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1Word下载.docx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1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膜、质膜内褶、半桥粒。
4.腺上皮:
腺上皮和腺的概念,腺的分类和结构,腺细胞的分泌物的释放方式。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教学时数】2学时第二节结缔组织一、固有结缔组织【目的要求】一、掌握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疏松结缔组织的组成和各组成成分的形态结构、功能二、熟悉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结缔组织的主要分布部位三、了解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教学内容】1.概述:
结缔组织的一般特点和分类。
2.疏松结缔组织:
分布、结构和机能意义。
(1)纤维:
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的形态结构,理化性质和机能意义。
(2)基质:
主要化学成分及机能意义。
组织液的形成。
(3)细胞:
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和肥大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
脂肪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和白细胞。
3.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结缔组织的分布、结构特点和功能。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教学时数】1学时二、软骨和骨【目的要求】一、掌握软骨的分类和各类软骨的构造特点和分布二、熟悉软骨组织和骨组织的结构特点骨板的分类三、了解骨的发生【教学内容】1.软骨组织
(1)一般特点和分类。
(2)透明软骨的结构和分布,软骨膜的结构和功能。
(3)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的构造特点和分布。
2.骨组织和骨:
(1)、骨组织的结构,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来源、结构和功能,骨质和骨板的概念。
(2)长骨的结构:
骨松质结构特点,骨密质的结构,外环骨板、内环骨板、哈费氏系统(骨单位)、间骨板。
骨膜的结构与功能。
3.骨发生:
骨发生的两种形式。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教学时数】1学时三、血液及血细胞发生【目的要求】一、掌握血液的组成和血液有形成分的分类各种血细胞的形态、功能和正常值二、熟悉造血干细胞的基本概念三、了解血细胞的发生【教学内容】1.血液的组成和血液有形成分的分类。
2.红细胞:
大小、形态、结构和功能。
网织红细胞的结构特点和临床意义。
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的正常值。
3.白细胞:
分类和正常值。
各类白细胞的形态、结构、百分数和功能。
三种有粒白细胞颗粒的超微结构和所含物质。
单核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功能。
4.血小板的形态,显微结构,正常值和功能。
5.血液有形成分的发生规律。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教学时数】2学时第三节肌组织【目的要求】一、掌握骨骼肌的光镜结构骨骼肌的超微结构心肌的光镜结构二、熟悉肌组织的分类、一般特点及分布三、了解心肌的超微结构肌丝滑动学说平滑肌纤维的光镜和超微结构【教学神经组织【目的要求】一、掌握神经组织的组成神经元的形态和结构和分类突触的概念、结构、功能二、熟悉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各类胶质细胞的形态特点和功能神经纤维的概念和分类神经末梢的概念和分类三、了解神经组织的再生【教学内容】1.概述:
神经组织的结构特点和机能意义。
2.神经元
(1)神经元的形态和结构。
细胞体:
细胞核的特点。
细胞质内的尼氏体的形态,超微结构与功能。
神经纤维的构成。
突起:
树突和轴突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2)神经元的分类,按形态、功能、和递质分类。
(3)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突触的概念,化学突触与电突轴的结构与机能意义。
各种不同形式的突触。
3.神经胶质细胞
(1)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胶质细胞的分类,各类胶质细胞的形态特点和功能。
(2)周围神经系统内的神经胶质细胞(施万细胞和被囊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功能。
4.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的分类。
有髓神经纤维的结构。
施万细胞与神经膜及髓鞘的关系。
少突胶质细胞与中枢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的关系。
无髓神经纤维的构造。
5.神经末梢
(1)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器的概念。
感觉神经末梢的分布、结构和功能。
(2)运动神经末梢,效应器的概念。
躯体运动神经末梢(运动终板)的显微和超微结构。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多媒体【教学时数】2学时第二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学【目的要求】一、掌握1.骨的分类、构造2.躯干骨的组成和胸骨角;
椎骨的一般形态,椎孔和椎间孔,各部分椎骨的特点3.颅骨的组成和分部。
4.全身各骨的名称、数目、形态5.全身骨的重要骨性标志二、熟悉1.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2.骨性鼻腔的构成3.颅底关节学【目的要求】一、掌握1.滑膜关节的结构和运动。
2.椎骨的连结。
3.颞下颌关节、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的构造和运动。
二、熟悉1.骨连结的概念及连结形式。
2.脊柱、胸廓、骨盆的构成及脊柱的整体观和运动形式。
3.腕关节、踝关节的构造。
三、了解全身骨连结的名称,足弓的构成。
【教学肌学【目的要求】一、掌握1.肌的构造、起止、作用和命名原则。
2.胸固有肌的配布与作用;
膈的位置、形态、功能3.全身重要标志肌的位置和作用。
二、熟悉:
全身各部肌的分层、分群及配布规律三、了解:
肌的分类及辅助结构。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
腹股沟管、腹股沟三角、白线、腹直肌鞘、股三角二、主要教学内容:
1.肌的形态和构造;
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肌的辅助装置。
2.躯干肌:
背肌:
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颈肌:
胸锁乳突肌胸肌:
胸大肌、肋间肌腹肌:
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部局部结构盆会阴肌:
局部结构头肌:
枕额肌、咀嚼肌上肢肌:
三角肌、肱二头肌、前臂肌和手肌分群、腋窝和肘窝下肢肌:
臀大肌、梨状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股三角和腘窝3.体表的肌性标志【教学方法】讲授、演示、多媒体【教学时数】4学时第三章消化系统【目的要求】一、掌握1.消化管各段的名称、分界标志和通连关系及上、下消化道的组成。
2.三对唾液腺的位置和腺管的开口部位;
咽的位置、分部和通连关系;
食管的分段和狭窄;
胃的形态、分部和位置;
胃壁的微细结构及胃底腺的结构;
小肠的分部、十二指肠分部和各部的形态特点;
大肠分部、盲肠及结肠的形态特征、阑尾的形态、常见位置和体表投影。
3.肝和胆囊的位置、形态和结构特点肝的微细结构肝小叶的形态和结构肝的血管输胆管道的组成和胆汁排出途径。
4.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腹膜形成的网膜和系膜、陷凹二、熟悉1.牙、舌的形态和构造;
颏舌肌的作用;
直肠,肛管的位置、形态和内观;
小肠的微细结构;
2.胰的位置、形态和分部、微细结构;
3.肝的血液循环途径及特点。
4.腹膜与腹、盆腔器官的关系三、了解:
口腔的分部、境界;
咽淋巴环;
空、回肠的位置及结构特征。
腹膜形成的韧带【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
上消化道、咽峡、Mcburney点、齿状线、肝门二、主要教学内容:
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消化管的分部、通连和分界标志。
2.口腔:
口唇;
颊;
腭;
牙;
舌;
口腔腺。
3.咽的位置、形态、分部及通连。
4.食管的位置、分部和狭窄部。
5.胃的形态、分部和位置。
6.小肠的分部和形态结构。
7.大肠分部;
盲肠及结肠的形态特征。
8.直肠和肛管的形态结构。
9.肝的形态、位置、微细结构特点及其血液循环。
10.肝外胆道的组成和胆汁的排放途径。
11.胰的形态、位置及微细结构。
12.腹膜及腹膜腔的概念、与腹、盆腔器官的关系、形成的结构。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教学时数】10学时第二节呼吸系统【目的要求】一、掌握1.呼吸系统的组成,上、下呼吸道的概念2.鼻腔的分部和鼻粘膜的分区;
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开口;
喉腔的分部和内观;
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特征。
3.肺的位置、形态、微细结构、血管。
4.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
二、熟悉1.喉的软骨和喉的连结。
2.纵隔的概念与分部。
三、了解1.肺内支气管和肺段的概念。
2.肺下界的体表投影;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及关键词:
上下呼吸道、肺门、肺根、肋膈隐窝二、主要教学内容:
1.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鼻(外鼻、鼻腔、鼻旁窦)。
3.喉的软骨、连结和喉腔4.气管、左右主支气管的差异。
5.肺的位置和形态、微细结构、血管。
6.胸膜、胸膜腔和胸膜的分部。
7.纵隔的概念和分部。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教学时数】4学时第三节泌尿系统【目的要求】一、掌握1.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肾的位置、形态、构造和微细结构;
输尿管的形态,分部和狭窄;
膀胱的形态、分部和位置。
二、熟悉1.肾的被膜,2.女性尿道的形态和开口部位。
肾门、肾蒂、肾窦、膀胱三角二、主要教学内容:
1.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肾的形态、位置、构造、被膜、微细结构。
3.输尿管的分部和狭窄。
4.膀胱的形态、位置。
5.女性尿道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教学时数】4学时第四节生殖系统一、男性生殖系统【目的要求】一、掌握1.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输精管的分部和男性节育手术的常用部位。
二、熟悉1.睾丸、附睾的形态和位置,睾丸的微细结构;
精索的结构及射精管的合成和开口部位。
2.附属腺体的形态、位置、排泄管开口部位。
三、了解1.前列腺的分叶2.阴囊、阴茎的构造。
精索二、主要教学内容: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功能。
2.睾丸的位置、形态和微细结构。
3.输精管道:
(1)附睾的位置、形态和功能。
(2)输精管的分部男性结育手术的常用部位;
精索的概念和结构。
(3)射精管的位置和组成。
(4)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膨大和弯曲。
4.附属腺体:
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球腺。
5.外生殖器的组成和结构。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教学时数】2学时二、女性生殖系统【目的要求】一、掌握1.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女性节育手术的常用部位;
子宫的形态、分部、位置和固定装置。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和与卵巢的关系。
二、熟悉1.卵巢的形态、位置、固定装置、微细结构。
2.阴道的形态位置;
阴道前庭3.女性乳房的位置和形态构造。
4.会阴的境界与分区。
三、了解女性外生殖器的组成。
阴道穹、阴道前庭、会阴、产科会阴二、主要教学内容:
1.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功能。
2.卵巢的形态、位置、固定装置。
3.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结构特征。
4.子宫的形态、分部、位置和固定装置。
5.阴道的结构特点。
6.女性外生殖器的组成。
7.女性乳房的形态、位置和结构。
8.会阴的境界与分区【教学方法】讲授、演示、多媒体【教学时数】4学时第四章脉管系统第一节心血管系统【目的要求】一、掌握1.心血管系的组成;
血液循环的路径。
2.心的位置、外形、心腔结构和出入心的大血管;
心传导系的组成和功能;
冠状动脉的起始、主要分支及分布范围;
心包的结构特点及心包腔的概念。
3.主动脉的行程、分布及各部的主要分支及其分布规律;
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
上、下肢动脉主干名称;
腹主动脉的不成对脏支;
子宫动脉的行程及毗邻。
4.全身主要浅静脉的名称和位置;
上、下腔静脉系的组成、重要属支及回流概况;
肝门静脉系的组成、结构特点重要属支及门-腔静脉吻合部位。
1.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
血管吻合的类型及其功能意义。
动静脉的分类及其微细结构;
毛细血管的分布、分类。
微循环的组成、结构特点和机能意义。
2.心的静脉。
三、了解:
1.心的构造及瓣膜的体表投影。
2.几种特殊静脉(硬脑膜窦、板障静脉,导静脉等)的结构特点。
血液循环、卵圆窝、动脉韧带、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静脉角二、主要教学内容:
1.脉管系的组成和功能。
2.心血管系概述:
(1)心血管系的组成。
(2)血液循环(体循环、肺循环)的路径、概念及特点。
(3)血管吻合、侧支循环的概念。
(4)动脉:
中动脉的结构,大动脉和小动脉的结构特点与机能意义;
静脉的特点。
(5)毛细血管:
分布、分类。
各类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及其机能意义。
(6)微循环:
组成、结构特点和机能意义。
3.心:
(1)心的位置和外形。
(2)心腔结构。
(3)心的构造。
(4)心传导系的组成和功能。
(5)心的血管。
(6)心包的结构特点及心包腔。
(7)心的体表投影。
4.动脉:
(1)动脉在整个人体中的分布规律。
(2)肺动脉和左、右肺动脉的行径。
(3)主动脉的行程、分部及各部的分界标志。
(4)颈总动脉的行程及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
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
(5)上肢动脉主干名称和行程。
(6)胸主动脉的分支分布。
(7)腹主动脉的分支分布。
(8)髂淋巴系统【目的要求】一、掌握1.淋巴系的组成及特点;
九条淋巴干的名称及收纳范围;
胸导管的起止、行程及其收纳范围;
右淋巴导管的组成、注入和收纳范围。
2.脾的位置、形态特点及功能。
1.全身重要淋巴结群的名称、位置、收纳范围及临床意义。
2.淋巴结的微细结构和功能。
3.腭扁桃体及胸腺的形态、位置及功能意义。
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概念、组成和功能。
【教学感觉器第一节视器【目的要求】一、掌握1.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
2.眼球壁各部的形态结构特点;
视网膜的微细结构;
眼球内容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房水的产生和循环路径;
眼球外肌的名称和作用。
1.感受器的分类。
2.眼的辅助装置的名称和位置。
视神经盘、黄斑、屈光系统二、主要教学内容:
1.感受器的概念和分类。
感觉器官的概念。
2.眼球壁各部的形态结构特点。
3.眼球的内容物。
4.眼的辅助装置:
眼睑、结膜、泪道系统和眼球外肌。
5.眼的血管。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教学时数】3学时第二节前庭蜗器【目的要求】一、掌握:
1.外耳道的位置、分部、弯曲。
2.中耳的组成;
鼓膜的形状、位置和分部;
鼓室的位置、六个壁的名称、毗邻关系及鼓室的内容;
咽鼓管的位置、分部、开口以及幼儿咽鼓管的特点。
3.内耳的位置、组成及骨迷路、膜迷路的分部与形态特点。
4.位、听觉感受器的名称及功能。
外耳的组成;
乳突小房和乳突窦的位置;
声波传导的途径。
耳廓的外形和结构特点。
听骨链、椭圆囊斑、球囊斑、壶腹嵴、螺旋器二、主要教学内容:
2.中耳的组成。
(1)鼓室的位置、六个壁及各壁的毗邻和主要结构。
鼓膜的形状、位置和分部。
(2)鼓管的位置、分部、开口以及幼儿咽鼓管的特点。
(3)听小骨的名称、位置和排列。
3.皮肤【目的要求】1.掌握皮肤的层次结构、功能。
2.了解附属结构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内容】1.皮肤的组织结构
(1)表皮:
表皮的分层,各层的结构和角化过程。
非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分布功能。
(2)真皮:
乳头层和网状层的结构。
2.皮下组织的结构。
3.皮肤的附属器官:
皮脂腺、汗腺、毛发、指(趾)甲的构造和功能。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教学时数】1学时第六章神经系统总论【目的要求】一、掌握: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区分;
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弧的构成;
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神经元的基本形态、功能和分类。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
灰质、白质、神经核、神经节、纤维束、神经二、主要教学内容:
1.神经系统的组成。
2.神经系统的区分。
3.周围神经系统的纤维成分及分布。
4.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弧的构成。
5.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教学时数】2学时第一节中枢神经系统【目的要求】一、掌握:
1.脊髓的位置、外形和内部结构;
脊髓典型断面上灰质与白质的配布及各部的名称和性质。
2.脑干的位置、分部及重要内部结构。
3.小脑的位置及主要功能。
4.大脑半球的外形、分叶、主要沟回的名称、位置及机能定位;
5.基底核的名称、位置;
6.内囊的位置、分部和各部的主要传导束及临床意义。
7.脑室系统的组成及其通连关系。
1.脊髓的功能、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2.脑干外形。
3.间脑的分部及各部的组成和主要功能。
1.脊髓灰质的板层学说。
2.脑干内各神经核柱的性质与位置排列;
脑干网状结构。
3.大脑皮质的构筑特征和Brodman分区;
边缘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基底核,胼胝体、内囊、脑室系统二、主要教学内容:
1.脊髓:
(1)脊髓的位置、外形,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2)脊髓内部结构概况,脊髓灰质主要核团的名称、位置与性质。
脊髓白质主要白质束的名称、位置与性质及纤维的起止。
(3)脊髓的功能和脊髓损伤表现。
2.脑干:
(1)脑干的外形及后十对脑神经的连脑部位。
(2)脑干内部结构的概况。
脑神经核在脑干内的配布规律,脑神经核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