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校本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0988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校本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建校本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建校本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建校本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建校本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建校本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

《新建校本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校本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建校本教材Word文件下载.docx

名师清晰而合理的教学设计的解说,贯穿着其对科学的教学理念的精深理解,对我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使大家进行自我反思、互相交流和改进。

名师毕竟是名师,他们的课堂会产生我们一般教师所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我们所需要的是虚心的学习和不断的反思总结,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并付诸教学实践。

校本培训,立足于工作岗位,针对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而进行,既能促进教师个人教育理念的改变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又能促进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发展,是非常值得提倡的交流探讨形式,教育教学质量是关乎学校生命力的根本,我们应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探求更多的有效学习途径,以促进和带动学校的全方位发展。

 

由于理论不足,水平有限,真诚期待您的指导和点拨!

2012年9月16日

内丘中学高一语文组2011—2012学年校本研修总结

——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河北内丘中学张英丽

2011—2012学年,我们高一语文组以作文教学作为校本研修的课题,是希望在完成校本研修任务的同时,让校本研修和作文教学研究相结合,以实现我校作文教学更上一级台阶的目标。

一年来,我们语文组全体教师做了一些工作,摘要如下:

一、建立行之有效的阅读机制,为作文教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往往能从阅读过程逐步提高。

因为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或其它读物时,总是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的生活。

因此,在学生无法与生活建立密切联系的情况下,建立行之有效的阅读机制,引导学生从阅读中认识和感悟生活,积累作文的素材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开具阅读书目,让学生阅读有目标

我们为学生高中三年开具了一个阅读书目,在校学习期间,由于学习任务重,我们建议学生重点阅读经典散文和时文,既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又可以调剂紧张的学习生活;

寒暑假和国庆元旦长假,我们会要求学生利用长假阅读一些经典名著,学生在名著的陪伴下一定会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此外,每学年订阅报刊杂志时期,要求学生在老师开具的若干目录中选择订阅。

这些目录包括《作文与考试》《杂文选刊》《读者》《意林》《中学语文报》等等。

这样,学生在阅读时就不会存在胡乱选择的现象。

2、开展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获得更好的阅读方法。

3、开放阅览室,让学生阅读有地方。

每班每周安排一次阅读课,保证每个学生有时间有地方阅读,又有东西可读。

4、推荐佳作,或高考优秀作文,或本校学生写的佳作,师生共赏。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如作文竞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古诗词欣赏等。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由学生自发组织《新荷》文学社。

3、教师或鼓励学生向各级刊物投稿,或将优秀的习作推荐给报刊。

学生每发表一篇文章,都会兴奋不已,同时也为其他的学生树立了榜样。

兴趣培养已初见成效:

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多变,学生的写作内容丰富了,学生的欣赏水平上升了,很多学生参加了校《蓝玉》文学社,并且在上面发表文学作品,学生的作文的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

在年度期终全市统考和2012年高考中,我校语文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其他兄弟学校领导的赞赏。

当然,我们的研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有些环节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调整,有些具体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老师和学生能继续努力下去,我们的工作还会再上一个台阶。

2012年8月27日

高一语文校本教材活动总结报告

河北内丘中学庞艳红

在学校和年级领导指导下我们高一语文组本着合作探索的原则,通过校本教材的研修活动,促进了教师的综合能力提高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年来,我年级9、10班段在校本课程实施中,激发了教师的创造性,提高了教师课程意识,满足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的愿望,实现了学校的课程创新。

一、校本课程实施目标

1.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为教师搭建多样化发展的平台,给予教师参与课程开发机会,提高教师的科研改革能力。

2.彰显学校办学思想,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3.使学生形成扎实的学科基础,拓宽学生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以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校本课程实施内容

2008级9、10班在本学年内,经过老师们的共同策划和努力,主要实施两个社会实践内容。

(一)带领学生寻访扁鹊遗踪。

了解乡土文化的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了解邢窑瓷文化,增强热爱家乡,热爱古老文化的信念。

三、校本课程实施的收获

在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我们在不断地研究和调查中,把改革步步推向深入,我们的收获是巨大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为载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在实践活动课程中,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积极参与,努力探究,适合当代教育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次,关注社会,以社会调查活动为平台,强化了学生责任意识,使其所学知识得到了有益的作用。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我们加强了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的认识,使学生逐步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责任感,也改变了学生许许多多的不良行为习惯。

四、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

学校在活动内容的把握上坚持以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基础,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的实际,积极探寻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锻炼学生能力的内容,以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具体来说,我们开展了以下几种形式:

1、以参观为主的实践活动。

在学校的组织下学生可以进行一些参观活动,这些参观是本地的一些人文自然景观,一些遗址等,使同学们了解本地的自然人文情况,增强学生对区域性文化的了解。

这类活动开展风险大,人数众多不方便组织。

客观上有可能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最好能结合地方资源,并且需要规范组织流程,以达到预期效果。

2、教师层面的问题

部分教师对新课改认识还比较肤浅,观念转变不够彻底,个别教师还消极对待,在多次的社会实践中,有个别教师还没有参加过。

所以在新课改中,首先教师要积极行动起来,才能指导和促进学生的积极活动。

总之,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社会生活能力。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会存在许多困难,如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安排问题、教师的跟进问题、专门机构设置,甚至活动的一些经费问题等等。

但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只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下用心发掘资源,一定能够找到合适的方式与方法,也一定能够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今后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学习。

同时,调动学生的自觉能动性,结合社会实践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为以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8年9月13日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知识目标:

1、认识作品中诗人对康桥的无限留恋之情。

2、学习这首现代诗歌的特征,鉴赏诗歌的音乐美。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现代诗歌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生对诗歌意象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作品作为现代诗歌的形式特征。

教学难点:

学习作品通过意象表达对康桥的留恋之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具准备:

康桥示意图,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新诗——《再别康桥》。

一、作者: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

现代诗人,散文家。

早年留学欧美,回国后担任大学教授。

是资产阶级文学流派“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集》等。

代表作品是《再别康桥》。

新月社成立于1923年,倡导新格律诗的创作,主张诗歌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

代表人物有徐志摩、闻一多、胡适、梁实秋等。

二、写作背景:

作者曾留学于英国剑桥大学,多次留恋于剑河上剑桥的优美景色。

对剑桥美丽的自然景色深爱有加。

离别之后写了这首诗歌。

展示康桥示意图

三、朗读:

1、首先利用多媒体跟录音听读;

2、其次同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课文;

3、最后由学生齐读一遍课文。

(板书生字词)

四、分析:

方式:

引导启发学生自己诵读体会,师生共同总结各小节内容。

 

第一节:

透露对康桥难分难舍的深情。

第二节:

写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的情景。

第三节:

写康河里水草随微波起伏。

第四节:

写榆树下的清潭和联想。

第五节:

向草色深处漫溯,向星辉斑斓里放歌。

第六节:

在寂静的夜晚吹秦离别的笙箫。

第七节:

照应开头,表现对康桥的一片温柔情意。

五、理解:

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再做总结。

问:

全诗七小节可分几部分,各是什么意思?

答:

第一部分

(1):

开篇点题,表现对康桥的留恋之情,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第二部分(2-6):

以特有的意象表达对康桥无限爱恋之情。

第三部分(7):

照应开头,承上总结,表明对康桥的留恋之情。

(过渡:

下面我们来鉴赏一下这首诗歌)

六、鉴赏:

先给时间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再做总结。

1、构思别致,不落俗套。

作品创造了一种寂然无声的意境,排除了离别的伤痛,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诗人选取了独具特色的意象,造出一种脱俗的清新感。

2、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每一小节一个动态的画面,给人以流动的感觉。

3、句式整齐重叠,偶句押韵,使诗歌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

具有古典诗词重章叠句的特点。

七、主题: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再做结论。

同学们啊,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八、练习:

讨论有关练习

板书设计

理解:

鉴赏 

1、留恋 

5、放歌 

1、构思别致,不落俗套 

2、金柳 

6、笙箫 

无别伤,有飘逸

3、水草 

7、柔情 

2、意境鲜明,有流动的绘画美。

4、清潭 

3、句式重叠,押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