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21165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解读Word文档格式.docx

一、课程性质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学习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基本学习领域之一。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

信息技术课程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促进个性化发展,还要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增进交流与合作,拓展视野,勇于创新,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明确信息社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伦理与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任感,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奠定基础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强调基本功,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二)注重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使学生在学习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三)重在实践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应与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去,让学生在学科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并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三、课程定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

——允许有独立的课时。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生学习的能力;

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

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四、课程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

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五、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

模块一信息技术初步

(1)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

如计算机、雷达、电视、电话等。

(2)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3)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应用。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

(1)汉字输入。

(2)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

(3)学会对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

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

(1)绘图工具的使用。

(2)图形的制作。

(3)图形的着色。

(4)图形的修改、复制、组合等处理

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

(1)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

(2)文章的编辑、排版和保存。

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

(1)学会用创览器收集材料。

(2)学会使用电子邮件。

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1)多媒体作品的简单介绍。

(2)多媒体作品的编辑。

(3)多媒体作品的展示。

中学阶段的教学目标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初中

  模块一 信息技术简介

(1)信息与信息社会。

  

(2)信息技术应用初步。

(3)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4)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

(5)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6)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软件简介。

模块二 操作系统简介

(1)汉字输入。

(2)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3)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

(4)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操作。

(5)操作系统简单工作原理。

模块三 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

(1)文本的编辑、修改。

(2)版式的设计。

*模块四 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1)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

 

(2)表格数据的输入和编辑。

(3)数据的表格处理。

(4)数据图表的创建。

模块五 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1)网络的基本概念。

(2)因特网及其提供的信息服务。

(3)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及下载。

(4)电子邮件的使用。

*(5)网页制作。

*模块六 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1)多媒体介绍。

(2)多媒体作品文字的编辑。

(3)作品中各种媒体资料的使用。

(4)作品的组织和展示。

模块七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1)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2)计算机硬件及基本工作原理。

(3)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4)计算机安全。

(5)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

(6)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衔接

与小学和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衔接——“小初高一贯”

初中的“双衔接”(承前启后):

初中不再“零起点”,在与小学衔接的基础上,同时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有关规定衔接,为高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的衔接

兴趣与特长

应用技能

信息素养

技术创新

小学

激发兴趣

保持学习动机

解决常用软件、工具的应用技能

体验信息活动;

形成信息意识

勇于置疑的问题意识;

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

初中

巩固兴趣

发现特长

拓展+提升

初具一技之长

自主选择综合应用

创新能力:

改进方案;

动手创新

高中

专业学习和发展兴趣

自选门类的专业发展

信息  知识智慧

某一技术门类的设计、制作、创造

六、课程管理

1.课时安排

本课程在小学阶段,一般不少于68学时,上机课时间要保证总课时的90%以上。

有条件的学校可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选修课。

2.师资队伍

中心小学教导处要有一位教导主任负责本学科的教学教研,中心小学要配备专任信息技术教师。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取得计算机能力考核中级证书,同时均要完成继续教育规定的课程。

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必须参加市、县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

3.课程资源

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充分利用网络拓展课程资源。

根据教材安装并更新电脑的软硬件。

4.教研活动

城区小学、片区教研基地、中心小学要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要通过开展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评课、研究课、研讨会、开发教学资源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探讨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推进课程改革。

七、课程实施

1.课堂教学建议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更新教育观念,结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不同年龄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继承传统教学方法,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转变师生角色,突出主动创新。

(2)尊重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灵活选用教学方法,科学设计和运用教学模式。

主要教学模式:

讲解——演示——练习式教学法是当前最主要的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蓬勃兴起;

主题式、研究式、探索式、协作式学习正在探索之中。

(4)突出信息处理与交流的主线,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文化价值的理解。

(5)注重培养学生对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6)正确处理基本操作技能、获取信息与游戏关系。

避免出现游戏课、自由课和放羊课的不良局面。

2、教学设计理念

信息技术本质上应是一门工具性课程,不宜学科化太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也是一门培训性课程,最主要的目的是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具备一些最基本的信息素养等。

结合我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应注意几下几点:

1、学习环境的创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也就是说,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学习环境的创设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部分。

在“硬环境”上,首先要把计算机房做成一个小型的局域网,教师机上要安装网络教室管理软件,便于教师控制和管理学生,更重要的是把“广播教学”变为学生展现自己的“舞台”。

在“软环境”上,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因此在教学中,应当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采用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要为“技术”找个“载体”,为学生创设一个“练兵”的机会,促成学生对知识真正有意义的建构。

如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0时,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满意的一篇作文做成一份图文并茂的作品。

2、任务驱动式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为每一位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开放的空间,使课堂氛围真正活跃起来。

教师可以把课堂教学目标分解为一个个“任务”,而且这“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

如在学习word2000中的修改文章时,教师可以请语文老师提供一篇习作,在课上分发给大家进行修改,既学会了用word2000修改文章的技术,又对作文修改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要改变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如在学习网络的搜索引擎时,可让学生做一个导游,把自己最喜欢的旅游景点介绍给别人,也可以小组合作做一个关于家乡的专题报告。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对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还不是一个专业,也不是一种理论课程,而是一种工具,一种技能”。

所以“应当提倡学以致用”,“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信息技术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内容有机整合,特别是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习者的兴趣,从自然、社会、文化和学习者自身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主题,进行跨学科探究的过程。

在活动过程中,伴随着问题的产生与研究的不断深入,需要了解各种不同的具体信息,这些信息往往不可能预先准备,甚至对学习者来说会十分陌生。

为了尽快的解决问题,就需要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尽快搜寻与问题解决相关的信息。

事实上,学生在信息资源的拥有上非常有限,必须要借助于信息技术的支撑。

所以,信息技术教育为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提供了保障,研究性学习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搭建了舞台。

那我们又如何来进行整合呢?

一方面,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指导小组中安排一个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学生的信息技术顾问。

当学生在开展活动中有技术需求时,可以进行信息技术的专题培训。

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课上设计了主题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应用技术来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主题可以来源于各学科的课程中与生活中。

主题化教学是一种在学习资源环境下的教学,在信息技术课的主题活动中,缺少知识性资源,教师比较难达成因材施教的目标,很难促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很难应用技术进行表达与学习。

为此,可以制作一些主题学习活动网站,如webquest,以此为学习阵地,让信息技术课的技术性和文化性相结合,在信息技术课中构建一种学习实践的环境。

3.评价建议

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应围绕信息技术课程规定的培养目标和内容标准评价学习情况。

一方面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信息素养,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达成;

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水平,并在评价改革的理念、方法和体制等方面继续做出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客观性、激励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要以学生已有的发展为评价基础。

要注意体现评价对教学的诊断、激励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在发挥教师在评价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和方式的多元化;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1)评价内容多样化

评价内容要体现科学性,要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特别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实践能力的考查。

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公正的评价标准,通过笔试、口试、上机操作、作品展示、参加竞赛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要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创新发展,要有利于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

(2)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可以在单机、局域网或互联网上进行,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自身的帮助系统或互联网上寻求帮助,可以用多媒体电子作品等形式作为评价依据。

要努力创造条件实现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