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审核北城学区七年级语文1315周导学案 3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2187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9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已审核北城学区七年级语文1315周导学案 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已审核北城学区七年级语文1315周导学案 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已审核北城学区七年级语文1315周导学案 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已审核北城学区七年级语文1315周导学案 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已审核北城学区七年级语文1315周导学案 3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已审核北城学区七年级语文1315周导学案 3Word文件下载.docx

《已审核北城学区七年级语文1315周导学案 3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已审核北城学区七年级语文1315周导学案 3Word文件下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已审核北城学区七年级语文1315周导学案 3Word文件下载.docx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化石吟》。

引领自学

二.知识链接

1、化石是动物或植物死亡后的残体经过长时间而没有腐烂,数年后成为地壳的一部分,有机体自身完好保存,或是在沉积岩中的印模,或是生存时留下的痕迹(称为遗迹化石)。

化石,通常是动、植物死亡后被含水沉淀物迅速掩埋,产生化学反应,然后矿物质加入或有机体被排出。

如果这一程序没有发生,有机体会暂时被保留下来,但不会成为化石。

2、采取各种朗读形式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节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并思考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诗人通过这一内容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2)诗歌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请分别概括大意

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张锋,当代诗人、科普工作者,代表作有小诗《本草纲目》,其诗作被称为第三代诗歌。

张锋在生物研究上有很高的地位,对中国农业科技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特点。

指导:

阅读诗歌的时候需要有节奏,要读出节奏韵律美(节拍、韵脚字)。

反复吟诵、感悟、品味诗歌的思想感情,重点字词需要用心体会,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全诗共七小节,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节):

作者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出化石,讲述奇妙故事。

第二部分(第3~6节):

作者抒写具体的遐想内容,展现化石的生命档案。

第三部分(第7节):

呼应前文,化石回答了开头提出的问题。

探究展示

三、探究

(1)题目《化石吟》中的“吟”是什么意思?

“吟”本是古曲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2)请你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一节诗歌的主要内容。

第1、2节,通过一连串的问句,引发读者的想象;

第3节,肯定生物进化理论,否定造物主的存在;

第4节,化石中“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科学家研究生物提供了必要条件;

第5节,经过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由低级逐步向高级发展;

第6节,赞美大自然是“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第7节,通过化石我们可以了解生物的进化。

(3)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赞美了自然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训练达标

请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基督教徒认为上帝创造万物,因此以此称上帝。

()

(2)尸骨。

(3)远古的时代。

(4)在水面以下行动。

(5)幽静而雅致。

(6)称赞而且佩服。

(7)形容经历很长的时间(多用于誓言,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8)虚幻,不存在。

总结反思

本课教学,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结合的特点。

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感悟,让学生认识到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

让学生产生钻研的精神,产生求知欲。

板书设计

化石吟

总(1-2)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分(3-6)具体抒写化石讲述的内容

总(7)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课后反思

第 2 课时

1、学习本文把化石拟人化和前后呼应的写法,了解诗歌的有关知识。

2、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并体味本诗的节奏美、韵律美。

3、要培养起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复习导入

一、深层阅读

•1.文本研读。

•先说说你对下面几个句子的理解,然后再按照这种方法另找几个句子进行分析。

(1)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得出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否定了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你看,那冰冷的骸骨不就告诉我们平凡的真理了吗?

(2)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深埋地下的化石的存在,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

这就是生之灵火。

而黑色化石中有机物的残余,正是生命的信息,科学家通过对它们的研究破解生物进化的秘密,那就是珍贵的密码

(3)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魔法师”“雕刻家”运用了精妙贴切的比喻,生动形象。

这句表明作者由遐想转入现实,作者由衷地赞叹大自然是魔法师,是雕刻家,表明作者的感情达到高潮。

二、诗歌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更是一首科学诗。

全诗描绘的是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引导点拨

三、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拟人和比喻。

“皱纹”使人联想到人,人脸上的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照。

但这里不是在写人,而是在写化石。

如果化石是人的脸,那么刻在这脸上的皱纹就是古生物档案。

这里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化石是古生物的档案——记录生命的历程。

在用词方面,“道道”与“细细”是重叠词相对使用,给人以回环往复、节奏和谐之感。

(1)本文怎样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有什么好处?

•全诗运用拟人手法,将化石当成会说话的人来写,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自然亲切,同时也增加了诗的灵性,便于抒发感情。

“生命的档案”“生命的航船”“高明的魔术师”“卓越的雕刻家”,这些都是对化石恰当的比喻,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

拟人和比喻手法的运用,增加了诗的形象感和意象美。

四、写作特点

1.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作者以诗的形式,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亿万年前那令人神往的让人惊叹的生物世界。

诗人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说话的化石。

文章开篇就以问句的形式引起读者的兴趣,让人产生一种神秘感;

进而将读者引入对远古生物世界的探秘中,具体抒写了遐思的内容。

最后回答问题,呼应开头,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2.想象丰富,内容充实。

这首诗是抒情诗,但意象甚多,内容极为丰富,纵向想象到远古,横向想象到各种对象,而这都以“化石”为联想点,由此及彼,先后联想到鱼儿、鸟儿、树儿、海枯、石烂、日转、星移、恐龙、猛犸等。

这样点面结合,虚实相生,今古交织在一起,拓展了想象的空间,丰富了诗的内容。

3.拟人比喻,生动形象。

全诗运用拟人手法,将化石当成会说话的人来写,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自然亲切,同时也增加了诗的灵性,便于抒发感情对化石的恰当的比喻,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

•名言警句积累

•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达尔文)

•②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孙中山)

•③人群之进化,莫要于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

(约翰·

穆勒)

 

第22课看云识天气

本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

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告诉人们怎样看云识天气。

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特别是打比方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通过搜集一些资料(包括图片、影像等),加深对看云知识和大气知识的了解。

识记一些关于天气的谚语,并学以致用,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1.学习看云识天气的知识。

2.学习本文的语言美。

分析、把握课文主体部分怎样看云识天气的内容和结构层次。

1.云的图片。

2.台风的图片。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中写道: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生动地描绘了一种有趣的天气现象,说明作者对这种自然现象观察得非常细致。

正因为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也在一直留心观察自然界,以图掌握其规律,为人类服务。

事实上,天气的变化也自有它的规律,自有它的征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说明文《看云识天气》,看一看如何根据云来推测天气的阴晴雨雪。

作者简介:

朱泳燚,1940年春生于上海。

毕业于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是江苏省常熟中学高级教师。

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1.题目是《看云识天气》,那么云具有什么特点?

云与天气是什么关系?

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加以说明。

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2.听课文录音,思考:

作者看到了哪些云?

看云识天气的最基本经验是什么?

课文将云分为两大类,按云的形态可分为晴天云和雨雪天的云,每大类下再各细分为四种;

按云的光彩也可分为四种。

最基本的经验是:

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3.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吗?

文章第1自然段概述云和天气的关系,先用“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一句总说,然后描绘了万千姿态的云。

第2自然段是第3、4、5自然段的“纲”:

“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后面三段就是遵循这个“纲”展开的。

第3自然段照应“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将“薄云”又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并分别介绍了它们的特点以及和天气的关系。

第4、5自然段照应“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第6自然段则写云的光彩同天气的关系,最后一段总结全文。

说明文有关知识

1、说明文:

以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向人们介绍事物或事理的文章。

2、特点

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说明文以知识喻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3、说明方法

4、说明顺序

5说明语言

.学习第一部分,思考:

(1)课文中哪些句子说明了云的“姿态万千”?

哪些句子又说明了云的“变化无常”?

八个比喻,说明云的形态之多,紧扣了“万千”,“刚才还是……一霎间……”紧扣了“变化无常”。

(2)本段的最后一句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以“招牌”作比,说明了云是天气的标志,可以看云识天气,引出全文的中心。

分析第二部分,思考:

(1)这一部分可以分为几层?

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2~5自然段),云的形态与天气的关系;

第二层(第6自然段),光彩现象与天气的关系。

(2)根据课文内容,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预示的天气情况。

晴天云简表

云名

形态变化

高度

厚度

天气征兆

卷云

像羽毛像绫纱,

丝丝缕缕地漂

浮着

最高

最薄

象征晴朗

卷积云

像水面的鳞波,

是成群成行的

很高

很薄

无雨雪

积云

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消散

2000米左右

较薄

阳光温和

高积云

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扁球状,排列匀称

天晴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卷层云

卷云聚集,

向前推进

像白绸幕

蒙住天空

晴转阴

高层云

卷云越变越厚

像毛玻璃

遮着太阳

将下雨雪

雨层云

高层云变

得更厚

暗灰色云

块密布天空

更低

雨雪连绵

积雨云

积云迅速

形成高大云山

乌云密

布天空

雷雨冰雹

色彩识天气简表

光名

产生和分布情况

色彩

天气预兆

产生在卷层云

上,分布在日月

周围

里红外紫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产生在高积云

边缘部分

里紫外红

华环由小

变大,转晴;

由大变小,

转阴雨

雨过天晴,在

太阳对面的

云幕上

彩色圆弧

东虹轰隆西虹雨

早、晚,太阳照

着对面的光彩

云层变红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指出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可以看云识天气。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

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

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方法和局限性。

2.台风的图片

本文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语言准确,但也生动形象,尤其对云的描摹细致形象,对我们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下面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说明文。

1.学习第三部分,思考:

看云识天气的目的和方法是什么?

它有哪些局限性?

看云识天气的目的:

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

看云识天气的方法:

要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留心观察云的变化,在反复的观察中掌握规律;

看云识天气的局限:

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毕竟有一定的限度。

2.举例说明本文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1)打比方。

如:

“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形象地说明了卷云的轻盈和洁白;

“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比喻卷积云的形态特征;

“像棉花团似的白云”比喻积云的形态特征。

(2)引资料。

“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引用民间谚语来说明物象的道理。

3.积累文中的有关谚语,了解识别天气变化的常识。

文中出现的谚语有: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东虹轰隆西虹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教师适当补充,并做些解释,如:

(1)“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2)“云往东,车马通;

云往南,水涨潭;

云往西,披蓑衣;

云往北,好晒麦”

(3)“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4)“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

(5)“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

(6)“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7)“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

写作特点

1.语言准确、严密。

说明文必须用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征或本质,才能给人以正确的、科学的知识。

在《看云识天气》一文结尾指出:

“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毕竟有一定限度。

”与此同时,又指出“要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靠天气预报。

”这两句话就严密地照应到前文多处使用的“往往”、“常常”、“有时”、“一般”、“可能”等一类用语,把“看云识天气”的事理作了限制,起到了准确表达的作用。

很好地突出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层次清楚,有纲有目。

文章先是概述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接下来的第4自然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第6自然段介绍云的光彩和天气的关系,最后一段作结。

层次非常清楚,而且文章还有纲有目,如:

第2自然段是后面三段的“纲”;

第3自然段对应第2自然段中的“薄云”、“晴朗”,薄云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

第4、5自然段对应第2自然段中的“厚密”、“阴雨风雪”,云层分为“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

3.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

文章一开头几个比喻句写得惟妙惟肖,说明云的形态之多,变化之丰。

精彩的拟人句将云写得活灵活现。

4.运用分类别、下定义、打比方、引用等说明方法。

如作者按照云的不同的光彩,把云分为四种:

晕、华、虹、霞,是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则是运用下定义的方法。

“东虹轰隆西虹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一些谚语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

诸多的说明方法的运用使得文章内容准确生动,层次明晰。

语言赏析

•本文在语言上很有特色,对很难描摹的云彩作了生动形象的说明。

•请你就文中的某一比喻句(在说明文中称为“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进行赏析。

•积累与天气有关的谚语。

•七月秋风雨,八月秋风凉。

•八月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馒头云,雨淋淋;

瓦片云,曝死人。

•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雨凄凄。

•日落云里走,雨在下半夜。

•晨雾即收,旭日可求。

•日出早,晴无靠。

•日头红,寒死人。

•蟑螂乱飞,有阵雨。

•久晴将久雨,久雨必久晴。

•冬暖要防春寒。

本堂课我通过组织小组之间的竞赛,使学生在协作学习中对整篇课文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

本节课的另一个环节是通过比较阅读,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本篇课文借助修辞手法、运用描写等表达方式使语言生动、形象、准确的特点。

通渭县义务教育阶段集体备课导学案七年级语文(第14周)

第23课绿色蝈蝈

本文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绿色蝈蝈的外表特征和生活习性写得活灵活现,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可贵的探索精神。

学习文章生动的笔法,优美的语言,在反复诵读中体味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科学知识。

查阅资料,了解法布尔的故事,培养献身科学的决心,学习作者的探索精神和观察方法。

整体感知课文,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

1.复习巩固拟人这种修辞手法,体会拟人法的好处。

2.体会作者对昆虫仔细观察、细心揣摩的探索创新精神。

1.蝈蝈的图片或标本。

2.蝈蝈的文字资料。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生活着大量的动物,走近它们,你会发现,它们也像人一样有着不同的长相、习惯、性格,它们也劳动、婚恋、繁衍及死亡。

与它们共处,你会发觉生活原来如此多姿多彩,富有情趣。

法国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就是这样一个热爱动物、尊重生命的人,他耗费毕生精力观察研究昆虫,用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将纷繁复杂的昆虫世界真实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名著《昆虫记》。

今天我们学习的《绿色蝈蝈》就是其中的一篇。

展示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

出身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极其穷困,做过中学教师,靠业余自学,花十二年的时间,先后取得自然科学学士和博士学位,著作有《昆虫记》,该书文体基本为散文,主要探讨昆虫学问题。

鲁迅曾把《昆虫记》称为“讲昆虫的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整体感知

1.多媒体展示绿色蝈蝈的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向大家讲述蝈蝈的外形特征。

2.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介绍绿色蝈蝈的特征和习性,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对科学的探索创新精神。

3.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哪些方面的习性?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相关内容,小组讨论,教师及时点拨指导。

(叫声、食物习性和生活习性)

课文脉络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我”在观察昆虫,用蝉的休息引出本文的主人公——蝈蝈。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

描写户外听到蝈蝈的叫声。

第三部分(第4~11自然段):

“我”对金属笼中的蝈蝈的观察,着重介绍蝈蝈的习性。

解释词语

静谧:

篡夺:

惊慌失措:

劫掠:

津津有味:

酷爱:

犹豫:

行径:

妒忌:

本课教学我力求体现“师生平等,交互合作、探究”的新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