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项目地上混凝土施工方案DOC 30页Word格式.docx
《保障房项目地上混凝土施工方案DOC 30页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障房项目地上混凝土施工方案DOC 30页Word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E8#楼地下建筑面积(㎡)
1138
E8#楼地上建筑面积(㎡)
12138
层数
地下
2层
地上
21层
层高
首层、标准层(m)
2.7
机房、楼梯间(m)
5.2
高度
檐口高度(m)
56.7
建筑总高(m)
62.9
建筑平面
横轴编号
A~H
纵轴编号
1~18
横轴间距(m)
0.3~4.55
纵轴间距(m)
3~5.8
2.2结构设计概况
项目
结构
形式
基础结构形式
平板式筏板基础
主体结构形式
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屋盖结构形式
现浇钢筋砼平屋面
混凝土强度等级
1~5层墙体、暗柱
C40
6~13层墙体、暗柱
C35
14~屋顶机房墙体、暗柱
C30
1~15层顶板、梁
16~屋顶机房顶板、梁
C25
抗震等级
工程设防烈度
8度
剪力墙抗震等级
-2层:
三级;
-1~顶层:
二级
钢筋类别
Ⅰ级钢(HPB300)
6、8、10、12
Ⅱ级钢(HRB335)
/
Ⅲ级钢(HRB400)
8、10、12、14、16、18、20、22、25
钢筋接头
滚轧直螺纹
所有直径≥22mm的钢筋连接
搭接绑扎
其他钢筋连接
结构断面
尺寸
外墙厚度(mm)
地上外墙200、250
内墙厚度(mm)
200、220
楼板厚度
地上结构顶板(mm)
120、140、150
10
楼梯结构形式
板式楼梯
11
结构转换层
3施工安排
3.1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
完成部位
日历天
施工时间
备注
1-2层结构
30天
13.07.01~13.07.31
含结构养护拆模
时间
标准层结构
125天
13.08.01~13.12.05
电梯机房结构
15天
13.12.5~13.12.20
3.2混凝土施工目标
3.2.1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以进度控制为主线,以关键部位施工为控制点,以“创北京市结构长城杯优质工程”为目标,精心组织施工,为了保证该目标的实现,我们针对本工程混凝土施工特点、难点和关键施工点进行综合分析。
3.3混凝土供应方式
3.3.1本工程采用预拌混凝土;
3.3.2对原材料要求
水泥:
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
砂中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3.0%和1.0%,坚固性检验的质量损失不应大于8%,钢筋混凝土用砂的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06%,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
石子:
混凝土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得大于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对混凝实心板,粗骨料粒径不得大于40mm,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
粉煤灰:
级别不应低于二级,掺量不宜大于20%,且严格控制放射性物质含量。
外加剂:
外加剂中的氯离子含量和碱含量应满足混凝土设计要求,且宜采用液态外加剂。
所有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以上的质量要求,并且要做效果试验。
3.3.3配合比的主要参数要求
a.入泵坍落度:
施工部位
坍落度
备注
剪力墙、柱
170±
10mm
根据到场混凝土实际塌落度动态控制,做到每车一测;
楼板、楼梯
150±
b.水灰比:
泵送混凝土的用水量与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量之比±
0.000以下不应大于0.55。
c.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得小于2h(根据施工季节适当调节,满足现场施工需要)。
3.4劳动组织及职责分工
3.4.1管理层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汪中勇——负责项目经理部全面技术、质量、成本管理工作;
技术员:
杨涛、马圣稀——负责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及方案交底工作;
土建施工员:
赵国军——负责混凝土工程技术交底及指导落实情况和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土建质检员:
聂全志——对混凝土工程质量进行监控、检查,督促不合格项整改。
3.4.2劳务层负责人
——全面负责技术工作,贯彻交底执行情况;
混凝土工长:
——对混凝土的浇筑向工人交底,进行现场指导;
质检员:
——对混凝土工程质量进行监控、检查,落实不合格项目的整改,负责混凝土工程自检;
3.4.3工人数量及分工
施工部位
工种
3-21层结构
混凝土工
20
15
振捣手
电工
4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4.1技术准备
4.1.1现场配建标准养护室,室内标准养护条件为温度20±
3℃,湿度≥95%。
4.1.2标养室所需设备要求及管理工作。
4.1.2.1主要试验仪器一览表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精度
数量
状态
混凝土试模
100×
100
-
30组
合格
空调
1台
抗渗试模
175×
185×
150
18组
振捣台
0.5×
0.5
坍落度仪
TLY
1套
回弹仪
ZC3-A
温度计
-30°
~100°
10支
干湿温度计
-30~100
1支
温湿度自动控制仪
SWMSZ
4.1.2.2各种仪器设备应检定合格,并在检定周期内,具有合格标识,标养室应配备温湿度计,温湿度计应合格有效,经常检查;
4.1.2.3标养期间标养室做好温湿度记录,每天早、中、晚各一次,记录应真实可靠,标养室由现场试验员负责管理。
4.1.3混凝土技术交底要求必须有工艺流程图,在交底中应详细说明每个分项工程各道工序如何按工艺要求进行正确施工,应详细介绍分项工程关健、重点、难点工序的主要施工要求及方法,对关键部位、重点部位的施工方法应有详图进行说明。
认真学习《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
4.1.4浇灌记录表格应为:
预拌混凝土浇灌汇总表
日期:
混凝土要求初凝时间: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施工部位:
混凝土要求坍落度:
车号
出厂
时刻
a
到场
b
开始
浇灌
时刻c
浇灌完毕时刻d
总耗用时间d-a
接茬时间后车d-前车a
浇灌分析
本部位最长总耗用时间为;
最长接茬时间为;
本部位没有超过初凝时间。
部分超过初凝时间,号车,已作处理。
4.2机具准备
机器具名称
使用数量
额定功率
进场日期
混凝土汽车泵
臂长49m
2台
混凝土浇筑前
插入式振捣器
8*50
20台
1.5KW
平板振捣器
ZB-11
碘钨灯
1000W
若干
随进度进场
塑料薄膜
对讲机
10台
随人员配置
其他辅助工器具
4.3材料准备
4.3.1砼在浇筑前与预拌砼厂家签订合同,确定砼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对砼的技术要求和需求用量,实际进场时间根据施工进度与预拌混凝土厂家沟通确定。
混凝土材料进场后需要进行检查其开盘鉴定、配合比申请单等技术资料中施工部位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和易性等内容并进行实测,检查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的施工,施工过程中例如混凝土出现泌水或坍落度过大等情况应立即退货,并及时与搅拌站负责人沟通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4.4现场组织准备
4.4.1施工现场有统一的指挥和调度,施工中配置10部对讲机,为相互联络工具。
4.4.2混凝土申请:
浇筑砼前,预先与搅拌站办理商品砼委托及申请;
委托单的内容包括:
混凝土强度等级、方量、坍落度、初凝终凝时间、是否加外加剂以及浇筑时间和部位等。
4.4.3砼浇筑人员应熟悉现场,掌握结构布置,钢筋疏密情况,以便掌握砼浇筑方法,浇筑重点,准备砼浇筑用的振捣器、刮杠、抹子、铁锹等工具及养护材料(塑料薄膜和养护剂等)。
4.4.4在支设模板前,混凝土接茬部位要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用高压空气清理干净。
外漏钢筋采用塑料保护套管保护,防止钢筋大面积污染。
4.4.5浇筑前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件、预留洞口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且经过监理的隐蔽验收签字认可后,填写《砼浇灌申请书》,待批准后,方可通知搅拌站开盘。
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5.1流水段划分
5.1.1±
0.000以上部分
根据设计特点地上部分划分两个施工流水段,施工段划分界线位置为
-
变形缝位置(详见2.3分段图);
每段流水时墙体与顶板分开浇筑施工缝留置在板底往上5mm处(加软弱层的地方约楼板底往上高约25mm),上层墙体根部施工缝留置在板顶标高下凹5mm处。
5.2混凝土运输
5.2.1运输时间控制
a.预先确定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行驶路线及混凝土运输时间,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且混凝土拌合料从搅拌机卸出至施工现场接收时间间隔不宜大于90min。
(此项工作在签订合同时商议);
b.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运输途中,拌筒应保持3-6r/min的慢速转动;
c.泵送混凝土运送延续时间,可按如下规定执行:
混凝土出机温度(℃)
运输延续时间(min)
25~35
50~60
5~25
60~90
d.采用外加剂时,可按实际配合比和气温条件测定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其运输延续时间,不宜超过所测得的混凝土初凝时间的1/2。
e.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载次数和最短时间,从搅拌地点运到浇筑地点。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5.2.2预拌混凝土运输车台数的选定
计算每台混凝土运输泵所需混凝土运输车数量
a.混凝土泵的实际输出量计算:
(按下式计算)
式中:
——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³
/h)
——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66m³
——配管条件系数,取0.85
——作业效率,取0.6
根据以上条件得:
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为33m³
/h
b.当混凝土泵连续作业时,每台混凝土输送泵所需混凝土运输车数量计算:
式中: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辆(台)
——每台搅拌车运输车容量(9或12m3)
——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往返所需时间(min)
——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总计停歇时间(取40min)
根据以上条件得知:
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可为9m³
或12m³
,再根据混凝土厂商提供的信息计算出混凝土搅拌车数量;
混凝土运输保证每12分钟左右有一台运输车进场,当相关参数发生变化时利用上述式子从新计算。
为使混凝土拌合均匀,卸料前应高速旋转拌筒,中断卸料阶段,应保持拌筒低速转动;
5.2.2现场各部分混凝土输送方式的选择
a.一层至六层采用混凝土汽车泵进行混凝土输送;
b.六层以上采用混凝土地泵与布料设备联合进行混凝土输送,塔吊配合;
5.2.3泵机选择及平面布置
5.2.3.1混凝土输送泵型号及平面布置:
本工程混凝土输送泵计划采用HBT80型拖式混凝土输送泵,理论输出排量10-66m³
/h,理论输出压力15.7Mpa。
采用Φ125A型砼输送管,配以锥形管、PVC弯软管。
混凝土输送泵安放在E8#楼南侧大概离建筑物6.5m左右见示意图,同时在泵机上方应搭设防护棚。
5.2.3.2对泵管要求
a.泵管布置应尽可能缩短管线长度,为减少压力损失,应少用弯管,泵管接头应严密,有足够的强度。
输送管的铺设应保证安全、稳固且要考虑管道便于清洗、故障的排除和装拆维修的方便。
b.同时采用新旧管时,应将新管布置在泵送压力较大处。
c.泵管的固定要求不得直接支撑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上。
水平管要求每隔6m左右用支架固定且不少于3道支架,以要便于排除堵管、装拆和清洗管道;
垂直管要求用脚手架固定,水平管高架时加固用脚手架搭设独立支架。
顶板浇筑时预留孔洞,墙上预埋铁件焊接抱箍固定泵管。
d.泵管应定期检查,特别是弯管和锥形管等部位的磨损情况,以防爆管。
e.泵管支设与固定详见其专项施工方案相关要求。
5.3混凝土的浇筑
5.3.1混凝土浇筑一般要求
5.3.1.1检查模板、钢筋和预埋件
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本方案7.1允许偏差要求。
此外,还应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以及模板接缝的密合情况。
模板和隐蔽工程项目应分别进行预检和隐蔽验收,符合要求时方可进行浇筑。
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水电隐蔽工程验收。
b.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后,不应有在支模或其他作业过程中碰撞、损坏、变形的现象,如果有应进行调整。
c.模板的预检合格,并着重检查模板及支撑的强度和刚度,检查模板拼缝严密、平整度,清除模内杂物。
d.再次抽样复查预埋件、箱盒、孔洞位置、保护层厚度及其他定位措施的可靠性。
e.严防浇筑振捣混凝土时踩压钢筋骨架,板类钢筋骨架应是铁马凳,铺搭跳板。
5.3.1.2混凝土浇筑前,应根据不同部位混凝土的浇筑量,确定混凝土供应速度和初凝时间,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卸料前应采用快档旋转搅拌罐不少于20s;
泵送时应随时观察泵送效果,若喷出砼象一根柔软的柱子,直径微微放粗,石子不露出,更不散开,证明泵送效果尚佳;
若喷出一半就散开,说明砼的和易性不好;
若喷到地面砂浆飞溅严重,说明坍落度应再小些。
5.3.1.3混凝土墙、柱、板浇筑高度不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2m时必须采取加串筒的措施,出料管口至浇筑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应大于1.5m,在浇筑过程中应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性和整体性;
5.3.1.4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厚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常规¢50棒是400-480mm,钢筋密集的节点区可选用30振捣棒振捣。
5.3.1.5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振到该层混凝土表面浆以出齐,不冒泡,不下沉为止,达到均匀振实。
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mm-400mm,振捣一层时应插入下层不小于50mm~100mm,以使两层接缝处混凝土均匀融合。
5.3.1.6混凝土的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下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5.3.1.7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正完好。
5.3.1.8严格控制墙、柱体最后一步砼浇筑的振捣工作,尤其是门洞口过梁预留钢筋加密位置,防止出现混凝土疏松现象。
5.3.1.9混凝土分层灌注厚度宜为400mm左右,并采用标有分层厚度尺杆量测。
5.3.1.10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二次振捣方式。
5.3.2施工缝留置位置
5.3.2.1±
0.000以上墙体和顶板分开施工,施工缝留置在板底加软弱层的地方(约板底往上25mm处)待剔除软弱层后,即施工缝处于楼板底往上5mm处;
上层墙体底部施工缝留置在板顶标高下凹5mm位置;
5.3.2.2两侧无剪力墙的楼梯施工缝宜留置在楼梯跑自休息平台往上1/3的地方,约3~4踏步;
5.3.3施工缝接茬部位处理
5.3.3.1混凝土接茬处施工缝模板安装前,应预先将已硬化混凝土表面层的水泥薄膜或松散混凝土及其砂浆软弱层剔凿、清理干净,外露钢筋插铁沾有灰浆油污应清刷干净。
5.3.3.2墙柱下部水平施工缝处应在墙柱边线内3mm再弹一道切割线,用无齿锯进行切割,切割深度为10mm;
墙柱顶部施工缝应按标高线往上5mm再弹一道线,沿线用无齿据切割,切割深度10mm,切割目的是避免进行施工缝处理时碰坏棱角,切割时不得切损钢筋。
5.3.3.3墙体下口位置在顶板混凝土浇筑时墙体边线外侧10cm范围内的混凝土全部找平压光,目的是为了保证模板支设时下口的严密性,支设墙体模板前将墙体位置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剔凿后冲洗干净。
5.3.3.4依据切割线进行施工缝的处理露出密实混凝土即可。
.
5.3.3.5墙、柱支模时根部要留清扫口,浇筑前用清水充分润湿和冲洗干净,在浇筑前需铺设5cm厚的同配比混凝土减石子砂浆,保证混凝土密实不出现“烂根”现象。
5.3.4混凝土布料杆选择
5.3.4.1本工程选择独立式混凝土布料器与混凝土泵配合工作,其工作半径为6m~10m左右,独立式布料器自身较为轻便,能在施工楼层上灵移动,实际浇筑范围较广。
5.3.5剪力墙竖向构件混凝土浇筑
5.3.5.1标准层墙、柱高2.7m,浇筑时采用串筒或溜管下料,出料口至浇筑层的倾落自由高度不应大于1.5m,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在40cm左右进行分层浇筑、振捣。
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且连续浇筑,间隔时间不得超过初凝时间。
混凝土浇筑前需要人工在墙底铺设5cm左右的同标号混凝土去石子砂浆,为保证铺放砂浆的初凝时间,做到随铺浆随下混凝土。
5.3.5.2混凝土浇筑时宜先由远而近浇筑;
混凝土输送管末端出料口宜接近浇筑位置,浇筑竖向结构时布料杆出口离模板内侧面不应小于50mm;
混凝土不得直冲侧模板内侧面和钢筋骨架,主要目的是防止混凝土离析。
5.3.5.2振捣棒应距离门窗洞口两边200mm振捣,两侧同时振捣;
钢筋比较密集的节点可采用30振捣棒振捣等措施,振捣时不碰撞预留孔洞模板、箱盒、预埋件等以确保其位置准确;
5.3.5.3注意振捣下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10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振捣完成后20~30min后(初凝前)对其进行二次复振,保证混凝密实,严防漏振、欠振、过振;
5.3.5.4剪力墙与顶板交接处节点混凝土标号选择:
1~4层同墙标号,5层以上同板;
5.3.5.5墙体混凝土浇筑顺序
剪力墙高2.7m需分7次浇筑到顶,每层控制厚度为400mm,现场施工分2个施工段,一个流水段墙体混凝土工程量约80m³
左右,泵送混凝土最大输送量约30m³
/h,一层至六层采用混凝土汽车泵进行混凝土输送;
六层以上采用混凝土地泵与布料设备联合进行混凝土输送,塔吊配合;
浇筑顺序由一侧向另一侧推进浇注,浇筑顺序见下图:
5.3.6顶板梁梯混凝土施工
5.3.6.1顶板梁浇筑前,设马凳铺跳板,供浇筑时操作工人使用,避免浇筑混凝土时工人踩踏钢筋。
5.3.6.2顶板梁砼浇筑,在砼下灰口配一根振捣棒,在砼流淌端头配一根振捣棒。
5.3.6.3浇筑板、梁砼时,砼的虚铺厚度略大于板厚。
振捣时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点间距为35cm,梅花形布置,振捣时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漏振。
振捣棒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预埋件。
振捣完后先用长刮尺刮平,待表面收浆后,用木抹子搓压表面,在终凝前再进行搓压,要求搓压三遍,最后一遍抹压要掌握好时间,以终凝前为准,终凝时间可用手压法把握。
墙体水平施工缝处位置在顶板梁混凝土浇筑时墙体边线外侧10cm范围内的混凝土全部找平压光。
5.3.6.4板混凝土标高的控制:
在剪力墙钢筋上弹出50cm线,然后在各剪力墙之间拉线形成控网,用钢卷尺测量控制线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来控制板混凝土表面的标高并用4米长刮杠刮平。
标准层顶面标高为50cm线下返59cm进行控制。
5.3.6.5剪力墙与顶板混凝土标号相差两个级,1~4层同墙标号,5层以上同板,详见5.3.5节点图。
5.3.6.6顶板梁混凝土浇筑顺序
顶板混凝土浇筑分2个施工流水段,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75mm左右,顶板混凝浇筑时先浇筑节点部位及梁再浇筑节点附近板,顶板梁的浇筑顺序见下图:
5.3.7楼梯混凝土浇筑
5.3.7.1楼梯混凝土的浇筑应从楼梯段下部向上浇筑,先振捣底板混凝土,至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上表面压实抹平。
5.3.7.2楼梯梯段两侧若无剪力墙时,施工缝留置在楼梯跑自休息平台往上1/3的地方,约3~4踏步。
5.3.7.3楼梯拆模后,用200mm宽梯步宽长的竹胶板沿踏步的立面和平面钉上进行踏步成品保护。
5.3.8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措施
5.3.8.1防止离析——混凝土自高处倾落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米,如高度超过2米,应使用溜槽分层进行浇筑,并相应设置分层浇筑工具:
尺杆、手把灯。
5.3.8.2控制浇灌厚度——墙混凝土浇灌利用尺杆和手把灯进行控制。
采用分层浇筑法,每层高度为40cm左右。
入模时,要分层分步均匀下灰,由中间墙开始,然后对称向两侧进行,以免将洞口模板挤偏,造成门窗口位移,在洞口处浇筑时洞口两侧浇筑高度大体一致。
5.3.8.3振捣——混凝土泵送振捣时,派经验丰富的振捣手负责使混凝土流入下层钢筋底部,确保下层钢筋振捣密实。
振捣方向为:
采用垂直拖振,随浇随振,棒快速插至底部,稍做停留,慢慢向上拔上下略为抽动,至表面泛浆无气泡时移至下点间距约40cm;
浇筑上层砼时要插入下层5cm~10cm,确保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欠振或过振。
5.3.8.4二次振捣——在第一次振捣完毕后,间隔20~30分钟(初凝前)再进行二次振捣,有效排除混凝土中气体和多余水分,提高混凝土密实度,保证混凝土质量;
用水平标尺控制振捣插入式振捣器间距。
5.3.8.5防裂措施——进场后对每车混凝土塌落度进行实测,不符合要求的严格禁用,初凝前进行混凝土二次振捣,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值,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
初凝前仔细检查有无微小裂缝,如有裂缝,用木抹子用力撮压。
5.4混凝土的养护
5.4.1剪力墙体混凝土养护
竖向构件养护采用养护剂养护,涂刷养护剂时应保水性好、喷刷均匀、不污染面层,养护剂应通过试验检验养护的保湿效果。
将可成膜的溶液喷洒在混凝土表面上,溶液挥发后在混凝土表面凝结成一层薄膜,使混凝土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