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1383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8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心理学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基础心理学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基础心理学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基础心理学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基础心理学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心理学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

《基础心理学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心理学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心理学知识Word文件下载.docx

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

顶叶以躯体感觉的功能为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

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

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5.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

惯用右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不需要语言参加的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

斯佩里的“割裂脑”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以上结论。

四、1.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

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2.巴甫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

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

一、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由身体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等。

内部感觉是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

二、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叫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

阈限值低感受性高,阈限值高感受性低。

三、1.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2.外界刺激停止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象,有正后象和负后象之分

3.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4.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

四、1.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光波)。

2.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

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

锥体细胞在强光下起作用,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杆体细胞对弱光敏感,只能分辨物体的明暗及轮廓。

3.颜色混合有两种:

色光混合、颜料混合。

4.色觉异常:

绝大多数是遗传的原因造成的;

色盲中男性色盲的人数大大高于女性色盲的人数。

5.色觉有缺陷的人是靠明度的差别来辨认颜色的,明度相同而色调不同的颜色他就分辨不出来了。

五、1.听觉适宜的刺激是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

比16赫兹低的次声,以及比20000赫兹高的超声人们都听不到。

2.听阈范围内,人们对1000HZ-4000HZ 的声音最敏感。

3、6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感受性逐渐降低,老年人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特点是:

首先降低的是对高频声音的听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丧失的范围逐渐向低频方向发展,当扩展到中频范围时就影响到了言语的听觉。

4、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

音调主要由声波的频率决定,响度主要由声波的振幅决定,音色主要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六、皮肤感觉和内脏感觉中都有痛觉,各种感觉器官中也都有痛觉。

皮肤痛和内脏痛之间的区别在于:

内脏痛性质不清、定位不准,而且具有放射的现象。

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故具有生物学意义。

痛觉最难适应。

七、1.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2.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它来自于感觉,但已不同于感觉。

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却认识了事物的整体;

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活动的结果,知觉却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

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却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

3.知觉的基本特性是:

⑴整体性;

⑵选择性;

⑶恒常性(即在一定的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特性,简称常性);

⑷理解性。

4.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影响时间知觉准确性的因素很多。

活动内容的丰富容易对时间低估。

对所发生事件所持的态度和它所引起的情绪也影响对时间的估计。

5.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

只要具备了错觉产生的条件,错觉是必然会产生的,通过主观努力是无法克服的。

第四节记忆

一、1.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2.记忆按内容可分为五种:

⑴形象记忆⑵情景记忆⑶情绪记忆⑷语义记忆⑸动作记忆。

3.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

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再现)。

二、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

他用于记忆研究的材料叫无意义音节。

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三、1.我们把过去感知过后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做表象,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

2.表象的特征:

直观形象性、片断不稳定性、可操作性、概括性。

3.表象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没有表象,思维也难于发展起来(感知→表象→思维)。

四、1.认知心理学把记忆也看作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并将记忆分作三个记忆系统: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2.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

瞬时记忆的特点:

⑴鲜明的形象性⑵容量很大,为9-20比特,有9个以上的项目;

图象记忆保持的时间为0.25-1秒,声象记忆保持的时间可以超过1秒,但最长不会超过4秒。

⑶对瞬时记忆的信息加以注意,即可转入短时记忆了。

3.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的特点:

⑴容量有限,一般为7±

2个组块,即5-9个项目。

⑵语言文字的材料多为听觉编码,即容易记住的是语言文字的声音而不是它们的图象;

非语言方案的材料是形象的记忆。

⑶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可以被意识到的。

4.长时记忆的遗忘或因自然的衰退,或因干扰造成。

干扰又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

5.⑴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产生的影响。

⑵系列开头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又叫首因效应或首位效应;

系列末尾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又叫近因效应或新近效应。

(两头好,中间差)。

五节思维言语及想象

一、辐合思维是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或叫求同思维;

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其更具有创造性。

二、1.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

它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2.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包含的范围。

3.概念的内涵越深,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多,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越少,外延越窄;

概念的内涵越浅,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少,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就越多,外延越广。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⑴迁移的作用(正迁移与负迁移)⑵原型启发的作用⑶定势的作用。

四、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1.言语运动中枢与表达性失语症。

左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裂的部位是主管说话机能的,叫言语运动中枢,又叫布洛卡中枢。

这一中枢受到损伤表现为说话迟钝费力,不能说出连贯、流畅的语言,但其发音器官并没有毛病,而且还能听懂别人说的话,还能写字、认字,这种言语缺陷叫表达性失语症。

2.言语听觉中枢与接受性失语症。

位于顶、枕、颞叶交汇处的颞上回受到损伤,患者能听到声音,他的听觉器官还是正常的,却不能分辨语音,对字词也失去了理解的能力。

这一中枢叫言语听觉中枢,也叫威尔尼克中枢。

这一中枢受到损伤所发生的失语症叫接受性失语症。

3.视觉性言语中枢与失读症。

位于顶、枕叶交汇处的角回是主管阅读的,叫视觉性言语中枢。

这一中枢受到损伤,患者能看到字词,却不能理解字词的含义,这种失语症叫失读症。

4.书写性言语中枢。

位于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的地方是主管书写功能的,叫书写性言语中枢。

这一中枢受到损伤,患者的其他运动机能正常,却不能写字绘画了,这种失语症叫失写症。

五、想像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六节意识与注意

一、1.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

2.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4个阶段。

快速眼动睡眠阶段,Δ波消失,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脑电波出现,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梦境开始出现。

3.梦的特点:

梦境的不连续性、不协调性、认知的不确定性等。

二、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一个特点,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所以,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

三、注意的特征:

1.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叫注意广度,又叫注意范围。

简单的任务下注意的广度大约是7±

2,即5-9个项目。

2.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叫注意的稳定性。

与其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即平常所说的分心,是被动的。

3.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叫注意转移,是主动的。

4.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注意分配。

能够分配注意的条件是:

⑴所从事的活动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甚至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

⑵所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

⑶两种活动如果是在同一感觉道,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成珠话,也难以做到注意的分配。

七节需要与动机

一、1.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2.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

3.马斯洛认为,可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⑴生理需要⑵安全的需要⑶爱和归属的需要⑷尊重的需要⑸自我实现的需要。

其中⑴⑵是较低层次的需要,又叫缺失性需要;

⑶⑷⑸是较高层次的需要,叫生长需要。

八节情绪情感和意志

一、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2、⑴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

这一概念既可用于人类,也可用于动物。

⑵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

二、1.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

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强调情绪与机体变化的关系,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所以被称为情绪的外周理论。

2.沙赫特的情绪认知理论:

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又起着决定的作用。

三、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可把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2.基本情绪的种类各家有不同的分法,近代研究中常把快乐(喜)、愤怒(怒)、悲哀(哀)和恐惧(惧)列为情绪的基本形式,又叫原始情绪。

复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

3.按情绪状态,就是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⑴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化验状态,通常也叫做心情。

⑵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

⑶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四、1.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动机冲突的四种形式:

⑴双趋式冲突⑵双避式冲突⑶趋避式冲突⑷双重趋避式冲突。

九节人格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社会心理学

第一节概述

一、1.美国心理学家F.H.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

W。

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像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2.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社会心理学之父---勒温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

B=f(P,E)。

其中,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

二、1.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⑴哲学思辨⑵经验描述⑶实证分析。

对应的,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2.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3.经验描述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其特点是:

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这一时期,有一些重要的学术思潮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

⑴达尔文的进化论⑵德国的民族心理学⑶法国的群众心理学⑷英国的本能心理学⑸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4.实证分析阶段始自20世纪20年代。

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5.荀子说: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要遵循价值中立原则,但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

一、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

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就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

二、1.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⑴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

⑵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2.个体社会化的载体:

⑴家庭⑵学校⑶大众传播媒介⑷参照群体。

3.社会化的分类:

⑴语言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⑵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是个生物学概念;

性别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是心理学概念;

性别角色表示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是个社会学概念。

三、社会角色的分类:

1.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

2.规定角色和开放型角色;

3.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工人、农民是功利型角色,教师、咨询师是表现型角色);

4.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四、角色失败,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

五、1.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

2.自我的概念:

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

镜我,是由他人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的行为及价格有更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积极的自我暗示)。

3.自我概念的功能:

⑴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⑵解释经验⑶决定期待。

4.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三个阶段:

⑴生理自我(始于出生8个月左右,3岁左右基本成熟)⑵社会自我(大致从3岁到13、14岁)⑶心理自我(这阶段需时10年左右,大约从青春期到成年)。

六、1.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是一种高级需要。

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

2.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1890)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自尊的经典公式:

自尊=成功/抱负。

3.影响自尊的因素:

⑴家庭中亲子关系⑵行为表现的反馈⑶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⑷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

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

一、1.印象是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有关认知客体的形象。

2.印象形成的效应:

⑴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熟人之间,易出现近因效应;

生人之间,易出现首因效应)⑵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⑶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

但在有限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甚至歧视)。

3.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之三四:

⑶加权平均模式⑷中心品质模式:

真诚、热情是积极的中心品质,虚伪、冷酷是消极的中心品质。

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

4.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印象控制,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5.印象管理是一种社交技巧。

其常见策略有:

⑴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⑵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⑶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⑷投人所好。

二、1.归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行为原因的分类:

⑴内因与外因⑵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⑶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

3.控制点理论:

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

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

外控者,消极的。

4.个体归因时往往遵循的主要原因:

⑴不变性原则⑵折扣原则⑶协变原则。

三、1.凯利归因理论也称三维理论,考虑三种信息:

⑴特异性信息⑵共同性信息⑶一致性信息。

2.玛莉为什么对小丑笑?

高特异性、高共同性、高一致性,归因于刺激客体(三高,外归因)

低特异性、低共同性、高一致性,归因于行为主体(两低一高,内归因)

高特异性、低共同性

高一致性,归因于情境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一、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二、1.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

2.亲合起源于依恋。

依恋的产生有先天因素的影响。

3.亲合的作用:

⑴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⑵获得信息⑶减轻心理压力⑷避免窘境。

4.影响亲合的因素:

⑴情境⑵情绪⑶出生顺序。

三、1.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

2.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⑴目标的吸引力⑵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⑶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

四、权力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五、1.侵犯的构成:

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

2.挫折-侵犯学说要点:

⑴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比例关系⑵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呈正比例关系⑶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

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3.挫折:

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也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4.侵犯的影响因素:

⑴情绪唤起水平⑵道德发展水平⑶自我控制能力⑷社会角色与群体(如果社会对一种社会角色较为容忍,那么拥有这种社会角色的个体的侵犯性就会明显增加。

在群体活动时,个体侵犯性也倾向于增加)⑸大众传媒的影响。

5.去个性化和侵犯行为:

呈正相关。

⑴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

个体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明显丧失,会做出一些通常不会做的行为⑵群体活动是去个性化最常见的情境⑶大量研究表明,侵犯与去个性化有密切的联系。

在去个性化状态下,人群不分青红皂白地攻击目标,并且攻击的强度远超寻常而不能停止。

六、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

1.外部因素:

⑴自然环境⑵社会情境(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往往有负面影响,因会导致去个性化,责任分散)⑶时间压力⑷利他的对象的特点。

2.利他者的心理特征:

⑴心境⑵内疚⑶人格。

3.利他技能。

七、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1.社交焦虑。

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是仅次于抑郁和酗酒的第三大危害人类的心理健康问题。

2.嫉妒。

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

嫉妒情绪具有如下特点:

⑴针对性⑵持续性⑶对抗性⑷普遍性。

3.羞耻与内疚。

羞耻是个体因为自己在人格、能力、外貌等方面的缺憾,或者在思想与行为方面与社会常态不一致,而产生的一种痛苦体验。

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和一种重要方式;

而过多或过少的羞耻感都是不健康的,都对个体发展不利。

内疚是个体认为自己对实际的或者想像的罪行或过失负有责任,而产生的强烈的不安、羞愧和负罪的情绪体验。

第五节态度

一、1.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2.态度的特点:

⑴内在性⑵对象性⑶稳定性。

3.态度的成分:

认知C、情感A、行为倾向B(不是行为,而是倾向)。

因而有人把态度的三种成分说称为态度的ABC模型。

4.态度的属性:

⑴方向⑵强度⑶深度⑷向中度。

5.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⑴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威信、立场、说服的意图、说服者的吸引力)⑵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信息差异、畏惧、信息的倾向性、信息提供方式)⑶接受者方面的影响因素(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人格、个体的心理倾向)⑷情境(预先警告、分心、重复倒U)。

二、态度平衡理论之一------海德的平衡理论:

1.海德提出了一个P-O-X三角模型说明他的观点。

P-个体,O-他人,X-另一个对象。

2.P-O之间的关系最重要。

P-O联系为肯定时的平衡为强平衡,不平衡为强不平衡。

而P-O联系为否定时,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

3.三个关系相乘,结果为“负”,则不平衡;

结果为“正”,则平衡。

三、1.态度是个体内在的心理倾向。

2.目前无法直接测量,常用的间接测量方法有:

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

3.行为反应测量法是测谎仪的工作原理。

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

一、1.沟通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2.沟通的功能:

⑴是获取信息的手段⑵是思想交流与情感分享的工具⑶是满足需求、维持心理平衡的重要因素⑷是减少冲突、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⑸能协调群体内行动,促进效率的提高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3.现实沟通:

是沟通双方牟对方的身份和角色都有比较清楚的把握的沟通,面对面沟通是最普遍的现实沟通形式(电话等到媒体沟通有时也是现实沟通)。

4.虚拟沟通:

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起来的一种沟通方式。

5.虚拟沟通与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是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