吕后欲召,恐其傥不就,乃与萧相国谋,令人诈言,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

列侯、群臣皆贺。

相国绐信曰:

“虽疾,强入贺。

”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

信方斩,曰:

“吾悔,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遂夷信三族。

(选自《资治通鉴•汉纪》,有删改)

注释:

①趣:

同“促”,督促,催促。

②豨(xī):

陈豨,刘邦征战时的将领,夺得天下后掌管要塞之地,后谋反,被樊哙军队消灭。

4、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亟发兵,坑竖子耳亟:

赶紧

B、窃为陛下危之窃:

私意

C、部署已定,待豨报报:

回复

D、相国绐信曰绐:

劝说

5、下列都属于韩信“称病”原因的一项是()(3分)

①发使告诸侯会陈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③信知汉王畏恶其能④阴使人至豨所,与通谋

⑤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⑥从上所来,言豨已得

A、②③④C、③④⑤B、①②③D、①⑤⑥

6、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组是()(3分)

A、有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陈平向刘邦献计不可攻打,只能活捉。

B、刘邦听从了陈平的意见,假装出游,召见韩信,从而将他抓获。

C、刘邦到洛阳后赦免了韩信,但把他从楚王降为淮阴侯。

D、韩信密谋袭击吕后和太子,但因舍人弟弟的告发而招致杀身亡族之祸。

(二)翻译下列句子(10分)

7、

(1)帝以为然,乃发使告诸侯会陈。

(3分)

译: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3)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4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寄李儋元锡

(唐)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

这首七律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暮春入夏时节,韦应物从尚书比部员外郎调任滁州刺史,离开长安,秋天到达滁州任所。

李儋、元锡,是韦应物的好友。

8、联系全诗,概括诗人抒发的情感,并简要分析。

(6分)

答:

9、苏轼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一文中认为韦应物的诗有“发纤秾于古简,寄至味于淡泊”的特点,请结合此诗分析韦应物诗歌的这种特点。

三、名句默写(共11分,每空1分)

10、

(1)故木受绳则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彼童子之师,,。

(韩愈《师说》)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苏轼《赤壁赋》)

(4),,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5)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苏轼《赤壁赋》)

(6)舞幽壑之潜蛟,。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3分)

11、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1题。

一个了不起的怪老头:

辜鸿铭

①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

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但不可不看辜鸿铭。

②辜鸿铭何许人也?

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是一个标准的东西南北人。

他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

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翻译成英文和德文。

凭三寸不烂之舌,向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

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③辜鸿铭博通西欧诸种语言、言辞敏捷的声名很快在欧美驻华人士中传扬开来。

他给祖先叩头,外国人嘲笑说:

“这样做你的祖先就能吃到供桌上的饭菜了吗?

”辜鸿铭马上反唇相讥:

“你们在先人坟地摆上鲜花,他们就能闻到花香了吗?

”英国作家毛姆来中国,想见辜鸿铭。

毛姆的朋友就给辜鸿铭写了一封信,请他来,可是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其前来。

毛姆没办法,自己找到了他的小院。

一进屋,辜鸿铭就不客气地说:

“你们的同胞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只要一招手,我们就非来不可。

”一句话,让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毛姆立时极为尴尬,不知所对。

④同时,作为东方文化的捍卫者,辜鸿铭的声誉也逐渐显赫起来。

辜鸿铭在北京大学讲课时公开对学生们说:

“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诗呢?

那是因为要你们学好英文后,把我们做人的道理,温良敦厚的品德,去晓喻那些四夷之邦。

”在那个时候,他还称西方为“四夷之邦”。

为此,许多人仅仅把他当成一个笑料的制造者,却忽略了他内心的痛苦,忽略了他对东方文化的积极思考,忽略了他对这片土地命运的深切关注,也忽略了他曾做出的坚定而绝望的挣扎。

⑤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

如果你是清醒的,你要抗争,就须付出分外沉痛的代价。

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祖国,辜鸿铭为中华传统之断落而忧患,为炎黄文明之涂炭而忧患。

他在笔记《张文襄幕府纪闻》中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自尊与忧患的深层叹息。

⑥辜鸿铭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他以狂放来保护强烈自尊的方式。

当时西方人见到中国街市当中遍挂“童叟无欺”四字,常对他说:

“于此四字,可见中国人心欺诈之一斑。

”辜鸿铭顿时语塞,无以自遣。

实际上,因为眼界比同时代的人要开阔许多,那种不幸辜鸿铭比任何人都体会得更清楚、更深刻。

由此,他不惜用偏执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民国建立后,他在北大讲授英国文学,用偏激的行为方式——留辫子、穿旧服来对抗整个社会弃绝中华传统的畸形走向。

辜鸿铭一生主张皇权,可他并不是遇到牌位就叩头。

慈禧太后过生日,他当众脱口而出的“贺诗”是“天子万年,百姓花钱。

万寿无疆,百姓遭殃。

”袁世凯死后,全国举哀三天,辜鸿铭却特意请来一个戏班,在家里大开堂会,热闹了三天。

⑦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哄堂大笑,他却平静地说:

“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辜鸿铭既是一个博学多才、言辞敏捷、具有强烈民族自尊的、了不起的人,也是一个顽固守旧、行为狂放的怪老头。

B、文中多处引用辜鸿铭的语言来表现他的性格和思想,第4自然段中他在北京大学的讲话,蕴含着对东方文化的积极思考。

C、面对西方人的嘲笑与无礼,辜鸿铭总是针锋相对,坚决反击,毫不留情,这令西方人对辜鸿铭很反感。

D、文章第5段承上启下,既揭示了上文人物言行反映的深刻思想,也阐明了下文人物狂放态度的根源,使文章内容收放自如。

E、辜鸿铭努力捍卫着中华民族的尊严,受到世界各国学者文人的尊敬,却在国内屡遭自己同胞和学生的嘲笑误解。

(2)从文章3—7段看,辜鸿铭的“了不起”和“怪”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3)结尾一段中辜鸿铭的话“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有什么妙处?

(4)文中有“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任人宰割的”之句,辜鸿铭生活的时代对他有什么影响?

你认为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带给我们的影响是什么?

第Ⅱ卷表达题(共7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共21分)

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划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___的脂肪酸。

  

②在学问的海洋中,有无数的蓬莱仙岛,其中,其乐融融。

孩子,扯起你的帆去遨游吧。

③登上山脊极目远眺,高纬度的天穹显得格外________高远,湛蓝色的天空中飘浮着朵朵白云。

④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走完了短暂而传奇的一生,他的逝世让许多“苹果迷”唏嘘不已。

  A.必须涉足辽阔未免

B.必需涉猎寥廓不免

  C.必须涉猎辽阔不免

D.必需涉足寥廓未免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烛之武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巧舌如簧,使秦伯认识到晋国是敌而非友。

B、项羽被困垓下,兵少食尽,外面汉兵层层包围,其处境之危险真是如履薄冰,想起“西楚霸王”之威名,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C、在那个夜晚,他蓦然发现,如果没有斗志、信心、毅力,人就可能生活得艰难。

因此,他想树立人生的奋斗目标,即使衣锦夜行,也要达到这个目标。

D、进入高中以来,班主任对我们的关心无所不至,从学习到生活,到娱乐处处关怀着我们。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原生态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充满变化的课堂,而不是一切都预设好了,把学生可能有的思想、情感都装在挖好的坑里,只等着学生往里跳。

B、网友“直播上海”在微博中称:

眼保健操残害中国青少年49年了。

做了近50年的眼保健操是有益还是有害?

眼科医院多位专家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C、孙总介绍,探月工程分“绕、落、回”三步走,嫦娥三号是我国首个在地球以外天体实施软着陆的航天器,将实现探月工程二期“落”的工程。

D、由于遭遇近5年最强冷空气袭击,中国北方多地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这股冷空气将继续南下,影响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

15、把下列语句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生活的愿望出发,为每一个节日都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又动人的习俗。

这些诗意化的节日习俗,使我们一代代人的心灵获得了安慰与宁静。

①把天上的明月化为手中甜甜的月饼,来象征人间的团圆

②愿望是情感化的,所以节日习俗也是情感的

③人们用烟花爆竹,惊骇邪恶,迎接新的一年

④愿望是理想主义的,所以节日习俗是理想的

⑤愿望是美好的,所以节日习俗是美好的

⑥在严寒刚刚消退、万物复苏的早春,赶到野外去踏青春游,亲切地拥抱纯美大地山川

A、④②⑤③⑥①B、④③②⑥⑤①

C、③⑥①④②⑤D、③④⑥②①⑤

16、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句式与示例相同。

一个人只有一个心脏,却有两个心房。

一个住着快乐;

一个住着悲伤。

不要笑得太大声,不然会吵醒旁边的悲伤。

(1)

(2)

六、作文(60分)

1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西塞罗说:

“荣誉使艺术盛兴,一切有志于钻研的人,无不受着荣誉感的激励。

但丁说:

“通向荣誉的路上并不铺满鲜花。

阿雷蒂诺说:

“一个放弃了荣誉的人就等于放弃了生命。

蒙田说:

“(父亲教育孩子时要)训练一颗温柔的心灵向往荣誉和自由。

对于“荣誉”,你有哪些感悟呢?

请以“荣誉”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题目自拟;

不少于800字;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语文试题答案

1、D解析:

“并引领着公共舆论的走向”错误。

文章谈到国内新的舆论机制时说:

“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

”故应是微博对公共舆论有影响,但并不意味着引领其走向。

2、C解析:

A“直接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形成挑战”错误,文中没有相应信息;

B“受众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终端”错误,有违事实;

D“一对一地飞速传播”错误,应是裂变式传播。

3、B解析:

A“任何人都能成为传播主体”错误,应是“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设备”的人;

C“取代了传统社交网络”错误,原文是“延展了社交的网络”;

D“微博可以直接改变社会”错误,应是“通过关注来改变社会”。

4、D解析:

绐:

欺骗。

5、A

6、B解析:

不是召见,而是主动迎谒。

7、

(1)高祖认为(觉得)陈平说得正确,就派使者去通知诸侯到陈地聚会(会盟)。

(评分标准:

“以为”1分,“然”1分,句意1分)

(2)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小的谦让。

句意3分)

(3)北方边远地区的人,不曾见过天子,所以有些害怕,希望大王能够稍稍原谅他,让他能够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评分标准:

“故”1分,“少”1分,“假借”1分,句意1分)

8、

(1)对时光易逝的慨叹,及伤春的苦闷。

花落花开,别来不觉又是一年,在这暮春时节,作者触景生情,忧愁苦闷,百无聊赖,难以成眠;

(2)对朋友的殷殷思念之情。

首联中,作者回忆去年春天在长安分别以来,已经一年,作者即景勾起往事,有欣然回忆的意味;

尾联中,作者听说朋友要来探望自己,经常登楼望月,渴盼早日相见。

(3)对个人及国家前途的的忧虑之情。

当时长安尚为朱泚盘踞,皇帝逃难在奉先,朝政紊乱、军阀嚣张、国家衰弱、民生凋敝,在这种形势下,他无法料想国家及个人的前途命运,思绪茫茫;

(4)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作者忧国忧民,虽有壮志,但身体的病痛促使他想辞官归隐;

(5)未能尽职的自责之情。

看到百姓因国家动荡而流亡,作者痛苦不已,责备自己未尽职责,披露了一个清廉正直的封建官员的思想矛盾和苦闷。

每条2分,其中情感1分,结合内容分析1分;

任意答出三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9、这两句话意思是:

“在简朴古雅之中抒发纤微浓郁的思想感情,在朴素无华的语言中寄托深远趣味。

(1)这首诗语言浅显,明白如话。

在朴实的言语中,包含着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

(2)这首诗意境恬淡、平和。

作者推崇的就是如诗般闲适简淡的生活意境,虽是一首寄赠之作,但并不只限于抒写朋友间的情感,作者表达了自己淡泊坦荡的人生态度:

自己所以拖着病体为官一方,并非贪恋名利。

每条2分,其中特点1分,内容分析1分,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10、略

11、

(1)D,3分,B,2分,E,1分。

解析:

A“顽固守旧”错,文中虽有穿旧服、留辫子之行为,但这是为了反映人物热爱东方文化、维护民族自尊的品性;

C中“很反感”于文无据;

E从本文看,“屡遭”体现得不够。

(2)“了不起”表现在:

①博通西欧诸种语言,言辞敏捷。

②讥笑西方人,捍卫传播中国文化。

③不媚外,在傲慢的西方人面前保持作为中国人的尊严。

④敢讲真话。

慈禧生日,“贺诗”讥讽。

⑤不媚权贵。

袁世凯丧日,大开堂会,热闹三天。

(每点1分,答出任意4点即可)

“怪”表现在:

留辫子、穿旧服等行为上。

(2分)

(3)语言深刻、辛辣,“有形”和“无形”的对比,使语意鲜明;

(2分)从语意上讲,留辫子是他的偏执行为,他以这种方式来表明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遭遗弃的痛心,而头上无辫子、心中却存有诸多守旧思想的人的虚伪也令他不齿;

(2分)从表达效果上说,此观点一针见血,直击对方要害,表现了人物的灵敏睿智。

(4)第一问:

辜鸿铭生活在清末民初时期,此时西方入侵,国内混乱,内忧外患使他内心痛苦,绝望挣扎,用狂放的行为维护民族尊严。

第二问:

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在带给我们学习机会的同时,也带给我们许多挑战。

我们必须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强烈的进取心和创新精神才能适应这个时代。

(此问开放性强,观点明确、内容健康、言之成理即可)(3分)

12、B

13、C解析:

A、巧舌如簧:

簧,乐器中有弹性的用以震动发声的薄片。

舌头灵巧,能言善辩。

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含贬义。

B、如履薄冰:

履,践、踩。

象走在薄冰上一样。

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强调主观心态的小心谨慎,不指客观情况的危急。

C、衣锦夜行:

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夜里穿着锦绣衣服走路。

比喻不能在人前显示荣华富贵。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D、无所不至:

没有什么事做不出来的。

多指坏事,用于贬义。

应改为“无微不至”。

14、D解析:

A、缺宾语中心语。

“而不是……只等着学生往里跳的课堂。

B、两面对一面,是“肯定”有益还是“肯定”有害,不明确;

C、成分残缺,“实现”与“工程”不搭配,应在最后加“目标”。

15、A解析:

从句式的特点和内容的关联性可排出④②⑤,从节日的时间顺序可排出③⑥①,内部的逻辑关系:

从“愿望”到“习俗”。

16、例:

一个人只有一个大脑,却有两个半球。

一个满是憧憬;

一个满是失望。

不要设想太美好,不然会引来对面的失望。

(此题还可以从“一扇门(或一扇窗、一堵墙、一间房)连着里面、外面两个世界”、“一条河隔开两岸”、“一本书可分书里书外”、“一部电话的一个听筒连着两端的亲友”等角度组织答案。

17、作文(60分)(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

文言文参考译文:

汉高帝六年,冬天十月份,有人上书告发楚王韩信想要谋反。

汉高祖刘邦把这事拿来询问众位将领,大家都说:

“赶紧调集军队,活埋了这家伙!

”高祖默不做声。

他又征询陈平,陈平说:

“有人上书告韩信谋反,韩信知道这件事吗?

”高祖说:

“不知道。

”陈平又说:

“陛下的精兵和楚王的相比,哪一个更强大?

”高祖说道:

“我的不能超过他。

”陈平说:

“那陛下手下的那些将领,军事谋略有能超过韩信的吗?

”皇上说道:

“没有比得上的。

“现在陛下的军队比不上楚王的精锐,将领又比不上韩信的,却要兴师讨伐他,这是在催促他起兵谋反呀!

我私下里很为陛下担心。

”高祖道:

“那要怎么办才好呢?

“古代天子有时会巡游诸侯镇守的地方,会见诸侯。

陛下只管出来巡游,装作巡游云梦这个地方,然后在陈地会见各诸侯。

而陈地正好在楚国的西部边界,韩信听说天子怀着友好会见诸侯的心情巡游,料想那情势肯定是国家安稳,因此,必然会到郊外迎接、拜见陛下;

他拜见陛下时,您就趁机将他拿下,这件事只需一个力士就可以办到了。

”高祖认为(觉得)陈平说得正确,就派使者去通知诸侯到陈地聚会,交代道:

“我将南巡云梦。

”高祖随即开始南行。

到了十二月,高祖在陈地会见诸侯,韩信前来拜见。

高祖立刻命令武士将韩信捆绑起来,囚在随皇帝出行的副车上。

韩信说:

“果然就像人们所说的那样:

‘狡猾的兔子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