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2211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12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第一册教案

学期计划

学段目标(1—3年级)

一、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二、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三、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全册备课

对新课标的理解:

全册教学理念:

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新课标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在教学时要结合学生实际,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要放学生所会,教学生不会。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新课标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与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体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体现关系的转变,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

新课标中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

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教学内容:

1.数学就在我身边

2.分类  比较

3.认识10以内的数

4.位置与顺序

5.加法和减法

(一)

6.实践活动

(一)

7.认识图形

8.认识11至20各数

9.学看钟表

10.加法和减法

(二)

11.实践活动

(二)

12.总复习

教学目标:

经历分类与比较的过程,体验分类与比较的方法,并培养初步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结合生活实际,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物体的各数,会读写,掌握顺序和大小,初步了解序数的概念,从而渗透数学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

在实际情境中能准确的确定物体的前后左右和上下的位置,并会用语言表达出来。

初步体会生活中有很多的加减计算问题,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在理解运算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的口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初步学会观察现实情景图,口述题意并列式解答。

能运用分类的方法,有顺序地整理学习用品,能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培养能比较清楚的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初步领悟实际生活中的物体与几何形体的联系。

初步会看钟表上的时间,认识时针和分针的作用,渗透合理利用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观念。

通过观察与操作、抽象与概括,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能够计算。

培养探究意识及合作精神。

能与他人合作,在活动中能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初步认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通过分类与比较,渗透分类与比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培养初步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强化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了解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想过程的合理性。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熟练地数出20以内物体的各数,会读写0至20各数,掌握20以内各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了解序数的概念,从而渗透数学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

初步体会生活中有很多的加减计算问题,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在理解运算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的口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初步学会观察现实情景图,口述题意并列式解答。

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抽象与概括,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使学生能够计算。

能与他人合作,在活动中能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掌握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方法,能够正确计算。

能与他人合作,在活动中能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初步学会观察现实情景图,口述题意并列式解答。

第一册数学教学进度计划

九月

10以内数的认识

十月

加法和减法

(一)

十一月

加法和减法

(二)(其中的8、7、6加几,几加8、7、6)

十二月

加法和减法

(二)实践活动

(二)

一月

总复习

 

数学一年级进度表

 

周次

内容

课时

1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3

2

分类比较

4

3

10以内数的认识

4

4

10以内数的认识

4

5

十一假

4

6

位置与顺序(九月月考)

3

7-11

加法和减法

(一)

实践活动

(一)

认识图形(期中考试)(十月月考)

20

12

11—20各数的认识

4

13

学看钟表(十一月月考)

2

加法和减法

(二)

2

14—17

加法和减法

(二)实践活动

(二)(十二月月考)

16

18

总复习

4

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

38人

简析:

新生入学,思想活跃,积极要求进步。

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数学学科兴趣较浓,能联系实际生活参与数学活动。

但也有个别学生课堂上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们年龄小,思想不成熟,但没有不良倾向。

也有个别同学缺少对班集体的关心,没有集体荣誉感。

提高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掌握新的教育理念。

2、关注每一位学生,用“心”施教。

以人的发展为主。

3、让数学走进生活,加强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增加数学的趣味性及实践活动。

4、训练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工作目标:

一、学习目标

数学尽量全达标优秀率在80%以上

二、优秀生与学困生的分析与措施

1、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前基础较好。

2、接受能力强,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3、思维活跃,学习兴趣高。

提高措施:

1、了解个性爱好,因材施教。

2、提高要求,增加练习难度。

训练多项思维,提高思维水平。

学困生:

学困生分析:

学习困难,接受理解能力较差。

1、课上不专心听讲,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良好习惯。

2、家庭教育相对滞后,不能给予有效指导。

提高措施:

1、找出差生原因,课上多给机会,给予关注,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

2、目标适当,加强辅导,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3、积极与家长沟通,探讨教育方法,使学生不断进步。

 

学科活动:

周次

内容

效果

10周

口算比赛

11周

整理我的小书包

一、数学就在我身边

体现新课标的思想:

引导学生紧密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感受数的意义。

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以及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单元教学要点: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人们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难点: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数一数、算一算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就在我身边。

”了解学生数与计算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在活动中使学生对1—20各数有初步的认识。

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观察等行为习惯。

通过“看一看”引导学生观察课间活动,了解学生关于图形与位置、图形与变换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认识能力及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分类观察等行为习惯,体会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认识位置

1、今天我们是一名小学生了,上课坐姿及回答问题要求,师生互相介绍。

2、认识位置(前后左右)

二、观察图,说一说(学会数数,渗透有序观察的学习习惯。

在我们的学校里就藏着许多数学问题,我们来找一找

1、观察校门口,你看到了什么?

说一说,数一数他们的数量

2、请你自己观察学校操场上的同学们在干什么?

数一数

你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怎么观察的?

学生说一说

3、你还想观察什么地方,请你自己观察,说一说

学生观察说一说,数一数

4、请你观察图,你还发现了什么?

校园一共有19名同学,2位老师,三棵苹果树,苹果树上一共挂了14个苹果……

三、课间休息(手指游戏)

我们的教室里也藏着数学问题,谁能找到?

(你真会观察)

四、观察图(认识图片)观察教室内的图形和立体实物比看书本上的图要直观实用的多。

1、透过窗户小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它们是什么图形?

2、观察我们的教室,教室的墙上有什么?

(1)我们先来看看同学们的摄影作品吧!

我们看的作品在墙上,现在我们把它移过来看一看小朋友们找了些什么图片。

(2)我们再来看看同学们设计的拼图,你认识这些图形吗?

看看这些小朋友都用这些图形都设计了什么?

你能设计一个图形吗?

学生用七巧板试着拼一拼(小房子是由三角形和正方形拼成的)

(3)学生自己练习拼摆图形

(4)你还观察到教室里其他地方有什么?

说一说,认一认

五、课外延伸

数一数你家的物品

六、课堂小结

对学生的表现给与表扬

板书:

数与图形

1、2、3、4、5……

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认识

 

……

课后小结:

学生对于数数与计算知识掌握较多,本节课观察方法渗透没有上下,只有分类了。

图形认识较少,平面与立体不分。

通过教室内的图形学生认识了平面图形,再与学具袋里的立体图形比较对图形有了初步认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比较同类事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及计量单位。

2、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3、知道“快与慢”、“远与近”、“高与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