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1985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文档格式.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语文上册文档格式.docx

【结合“磨坊”一词,出示图片,理解“坊”】

(4)分小组分节练读课文,互相纠正错误读音。

(5)齐读课文。

4、读完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三、理清脉络。

1、课文按事件发展的顺序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起因、经过、结果。

将课文分为三部分

2、交流:

一(1、2)二(3、4)三(5)

四、指导写字。

1、说说容易写错的字和写时的注意点。

2、指导“磨”的上下笔画要紧凑。

3、学生描红。

【注意“阵”不和“陈”混淆】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

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精神。

一、复习。

听写词语。

二、精读指导。

(一)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第八次〉〉的主人公是谁?

(苏格兰王子布鲁斯)

(二)那么,布鲁斯是个怎样的人呢?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互相讨论一下在这件事中布鲁斯是个怎样的人。

(三)交流

热爱祖国的人。

1、从哪里看出布鲁斯是个热爱祖国的人?

(自由读读第一小节)

2、“英勇地抗击”什么意思?

3、指导朗读。

(指名读,评价,齐读)

【用敬佩的语气读好第一自然段。

“遇事不灰心”或者“坚持不懈”

1、布鲁斯是否一开始就不灰心的呢?

(不是)

2、从哪里看出来?

(指名读第二小节)

(“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

(1)什么意思?

唉声叹气:

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理解“几乎”:

比较句子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

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几乎失去了信心:

指没有完全失去信心,没有彻底灰心,还有重新振作的可能。

(2)看图听读思考:

布鲁斯王子为什么“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

(3)现在请你来扮演布鲁斯王子,表演一下他“唉声叹气”的样子,再来想象一下,这时布鲁斯王子可能会想些什么?

将他心里想的话说出来。

(4)指导朗读第二小节。

【读出难过、信心大失的心情。

3、但后来布鲁斯王子又怎么会恢复了信心?

(1)默读第三、四小节。

思考:

A布鲁斯王子在磨房里看到了什么?

B布鲁斯王子看到后有什么表现?

(2)从哪几句可以看出蜘蛛织网非常艰辛。

又从哪几句可以看出蜘蛛织网很专心、很执着,没有被困难吓倒?

出示三句话反复朗读体会

[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

]

[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

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

[直到第八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还有第五次是怎么写的?

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A、为什么说“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而不说“网破了,丝断了”?

(师小结:

作者用词准确、有序,先后是不可颠倒的。

B、这段中还有那句话也是这样准确、有序、不可颠倒呢?

C、从“终于”这个词看出什么?

你觉得蜘蛛怎么样?

D、朗读,体会“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在读读蜘蛛结网时语速应放慢,重点读好,要反复朗读体会。

(3)讨论:

看到这些,布鲁斯王子有什么表现?

(“感动极了”)

(4)王子为什么感动?

从哪儿看出王子的感动?

(“猛得跳起来”、“喊道”)

(5)指名边表演边朗读第4小节。

(6)让学生集体表演握紧拳头朗读,想想这时的布鲁斯王子又会想写什么呢?

(同桌讨论后交流)

4、蜘蛛第八次结网成功了,布鲁斯王子第八次抵抗成功了吗?

齐读第五自然段。

5、请你想象一下:

当时鲁斯王子会怎样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

【出示开头:

同胞们,英勇的战士们:

(四)默读课文,说说布鲁斯王子终于成功的原因。

(因为他没有完全失去信心,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启示和鼓舞,都还有重新振作起来的可能。

因此前文用到了“几乎”这个词语)

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说说学了课文以后,你得到的启示。

(有志者事竟成)

2、想想以前学到的一些这方面的名言。

四、布置作业。

1、抄词。

2、多音字组词。

3、写几句关于“自信与成功”的名言。

板书设计:

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信心——感动,恢复了信心——振作,充满了信心。

教后感:

《第八次》。

这篇课文讲的是古时候,苏格兰受外国的入侵,苏格兰王子布鲁斯七战七败,他几乎丧失了信心。

就在他没有信心再战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看到了这样的一个情形:

有一只蜘蛛在结网,刚要结好时,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

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最后经过了第八次,终于结成了。

布鲁斯从中受到启发,决定也要干第八次,结果他也成功了,最后终于赶跑了入侵者。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即从蜘蛛结网的过程中要体会的是那种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重点是要突破这个“第八次”的。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语文课堂上,我始终强调朗读,只有通过朗读学生才能进入角色,进入课文的情境,学生才会对课文会有比较深刻的领会。

因此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己读,在读的时候在感触深的地方作标记,再让学生来谈谈自己的理解,说说自己的感受。

当学生一个个把自己独特体验说出来后,就会使全体孩子产生共鸣,这时就要让孩子们加入感情来读好了。

小学生大多喜欢朗读,却害怕自己没有机会读,或没有别人读得好。

因此,我先让中等水平的学生来读,让两极发展的同学都有信心读好,积极性调动起来,自然水到渠成。

18、卧薪尝胆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

会用“建议”“请求”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三、四自然段是重点。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合理想象,领悟故事蕴涵的哲理。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准备图片,文字投影片。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理清脉络。

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卧薪尝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朗读课题。

   2、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古代的“越国”和“吴国”,你了解“越国”和“吴国”吗?

请你介绍一下。

(学生不知道,教师介绍)

[师可以出示地图让学生感知]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4、“薪”指什么?

“胆”指什么?

谁卧薪尝胆?

为什么要卧薪尝胆?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1、带问题自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边读边想,理解词语的意思。

     简要说说故事的意思。

   2、检查生字。

    出示:

败仗 表示 免除 屈辱 万般无奈 建议 谋臣 后患 耻辱 转弱为强 吴王 勾住 奴仆 灭掉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奴仆”一词可以由古文字入手,从字源上感受“屈辱”】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余学生认真听,纠正错误读音。

    

(1)“薪、臣”是前鼻音。

    

(2)“夫、差”是多音字。

    【3)“会稽”中的“会”读kuai】

    (4)朗读时随机出示“卧薪尝胆、免除后患、万般无奈、舂米推磨、报仇雪恨、转弱为强”朗读记忆。

    (5)说说你理解了哪些词语,也可以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6)练读课文,做到熟练。

   4、齐读课文,说说故事主要写了什么事?

【“薪”指什么?

可以初读课文后立即解决。

  三、指导写字。

   1、说说哪些词语写的时候要注意。

   2、指导写好“患、臣”

   3、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1、理解课文内容,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2、有感情地讲述这个成语故事。

  一、揭题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成语故事-——《卧薪尝胆》。

(读题)

   2、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情况下呢?

学习第一段。

     快速自读第一段,完成填空:

     

     _________想征服_________,___________就强大起来,成为霸主。

   3、齐读。

  二、精读感悟。

    过渡:

出示投影片,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图上画的是——(勾践)他正在干什么?

(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那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卧薪尝胆的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看!

   1、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出示:

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

晚上,就睡在柴草上。

他还在屋子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总要先尝尝它的苦味,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

    (3)、齐读,思考:

哪句是写卧薪?

哪句是写尝胆?

       “卧薪”是什么意思?

“薪”是指什么?

       “尝胆”懂吗?

尝苦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

(象尝苦药一样)

        板书:

卧薪尝胆

    (4)、勾践贵为越国一国之君,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

      出示:

回国以后。

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板书:

报仇雪恨

    (5)轻声读这一自然段,思考:

      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说的?

【用直线画出来】

(第一句)

      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交流归纳:

这一自然段以第一句为中心句,围绕这一句分别从勾践白天亲自耕种,晚上睡在柴草上,饭前先尝苦胆这三个方面来写他如何激励自己的。

这样的段落结构属于总分结构。

(板书:

总——分)      

    (6)这一段用了几个“不忘”?

分别是——?

(指名读)

       两个不忘前分别加了词语“时刻”、“提醒”,如果不加有什么不同吗?

       【朗读对比体会:

仇恨和耻辱的刻骨铭心,强调勾践不会忘记。

    (7)勾践时刻不忘记报仇雪恨,你能读出来吗?

试试看?

   2、学习2、3自然段。

    激发思考:

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耻辱是什么呢?

   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读了课文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那你知道勾践为什么要向吴王求和,表示愿意给吴王当奴仆?

      (因为会稽一战,越国站败,所以越王才会无可奈何地去吴国当奴仆。

    (3)你能把“万般无奈”的感觉读出来吗?

(指名读,评议)

   (4)那吴国有什么反应呢?

想象当时吴王和他的谋臣们会说写什么?

【先小组练说,再指名扮演众大臣,向吴王提出建议。

一名扮演吴王回答听了大臣们的话以后说的话。

    (5)多么骄傲的吴王啊!

指导读出傲气。

    (6)看着这位傲气十足的吴王,你能预测一下今后局势的发展吗?

   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

勾践夫妇来到吴国,受到了哪些屈辱?

画出有关的语句。

    

(2)交流:

      穿:

粗布衣;

      住:

石头房;

      做:

养马驾车,舂米推磨;

吃:

粗茶淡饭(想象)

     小结:

作为一国之君,却这样做,这些就叫——屈辱。

     板书:

受尽屈辱

    (3)文中还有那些地方可看出勾践在吴国受尽了屈辱?

(在吴国整整干了3年)

    (4)小结:

这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了受辱程度之深(穿、住、做、吃)

       一方面,表现了受辱时间之长

【这度日如年的日子,他们整整过了三年,看来他们是受尽屈辱、度日如年啊!

指导朗读】

   4、理解第五自然段

    

(1)、讨论:

在这段受尽屈辱的日子里,他会想些什么呢?

(立志报仇雪恨)

    

(2)、过渡:

是啊,这些日子会让公勾践刻骨铭心,发誓要报仇雪恨,回国以后,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引读)——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听课文配乐朗读。

   2、从卧薪尝胆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教师小结: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立志报仇雪恨,终于转败为胜,灭掉吴国,后来这个故事形成一条成语——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恨。

  四、讲讲这个小故事。

  五、指导造句。

   1、找出句子读一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完成下面的填空;

     在中队会上,队长李红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生造句,教师评议。

  六、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

     1、抄词。

     2、多音字组词。

       夫、差

     3、结合课文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课外作业

   收集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故事到班里来交流。

      兵败求和

            忍辱负重

          26、卧薪尝胆

            奋发图强

            转弱为强

19、古诗二首

1、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说出“生”与“对”在诗句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展开想象,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背诵课文,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会背诵。

2、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

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一、背诵古诗,激发兴趣。

1、你喜欢读古诗,背古诗吗?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用最凝练、简洁的语言表达出诗一般的境界。

四季皆入诗,四季皆入画,你能从你了解的古诗中找出描写四季的诗来背一背吗?

(师根据学生背诵情况及时鼓励,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

2、【多媒体出示:

连绵的群山,满山火红的枫叶】

同学们,说说你看到的景象。

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千古名句。

(屏幕画面出示一首正楷的《山行》,把学生带入了如梦如诗的境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山行》,从诗中去领略一番秋天山林的美景。

二、读诗题,知诗人

1、出示《山行》。

读读课题,想一想题目是什么意思?

(在山间行走)

介绍作者杜牧:

唐朝晚期著名诗人,和杜甫合称大小杜。

【让学生交流,教师适当补充】

杜牧在山间行走,会看到些什么呢?

让我们赶快来读读诗吧。

三、初读诗歌,落实读通。

1、师范读。

2、指名读,结合读指导读准节奏,读准字音。

3、说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板书到黑板上。

4、结合画面,讨论交流疑难字词。

四、精读诗歌,体会意境。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角色转换——孩子成为诗人,完成情感体验。

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

诗中哪些地方告诉我们是深秋呢?

(“霜叶”“寒”“晚”表示季节)

1、创设情境:

深秋,天气已经很冷。

远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那是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此时此刻,诗人看到些什么呢?

2、出示彩图,观察:

说说看到哪些景物?

结合观察,引导认识景物,并感受景物特点。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远上寒山”

(一个“远上”再现了“山”的绵延起伏;

一个“寒”传神地刻画了“山”的凄清寒冷,让人产生一种悲秋之情。

(1)引导观察:

你看到的山是什么样子的?

是一座吗?

感情诵读“远上寒山”,体会“山”之连绵起伏。

(2)阵阵秋风裹挟着片片黄叶向诗人吹来。

此时,站在山坡上的诗人会有何感受?

从哪个字能读出诗人这种感受?

感情诵读“远上寒山”之“寒”。

“石径斜”

(一个“斜”字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飘逸的远山之中。

(1)诗人面前是一条石头铺就的小路。

这是一条怎样的小路呢?

借助简笔画理解“斜”字。

感情诵读“石径斜”体会石径的弯弯曲曲。

“白云生处有人家”

(1)看图体会:

有白云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感情诵读体会“白云生处”的虚无飘渺。

(2)看图体会:

人家在什么地方?

感情诵读“白云生处有人家”,感受虚实结合的诗意画面。

(3)感情诵读一句,加深体会。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过渡:

诗人坐在马车上,忽然叫道:

“停!

停!

”这是因为什么呢?

(2)生先自由读2句说说原因。

结合孩子的说,引导感悟:

“枫林晚”

(1)看图想象:

夕阳照耀在枫林上,是怎样的景象?

感情诵读体会

(2)理解“坐”字,想象此时诗人看到此景会怎样说?

(3)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如何?

“霜叶红于二月花”

(1)生看图说说枫叶是什么样子的,想象二月开的红花是什么样子的?

(2)感情诵读体会霜叶之红。

(“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鲜明地表白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之情,而“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赞美之情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以致作为名句千古流传。

四、感情朗读,学会背诵

1.想象着诗歌意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指名朗读

3.听录音朗诵后再次练习美读古诗,体会情感。

4.现在你就是诗人,请你来到画面前高声吟诵。

五、生字教学

1. 

出示生字:

学生认读。

2. 

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3. 

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

提醒学生注意:

【“径、枫”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

“霜”是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是上宽而扁,下长而宽。

4. 

学生练习。

5. 

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作业设计:

1、美美地背诵古诗,说说意思

2、请你画一幅秋景图,然后配上这首古诗,并把古诗美美地背诵给父母听。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枫桥夜泊》,学会生字,理解生词,理解诗意。

体会诗中描绘的秋夜美景和作者抒发的感情。

一、复习

  1、背诵《山行》。

  2、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

二、学习《枫桥夜泊》

  1、揭题,解题。

  (1)板书课题。

指名读题。

  (2)解题,简介作者。

  2、自学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默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

  (3)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同桌可以讨论。

  3、检查自学情况。

  认读生字,指名读课文,质疑。

  4、逐句理解诗意。

    (1)学习第一、二两行诗。

  轻声读第一、二两行诗,边读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这是什么季节?

从哪儿看出来的?

  【出示多媒体:

诗人看到的是什么景色呢?

  在这清冷、幽静的环境里,诗人这时是什么心情呢?

  理解“愁”。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行诗的意思?

【借助书上插图体会诗人的愁思。

  (2)学习第三、四行诗。

  指名读这两行诗。

“姑苏”指哪儿?

“到”什么意思?

说说后两行诗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启发学生想象,体会那无以言对的愁。

  5、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这首诗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

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6、指导朗读,练习背诵。

【教学时课适当进行朗读指导,句末是平舌音,朗读时可适当延长。

  7、指导书写。

  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背诵课文。

3、抄写词语。

 八、综合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径()泊()渔()鸟()

  经()伯()鱼()乌()

  2、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叶花。

   坐:

于: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啼:

愁: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山行》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山里行走时的所见所感,描绘了一幅由寒山、、

  、、构成的图,从清新明朗的诗句中流露出  。

  

(2)《枫桥夜泊》这首诗写诗人看到的景物有:

   听到的声音是。

   板书:

3、古诗两首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所见 

所闻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教学反思: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诗描绘了诗人夜泊枫桥的所见所闻。

月落、霜天、江枫、渔火伴着乌啼、钟声,交织成一幅凄美的秋江夜泊图。

“愁眠”是《枫桥夜泊》的诗眼,因为愁眠,诗人才看到月落、江枫、渔火,感受到霜气满天,听到乌啼、钟声。

月落后,天地之间一片昏暗,江边枫树影影绰绰,江中渔火星星点点,霜气袭人、乌啼凄厉,景中无不带着作者的愁思。

诗人与愁思相伴,难以入眠。

或许,只有城外寒山寺悠扬回荡的钟声,才能与诗人相伴。

在教学时,我从诗题入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