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文件制度规范工作范文实用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2666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5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程序文件制度规范工作范文实用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程序文件制度规范工作范文实用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程序文件制度规范工作范文实用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程序文件制度规范工作范文实用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程序文件制度规范工作范文实用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程序文件制度规范工作范文实用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程序文件制度规范工作范文实用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程序文件制度规范工作范文实用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程序文件制度规范工作范文实用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页次

更换日期

版号

修订内容

修订人

审核

批准

第2页共2页

名目

标题文件编码页码

1.文件操纵程序ZF/B0111

2.档案治理程序ZF/B0215

3.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翟序ZF/B0316

4.质量体系治理评审程序ZF/B0421

5.人员培训程序ZF/B0521

6.设施和环境操纵程序ZF/B0628

7.仪器设备治理程序ZF/B0730

8.量值溯源程序ZF/B0834

9.检测方法操纵程序ZF/B0937

10.检测车辆治理程序ZF/B1040

11.记录的操纵程序ZF/B1143

12.检测报告程序ZF/B1248

13.检测分包操纵程序ZF/B1351

14.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程序ZF/B1454

15.埋怨处理程序ZF/B1556

16.服务客户程序ZF/B1659

17.新项目评审程序ZF/B1761

18.运行检查程序ZF/B1864

19.能力验证程序ZF/B1966

20.承诺偏离的治理程序ZF/B2069

21.不合格反饺和纠正程序ZF/B2171

22.检测用计箅机及软件操纵程序ZF/B2274

23.检测车辆的抽检和处理程序ZF/B2377

24.送检车辆检测程序ZF/B2478

25.事故处理程序ZF/B2580

26.站治理制度ZF/B2682

27.安全操作与卫生治理制度ZF/B2784

28.送检车辆检测细则ZF/B2886

第1页共6页

文件编号:

ZF/B01

文件操纵程序

1、目的

对质量臂理体系文件与检洇工作有关的文件,资料及外来法规文件进

行操纵,确保有关部门使用的文件为有效版本,确保质量工作依据可靠。

2、适用范畴

适用于质量治理体系文件,检测工作有关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技术资料和

外来法规文件的操纵。

3、职责

3.1站长负责批淮《质量治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3.2技术负责人负责缀织技术性文件和记录格式的编制和

3.3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质量治理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制及审核,批准

质量记录格式;

3.4检测组组长负责本部门技术性文件和记录的审核;

3.5质量治理组负责标准、规范、法规文件的收集、查新、保管,负贵所有文件的发放操纵及跟踪;

3.6质量治理体系文件持有人应热悉并认真执行质量体系文件;

3.7质量治理组负责质量治理体系文件的操纵。

4、程序

4.1文件的编

4.1.1质量体系文件分类及代号

第2页共6页

ZF|A|X|

站简称文件分类号文件顺序号

4.质量体系文件分类号

文件类型

分类号

质量治理手册

检测实施细则

D

B

行政治理文件

E

作业指导书

C

质量打算、质量记录

F

第3页共6页

4.2文仵的编制

4.2.1质量治理手册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及治理性质量记录格式由质量负责人纽织编制;

4.2.2作业指导书和技术性质量记录格式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

4.3文件的审批

⒋3.1质量治理手册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由质量负责人审核,站长批准;

4.3.2作业指导书和技术性质量记录格式由检测组负责人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

4.3.3治理性质量记录格式由质量治理组负责人审核,质量负责人批准;

4.3.4所有文件批准后,均由质量治理组负责编号按《受控文件名目》登记。

4.4文件的发放

4.4.1文件由质量治理组负责在规定范圃内发放,保证有关人员使用现行有效的文件;

4.4.2文件的发放范畴由质量治理组依照工作需要确定,报质量负责人批准。

专门情形下需要向上级有关部门、客户提供有关文件时,要由站长批准;

4.4.3文仵发放时要泣明分发号和文件受控状态,并记录于《文件和资料发

放与回收记录》,由领用人签收。

操作者和执行人员能方便地得到相关作业

指导书、技术标准和法规性文仵。

4.5文件的修改

4.5.1作业指导书遇有下列情形时应进行修改:

a.该检测项目的规范、标准有改动,原作业指导书不适应时;

第4页共6页

b.检测设备更新时;

c.关键设备显现变动需改变操作时。

4.5.2文件修改的申请、编制、审核和批准与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的程序相同;

一样由原编制部门负责填写《文件修改申请》,并负责办理。

4.5.3文件修改后,质量治理组应将修改后的文件或《文件修改通知单》,依照《文件和资料发放与回收记录》名单,发放修改后的文件,同时全部回收作废文件。

现场使用的质量体体系文件必须是有效版本。

4.5.4文件修改单页不超过30字,《文件修改通知单》可作为文件的一部分。

文件重大修改或两次以上修改,应重新印发。

4.5.5质量治理组应定期对文件修改情形进行核对,编制文件修改一览表,防止使用作废文件。

4.6文件的作废和销毁

4.6.1质量治理组按《文件和资料发放与回收记录》收回作废的文件并作记录。

作废文件加益“作废”印章。

4.6.2对要销毁的作废文件,质量治理组填写《文件销毁记录》,报质量负责人批准后销毁。

4.6.3用于知识累积和连续历史的保留的任何已作废的文件,报质虽负责人批准后,质量治理纽对其加盖“历史资料”进行标识,单独存放。

4.7文件的使用

4.7.1质量治理组应经常检查使用的文件是否为受控的有效版本。

第5页共6页

4.7.2标淮、规程、作业指书应复印一份加盖受控印章由检测组组长保管,方便检测人员查阅、使用。

4.7.3使用者认为质量体系文件有不当之处时,应及时向部门负费人反映,但不得擅悠闲质量体系文件上涂改或增删。

4.7.4当文件破旧严峻影晌使用时,应到质量治理组办理更换手续,交回破旧文件,

4.7.5文件应要善保管,质量体系文件如有损坏和遗失应及时补领。

使用人申请补领时,需填写《文件和资料发放与回收记录》。

4.8文件的借阅

4.8.1质量体系文件不得借出或转赠他人,非本站人员不得外借或复印质量体系文件。

4.8.2站有关人员需要查阅有关文件和记录时,必须办理借阋手续。

4.9外来文件的操纵

4.9.1外来的法规性文件如国家、行业和地点标准等经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确认后可直截了当引用。

非法规性文件的引用由技术负责人批准。

4.9.2外来文件如标准等由质量治理组负费收集,统一编号、加盖受控章,填写《文件和资料发放与回收记录》,发放到相关都门使用,并收回旧文件。

4.9.3质量治理纽必须及时查找新标准、规范和规程,每年年初到有关部门核查外来文件是否有新的版本,对口使用部门协助跟踪。

4.9.4质量治理组应及时更换过期文件。

按《文件和资料发放与田收记录》收回作废的文件并记录。

作废文件加盖“作废”印章。

第6页共6页

4.9.5检验工作中用到托付提供的其它标准和技术资料,需经技术负责人审批确认后方可使用,在检验工作终止后,应随同检验报告一起归档。

4.10.储存在运算机系统内文件,其操纵执行《检测用运算机及软件操纵程序》。

4.11本程序在运算机系统内文件,其操纵执行《档案治理程序》。

4.9.2如《档案治理程序》与本桎序有冲突,执行本程序。

5蕨量记录、报告和表袼

5.1《受控文件名目表》

5.2《文件和资料发放与回收记录表》

5.3巛文件修改记录表》

5.4《文件修改申请表》

5.5《文件销毁记录表》

5.6《文件修改通知》

第1页共4页

ZF/B02

档案治理程序

为了保证资料档案治理工作符合站质量体系的要求,充分发挥档案客观证据和追溯性的作用以及文件资料、标准规范、技术资料的备份作用,特制定本程序。

2、范畴

适用于与质量体系运行有关的文件资料和记录的归档和保管、检索。

3.1质量治理组负责对与质量体系运行有关的文件资料和记录的归档和保管、检索的治理;

3.2检测组负责车辆检验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副本及抽样记录的档案治理。

4.1档案范畴

4.1.1车辆检验原始记录、检测报告副本及抽样记录。

储存在运算机系统的相关文件资料、有关技术会议的技术资料、技术文献等;

4.1.2质量文件

a.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计量认证申请文件副本;

b.检验实施细则、操作规稷等作业指导书。

4.1.3外来文件

a.国家、部门有关产品质星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等。

b.国家标准、规范、规程、其它相关标淮;

c.站机构设置、治理层任命文件。

第2页共4页

4.1.4要紧仪器设备档案

4.1.5人员技术档案

4.1.6质量体系运行中产生的其它记录:

a)质量打算、体系审核和评审记录及报告;

b)站工作打算、总结及有关会议记录;

c)标准物质与重要物质采购、验收记录;

d)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商记录;

e)试验室比对、验证试验与校核记录及其评审记录;

f)运算机软件及其有关文档;

g)分包协议书,分包方能力评审记录;

h)新项目和非标准方法开发应用记录;

i)用户埋怨的处理记录;

j)托付单位提供的要求倮密或爱护专利的有关资料;

k)检测事故调查情形及处理记录。

4.2档案资料的治理

档案资料由站资料窒统一治理。

各部门收集其职赘范畴内的档案资料,按有关程序文件的要求送资料窒归档保管。

⒋2.1属于质蠹体系文件,外来文件的资料要即时归档备份。

4.2.2仪器设备档案、人员技术档案建档后,新产生的资料和记录及时归档。

⒋2.3技术记录和质量记录产生后,临时相关部门保管,每季度归档一次。

第3页共4页

4.3档案资料的保管

4.3.1资料室应配备防盗、防火、防潮设施。

4.3.2档案治理员应爱护适当的贮存环境,倮证记录的安全贮存,防止档案资料不正常的损坏和丢失,对损坏变质的档案资料应及时修补或复印。

4.3.3档案不得随意捆放,应将档案分类建立名目后存放在档案柜中。

档案柜应有明显标识,以便检萦和查询。

4.4档案的查阅

4.4.1属于保密范畴内的文件资料应在规定范畴内传阅。

4.4.2本站人员确因工作需要查阅有关保密性的资料,需经站长或质量负贵人同意后在指定地点查阅,一样不外借、不复制,确因需要,应由站长批准。

其它资料按规定登记查阅。

4.4.3外单位人员查阅有关保密性的资料时,须持单位介绍信并经站长批准,只限定在指定地点查阅,未经承诺不准摘录、拍照和复印。

4.5档案的保管期限

4.5.l档案的保管期限由相应的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规定。

未明确规定的-般储存期为5年;

4.5.2对有连续储存价值的技术档案,经质量治理组登记造册,报站长批准后,可延长储存期;

4.5.3超期的档案资料,经质量治理组登记造册,报站长批准后统一销毁。

第4页共4页

4.6档案的保密

所有涉及托付方利益的文件资料、检测数据、原始记录、检测报告都应为托付方保密,未经批准不得复制或扩散。

不承诺在中或传萁中泄露托付方的资料、检测数据。

如泄露要追查责任,严肃处理。

4.7执行本程序如与《文件操纵程序》有冲突,执行《文件操纵程序》。

5质量记录

5.1《档案资料借阅登记表》

5.2《档案资料处理记录表》

5.3《档案资料入库记录表》

第1页共6页

ZF/B03

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程序

1.目的

依照质量治理手册的要求,对站各部门所开展的质量活动及结果是否符舍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进行审核,确保质量体系的运行连续有效,并为质量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

2、范圃

适用于站质量体系各部门、各要素的内部审核工作。

3.l站长负责批淮年度审核打算;

3.2质量负责人全面负责内部审核工作,制定年度内部审核打算,委派审核员,批准纠正措施和审核报告;

3.3质量治理组负责内部审核的组织工作;

3.4受委派的内审员负责编制《质量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实施内部审核,

编写审核报告,并对纠正措施进行跟踪和验证;

3.5责任部门负责人负责纠正措施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3.6技术负责人对质量负责人履行职责情形进行审核。

4.l内部审核打算的编制

4.1.1每年年初,质量负责人应编制一份年度质量体系审核打算。

各部门或各要素的审核频次应取决于其现状和重要性,并考虑前几次审核所发觉的问题。

审核打算一样包括审核要素、审核日期等,审核订划由站长批准。

有专门情形,可按一定的稷序修改审核打算,修改后的打算,需站长批淮。

4.1.2审核每年至少一次,并要求覆盖质量治理体系的所有要素和部门、另外显现下列情形时质量负责人应及时缀织附加内部

a。

显现质量事故,或客户对某一环节连续投诉;

b。

内部监督连续发觉质量问题;

4.1.3每次审核可依照需要审核质蠹治理体系覆益的全部要素和部门,也能够专门针对某几项要素或部门进行重点审核。

4.2内都审核前的预备

4.2.1依照内部审核打算安排,质量负责人于内审前两周组成内审小组,指定内审组长。

由审核缀长按“质量体系审核打算”的要求负责本次审核的具体组织工作。

4.2.2审核组由两人或两人以上组成,内审员必须通过专门的培训并取得内审员资格并与被审核的都门无直按责任关系的人员。

4.2.3受委派的内审员应在实施审核前研究有关的质量体系文件,依照审核要求和受审核部门的具体情形,编制《质量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

4.2.4由审核组长提出本次“审核实施打算”。

报质量负责人审核,站长批准后实施。

批准后的审核实施打算应在内审前一周通知被审核部门。

4.2.5审核实施打算的内容:

审核的要素;

受审核的部门;

c。

受审核时刻的安排;

d。

内审员分工。

4.2.6被审核部门收到内部审核通知后,假如对审核的日期和审核的要紧项目有异议,可在两天之内通知审核纽,经协商可另行安排,但应在本季度内安排。

4.2.7被审核部门要确定陪同人员并做好必要的预备王作。

4.3内部审核的实施

4.3.1内审员依照《质量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对受审核部门质量治理体系运行情形进行现场审核,审核应客观公平,对发觉不符合项要详细记录;

4.3.2内审员通过交谈,查阅文件,现场考核,收集证据等,检查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形。

4.3.3现场审核中发觉问题时,应现场让该项工作负责人确认,并保证当事人充分认识不合格的存在,以利纠正。

4.3.4审核组应分析所有的观看结果,确定不符合项;

内审员就不符合事实、

类型、结论等内容填写“不符合报告”。

4.3.5审核组长依照内审员的需要发给“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表”并编上序

号;

内审员填写不符合项的详细内容。

4.3.6召开被审核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审核组成员会议,报告审核结果,提交“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表”;

4.3.7技术负责人于每年度治理评审前两周,对质量负责人履行职责情形进行审核。

4.4内部审核报告的编制

4.4.1内审终止一周内,审核组长依照审核结果对质量治理体系运行情形和

第4页共6页

存在的要紧问题编制《内部审核报告》交质量负赘人审批;

⒋4.2内部审核报告内容

a.审核的目的,要求,范畴,依据,日期;

b.审核组成员,被审核部门;

c.审核打算实施情形;

d.不符合项及判定依据;

e.质量体系符合性和运行有效性绪论以及今后的建议等。

4.4.3审核报告的发放范畴;

a.站治理层,各部门负责人;

b.被审核的部门;

4.4.4将审核报告提交治理评审。

4.5纠正措施

4.5.1被审核部门收到“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表”后,在一星期内对不合格项提交纠正措施打算,包括采取的长期预防措施,报质量负责人批准后组织实施。

4.10.2当审核中发觉检测报告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有问题时,被审核部门应赶忙采取纠正措施,并赶忙书面通知可能受到阻碍的往常所有的托付人。

4.5.3被审核部门收到“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表”不作出反应时,质量负责人应向站长报告;

4.5.4假如不能就纠正措施要求或纠正措施性质达成一致意见时,质量负责

人应向站长报告。

第5页共6页

4.6纠正措施跟踪

4.6.1当已到纠正措施预定完成的日期或质量负责人接到完成的通知时,质量负责人应通知内审员验证其完成情形;

4.6.2负责验证的内审员应检查该纠正措施已完成并表现有效后,在“不符合报告”中的验证栏中签字;

4.6.3在下次审核时,内审员应检查纠正措施是否仍旧有效,否则应重新发出“不符合报告”,在表中说明原先发觉的问题;

4.6.4如在商定的期限内未能完成该项纠正措施,质量负费人应委派内审员进行跟踪检查,如无正当理由,或未能重新确定可同意的完成期限,质量负责人应加以追查并向站长报告;

4.7记录的储存

4.7.1质量治理纽应储存一份内部审核档案,包括内部审核报告、不符合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表和审核记录表;

4.7.2审核中形成的各种文件和记录应至少储存5年。

5.1《内部审核打算表》

5.2《内审员委派表》

5.3《内部审核检查表》

5.4《内部审核记录表》

5.5《内部审核报告》

5.6《不符合项报告》

第6页共6页

5.7《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表》

第1页共4页

ZF/B04

质量体系治理评审程序

站最高领导层每年或在适当时机就质量方针和目标以及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形和适用性、有效性作出评判,确保质量体系连续适用和有效。

适用于站对质量治理体系的评审。

3.1站长主持治理评审。

3.2质量负责人负责制定治理评审的打算,报告质量治理体系的运行状况,编制评审报告,并组织评审结论的实施;

3.3站最高领导层,各邯门负责人和站长指定的人员参加治理评审;

3.4各相关部门负责预备、提供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评审资料,负责治理评审中提出的相关的纠正、预防措施;

3.5质量负责人负责对评审后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和验证。

4.1治理评审打算

4.1.1质量治理体系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治理评审,也可依照罱要安排;

4.l.2质量负责人于每次治理评审前两月编制评审打算,报站长审核批准。

评审打算要紧内容包括:

a.评审目的;

b.评审范畴及评审重点;

c.参加评审人员;

d、评审时刻;

e、评审依据;

f、评审内容。

4.1.3治理讦审的范畴包括:

a.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b.质量治理体系文件;

c.资源的配重;

d.检测活动;

e.与质量眢理体系相关的各项活动。

4.1.治理评审应考虑到下列因素:

a.政策和程序的适应性;

b.治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

c、近期内部审核的绪果;

d.改进、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e.外部机构的评审绪果;

f.实验窒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