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22221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Word文件下载.docx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Word文件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1Word文件下载.docx

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

(2)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8小节,然后再学唱最后8小节。

(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13.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

14.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在尝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好的方案。

15.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从聆听《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1.谈话导入:

大自然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你能用人声来模仿一下吗?

春雷的声音?

春水的声音?

春雨的声音?

春风的声音?

这些声音组成了春天的音乐会——课题揭示的《春天举行音乐会》。

2.聆听范唱(教师示范或听录音)。

3.设问:

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

这首歌多么富有想像!

4.学唱第一部分歌曲(前16小节):

(1)有感情地、有节奏地吟读歌词(按音乐节奏)。

学生吟诵歌词时,教师弹这16小节曲调为他们伴奏,既作为背景,又为学曲调铺垫,注意:

(2)在有感情熟读这段歌词的基础上,学会曲调与歌曲。

5.学唱歌曲第二部分:

以乐句为单位,以听唱法为主学唱曲调。

“春天举行音乐会”是点题乐句,也是全歌的高潮,要注意唱好。

6.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伴以动作表演。

7.以打击乐伴奏渲染其气氛。

8.打击乐的编创有两个方面:

一是选择乐器,二是选择节奏。

必需按不同性能的打击乐器选择其适合表演的节奏型。

如金属类宜表演长音,而木块类则宜短音。

9.在歌曲《嘀哩嘀哩》声中导入《春》的欣赏。

歌曲《嘀哩嘀哩》讲的是什么主题?

10.听《春》的主题音乐。

你能从这一段音乐声中感到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

说说你的感受。

11.分别聆听第一、二、三插段音乐。

12.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着课本上的图形谱及插图,想像音乐所描写的情景,并校对、调整自己刚才填写的答案。

13.用彩色笔涂色块,描述音乐的情绪变化与发展。

想像音乐描写的情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音乐的情绪发展。

不要求统一答案,只要大致情绪(色彩)相同即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14.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复习四首音乐作品,创作以春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

1.创作以春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教学过程:

启发引导谈话,本课听的、唱的音乐作品,都集中表现一个主题,即大自然的春天。

表现春天的音乐作品有成千上万,都是作者对“春天”的有感而发,我们每一位学生也度过了九个、十个春天,你们能否也尝试一下创作……

课本上有四幅图,你们还可以画出更多的春天的画面,在欣赏的作品中用柳琴、小提琴表现,你们可用打击乐或你们各自所掌握的各种乐器(凡是能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可以来表现),用你的想像去创作吧。

3. 

创作活动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找伙伴二、三人一起创作,也可以是小组,请大家自由结合,充分想像,即兴创作。

4.教师还可以自己编三条节奏,让学生听辨。

5.可以让学生创作三条节奏进行听辨。

6.三条节奏要同时拍击,并可以重复二到三次。

7.听辨后让全体学生模仿拍击。

8.教学小结。

第二单元《可爱的动物》

1.表演《顽皮的杜鹃》,听辨两音填入括号内;

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创作4小节曲调。

2.杜鹃是可爱的动物,在感受、体验以“杜鹃”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1.认识低音掌握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

2.唱好《顽皮的杜鹃》。

1.解题导入。

设问:

谁有过去大森林的体验?

也许我们大部分都没有去过。

能称森林的是几万株几十万株的大树组成的茫茫一大片大树。

今天要欣赏的作品是《森林深处的杜鹃》,你能从音乐声中想像吗?

2.2.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3.3.再听《森林深处的杜鹃》,要求:

4. 

(1)当你听到是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时请站起来?

5.

(2)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请举手。

6.4.师生讨论。

7.设问:

8.

(1)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吗?

9.

(2)你能模仿杜鹃的叫声吗?

10.5.复听乐曲:

要求,把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你认为最方便、最能表现的形式表达出来。

如:

简笔画、身体的动作……边听边表现,要保持教室安静能听清音乐,自由想像。

11.6.简单介绍圣-桑的《动物狂欢节》。

12.7.完成教材下方的练习与思考。

13.8.在括号内填入单簧管名称或图形。

14.9.复习已学过的音高,注意唱准,尤其是两音的音准。

15.10.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67”的低音就用来表示。

教师示范“567”的柯尔文手势。

16.11.唱准八个音,同样要注意唱准。

学生边唱边打手势。

17.12.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视唱:

18.13.在能准确视唱前4小节的基础上,再加4小节:

19.谁能以最短的时间,唱的最准确,说明他的音乐能力最棒!

20.14.听辨训练:

听出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

在什么时候出现?

(教师弹奏全曲。

21.15.视唱全曲。

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22.16.学唱歌曲。

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

17.用口风琴找到1=F的“531”三音,按课本中的要求吹奏

23.18.以三人为一组进行即兴表演。

甲为歌曲主人翁“我”,边唱边表演。

乙为杜鹃鸟,在规定时间内唱。

丙为口风琴伴奏(伴奏可以两人也可以一人)。

24.19.教学小结。

1.马是人类的好朋友。

在感受、体验以“马”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2.唱好《我心爱的小马车》。

1.试用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唱自己的歌。

1.准备一段内蒙古大草原举行赛马盛会的录像,以及一段二胡演奏。

如班上有学生会拉二胡或教师本人会二胡演奏更佳。

2.播放内蒙古人民赛马盛会的录像让学生感受赛马时的热烈场面。

同时播放录音《赛马》(如能做成多媒体课件,通过大屏幕播放效果更佳)。

刚才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什么场景?

4.揭题《赛马》二胡独奏。

5.听听二胡的音色,讲讲二胡的主要结构与发音原理:

二根弦,一个共鸣箱,一把弓。

弓摩擦弦,振动发声,由共鸣箱扩大传音。

6.聆听第一乐段主题。

再随主题哼唱一次。

这段音乐表达了当时比赛场面怎样的气氛?

音乐主要运用什么节奏型表现这种气氛?

7.聆听第二乐段的主题:

再随这主题哼唱一次。

8.设问:

这段音乐与第一乐段音乐比较,又表达了比赛的怎样情景?

9.再听第二乐段。

(1)第二乐段的主题反复了几次?

(2)你能想像每次反复的不同变化,在比赛的场面上的不同情景吗?

(3)第二次反复时,独奏乐器二胡是怎样演奏的?

你能模仿一下吗?

10.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课本上的五幅插图。

听完后谁能把这场赛马盛会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11.复听全曲,边听边用节奏乐器、或人声表演赛马时的情景。

12.歌曲《我心爱的小马车》的节奏较复杂,音程跳动大,因此有相当难度(指学谱),所以本歌主要采用听唱法学唱。

13.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

要求:

感受歌曲的情绪与内容。

你听后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句?

(2)听录音范唱。

要求:

你能把你印象最深的几句模仿唱一唱吗?

(3)跟随录音、看着歌谱哼唱歌曲。

(4)相互交流已经会唱的几句。

(5)重点解决几句难唱的歌曲,教师给予指导纠正。

(6)完整地唱全歌。

在间奏上,鼓励学生随音乐即兴表演(骑马、扬鞭、走崎岖山路……)。

(7)歌曲会唱后学唱曲谱,要求能流畅地唱谱。

(8)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音乐。

(9)完整地表演歌曲(唱,演,伴奏)。

14.创作4小节自己的歌

(1).该曲调的创作要符合三个条件:

①用八个音。

②用四种节奏型。

③4小节长度。

(2).凡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

(3).在学生创作后,要让学生自己唱自己创作的歌。

(4).评价后(师生共同评价),唱几首优秀的创作,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第三单元《童趣》

1.表演《一支短笛轻轻吹》,体验其童趣。

2..从《猜调》中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3.掌握反复跳跃记号,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

1.在学唱歌曲时结合歌曲学习认识并实践反复跳跃记号。

1.谈话导入:

一位小学生在山坡上、在草地上,一边放羊一边吹着笛子,是多么富有童趣。

请听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

2.教师范唱(或听录音范唱)。

听听歌曲唱什么内容,表达怎样的情绪。

3.讨论歌曲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4.分句学唱:

(1)难点突破,歌曲中笛子的模拟声节奏较复杂,前十六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都在一句3小节内同时出现,有一定难度,先给予突破。

先慢速度学唱曲调:

当曲调唱熟后,再把歌词唱好,注意后十六分音符与前十六分音符的准确。

(2)学唱第一乐段前8小节与后4小节的曲调。

学唱时注意乐句的完整性。

这三个乐句,建议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视唱法学习曲调与歌词。

然后完整地唱第一乐段的歌曲。

(3)第二乐段,建议用听唱法学唱,以减轻学生的识谱负担。

5.歌曲处理:

(1)模拟笛声在乐谱上有顿音记号“”要唱得短促、轻快,以表达主人翁欢快的心情。

(2)两个乐段要处理得细致:

第一乐段是绘景,第二乐段是抒情,两段要有对比。

(3)在教室内准备些道具,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表演唱,然后在全班展示,以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6.《猜调》是一首一问一答的对歌,这种形式在民歌中很常见。

7.聆听《猜调》。

你能否听出歌中问什么?

答什么?

8.再听《猜调》。

歌曲的演唱形式?

歌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9.复听《猜调》。

10.分析小结:

这首民歌的问句一气呵成,几乎让你没有喘息的机会和思索的余地;

回答时,机灵、敏捷,对答如流,显示出回答者的智力和思路的清晰。

11.提出要求:

课后请大家收集谜语,可以到图书馆去找,也可以自己编,我们下节课交流。

12.音乐知识:

反复跳跃记号

⑴.反复记号的一种形式。

反复记号有许多形式,当乐谱出现重复时,而在最后结尾处略有不同,往往在反复时跳过不同的小节,这就是反复跳跃记号。

⑵.这一音乐知识,在学唱《一支短笛轻轻吹》时结合歌曲学习讲解并实践。

⑶.还可以通过本练习,用色快表示曲调进行的顺序来理解这一知识。

13.教学小结。

1.为《木偶的步态舞》即兴编创表演,体验其童趣。

2.节奏问答编创活动。

1.通过节奏问答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

1.形象导入。

(1)设问:

你们看过木偶戏吗?

谁玩过木偶?

哪位同学来模仿一下木偶的动作、木偶的走路?

(当学生自由即兴模仿,教师可轻声地播放《木偶的步态舞》作为背景音乐衬托。

当有的学生能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

(2)设问:

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木偶的形象?

(活泼、可爱、滑稽、动作机械……

教师适时表扬用词恰当的学生,表扬他们观察很细致,总结很得当……)

2.聆听《木偶的步态舞》。

(1)揭示课题——标题名称。

(2)欣赏第一部分音乐,要求学生在安静听音乐的前提下,可以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做无声的动作及脸部的表情。

(3)再次听第一部分时,学生可离开座位,走合拍的步子,及做身体动作,还应保持安静,能边听边即兴表演,互相不必语言交流。

教师也同时加入学生的行列。

(有条件的教室,学生最好脱鞋在地板上走动,教师也一样,这样能保证安静,听清音乐。

(4)聆听第二部分音乐,要求合着音乐的节拍走路。

(5)设问:

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

表现了木偶的怎样形象?

3.完整地聆听《木偶步态舞》。

要求学生安静地边听音乐边根据音乐的发展变化即兴地做各人的模拟木偶的动作,把第一、二、三部分的动作有变化地进行表演,看谁做得最好?

尤其是“步态”要做得与音乐相吻合。

4.小结:

音乐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童趣与乐趣。

5.编创活动:

节奏问答

⑴节奏问答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节奏感与想像力,是一种较为自由的一种即兴创作活动,没有太多的制约,原则上长度相同即可,但也不是完全一定要一样的小节数。

⑵节奏问答包含诸多音的要素,如力度、速度,以及疏密度等,而问答相当灵活,可以强对强,也可以强问弱答、弱问强答……。

⑶开始可以师问生答,或生问师答,在实践中主要是学生间的相互问答,时间上也较宽松,按课堂情况而定,但不宜做得时间太长,视学生兴趣而定。

宜每课做些活动,细水长流。

6.教学小结。

1.表演《摇船调》,感悟谜语的乐趣,课后收集更多的谜语进行民间文化交流。

2.猜谜活动交流。

3.单元小结。

1.感悟谜语的乐趣。

1.由《猜调》导入:

一问一答的歌曲上节课我们学了《猜调》,今天我们再唱一首这样的一问一答歌曲。

2.聆听(录音)范唱。

能听出问什么?

怎样回答?

3.再听范唱。

能感悟到“摇船”的感觉吗?

如当你有感觉时,请用摇船的动作为歌曲伴随律动。

4.用投影或幻灯打出歌谱(也可抄成歌片),让学生边听录音边做摇船动作边看歌谱,反应快的学生可以随录音轻声哼。

5.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下,分男女声(或小组)试唱歌曲。

教师从中获取反馈,纠正个别乐句的错误,如第3、4小节的一字多音,附点节奏等。

6.各人自学歌曲并设计表演。

7.各组排列成船形(四组4条船)教师手执口风琴到各组轮流伴奏(不带旋律,曲谱见课本),全班学生随教师的口风琴伴奏边唱边观察各组的表演(即兴)。

教师到哪一组中间,该组就边唱边表演,各组唱一段歌词即间→答→问答。

师生评价。

8.学生学习口风琴伴奏:

(1)找到G音及G=1,并顺次找到“1235”四个音。

(2)学奏伴奏谱8小节。

(3)在教师弹奏钢琴的旋律下,学生吹伴奏。

(4)学习最后4小节口风琴伴奏。

9.两组为一歌队,一问一答(表演、伴奏,均由队员自己承担)。

10.评价小结。

11.猜谜语活动

⑴各人把上节课后收集到的谜语进行交流。

⑵修改收集到的谜语。

⑶为《摇船调》编创新的歌词。

⑷演唱创作新的歌词的《摇船调》,并进行表演。

⑸单元小结:

音乐与人的关系给我们带来童趣、乐趣。

12.教学小结。

第四单元《音乐会》

1.聆听《苗岭的早晨》等四首不同风格的乐曲,犹如参加一场音乐会活动,感受不同的音乐作品情绪,给我们一次美的享受,并在这场“音乐会”中能听辨各种独奏乐器的音色(如小号、口笛……)。

2.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

1.熟悉乐器的音色及种类。

1.听觉直接导入:

(1)播放《游击队歌》与《苗岭的早晨》的第一句音响。

(2)设问:

你能听辨出这两首作品的片段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揭示作品的名称及演奏的乐器名称:

《游击队歌》——口哨;

《苗岭的早晨》——口笛;

3.聆听《游击队歌》:

(1)有条件的学校可将该歌谱用投影仪显示出来,让学生边听口哨吹奏,边看歌谱,以加强对作品的理解。

(2)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及作曲家贺绿汀。

(3)复听时,可允许班上会吹口哨的同学随录音跟着学吹片断,如:

4.聆听《苗岭的早晨》:

(1)设问:

听了这首作品你想像一下,苗寨早晨的美丽情景,并把它描述出来。

(2)教师简单介绍口笛乐器。

5.听辨乐器,选择曲名与画面的练习

⑴这一听辨活动,主要是将曲名、音色、画面形象连为一体,即:

将听觉、视觉、人文联系在一起,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的能力。

⑵这一练习可以是两个作品为一组,分组听后即做练习。

也可以四个作品听完后,再完成该练习。

6.欧洲文化中音乐、舞蹈具有重要地位,在特定地区都有传统的音乐、舞蹈传承,这些音乐、舞蹈往往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均分律动节秦,按小节线划分而循环往复地交替,如圆舞曲、波尔卡等,本课中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具有匈牙利吉普赛舞蹈以及匈牙利民间恰尔达什舞曲音乐的特点与风格,而《那不勒斯舞曲》是意大利南方那不勒斯舞蹈的音乐。

7.欣赏《那不勒斯舞曲》——小号独奏:

(1)初听《那不勒斯舞曲》。

该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复听《那不勒斯舞曲》。

速度的变化与情绪之间的关系?

主奏乐器是什么乐器?

“吹”、“拉”、“弹”属哪一类?

8.欣赏《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1)初听乐曲。

该乐曲的主奏乐器是属哪一类?

(介绍三角琴:

三角琴是东欧俄罗斯一带的传统乐器,以三角形琴身为特征的一种三根弦的拨弹乐器。

(2)复听乐曲。

乐曲的主题音调出现几次?

乐曲可分为几段?

速度有没有变代?

每段的情绪有什么不一样?

9.教学小结。

1.在演唱《嘹亮歌声》中,实践轮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的情绪。

2.活动与练习

(一)

1.掌握轮唱的基本演唱形式。

1.演唱形式导入:

我们两年多的音乐课上,基本上是大家一齐唱,这种形式称为齐唱。

有种演唱形式,曲调是一样的,但不是一齐进入,有先有后轮流进入,这就称为轮唱。

2.聆听轮唱《嘹亮歌声》。

要求能听辨出同一曲调分先后进入交叉进行。

3.看歌谱再听一遍。

请大家看图形谱:

两个人的睑部,二次进入线条是一样的。

4.学唱第一声部。

教师范唱第一声部曲调。

大家在看谱时有没有发现,曲调有一个什么规律?

每隔几小节的第一拍有一个什么休止符?

(2)每4个小节为一句,共四句。

全班分四组学生每组自学一句。

(教师巡视重点指导第二句)

(3)分组接唱第一声部,相互纠正,教师指导。

(4)交换乐句,再次接唱。

(5)完整地唱好第一声部。

5.学唱轮唱:

(1)全班分为两部分,A唱第一声部,B唱第二声部。

先学唱第二部最后一句。

(2)在教师指挥下,唱二声部轮唱。

(注意进入要准确,最后结束二声部音准)轮唱时,两个声部都要注意相互倾听,相互照顾。

各人唱自己的声部还要能听另一个声部,这是唱好二声部的关键(也包括轮唱)。

(3)填入歌词。

要唱得自豪,声音要明朗、悠扬,切忌喊叫。

6.活动与练习

(一)

⑴教师先范唱内蒙古民歌。

这支歌的歌名?

是哪一学期唱的歌?

(这首歌是第五册第二单元的歌《草原上》)

⑵全班学生齐唱。

⑶设问:

这支歌能否唱轮唱?

怎样唱轮唱?

最后结束怎么办?

⑷分组讨论。

常见的可以有这样两种:

(1)隔两小节进入;

(2)隔一小节进入。

结束句可以不一起结束,即第一声部先结束,第二声部晚结束;

也可以同时结束,例如隔二拍进入的最后结束时第二声部最后一小节为;

隔一小节进入的最后一小节可压缩为,还有很多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创造。

7.分组展示、点评。

表扬有创新的小组。

1.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中,进行编创活动,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趣。

2.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并能在读谱实践中运用。

3.活动与练习

(二)。

1.学习演唱《我是小音乐家》,并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

1.说说自己的理想?

2.听听美国的孩子他们想干什么?

——聆听歌曲录音。

3.设问:

在歌曲中唱些什么内容?

是哪几个国家?

哪几个城市?

他们各演奏什么乐器?

怎样演奏?

4.讨论上述问题:

(英国—伦敦、法国—柏林、法国—巴黎。

吉他—弹奏、提琴—拉奏、法国号—吹奏。

5.再听歌曲。

仔细听听这个歌曲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或规律?

(每句的开始都是第二拍的后半拍起唱)这个规律学生不一定能讲得出,教师可通过范唱曲调,边唱曲调边打拍子,尤其在弱起时击拍更突出,以引起学生注意与思考。

教师适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