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8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24音乐与影视艺术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21338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8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24音乐与影视艺术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第8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24音乐与影视艺术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第8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24音乐与影视艺术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第8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24音乐与影视艺术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历史第8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24音乐与影视艺术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8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24音乐与影视艺术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中历史第8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24音乐与影视艺术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8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24音乐与影视艺术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8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24音乐与影视艺术学业分层测评新人教版Word文档格式.docx

C.人类新的精神需要

D.商业利益的驱动

【解析】 19世纪末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其他三项也是电影兴起的原因,但根本原因应是生产力的发展,即科学技术的发展。

6.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电视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你认为电视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是(  )

①丰富精神生活 ②改变着生活方式 ③扩大人们的视野 ④接受“空中课堂”教育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 电视是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大众媒体,可以传播资讯,开展远程教育,娱乐,推动艺术的平民化等等,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提高素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答案】 C

能力提升]

7.贝多芬给《田园交响曲》加的标题是“田园生活的回忆”,是其交响乐中唯一的标题音乐,他在总谱的扉页上特别注明,“主要是感情的表现,而不是音画”,他更明确地说是“表达乡间的乐趣在人心里所引起的感受”。

这部作品(  )

A.充满时代精神,蕴涵着革命的力量

B.激励着人们与命运进行斗争

C.热情赞美歌颂人类美好的心灵

D.强调人的精神世界而不是描摹自然

【解析】 由“主要是感情的表现,而不是音画”,可以看出《田园交响曲》属于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强调人的精神世界,故D项正确。

A项应该是《英雄交响曲》,错误;

B项应该是《命运交响曲》,错误;

题干强调人的情感和内心感受,不代表赞美歌颂人类美好的心灵,故C项错误。

【答案】 D

8.故宫博物院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推出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

该片从建筑艺术、功能使用、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历史转变等四个方面全面展示故宫的建筑、文物和历史,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

这反映出电视艺术(  )

①对艺术品的“真实”复制和“原貌”展示,使艺术品走下圣殿 ②使普通人有了欣赏艺术珍品的机会

③使普通大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 ④使艺术借助电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最广泛意义上的传播

A.①②③④B.②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故宫》从建筑艺术、功能使用、馆藏文物和从皇宫到博物院的历史转变四个方面全方位展示故宫的建筑、文物和历史,产生了强烈震撼力,综合显示了电视艺术的强大表现功能。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欧洲各国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

有的国家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巩固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取得的成果;

有的面临国家统一问题;

有的需要消灭农奴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有的争取摆脱外族奴役,取得民族独立。

在音乐领域里,出现了很强的民族性趋势。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美国摇滚乐巨星“猫王”普莱斯利

材料三 电视媒介的特点在于它消除了文字符号对大众的限制,使文化通过声像的形式得以传播。

因为不管是谁,也无论其受教育程度的高低,都可以通过电子媒介的声音、图像与文化接触……电视的兴起在人类文化史上是一次革命,它以强大的传播威力、高度的逼真性和即时性等特点,形成电视时代的一种文化氛围。

材料四 在打开的电视机面前,我们退返到无邪的婴儿状态,我们的头脑成为一个被动而直通的频道,不经过大脑的思维转换,连绵不断的直观形象不断直接轰击我们的视网膜。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欧洲音乐的突出特点,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以来流行音乐的主流。

其流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试举两例说明其流行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四,分析电视的出现对生活的影响。

【答案】 

(1)民族性。

因为欧洲各国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

(2)摇滚乐。

成因:

新时代大众心理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反叛心理,使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

表现:

20世纪50年代初,摇滚乐《围着时钟摇吧》对美国青少年造成巨大震撼;

20世纪60年代,摇滚乐在美国更加火爆,出现了《时代在改变》等作品。

(3)积极:

具有强大的传播威力,能够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的需求,使艺术大众化;

加快了信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递,扩大了人的视野,提高了人的素养,增强了人的国际意识。

消极:

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使人们成为被动接受信息的工具。

10.音乐不仅是生命中流动的旋律,它还是游走在心海的精灵。

音乐使一个民族的气质更独特,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更是一部鲜活的史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贝多芬,德意志著名音乐家,一生中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

他对当时的自由思想很是同情,在作品《爱格蒙特》《费黛里奥》及《第九交响曲》中都有表现,就这方面而言,贝多芬是第一位伟大的“主观”作曲家,并且他创作的唯一歌剧《费黛里奥》被公认为是爱情与自由的象征。

《英雄交响曲》创作前发生许多重大事件:

1789年标志着封建专制堡垒的巴士底监狱陷落;

1799年拿破仑执政,五年后称帝。

这部作品热情讴歌了在“自由、平等、博爱”旗帜下实现的法国革命,标志着欧洲音乐历史中具有重要社会政治意义的题材第一次进入交响乐这一音乐领域。

材料二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创作于1939年3月。

其第七部分是“保卫黄河”:

(多声部合唱)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这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

作品表现了在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贝多芬是第一位伟大的‘主观’作曲家”?

其重要的贡献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说明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

该作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1)原因:

贝多芬追求进步和自由,其作品具有强烈的反封建与追求民主革命的精神,能站在“自我”的角度,对自由和奋斗大加赞美,因此他被称为第一位伟大的“主观”作曲家。

贡献:

对交响曲的发展和创新,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式;

将古典主义音乐发展到顶峰,又开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2)背景:

中国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国共合作领导全民族的抗战;

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开创敌后战场,走人民战争路线,通过游击战等方式抗击日本侵略者。

影响:

重塑了中华民族顽强斗争的英雄形象;

展现了中华儿女不畏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团结御侮的信心,为抗战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8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单元检测新人教版(I)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美国积极倡导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其根本目的是(  )

A.促进国际收支平衡B.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C.确立世界经济霸权D.充分利用世界资源

2.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提高本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减少本国货币的含金量,贬低本国货币与外币的比价,掀起了一场激烈的货币战。

在整个危机期间,宣布货币贬值的国家一共达到56个。

针对上述问题,二战后,在美国的主导下(  )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实施马歇尔计划

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D.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3.为争夺战后世界经济的主导权,英美两国于1943年7月分别发表了各自的战后方案,即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

战后,英美两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美国允诺给英国巨额贷款的诱压下,英国被迫接受了美国的方案。

这充分说明(  )

A.国家经济实力决定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B.美国与英国共同分享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

C.纽约和伦敦成为世界经济的两大中心

D.英国顾全大局,与美国结成货币联盟

4.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法国和联邦德国放弃历史“宿怨”走向联合,融入欧洲一体化进程。

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①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②联合增强了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③为了直接对抗美国 ④民族间、国家间的和解和尊重值得肯定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5.“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

”这表明(  )

A.关贸总协定未能推动贸易自由化进展

B.法制化、规范化的贸易体制急需建立

C.关贸总协定纵容了贸易保护主义

D.世界各国普遍阻挠贸易自由化进程

6.2008年6月14日,针对八国集团财长会议有些人认为金融交易和投机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油价,八国集团基于上述考虑要求下列哪一机构调查油价高涨背后可能存在的投机行为(  )

A       B       C     D

7.右图中福勒的名言反映出(  )

美国财政部长福勒

A.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B.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C.北美自由贸易区D.亚太经合组织

8.美国国会参议院于2009年2月13日表决批准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

计划保留了“购买美国货”条款,即要求计划支持的项目使用的钢铁和制成品应为美国生产。

该计划违背了下列哪一国际组织的宗旨(  )

A.联合国B.世界贸易组织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世界银行

9.关贸总协定生效以后的40多年里,经过数次多边谈判,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5%减至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达10万种。

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  )

A.发达国家在关贸总协定中没有受益

B.关贸总协定让发展中国家获益匪浅

C.关贸总协定减少贸易壁垒的努力正日见成效

D.美元控制了世界贸易额的大部分

10.右图是一幅政治漫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最后达成的共识是(  )

A.我们太小,实在无奈B.他们相争,我们得利

C.赶快联合,求得生存D.各奔东西,争取自保

11.观察下列四幅图片,它们反映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

①由经济实体向政治实体过渡 ②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③成员国不断增多 ④向统一的欧洲国家目标迈进

A.①②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④

12.1946年,美国前总统胡佛宣称:

“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

“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

”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13.美国总统里根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组建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构想时,墨西哥采取抵制政策。

1988年,新总统就任后,墨西哥的态度发生转变,积极促成该组织成立。

导致这一变化的客观原因是(  )

A.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B.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建立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

14.xx年发生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在几个月之内很快波及世界,几乎酿成一场世界性金融危机,连中国也明显地受其影响。

A.美国仍然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

B.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C.经济区域集团化对世界影响在加大

D.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15.当美国人用1万美元买下庞蒂克牌汽车时,3000美元是给韩国装配工人的,1750美元付给日本制造零件的厂商,700美元付给德国设计师,250美元付给广告商……”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美国的汽车生产离不开其他发达国家

B.当今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全球化的趋势

C.韩国工人的工资比较高

D.美国汽车行业的利润在下降

16.一学者这样写道:

“(经济全球化时代)富国尽管受到新的竞争的巨大压力,毕竟日子好过得多,……穷国自己又怎样呢?

……我们必须养成一种持怀疑态度的信仰,避免教条,善于倾听和善于观察,努力明确目的并使之逐渐完善,选择更好的手段以促其实现。

”该学者认为“穷国”面对全球化应该持有的态度是(  )

A.排斥、抵制B.怀疑、选择C.顺应、理性D.独立、自强

17.《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中说:

“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

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18.中国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

xx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220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海外营业额同比增长9.8%。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尔公司经营有方B.交通便利运输快捷

C.经济全球化的推动D.海尔产品质优价廉

19.下面三幅图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世界银行标志    世界贸易组织标志     欧元货币样本

A.世界通用货币B.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明显

C.世界银行主宰世界经济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20.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中国从五年前惊呼“狼来了”到现在“与狼共舞”,这说明中国(  )

A.抑制了全球化的趋势B.遏制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C.已融入世界大市场中D.认识到在经济全球化中,机遇和挑战并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6分,第22题18分,第23题16分,共50分)

21.加强国际金融合作,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1944年夏,美、英、中等44个战时盟国的代表,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建立了二战后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材料二 为共同解决世界经济和货币危机,协调经济政策,重振西方经济,1975年11月在法国的倡议下,第一届西方主要工业国(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首脑会议在法国的朗布依埃举行,会议议程“涉及世界经济危机的所有经济问题”。

1976年的第二次首脑会议加拿大总理应邀出席,此次会议确定了每年一次的首脑会议轮流在各参加国召开,七国集团正式形成。

(xx年俄罗斯正式加入,七国集团发展为八国集团)

材料三 二十国集团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机制,成员包括:

八国集团成员国、作为一个实体的欧盟以及中国、巴西等11个发展中国家。

创立20国集团的建议是美国等西方七国的财长们于xx年6月在德国科隆提出的,目的是让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举行非正式对话,以利于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构成及特点。

该体系对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方七国集团成立时面临怎样的“世界经济和货币危机”?

法国为何能倡导并促成西方主要工业国首脑会议的召开?

(3)材料三中二十国集团的成立,反映了怎样的世界发展趋势?

(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0~1932年,由美国开始,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或实行商品输入限额制度。

……为了调节国家间的经济关系,以利于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各国政府纷纷出面对与外国缔结具体的贸易协定或短期支付协定加以调节。

政府干预对外贸易和金融已成了资本主义各国国家机器的重要职能之一了。

——《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

美国将关税水平提高至53%,推动了45个国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关税。

国际贸易进一步趋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

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1947年4月,23个国家签订了123项双边减让关税协议。

这些双边协议被汇编成一个单一文件,称为《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

材料三 WTO协定第2条规定:

“包括在附件1、2、3中的各项协议及附属法律文件(以下简称“多边贸易协议”)是本协定的组成部分,对所有成员方均具约束力。

”第15条又规定:

“各成员方都要保证使其法律、规章与管理办法均符合本协定附件中规定的义务。

”从而奠定了WTO法律制度或规则优于各国国内法的宪法性原则。

——赵维田《世界贸易组织(WTO)》

材料四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三足鼎立,成为协调当今世界经济的支柱。

世界贸易组织135个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90%,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间的贸易额同样也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90%。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条件是贸易自由化。

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贸易组织,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叶柏林《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关系的特点和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关贸总协定成立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世界贸易组织的何种特点?

(2分)

(4)根据材料四回答,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有什么积极作用?

(5)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世界贸易发展的趋势。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09年7月19日《北京日报》有一篇文章指出,医疗废物和电子垃圾等有毒废弃物“出口”发展中国家早已不是新鲜事。

《泰晤士报》说,索马里、加纳、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的“垃圾倾倒场”。

索马里政治分析师阿卜迪拉赫曼·

易卜拉欣说,洪水来袭时,倾倒在索马里的“毒垃圾”所含有毒物质渗入地下水,致使鱼类数量锐减、渔业资源遭破坏,成为催生索马里海盗活动的原因之一。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

“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

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漫画反映了哪种趋势?

在这种趋势下应如何应对金融危机?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这类问题出现的原因何在?

(3)根据材料三,克林顿与菲德尔·

卡斯特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有何差异?

为什么会有此差异?

【答案解析】

1.C [A、B、C三项均属于目的之一,但美国积极规划战后“世界经济蓝图”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受美国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故C项符合题意;

D项与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没有直接内在联系。

]

2.A [材料反映的是货币战、金融汇率问题,二战后在美国主导下成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而B项是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计划。

C项是苏联主导成立的。

D项是美国主导建立的世界贸易体系。

3.A [两个方案的竞争反映了战后美国与英国对世界金融地位的竞争,美国的“怀特计划”被接受,说明当时的美国经济实力强大。

4.A [解析③显然不符合战后法德和解的史实,故排除含③的选项。

5.B [由于关贸总协定属于一个临时性多边贸易体制,缺乏法制化、规范化,导致了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B项正确;

A项与“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相矛盾;

从材料中无法得出C、D。

6.B [该组织不仅要稳定国际货币体系,还要维护金融交易的健康进行,防范因货币金融动荡引发的世界经济不稳定。

这是B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

7.A [“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指的是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即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8.B [题干材料主要说明美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来保护美国产品。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逐渐取消贸易壁垒,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由此可得出美国国会这一决策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

故选B。

9.C [材料主要反映了关贸总协定生效以后,世界各国关税明显降低,世界贸易不断发展。

A项结论错误,B、D两项与题意无关。

10.C [本题比较鲜明地考查了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面对两极格局的形势,欧洲国家为求得生存逐渐走向联合。

11.C [随着欧盟的成立,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与此同时成员国不断增多,合作领域也在不断拓展,欧洲一体化进程推动民族国家向统一欧洲的目标迈进,而非统一的欧洲国家。

故④不恰当。

]

12.D [1946年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