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用房电力配套工程的施工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21432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1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用房电力配套工程的施工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管理用房电力配套工程的施工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管理用房电力配套工程的施工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管理用房电力配套工程的施工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管理用房电力配套工程的施工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用房电力配套工程的施工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管理用房电力配套工程的施工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用房电力配套工程的施工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用房电力配套工程的施工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项目管理体系按照PDCA循环来进行即:

策划服务→组织实施→检查结果→处理问题四个步骤,四个步骤的工作是通过公司→项目部→作业班组来实现的。

公司、项目部负责项目的前期策划服务,主要包括确定目标,配备资源,规范程序,使项目的目标清晰,责任清晰,这项工作是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前提。

项目部负责组织实施、检查结果、处理问题,这也是项目管理的具体工作。

项目经理部按照企业的项目管理思想,以工期目标核心,按照程序标准化、工作人性化、管理科学化的要求,完成项目的管理目标。

作业班组负责实际操作,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到样板引路,工序控制节点为核心,严格奖惩。

2.1项目管理思想

执行以工期为中心环节,在保证工程质量合格为前提,充分协调相关单位,保障实现业主的质量要求,在项目上严格质量管理,实行质量否决制,以创优质工程作为项目管理的目标;

层层控制、把关。

2.2项目管理机构

1.项目部的组建

公司按照相关要求和规定组建项目部,建立工程项目的管理体系。

项目经理是公司在项目上的全权代表,受法人委托行使项目管理权,在受权范围内负责项目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完成项目的各项管理目标,实现对业主的合同承诺。

2.项目部组织机构

项目部的组织机构见附图。

3.项目部的职责

本工程人员选用和机构的设置充分考虑到本工程特点,项目部的主要职责为:

(1)土建结构、水电安装、装修装饰、消防、通风采暖、室外市政各环节上的综合、协调管理;

(2)对各专业承包商的提供的有效服务、进行有效的控制;

(3)在施工现场与工程设计师的沟通,与现场监理工程师、业主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4)协调社会关系为现场施工提供保障;

4.项目部各岗位主要职责

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度,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质量控制责任,责任到人。

(1)项目经理

A、负责质量方针和项目创优质量目标在本项目质量工程的贯彻落实;

B、负责项目执行企业质量体系文件,实施企业质量手册和执行项目质量计划,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2)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

负责制定阶段质量实施目标,并组织和指导责任部门的质量工作的实施,并对阶段目标的实施情况定期监督、检查和总结。

(3)技术内业

A、编制专项计划,包括质量检验计划、过程控制计划、质量预控措施等,对工程质量控制进行指导与控制;

B、负责执行和落实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和措施,对工程技术资料进行收集管理,确保施工资料与工程进度的同步;

(4)材料员

A、对进场的料具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存放,并做好保管和防护工作;

B、严格按物资采购程序进行采购,确保物资采购质量;

(5)质检员

A、监督检查质量计划的落实情况,执行和落实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措施;

B、组织检查各工序的施工质量,参加或组织重要部位的预检和隐蔽工程检查;

3施工主要任务计划

表3-1施工主要任务计划一览表

序号

施工主要任务

施工单位

1

地基与基础工程(±

0.000标高以下工程)

总承包单位

2

主体结构工程

3

内外墙砌筑工程

4

楼地面及墙面、顶棚抹灰工程

5

外墙饰面、构造装饰及图纸要求的其它装饰装修

6

门窗、阳台护栏、钢结构

专业分包

7

屋面及防水、隔热、保温工程

8

室内水电安装

9

水电管线及底盒预埋及穿线,电视、电话、宽带网等室内管道及底盒的安装

10

单体附属室外市政工程

11

消防工程

12

防雷工程

本工程工程量大、工程质量要求高,工期紧张。

为了保证基础、主体、装修的有效穿插施工,处理好各工序间的交叉配合及尽可能地利用空间和时间资源,保质保量如期完成施工任务,施工部署如下:

3.1地基与基础工程(±

0.000标高以下工程)

采用污水泵抽水的方法抽水,人工开挖凿石。

根据进度要求,基础阶段安设2QTZ63塔吊,模板采用木模板、砖模体系。

地下室结构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地下结构施工脚手架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3.2主体结构工程(±

0.000标高以上结构)

现场设置2QTZ63塔吊,模板采用九夹板木模体系,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模板配置各栋按四层周转。

结构施工脚手架采用钢管脚手架。

结构施工按计划完成,保证为后续的装修和机电安装等工程的插入创造良好的施工作业面和条件。

3.3内装修工程

根据进度安排,争得设计和主管部门的同意后主体施工过程和完成后,及时插入砌筑、抹灰、内抹、配电房、二装、电梯、空调等工序作业,各工序相互穿插协调,提供工作面。

3.4屋面与外装工程

屋面工程在主体完工后插入进行,门窗在砌体施工开始时插入配合,待结构完毕后,分段从上至下进行,项目将充分考虑雨季施工相应施工措施。

3.5安装工程

安装工程不像土建工程那样分成几个明显的施工阶段,

它一般是与土建工程有关分部分项工程紧密配合,穿插进行的,其具体要求为:

1.进场后积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做好避雷接地的工作;

2.结构施工过程中进行机电管线的预埋和机电孔洞的预埋;

3.随着结构工程的施工,及时插入机电管道安装工作,随着粗装修工程的施工,及时插入设备安装;

4施工进度总计划

4.1工程阶段目标控制计划

根据所确定工程总目标和阶段如下:

总工期目标:

总工期47天。

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详见附表。

4.2施工流程

1.结构施工根据平面布置原则和流水段划分原则,组织各区段内流水段的施工;

2.为实现各个目标,采取四级计划进行工程进度的安排和控制,除监理例会外,每日下午5时召开各分包的日计划检查和计划安排协调会,以解决当日计划落实过程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并且安排第二日的计划和所调整的计划,以保证周计划的完成,通过周计划的完成保证月计划的完成,通过月计划的控制保证整体计划的实现。

4.3各阶段材料的组织保障计划

项目部对施工各阶段的材料计划做出详细合理的安排,并严格实施计划,以保证工期和质量目标。

1技术准备

1.1内业技术准备

1.认真阅读、学习施工图纸。

学习施工规范、操作程序,写出读图记录并参加图纸会审与设计交底。

2.根据图纸、图纸会审与设计交底记录制定相应技术措施及作业指导书报上级技术负责批准。

3.学习施工方案,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施工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4.施工员认真向工人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及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5.备齐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规范和参考资料,以及该工程所需的技术资料表格和工程质量验收表。

1.2外业技术准备

1.现场详细调查及土建施工情况监控,特别是基础开挖过程岩石的取样和岩石切面的完整性。

2.建立原材料计划、劳动力计划具体实施,组织入场及检验工作。

原材料、劳动力均由考核合格的供货方、合格劳务承包商提供。

3.出具相关材料及设备的测试、检测、试验合格资料。

4.技术准备工作由项目经理组织、技术负责主持分工,必须做到:

准备项目齐全、执行目标正确、内容完整齐备。

超前计划布局、及时指导交底、变动反应迅速,重在检查落实。

2试验与检验准备

2.1试验与检验管理程序

本工程检验和试验由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材料部门协助配合,试验员具体实施的管理程序。

1.材料送检程序:

材料进场——材料员验收数量及质保书——技术内业收集资料向监理报验——通知试件工见证取样送检——取回报告—数据检查、分析—交内业处存档备查,并报送监理检查。

2.过程检验送检程序:

施工过程准备——施工的同时随机见证取样制作试样——按周期静置或养护——送检——取回报告——数据检查、分析――交内业存档备查,并报送监理检查

2.2试验与检验的管理要求

1.技术负责人——负责对试验工作总体安排,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主要人员职责。

按照国家现行规范、规程、产品标准,监督检查检验试验计划的实施。

2.各专业工长——要对各自负责的专业施工质量负直接责任。

按计划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检验试验负责,根据工程进度计划,提前安排和通知相关部门以及人员,作好材料准备。

3.材料员——对供应物资的质量负责,不但要提交完整的出厂证明,对那些明确规定进场后经复验才能用的材料,清点核实数量,外观质量检查,根据验收批要求,及时通知试验员按规定见证取样送检。

如不通知,发生漏做、少做试验,甚至把不合格品用到了工程上,物资部门负责。

4.试验员——接受物资部门和专业责任工程师的委托,协助取样,成型混凝土、砂浆试块和材料试验样件等,统一编号管理,做好试块养护工作,到龄期试块的强度试验工作,试验记录。

对工程所有进场原材料检验和过程检验的取样、制作、送检工作的具体操作。

确保各试件的真实性、代表性、有效性、及时性,部位标识清晰明了,送检及时,报告取回及时。

第4章劳动力配备计划及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计划及主要材料计划

1.劳动力配置

合理而科学的劳动力组织,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工程实际进度,及时调配劳动力。

根据施工控制计划、工程量、流水段的划分、机电安装配合的需要,制定现场劳动力计划。

本工程施工任务将由拥有高素质的施工管理者、熟练的专业技术工人,且熟悉和习惯我单位的管理模式的施工队伍承担。

详见附表。

工 种

施工阶段(人)

备注

基础

结构

砌筑装饰

石 工

60

基础土石方开挖,分为白、夜班工作

钢筋工

35

50

钢筋绑扎

架子工及模板工

20

65

15

模板工程施工

砼工

混凝土浇筑

砖工

30

砌体施工

抹灰工、镶贴工

40

装饰施工

机操工

机械设备操作(含指挥)

机械维修工

机械设备维修

电焊工

钢筋焊接(持证、经现场考核合格)

水电工

临时用电安装、维修

13

普工

土石方运输及打杂工作等

18

库管

库房管理

炊事工

负责伙食工作

2.机械设备配置

根据施工计划要求,配备足够的完好的施工机械设备,施工设备应合理配套,事先检修,提高完好率和利用率,并按要求时间入场,详见附表。

机械或设备名称

型号

规格

数量

国别

产地

制度

年份

额定功率KW

生产能力

挖掘机

Cat320

2台

神钢

2005

2100

良好

热熔机

T140

山东

2006

3000

装载机

YZ50

1台

山工

2005

2000

自卸汽车

8吨

8辆

东风

1500

农用拖拉机

EQ340-2

4辆

重庆

2007

2300

打夯机

江苏

1000

胶轮架子车

JC-789

8台

湖北

500

砼搅拌机

DY350

800

砂浆搅拌机

Sj1200

2004

3500

插入振动器

蒙自

1999

1200

发电机

KC-20

金马

2006

柴油水泵

ST110

250

钢筋弯曲机

GJ3-40

2002

14

钢筋切断机

GJ5-40

洒水车

DF11

15吨

2200

3.拟投入的主要测量及检测仪器

名称

单位

使用状况

供应计划

水准仪

开工前3日内进场

经纬仪

砼试模

砂浆试模

环刀

砼塌落度筒

50米钢尺

检测尺

5米钢卷尺

回弹仪

天平

磅秤

5米塔尺

路面钻心取样机

重型击实仪

16

万分之一天平

17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

标准养护箱

19

万能压力机

压力试验机

4.周转材料配置

  为保证工程高速施工,发挥周转材料经济周转次数,减少进出场运输费用和材料损耗,根据工程工期安排,并充分考虑施工区域划分流水段和施工进度要求,经过资源优化计算工程配备周转材料。

主要用量详附表。

材料名称

单价(元)

总价(元)

白水泥

kg

详见工程量清单

商品混凝土C10碎石20

m3

中(粗)砂

乳胶漆

1施工测量

1.1建立施工轴线控制

建筑物必须建立有效施工轴线控制网。

建立施工轴线控制网,必须从整个施工过程考虑,从开挖、基础垫层和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定轴线均能应用所建立的施工控制网。

将控制轴线及时投影到建筑面层上,然后根据控制轴线作柱墙线等细部放样,以备绑扎钢筋、立模板和浇筑混凝土之用。

1.2轴线控制

1.基础轴线控制详见基础施工方案。

2.本工程主体轴线控制采取内控外校法。

在每层楼板砼初凝后进行十字控制线测设并弹墨于板面上。

在观测过程中,其测回归零差不大于12″。

在每层板上十字控制线相对应的地面控制点位置留设预留孔,作为十字控制线向上作垂直传递用。

内控网布设:

依据平面定位图上有关墙体、洞口详细位置关系建立建筑物平面矩形内控制网,内控网布设成偏轴线1m。

内控基准点埋设方法:

在高于基础面上埋设10cm×

10cm钢板,钢针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爪与顶板焊牢,在向上的每层楼板的相应位置留洞(15cm×

15cm),以便于基准点的竖向投测。

在内控测设后,以设计距离逐步进行放样,另以外部控制标志作外控校核用。

4.为保证精度应注意以下几点:

(1)轴线的延长控制点准确,标志要明显,并要保护好。

(2)选用望远镜放大倍率较大的电子经纬仪。

(3)仪器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校正。

(4)测量时尽量选在早晨、傍晚、阴天、无风的气候条件下进行,以减少旁折光的影响。

1.3高程控制

标高传递采用锤球悬吊钢尺后用水准仪将控制点标高传到施工操作层面,然后用塔尺和水准仪将此标高加密,保证施工层标高测量偏差小于3mm。

主体施工时,标高引测至梁底模支撑钢管上,以控制梁底标高;

板面标高在砼浇筑时根据竖向钢筋上的标高标识拉广线操作,用塔尺和水准仪跟踪控制。

1.4装修施工测量

1.在结构施工测量中,按装修工程的要求将所需要的控制点、线及时弹在墙、板、梁上,作为装修施工的控制依据。

2.地面:

在四周墙上弹出50cm水平线,作为面层施工高程控制线。

3.墙面:

结构施工中,在墙体两侧弹出墙边线和50cm控制线,根据墙边控制线进行面层施工。

4.门窗洞口:

室外墙体结构完成后,用经纬仪在窗口中间投测竖向控制线,再根据首层外墙+50cm线用钢尺传递高程并弹在墙上。

室内洞口竖直控制线根据轴线关系弹出,水平控制线由+50cm线向上量出,保证门窗相对位置准确。

5.楼梯:

根据上下层弹出墙面上的+50cm线,按踏步数量均匀分布作为楼梯控制线。

1.5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的方法和一般规定:

(1)沉降观测工作的要求:

沉降观测是一项较长期的系统观测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应尽可能做到四点:

A.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

B.固定使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

2.沉降观测点的首次高程测定:

沉降观测点首次观测的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根据,如初测精度不够或存在错误,不仅无法补测,而且会造成沉降工作中的矛盾现象,因此必须提高初测精度。

3.观测方法及作业中应遵守的规定:

使用精密水准仪进行后、前、前、后观测,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有多个前视观测点时前视各点观测完毕以后,应回测后视点,最后应闭合于水准点上。

表5—1一个测站上观测限差应符合测量规范要求

类别

项目

高精度

较高精度

中精度

视线长度(m)

≤20

≤30

≤40

前后视距差(m)

≤0.5

≤1.0

前后视距累计差(m)

≤1.5

≤3.0

视线离地面高度(m)

≥0.5

基铺分划读数差(mm)

≤0.2

≤0.3

≤0.4

基铺分划所测高差之差(mm)

≤0.6

1.6测量人员配备

现场配置专业施工测量人员2名,进行轴线及标高控制点的引测及传递工作。

其它细尺寸和辅助检查线,施工平面标高测设由施工员亲自实施。

1.7测量仪器设备配置

自备电子经纬仪3台;

DS3水准仪6台;

50米钢卷尺6把;

5米钢卷尺20把;

墨斗12个;

吊线锤12个;

5米铝合金塔尺6根;

粗、细丝广线若干米;

油漆(红色)、红、蓝铅笔若干支。

1.8测量复查、验收程序

测量负责将工程定位测量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引测完成,须由专职质检人员检查认同后,申请公司技术质量部门进行定位验收。

公司验收合格后,请业主、监理进行定位验收合格并手续完善后方可进入基础开挖工序,未经验收决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下道工序施工前专业施工员须对上道工序施工轴线、标高进行复测,即“换手复测”,减少因失误造成重复、累计误差。

2基础工程

2.1独立柱基

1.独立柱基开挖前,均作200高,120宽的C10砼边框,以作基础定位放线的投射点,并防止在基础开挖过程中,场内积水流入坑(槽),挡土等作用。

2.在基础开挖施工中,每个基坑均搭设防雨棚,基坑周边搭设防护架。

独立柱基基坑开挖土石方,采用手动葫芦作为土石方垂直吊运工具。

2.2板基础施工

本工程设有筏板基础,其混凝土体量大,属大体积混凝土,除应满足强度等级常规要求外。

该筏基关键在于控制混凝土的硬化过程及因水化热而引起的内外温差,防止内外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产生。

1.筏板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合理确定配合比

(2)砼底浇筑、养护

2.浇筑后的测温及温控

规范规定,对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并按需要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将温差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差不宜超过25度;

本工程设计无具体要求,即按规范执行。

表面温度的控制可采取调整保温层的厚度。

3.筏板基础施工中重点、难点部位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需加强养护、控制内外温差、延缓外部降温速度、减少混凝土收缩、减少外界约束程度和改善配筋构造等工作。

(2)测温

A、采用人工测温技术,测温区设在整个筏基内,3组9个测温孔均匀布置,详附图,表面测温在板面下50~100mm处,孔内测温应在板面下700~900mm外,并在基坑大气中测温,记录环境温度。

B、测温频率

混凝土浇筑10小时后,即陆续开始测温工作,测温持续14天,其频率为:

第1天~第3天每2小时1次

第4天~第7天每4小时1次

第8天~第14天每6小时1次

C、资料整理与测温结果分析

对每一测点观测时,分别记录环境温度(基坑内气温)、表面温度、中心温度。

根据原始记录,及时整理日报表,分别绘制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

可以从日报表中发现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测定温差控制是否理想,防止表面裂缝的产生。

(3)加强技术管理

施工前进行详细技术交底,认真检查现场的施工准备工作,明确各人的岗位和责任。

施工中严格按技术交底操作,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计量工作,定时检测混凝土坍落度,及时处理施工中发现的问题,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养护。

(4)合理组织施工

施工时配备2班人员,每12小时换一次班,减少交接班次数,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