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米箱式半挂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0828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718.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米箱式半挂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13米箱式半挂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13米箱式半挂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13米箱式半挂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13米箱式半挂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米箱式半挂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3米箱式半挂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米箱式半挂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米箱式半挂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9′,北纬23°

02′至23°

38′之间,韩江三角洲南端,东北接潮州饶平,北邻潮州潮安,西邻揭阳、普宁,西南接揭阳惠来,东南濒临南海。

市区距香港187海里,距台湾高雄180海里。

汕头地理人文有四个特点:

   

一是濒临南海,自然条件优越。

全市海岸线289公里,市区距香港187海里,距台湾高雄180海里。

北回归线横贯全境,属亚热带海洋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二是华侨众多,与海外交往密切。

目前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300多万人,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独特的人缘、地缘、亲缘优势,使汕头在对外开放方面具有特殊的优越条件和巨大潜力,与世界各国友好交流合作日趋活跃,先后与日本岸和田市、加拿大圣约翰市、韩国平泽市和越南芹苴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三是百载商埠,经济外向。

汕头于1860年开埠,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商贸历来比较发达。

20世纪30年代,汕头港口吞吐量曾居全国第3位,商业之盛居全国第7位,是粤东、闽西南、赣东南的交通枢纽、进出港口和商品集散地。

目前,汕头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与57个国家和地区的268个港口及国内各大港口有货运往来,56家跨国公司、大财团、大商社在汕投资兴业。

四是人多地少,文化传统独特。

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454人,人均耕地面积0.14亩,是全国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地区之一,素以精耕细作闻名遐迩。

汕头文化底蕴深厚,享有“海滨邹鲁”的美誉。

地方方言为潮汕话,潮剧、潮乐、潮菜和工夫茶等享誉海内外。

汕头民众更以刻苦耐劳、勇于开拓、善于经营、诚实信义而著称于世。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创办经济特区以来,汕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先后进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中国文具生产基地”等行列,为全国全省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改革开放30年,年均生产总值增长12.4%。

今日汕头,已成为海内外投资创业的一方热土,具备了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

截止2009年3月,汕头市所属区域已找到矿产42种,共有矿产地180处。

从已有区域地质勘查成果来看,汕头市区域地质的显着特征是中生代侵人岩花岗岩类发育,第四纪海陆交互相及海相沉积发育,与之  

相关的矿产资源种类颇多,分布较广。

与内生成矿作用相关的钨锡多金属矿主要分布澄海、潮阳等地花岗岩类分布区,与外生成矿作用相关的石英砂、锆英石、钛铁矿等主要分布滨海地带。

区内的矿产以钨、稀土、玻璃用砂、建筑用花岗岩、饰面用花岗岩及矿泉水、地下热水等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其勘查开发前景甚好。

锡、金、钛铁矿、锆英石、独居石及高岭土、耐火粘土等具有找矿潜力。

广泛分布的花岗岩及石英砂、粘土是重要的建筑原料资源。

  截止2009年3月,全市土地资源224438.7公顷。

全市可供开发的港口有103处,仅南澳岛可供开发的深水港就有7处,市区的珠池、马山、苏埃、广澳等4处港址可建1—10万吨级码头泊位69个。

有多处港湾和大片浅海滩涂,10米等深线内浅海滩涂面积74.3万亩,可利用面积46.8万亩,200米等深线内渔场面积5.3万平方公里,适宜海水养殖,滨海盛产海盐。

近海已知的鱼类有471种、虾蟹类17种、贝类30多种、藻类近20种。

交通状况

  截止2009年3月,汕头市已初步形成以海港、空港为中心,高等级公路、铁路为骨架的海陆空现代立体交通网络;

建成通讯、电力、供水、环保等一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海运

  汕头港是我国沿海5个港口群中的主要港口之一,拥有5000吨级以上泊位3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6个。

综合通过能力2621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58万标箱。

汕头市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和海运业,截止2009年3月,与世界上57个国家和地区的268个港口有货运往来,与香港、泰国、日本等地有集装箱定期货运班轮。

2006年,汕头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吨,达到2012.5万吨,增长15.9%。

2009年初,汕头港成功与台湾高雄港实现中国大陆与台湾海上直航海运的历史,并在2009年4月,也成功实现中国大陆与台湾海上直航旅游的历史。

  2010年1至9月份,汕头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600多万吨,同比增长14.4%;

集装箱吞吐量逾68万标箱,同比增长13.6%。

  随着汕头港基础设施条件和通关环境的不断改善,汕头港对货源的集聚吸引力进一步提升,越来越多的船公司到汕头港竞开直航航线或者换更大的船只提升航线运力。

目前汕头港开通的远洋定期航线已经覆盖东南亚、日本、韩国、中东、地中海、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多个主要港口。

国际集装箱码头作为汕头港主要外贸货物码头,也先后开辟了前往韩国、日本、马尼拉的外贸航线,今年8月份集装箱吞吐量还创下当月最高纪录。

得益于港口良好的发展态势,承担着6条远洋直航航线货物代理工作的汕头外轮代理有限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业务量也增长了40%。

陆运

  汕头陆路交通发达。

广梅汕铁路连接全国铁路网,成为京九铁路的重要出海通道;

横贯汕头境  

内的厦深沿海铁路,使汕头作为直接连通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南沿海城市的枢纽作用更加突出。

汕头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组成的公路网四通八达。

国道324、206线穿过汕头境内,通向全国;

深汕高速公路与汕汾高速公路将汕头、深圳和厦门三个经济特区连接起来,成为东南沿海高速公路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汕梅高速公路沟通汕头与梅州、赣南地区。

还有汕普(汕头至普宁)高速公路等一系列高等级公路。

截止2009年3月,全市公路密度为86.9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已基本构建起以高速公路和国道为主骨架的现代化公路网络。

市区大部分地方可在半小时内上高速公路,1小时内到达机场和港口。

空运

汕头外砂国际机场可起降波音737、757等大中型客机,年客运能力达到300万人次,已开通至香港、曼谷、新加坡及国内主要城市40多条航线,并办理所有通航城市的货运业务。

2009年11月,汕头机场首次允许外籍飞机降落汕头机场,这使汕头机场实现国际化大大加快。

今年的前6个月,汕头机场录得旅客接送量83.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41%,超过了几年前一整年的客流量。

汕头航空

金秋10月,汕头航空有限公司捷报频传:

单月运送旅客21.3万人次,突破单月旅客量最高历史记录;

1-10月运送旅客183.4万人次,同比2009年增加15%,预计到11月底将提前一个月超过去年运客水平,全年运输旅客预计将首次超过200万人次大关。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汕航在运力布局方面进行了调整,公司目前有10架飞机,运力主要投放在汕头,从汕头始发航线19条,其中实现天天飞航线有11条,潮汕旅客从汕头始发,通过广州、北京等南航枢纽中转,可以很方便地到达全国乃至全球各主要城市。

该公司在架通潮汕三市与外界沟通桥梁的同时,也赢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特别是在今年春运、暑假、广交会、世博会期间,汕航积极组织加班和包机,总量达832班次,较好地满足潮汕旅客出行的需求,方便旅客回乡探亲和外出旅游。

同时,汕航坚持立足潮汕,服务潮汕的宗旨,真诚回馈潮汕人民。

如推出套票优惠、投放来回程提前购票特价产品等。

在努力增加直达航班密度的同时,该公司积极发挥南航网络优势,推出了经广州、北京、乌鲁木齐、重庆中转的各种便捷、低价的中转产品方便市民出行选择。

面对下一步的发展,该公司党委书记潘前进表示,公司将不断扩大机队规模,逐年引进新飞机,预计到2015年公司机队规模将达到15架,机型也将逐步更新为更宽敞、更舒适的B737-800型飞机;

国内航线将增加到49条,国际及地区航线增加到16条。

届时,旅客乘机出行将会更方便、快捷、舒适。

经济发展

综合实力

2008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力开拓,大力优化发展环境,扎实推进结构调整,全市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取得新进展,民生福利明显改善。

2009年汕头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035.73亿元,同比增长10.7个百分点。

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97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84亿元,增长2.0%;

第二产业增加值529.64亿元,增长13.9%;

第三产业增加值392.30亿元,增长7.4%。

分产业结构看,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5.6:

52.9:

41.5调整为5.4:

54.3:

40.3,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继续提高。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1.22亿元,一般预算支出83.88亿元,分别增长20.6%和29.1%。

全市人均GDP20382元,增长9.5%。

汕头市政府2008年制定的奋斗目标:

汕头市“十年大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07-2016年)

奋斗目标: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确定三个阶段性奋斗目标,努力完成五大战略任务,实现六方面大发展,即:

打造三大经济带,强化提升粤东城镇群中心集聚辐射功能;

打造东南沿海深水大港,形成区域交通航运中心;

打造临港工业,形成区域新型工业中心;

打造综合服务业,形成区域综合服务中心;

打造创新型城市,形成区域科教文化中心等五大战略任务。

实现城市产业竞争力、集聚辐射功能、人民生活质量、科教综合实力、资源生态环境、社会法治和谐等六方面大发展。

1、“三年打基础”(2007-2009年)

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以规划建设东部城市经济带、工业经济带和生态经济带为龙头,组织实施韩江河口整治规划、广澳港区、厦深铁路、汕揭梅高速公路汕头段、汕湛高速公路汕普段、华能海门电厂、苯乙烯、大型船舶修造、南滨大型会展中心、粤东高级技工学校项目及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重点打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社会环境三大基础,以新兴制造业、临港工业、综合服务业、现代效益农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和现代化港口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生态型海滨城市格局初步形成;

经济发展速度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运行质量提高;

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治安环境、人文环境优化,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2、“五年大变化”(2007-2011年)

在前三年发展的基础上,再经过两年的奋斗,全面实现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到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4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4%以上;

力争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7500元(按今年2010年汇率约4044美元),比2005年翻一番。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16%以上;

财政收入有较大增长,一般预算收入得益率提高到6%以上。

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经济增长速度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城市资本集聚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大市、法治社会、和谐汕头成效显著,进入广东省文明城市行列;

以新兴制造业、临港工业、综合服务业、现代效益农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和现代化港口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生态型海滨城市格局基本形成。

3、“十年大发展”(2007-2016年)

在前五年发展的基础上,再经过五年的奋斗,争取到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十年年均递增15.5%;

人均生产总值达58500元(按今年2010年汇率约8602美元),比2011年再翻一番以上。

一般预算收入得益率6%以上。

经过十年的努力奋斗,汕头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成为经济繁荣、功能完善、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富有潮汕侨乡特色,在泛珠三角区域、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发挥重要影响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生态型海滨城市;

成为集聚辐射功能强大的粤东城镇群中心。

工业经济

2008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91.60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占全市GDP的比重由上年的48.8%上升为50.4%,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0.4%。

完成工业总产值2051.86亿元,增长15.0%。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320.66亿元,增长18.0%;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64.4%,比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

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下降0.2%、集体企业增长25.6%、股份制企业增长22.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1.3%;

轻、重工业中轻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略有提高。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269.64亿元,增长18.0%;

完成出口交货值295.28亿元,增长11.3%;

工业产品销售率96.14%,比上年下降0.04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40亿元,增长22.7%。

新获中国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61件,省名牌产品19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

全市工业用电量67.54亿千瓦时,增长3.9%。

农业经济

2008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2.84亿元,比上年增长2.0%;

农业总产值99.81亿元,增长2.8%。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0.34万千瓦时;

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4.68万吨;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7.64万亩;

农村用电量20.96亿千瓦时,增长9.4%。

全市乡镇企业(不含个体)1.59万个。

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08.87亿元,增长40.0%;

利润总额23.47亿元,增长11.1%;

劳动者所获得的报酬70.42亿元,增长11.6%。

固定资产投资

2008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261.36亿元,比上年增长26.3%。

其中,城镇投资201.50亿元、农村投资59.86亿元,分别增长36.4%和1.1%。

在城镇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85.66亿元,增长66.4%;

更新改造投资22.32亿元,增长32.8%;

房地产开发投资32.90亿元,下降5.3%;

其他投资54.88亿元,增长34.5%。

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34.52亿元,下降1.4%;

民营经济投资144.64亿元,增长15.6%。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06亿元,下降21.1%;

第二产业投资157.50亿元,增长48.8%;

第三产业投资102.80亿元,增长3.0%。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中,内资投资236.95亿元,增长24.9%;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24.41亿元,增长41.5%。

全年制造业投资99.21亿元,增长29.3%;

基础设施投资84.85亿元,增长65.0%。

全年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施工项目338个,增长13.1%。

其中,新开工项目224个,增长15.5%。

新增固定资产171.05亿元,下降3.5%。

上市公司

宜华木业(600978)、宜华地产(000150)、东方锆业(002167)、奥飞动漫(002292)、星辉车模(300043)、万顺股份(300057)、超声电子(000823)、黑牛股份(002387)、南洋股份(002212)、凯撒股份(002425)、潮宏基(002345)、皮宝制药(002433)等16家。

据深交所统计,至今年9月底,我市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总数居全国地级以上市第十位;

创业板上市企业数,居全国地级以上市第六位。

仅今年六七月份,汕头市就有4家民营企业上市,其中凯撒股份有限公司更是该市首家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的外商独资企业。

从2004年至今,汕头共诞生15家上市公司。

其中还创造了不少行业第一股,如宜华木业是“实木地板第一股”,奥飞动漫是“中国动漫第一股”,以及“中国女装第一股”的“凯撒股份”。

汕头大事记

1981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准在汕头市郊龙湖划出22.6平方公里土地,建立汕头经济特区。

1983年7月13日,汕头地市合并,汕头市为省直辖市,下辖揭阳、饶平、澄海、南澳、潮阳、普宁、惠来、揭西、海丰、陆丰、潮州市等10县1市及安平等5区。

1983年7月20日,汕头被列为开放城市。

1984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的区域面积扩大为52.6平方公里,分龙湖和广澳两片区。

1990年2月8日,汕头市授予李嘉诚、庄世平先生“荣誉市民”称号。

汕头大学举行落成典礼。

1991年4月6日,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范围从52.6平方公里扩大到234平方公里。

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决定调整潮汕地区行政区划,设置汕头、潮州、揭阳3个地级市。

1997年7月20日,广梅汕铁路全线贯通。

1997年8月6日,第一届国际华人物理学大会在汕头举行。

400多位华人物理学家与会。

1998年10月22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莅汕考察。

1998年6月3日,世界上投资规模最大、长度最长、途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海缆系统———亚欧国际海底光缆在汕头登陆。

2000年2月,国家环保总局授予汕头市“国家环保模范城”称号。

2000年9月,汕头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通过“国检”验收。

2001年2月26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汕头市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快汕头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研究如何整治好汕头的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

2001年5月16日,市委书记李统书在市委常委扩大会上提出“重建信用重塑形象是新世纪汕头的生命工程”。

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打击骗取出口退税工作协调会在汕头召开。

2003年1月29日,国务院批准调整汕头市行政区划,设立金平区、濠江区、潮阳区、潮南区、澄海区。

2003年4月11日,经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批准,汕头成为国家跳水项目单列城市,将作为跳水项目参赛单位参加中国游泳协会主办的各种竞赛活动。

2003年7月7日,由教育部、香港李嘉诚基金会主办,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汕头大学联合承办的首届“长江学者论坛”在汕开幕。

2007年6月25日,南澳海域发现古沉船“南海Ⅱ号”,船上及四周约有古瓷器上万件。

这是汕头市海域水下的重大发现,充分证明南澳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出海口之一。

  2008年1月7日至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莅汕考察,充分肯定汕头和粤东地区的新变化,对汕头未来发展寄予厚望。

2008年11月4日,海协会与海基会在台北签署4项协议,其中的《海峡两岸海运协议》把汕头列为大陆对台开放的港口之一。

2009年,汕头GDP突破千亿元大关。

2009年1月18日,广东汕头———台湾海上直航班轮航线成功首航,汕头港实现了海峡两岸海上直航。

2009年10月25日汕头机场对部分外籍飞机开放。

2010年2月2日首家进入汕头机场的外籍航空公司——新加坡捷星亚洲航空公司开通新加坡——汕头的直飞往返航线。

这是汕头机场首条由外籍航空公司执飞的国际航线。

揭阳

揭阳市中心街道地图

揭阳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平原,东邻汕头、潮州,西接汕尾,南濒南海,北靠梅州,地势自西向东倾斜,低山高丘与谷地平原交错相间分布不均,西北部和西南部多为丘陵、山地,中部、南部和东南部都是广阔肥沃的榕江冲积平原和滨海沉积平原,素称“鱼米之乡”。

城市简介

  

揭阳市

揭阳地图

揭阳市地处广东省东南部,东邻汕头、潮州,西接汕尾,南濒南海,北靠兴梅。

陆地面积5240.5平方公里。

大陆海岸线长82公里,沿海岛屿30多个。

地势自西向东倾斜,低山高丘与谷地平原交错相间,分布不均,西北部和西南部多为丘陵、山地,中部、南部和东南部都是广阔肥沃的榕江冲积平原和滨海沉积平原。

揭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终年无雪少霜,年平均气温21.4摄氏度,平均降水量1723毫米。

夏秋间常受强热带风暴袭击,有时因季风活动反常或寒潮侵袭,会出现冬春干旱或早春低温阴雨天气。

揭阳历史悠久,见诸史载已有2200余年,得名于古五岭之一的揭阳岭,春秋战国时属百越地。

秦始皇平越后,于33年(公元前214年)设立揭阳戍守区,隶属南海郡。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制揭阳县,管辖现潮汕、兴梅和闽南的龙溪、漳浦等地方。

东晋成帝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揭阳析为海阳、潮阳、海宁、绥安4县。

以后几经复废,至宋绍兴10年(公元1140年),又设立揭阳县。

新中国成立后,揭阳县先后隶属潮汕专区、粤东行政区、汕头专区、汕头市。

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揭阳撤县建市(地级)。

现辖榕城区、揭东、揭西、惠来3县,代管普宁市(县级)。

市区榕城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市人民政府驻东山片区沿江路。

揭阳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全市河流总长1097.5公里,年均径流量62亿立方米。

水力理论蕴藏量44.87万千瓦,其中可开发装机16.22万千瓦,约占理论蕴藏量的36.2%。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锡、钨、铜、铁、金和甲长石、花岗石、稀土、瓷土等。

全市现有森林蓄积量325.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6.9%。

植物种类1130多种,其中稀有植物20多种,如乌相、桧树等。

珍稀动物15种,如巨蜥(五爪金龙)、大鲵(娃娃鱼)、穿山甲等。

揭阳市榕江和练江流域历史上是粤东地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之一。

对外通商历史悠久。

早在唐代,榕江炮台口岸及神泉港、靖海港就与东南亚各国通航,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明清时代,手工业、商贸业较发达;

民国初期,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输入,出现了简单机械加工的小五金制品行业、服装加工行业和棉纺织业;

抗日战争后期至解放前夕,揭阳经济处于瘫痪状态;

1949年10月19日,市区榕城获得解放,从此揭阳各地开始了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

改革开放,特别是建市以来,揭阳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两个文明建设均取得长足的进步。

能源资源

全市建成220千伏变电站5座、110千伏变电站31座、风能电厂2座,基本形成以220千伏输变电线路为骨干、110千伏线路为配套的供电网络。

计划总投资400多亿元的惠来电厂1号机组顺利投产,2号机组即将投产,3、4号机组正在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