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师权威的客观存在和必要性Word下载.docx
《浅析教师权威的客观存在和必要性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教师权威的客观存在和必要性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面对越来越难教和难管的学生,在教育新理念的冲击下,教师常感到困惑和尴尬。
其实,无论教育改革向何处去,教师权威都客观存在而且应该存在,关键是教师要建立理性的权威。
一、教师权威的客观存在
权威是人类行为的基本现象。
在每个社会体系中都有各种不同形式的权威。
[1]现实生活中,学术权威、行政权威、领导权威、宗教权威、家长权威可谓司空见惯。
从某种程度讲,权威是社会生活有序进行的必要条件。
在原始社会,族长权威对于维持一个部落的团结和生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今高度社会化的今天,社会生活的组织化、集团化要求一定的权威发挥控制、管理和协调等作用。
社会中的主体人需要社会生活以一种秩序的、和平的和公正的方式运行,权威是满足这一需要的重要手段。
[2]显然,一定程度的权威是维系社会稳定,引导政治、经济、文化主流朝预期方向发展的牵引力。
一个没有权威的社会,最终可能走向无序。
教师权威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使学生信从的力量或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的来源一般分为四种,即传统的、法定的、感召的和专业的。
其中,传统的、法定的权威源于教育制度,是外在于教师个体的,其大小取决于一定社会的教师文化传统和有关教师权利的法律条款;
而感召的、专业的权威源于教师个体素质。
[3]概括地说,教师权威来源有二:
一是教师的制度权威,其存在源于社会认定。
国家制定的维护教师权益的法律法规(如教师法)、社会赋予教师的职责、传统的尊师重教风尚等,无形中树立了教师的权威。
二是教师的实际权威,其基础是学生认可。
学生的向师性为教师权威的存在提供了条件。
学生的向师性是指学生都有模仿教师行为的自然倾向,从幼儿园儿童到大学生都有尊师、崇敬教师、乐意接受教师指导的倾向。
更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力量对比是教师权威存在的基础。
在教师和学生围绕教育目标展开的互动过程中,教师不论在知识、社会文化还是人生经验等方面相对于理智和道德尚未发展成熟的儿童来说都处于“上位”,拥有未成年人无法企及的优势。
“师生平等”是时下阐述教育问题用得最频繁的词,意思是说教师要彻底放下权威,尊重、信任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从现代教育观念看,这是很值得提倡的。
从人文和人性的角度看,师道尊严、居高临下、成天板着脸孔不利于师生关系和谐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有的教师既不是靠知识震撼学生,也不是靠人格感化学生,而是靠制度规定给予他的权力管理、统治学生。
“非理性权威往往产生于对人的统治”。
[4]持这种权威的教师时时处处控制、压迫学生,防范存在于儿童身上的“不驯服的烈性”“盲目冲动的种子”“率真的欲望”得到扩散。
有些教师以自我方中心,注重自身感受,将威风发挥得淋漓尽致,追求所谓行为的“效率”和功利的“最大化”。
他们在“镇压”儿童反抗时,不会对自己的行为做理性的分析,有时甚至失去理性。
他们不能从内心深处去关爱儿童,认为和儿童说太多的道理是浪费时间,他们并不在意自己的行为会引起儿童的消极情绪,是否会抑制甚至是伤害儿童。
显然这样的权威是该放下的。
消解教师权威的目的是针对教师滥用权威的“权力至上主义”。
然而,无论教师主观上如何放下自己的权威,相对于学生来说,这种权威总是无形存在的。
在我国,教师权威的存在,还有着历史的原因。
几千年的尊师重道的传统使教师对于学生总有一种权威感。
学生年龄越小,教师对他的权威就越大。
对低幼儿童来说,教师的话语就像“圣旨”。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教师的权威更多地来自知识水平、教学水平、生活阅历、修养、能力、品德和独特的人格特征等方面。
如果不具备这些特征,教师的权威将逐渐丧失。
当然,这种丧失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二、儿童的发展需要权威尤其是教师的权威
无数生活中的教育经验表明,儿童在自然成长中往往容易任性,必要的时候需要权威的威慑,儿童良好的行为、思想、品德等的形成需要权威。
权威人士能告诉他们可以干什么和不可以干什么,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去探索外部世界。
因为儿童更乐意接受权威人士的教育。
即使在倡导创新教育、张扬人的个性的今天,儿童还是需要“听话”的。
当然,我们并不需要唯唯诺诺的、毫无个性的人。
这里的“听话”是指儿童在某一发展阶段所需要的。
儿童的道德和理智都不够成熟,具有“未完成性”,这种特征使得教育必须对他们施加一定的影响。
教师接受成人社会的委托,代表社会对儿童进行教育和培养,使之符合社会的要求和期望。
教师经过了专门的严格训练,对自己从事的领域有清晰而明确的了解,再加上有一定的体验生活的能力,使得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
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追求教育的高效率。
这种追求不仅包括以学业成就为表征的才能的培养,还包括儿童在价值、态度、行为等方面素质的提高。
在复杂的社会活动系统中,要保证其效率,就必须构成一种控制性的社会组织。
控制的目的就是使组织活动序列化,从而增强活动的效率。
目前,信息化的发展、拜金主义的影响、学生主体意识的苏醒、家长维权意识的增强,使得教师传统的权威渐趋削弱。
学生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接触并学习到各种知识、价值、规范和生活方式,打破了学校教育及教师在知识传授中的垄断地位,使得教师权威的获得、巩固和发展变得日益艰难。
而当今社会以经济收入为主要尺度来衡量社会地位的风气更加剧了教育权威的失落。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重塑和构建教师权威。
承认教师权威的合理性并不等于承认权力至上主义的合理性。
从教育过程的运作来看,权威是拥有权力的,但权威的正常运行必须依据教育中的一系列规则和制度,教师一旦超出这些规则的范围而滥施权威,就滑向了权力至上主义。
因此,既要维护教师合法权力,树立教师合理权威,又要防止教师权力过度膨胀而导致权力至上主义蔓延。
事实上,对于儿童的发展来说,权威有正面的和反面的。
正面的权威使儿童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反面的权威则使儿童走向堕落。
教师理所当然应是正面的权威。
正是教师引导他们在浩瀚的知识太空中翱翔。
不具备权威或者权威相对较少的教师很难成为一个好的教师;
而一贯不相信权威或者藐视权威的儿童也很难在学业上有很大的进步。
反观很多“问题”儿童尤其是有品德“问题”的儿童,大部分都是教师或者家长权威的“叛逆者”。
当然,儿童的许多“叛逆”行为很可能是教师或家长不正确地使用权威所致。
三、塑造理性的教师权威
“理性权威产生于健全的能力之中”。
教师的理性来源于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育教学能力、高尚的师德、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
理性权威强调师生之间平等,两者只是在具体知识上有量的差别,并且理性权威总是暂时的,当学生逐渐接近甚至超过教师的水平时,教师在获得成功的同时也失去了自己的权威(主要指知识权威)。
教师应该致力于拥有理性权威,并理性运用权威。
(一)努力提高内在权威
一般来说,教师的外部权威随学生年龄的增长而减小,内部权威则随学生年龄的增长而增大。
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及品德修养。
如果仅仅用外部权威来使学生服从,那是教师无能的表现。
教师如果过度使用自己的外部权威,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叛逆”心理和行为,从而导致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
然而,教师较高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及品德修养并不一定就会对学生产生权威。
权威是相对的,是有一定范围的,是特定的人相对于某一类人所产生的心理效应。
学富五车、道德高深的人并不会对所有的人产生权威。
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很浅薄,但不可否认她对一代青少年所具有的“权威”。
因此,除了较高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及品德修养外,教师内部权威的产生,还有赖于师生之间的心理相融。
一方面,教师要把自己的内在修养充分地向学生表现出来,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老师的确很行;
另一方面,教师要尽量缩短师生之间的认知和情感距离,让儿童感受到老师是亲切、和蔼、贴心的。
一个即使有很强能力和很高师德但成天板着脸孔的教师,很难使学生感受到权威,相反有可能使学生感到教师高高在上,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二)用权威去影响而不是去压制学生
教师滥用权威容易对学生构成肉体和心灵的伤害。
对学生运用体罚、羞辱学生等,是滥用权威的表现。
遗憾的是,现在这些现象还很多。
还有一种滥用权威的现象是对学生思想和个性予以抑制。
在课堂上,教师过多地占用了教学的时空,要求学生规矩静坐听老师“布道”,压制学生质疑、申诉或有不同观念和思想,教学内容、方法、进度都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应为人师表,潜移默化地去引导学生的言行、思想、品德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如果一个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他的表扬和鼓励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是巨大的;
而另一方面,他的不恰当的批评和惩罚对学生的伤害也是巨大的。
教师应把自己的权威具体化为教学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魅力、语言魅力、形象魅力和教学艺术魅力。
(三)了解、信任、尊重学生
教师的权威应建立在对学生了解、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之上。
这是提升教师内部权威的重要途径。
否则,教师对学生的权威将逐渐丧失。
了解是信任、尊重学生的前提。
教师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发现学生的不足和优点。
尤其是当学生已经有了心理和行为问题后,教师要能够深层次地寻找学生问题后面的原因,从而更好地对症下药教育学生,而不能以臆断和简单的方式来对待学生的问题。
人都有被了解的愿望,当学生认识到教师真正理解、了解自己时,就乐意视老师为知己、知音,更乐意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扉。
信任学生就是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教学中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去想、去问、去做,不要以为自己是先知先觉而学生是无知幼稚的,于是采取注入式和包办代替的教学方式。
尊重学生就是教师要把学生当成一个有潜在能力的平等的个体来进行沟通和对话,充分给学生话语权,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需要,积极主动地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环境。
被权威尊重能让学生更容易服从权威。
(四)理智地对待学生的“叛逆”行为
每个教师在潜意识中总是在维护自己的权威。
用博大的爱心去宽容学生的“叛逆”思想和行为总是说来容易做来难。
很多教师所维护的权威实则是自己的面子或者说是虚荣心。
当学生“听话”或正在朝自己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时,教师便欣然地以此作为自己的教学之功。
而一旦学生敢于顶撞自己,很多教师便会呈恼羞之怒。
一般来说,年龄小、性格内向、退缩的学生,面对教师强大的权威,会很乖、很听话、很顺从,即使心里想反抗都不敢表现出来,有的因此变得胆小、谨慎、孤僻、闭锁、抑郁,严重的甚至走向自杀。
新疆曾发生一件事:
一个教师要求学生背诵新学的一篇课文,但某女生没有背出来,老师于是就责令该女生从第一课背到十八课,该生不堪忍受,用红领巾上吊自杀。
这是教师滥用权威压制学生造成的后果。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师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的权威势必引起学生的反抗。
这就是为什么到了初中,“问题学生”突然多起来的原因。
有的学生公然对抗、讽刺、谩骂老师,甚至对教师施以暴力。
面对学生的种种“叛逆”行为,教师首先要冷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尤其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避免和学生的冲突加剧。
学生毕竟是学生,教师完全可以用“大人”不计“小人”过的心态来处理这类事情。
其次,教师要仔细分析学生产生“叛逆”行为的原因。
社会、家庭、学校、教师方面的原因及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等都可以导致学生产生“叛逆”行为。
第三,教师要检讨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教师权威的破损和学生“叛逆”行为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自身不恰当的教育教学行为造成的。
因此,教师不能一味地责怪学生。
第四,教师应在反思的基础上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而不要一厢情愿地指望学生来改变。
学生是能动的,并不一定会朝你所期望的方向改变。
你的权威不是用来改变学生的,而是要影响学生发展的方向。
要想改变学生,必须先改变自己。
(五)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权威
教师的权威是双刃剑,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学生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亦可压制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关键是看教师怎样运用自己的权威。
显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强化权威的积极作用、减少权威的负面作用。
在当前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背景下,“张扬人的个性”“引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创造力”等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话语。
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审视教师的权威双向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教师的权威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学生必须尊重教师。
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礼仪。
但是,师生之间应是互尊互爱的关系,教师也必须尊重学生,否则,教师难以得到学生的尊重。
其次,学生不应该迷信教师的权威。
迷信权威的人难以有自己的思想、观点,势必人云亦云,也就没有自己的个性,更谈不上有什么创造性。
因此,教师应充分解放学生的思维和个性,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提问,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敢于辩论和申诉,切不可以学生“听话”或仅仅能标准地回答问题来判断学生的优劣。
【参考文献】
[1] 刘永林.略论现代教师权威.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7,
(2)
[2] 田国秀.关于教师权威的辩证思考.教育理论和实践,1998,(3)
[3]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09
[4][5](美)埃·
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北京:
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