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0707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10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会计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成本会计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成本会计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成本会计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成本会计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本会计教案文档格式.docx

《成本会计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会计教案文档格式.docx(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本会计教案文档格式.docx

如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等。

•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

–集中工作方式:

一级核算体制,厂部集中统一进行成本核算。

–分散工作方式:

二级核算体制,厂部进行综合的成本核算与分析,车间进行成本的明细核算。

2、成本会计人员的配置

3、成本会计制度:

是企业组织和处理成本会计工作的规范,属企业会计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内容一般包括:

(1)关于成本定额、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

(2)关于成本核算制度:

包括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成本账户、成本项目的设置、成本核算的流程、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等。

(3)关于成本预测和决策制度;

(4)关于成本控制的制度;

(5)关于成本分析的制度;

(6)关于成本报表的制度;

(7)企业内部价格的制订和结算方法等;

(8)有关责任会计制度;

(9)其他有关成本会计制度.

 

第二章成本計算原理

第一节成本核算的原则要求和一般程序

●成本核算的原则要求

●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分类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要会计账户

●制造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

一、成本核算的原则要求

1、算管结合,算为管用

算:

成本核算;

管:

企业经营管理

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

生产费用:

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

期间费用: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正确划分本期生产费用、期间费用和下期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

正确划分不同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直接费用直接计入,间接费用先归集再分配计入

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

当期生产费用合计=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3、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

4、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5、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二、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分类

1、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称之为要素费用〕

要素费用:

材料费、燃料费、动力费、折旧费、工资费、福利费及其它生产费用。

2、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

成本项目:

要素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类而划分的项目。

一般包括: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动力、制造费用等,可根据需要加以调整。

3、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方的法分类

直接(计入〕费用:

可分清哪种产品耗用,可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

(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成本计算对象〕

间接(计入〕费用:

为几种产品共同耗用,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

(间接费用先归集再分配计入成本计算对象〕

4、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

营业费用(销售费用或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三、制造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

1、制造成本法(现行会计制度,1993年开始实施〕:

产品成本仅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动力和制造费用等生产费用,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2、完全成本法(1993年前〕:

产品成本不仅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动力和制造费用等生产费用而且包括期间费用。

3、变动成本法(成本管理会计范畴〕:

产品成本仅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动力和变动制造费用等变动生产费用,而将固定制造费用也列为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4、三者不同之处

三者产品成本(存货成本〕内容不同;

三者损益表排列方式不同;

三者计算出的损益不同。

四、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1、审核生产过程发生的各项支出,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以及应计入生产费用还是期间费用。

2、正确处理支出、费用的跨期摊提工作。

(划分当期成本费用与下期成本费用〕。

3、将应计入当期的生产费用,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

4、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五、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账户

1、“基本生产成本”账户

应按产品品种或产品批别、生产步骤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账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进行明细登记。

2、“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应按辅助生产车间、生产产品品种或劳务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账内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分设专栏进行明细登记。

3、“制造费用”账户

应按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账内按费用项目分设专栏进行明细登记。

4、“废品损失”账户

应按产品品种设置明细账,账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进行明细登记

以上均为一级账户,“基本生产成本”账户、“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也可作为“生产成本”账户下设的二级账户,视企业管理需要而定。

第二节要素费用的核算

∙材料费用的核算

∙工资费用的核算

∙外购动力费的核算

∙折旧费用的核算

∙利息费用、税金和其他费用的核算

一、材料费用的核算

∙材料的分类

∙材料消耗的计量与计价

∙材料费用分配的核算

∙燃料费用分配的核算

∙低值易耗品摊销的核算

(一)材料的分类

1、材料按其在生产中的用途,可分为:

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燃料、修理用备件、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2、相应账户的设置

“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燃料”账户。

(二)材料消耗的计量与计价

1、材料消耗的原始记录

领料凭证:

领料单、限额领料单、领料登记表、退料单等。

2、材料消耗量的计算

(1)连续记录法(永续盘存制)

材料的收入、结存、发出均逐笔登记入账。

(2)盘存计算法(实地盘存制)

材料出库不入账,当期材料消耗量通过期末盘点后倒挤算出。

本期材料耗用量=期初结存量+本期收入量-期末结存量

3、消耗材料的计价

(1)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

账户设置:

“原材料”、“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

消耗材料的实际成本=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消耗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

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实际消耗量×

计划单价

消耗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

100%

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

(2)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

材料一般分批分次购入,其单价并不一致,材料发出时如何确定其单价?

可采用以下方法:

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认定法。

(三)材料费用的分配

1、分配原则:

构成产品实体并能直接确定归属对象的材料费,应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对于几种产品共同耗费的间接材料费,应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2、分配标准的合理与简便

合理性:

所选择的分配标准与所应分配的费用大小有密切联系。

简便性:

作为分配标准的资料容易取得。

3、材料费用分配标准的类型

定额消耗量比例、系数比例、产品产量比例、重量比例、体积比例等。

4、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

计算公式如下:

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

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

各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

材料单价

以上方法可考核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有利于加强成本管理。

为了简化核算工作,也可采用按定额消耗量的比例直接分配材料费用的方法。

公式如下:

材料费用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

材料单价÷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

5、材料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及其账务处理

(1)在实际工作中,材料费用的分配是通过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

(2)账务处理: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种原材料费用,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及其所属明细账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用于辅助生产的原材料费用,应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及其所属明细账的费用(或成本)项目;

基本生产车间管理耗用的原材料费用,应记入“制造费用”总账及其所属明细账;

厂部管理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记入“管理费用”账户;

产品销售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记入“销售费用”账户。

(四〕燃料费用分配的核算

其程序和方法与材料费用分配基本相同。

1、在燃料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应单独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

存货核算应增设“燃料”一级账户;

燃料费用分配表应单独编制。

2、在燃料费用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小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无需单独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应将燃料费用直接记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存货核算中“燃料”可作为“原材料”账户的二级账户进行核算;

燃料费用分配可在材料费用分配表中加以反映。

(五)低值易耗品摊销的核算

1、摊销额处理:

领用时,其价值损耗应计入成本、费用中。

因其摊销金额较小,无需专设成本项目,因此,

产品生产用的低值易耗品摊销额记入“制造费用”账户;

厂部管理用的低值易耗品摊销额记入“管理费用”账户;

辅助生产用的低值易耗品摊销额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2、摊销方法:

一次摊销法、分次摊销法

(1)一次摊销法(适于单位价值较低、使用期限较短的低值易耗品)

领用时,其价值一次计入当期成本、费用。

即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等账户,贷记”低值易耗品”账户。

报废时,其残料价值冲减有关成本、费用。

即借记“原材料”等账户,贷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

(2)分次摊销法(适于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的低值易耗品)

∙特点:

低值易耗品的价值按其使用期限分月摊入成本、费用。

摊销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转作“待摊费用”,分月摊销;

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转作“长期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分月摊销。

∙账务处理:

领用时,借记“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递延资产”)科目;

贷记“低值易耗品”科目。

分月摊销时,借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科目;

贷记“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递延资产”)科目。

二、工资费用的核算

(一)工资总额的组成

1、计时工资:

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

工资标准是指每一职工在单位时间内应得的工资额。

2、计件工资:

分个人计件和集体计件。

3、奖金:

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

4、津贴和补贴:

为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它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物价补贴。

5、加班加点工资

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二)工资费用的原始记录

企业应按每个职工设置“工资卡”,内含职工姓名、职务、工资等级、工资标准等资料。

计算职工工资的原始记录,有“考勤记录”和“产量记录”。

1、考勤记录:

是登记职工出勤和缺勤情况的记录,为计时工资计算提供依据。

形式:

考勤簿、考勤卡片(考勤钟打卡〕、考勤磁卡(刷卡〕

2、产量记录:

是登记工人或生产小组在出勤时间内完成产品的数量、质量和耗用工时的原始记录,是计件工资计算的依据,同时也是统计产量和工时的依据。

如派工单、加工路线单、产量通知单等。

(三〕工资的计算

1、计时工资的计算:

年薪制、月薪制、周薪制、日薪制、钟点工资制。

月薪制下计时工资计算的两种方法:

∙按月标准工资扣除缺勤天数应扣工资额计算(减法)

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该职工月标准工资-(事假天数×

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

日标准工资×

病假扣款率)

∙按出勤天数直接计算(加法)

某职工本月应得工资=该职工本月出勤天数×

日标准工资+病假天数×

(1-病假扣款率)

∙日标准工资的计算方法:

按30天算日工资率:

日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

30

按20.92天算日工资率:

20.92

其中,20.92=(365-104-10〕÷

12

∙在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的企业中,由于节假日也算工资,因而出勤期间的节假日,也按出勤日算工资。

事价病假等缺勤期间的节假日,也按出勤日扣工资,在按20.92天计算日工资率的企业中,节假日不算、不扣工资。

2、计件工资的计算

(1)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

方法一:

应付计件工资=∑(某工人本月生产每种产品产量×

该种产品计件单价)

这里的产品产量=合格品数量+料废品数量

料废品:

非工人本人过失造成的不合格产品,应计算并支付工资。

工废品:

由于本人过失造成的不合格产品,不计算、支付工资。

某种产品计件单价=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工时定额×

该级工人小时工资率

方法二:

应付计件工资=某工人本月生产各种产品定额工时之和×

该工人小时工资率

(2)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

按生产小组等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与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基本相同。

集体计件工资还需在集体内部各工人之间进行分配,一般应以每人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数的乘积为分配标准进行分配。

(四)工资费用分配的核算

1、工资费用分配的依据:

工资结算单、工资结算汇总表。

表中含应付工资总额、代发款项、代扣款项、实发金额资料。

∙月末,工资费用的分配以本月应付工资总额为准。

∙若企业各月工资相差不多,为简化核算工作,也可按当月实际支付的工资额进行分配。

2、工资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

应按工资的用途分别计人有关成本、费用账户:

生产工人的工资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记入“制造费用”账户,辅助生产部门的工资费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医务及福利部门人员工资应记入“应付福利费”账户。

3、分配方法

∙生产工人工资中的计件工资,属直接计人费用,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明细账;

∙计时工资及其他工资一般属间接计人费用,应在各受益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分配标准:

产品的生产工时(实际工时或定额工时)

∙分配公式:

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总额÷

各产品实际(定额)工时之和

各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额=各产品实际(定额)工时×

分配率

4、工资费用分配表

应根据工资结算单、工资结算汇总表等有关资料编制。

(五)计提职工福利费的核算

账务处理:

可比照工资费,但医务及福利人员计提的福利费,应计入管理费用。

职工福利费分配表。

一般与工资费分配表合并编制。

三、外购动力费的核算

1、外购动力费支出的核算

∙外购动力费包括外购电力费、蒸汽费等。

∙付款时,一般借记“应付账款”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为什么不借记成本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原因:

外购动力费一般不是在每月末支付,而是在每月下旬的某日支付。

如:

6月21日支付的电费是5月20日--6月20日期间所耗电费,而6月份的实际电力耗费只有到6月末才能计算分配,二者金额往往不一致。

此种账务处理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

∙若每月支付外购动力费的日期基本固定,且每月付款日至月末应付动力费相差不多,也可不通过“应付账款”账户核算,可于付款时直接借记成本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2、外购动力费分配的核算

∙分配方法:

1〕外购动力费的分配,在有仪表的情况下,应根据仪表所示耗用数量及单价计算;

2〕无仪表的情况下,可按生产工时比例、定额消耗量比例、机器功率时数比例分配。

∙账务处理

应按外购动力费的用途,将其费用计人相应的成本、费用账户:

产品生产用的动力费,应借记“基本生产成本”账户;

辅助生产用的动力费,应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车间管理用的动力费,应借记“制造费用”账户;

厂部管理用的动力费,应借记“管理费用”账户;

贷记“应付账款”(或银行存款)账户。

∙产品成本明细账是否单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应视情况而定。

1〕若外购动力费、燃料费占产品成本的比重较大,应单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

2〕若外购动力费、燃料费占产品成本的比重较小,不需单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燃料费记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外购动力费记入“制造费用”成本项目。

四、折旧费用的核算

1、折旧的计算

我国目前采用的折旧计算方法,主要是使用年限法和工作量法。

此外,现行会计制度允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加速折旧法。

应注意的是: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按月初固定资产的原值和规定的折旧率计算。

即月份内开始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算折旧;

月份内减少或停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算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2、折旧的计提范围

未使用和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以及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计算折旧;

已经提足折旧超龄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再计算折旧;

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补提折旧。

房屋和建筑物由于有自然损耗,不论使用与否都应计算折旧;

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应视同自有的固定资产计算折旧;

季节性停用及大修理期间的固定资产应计算提取折旧。

3、折旧费用分配的核算

折旧费用的分配一般通过编制折旧费用分配表进行。

折旧费用一般应按固定资产使用的车间、部门分别记入“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等账户。

折旧总额应记入“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

五、利息费用、税金和其他费用的核算

(一)利息的核算

利息费用是财务费用项目。

利息费用一般按季结算支付。

季内各月应付的利息,应分月进行预提,并于季末实际支付时冲减预提费用。

实际费用与预提费用的差额,调整计入季末月份的财务费用。

每月预提利息费用时,

借:

财务费用

贷:

预提费用

季末实际支付全季利息费用时,

贷:

银行存款

利息费用如果数额不大,为简化核算工作,可不作为预提费用处理,应在季末实际支付时全部计入当月的财务费用。

即于支付时直接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税金的核算

税金是管理费用的组成部分,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等。

1、印花税的核算

印花税的核算不必通过“应交税金”账户进行,可于交纳时直接计入管理费用。

交纳时,

管理费用-印花税

如果印花税票是一次购买,分月使用,而且金额较大,也可作为待摊费用处理。

支付时,

待摊费用

分月摊销时,

管理费用

2、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的核算

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的核算需通过“应交税金”账户进行。

需要预先计算应交金额,然后交纳。

计算应交税金时,

应交税金

(三)其他费用的核算(略)

第三节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

一、待摊费用的核算

1、待摊费用的概念及特点

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摊销期在一年以内(包括一年)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预付保险费、预付报刊订阅费等。

待摊费用的特点是支付在前,摊配在后。

2、待摊费用支付与摊销的账务处理

企业发生各项待摊费用时,借记“待摊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应交税金”等账户;

按受益期分期摊销时,借记“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账户,贷记“待摊费用”账户。

期末“待摊费用”账户为借方余额,反映的是企业各种已经支出但尚未摊销的费用。

超过一年以上摊销的固定资产修理费支出和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费用,应在“长期待摊费用”账户核算。

二、预提费用的核算

1、预提费用的概念及特点

预提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费用,如预提的租金、保险费、借款利息、固定资产修理费等。

预提费用的特点是预提在先,支付在后。

2、预提费用预提及支付的账务处理

企业按规定预提计入本期成本、费用时,借记“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账户,贷记“预提费用”账户;

实际支付时,借记“预提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

若实际发生的支出大于已经预提的数额,应视同待摊费用,分期摊入成本。

“预提费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反映的是企业已预提但尚未支付的各项费用;

期末若为借方余额,反映的是企业实际支付的费用大于预提数的差额,即尚未摊销的费用。

第四节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

∙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特点

∙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核算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核算

一、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特点

1、辅助生产:

是指主要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提供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

企业常专设辅助生产车间。

2、辅助生产车间的类型:

∙只生产一种产品或只提供一种劳务,如供电、供水、供气、供风等辅助生产车间。

∙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劳务,如从事工具、模具、修理用备件的制造及机器设备修理等的辅助生产车间。

3、辅助生产费用:

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动力费用、工资及福利费以及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被称之为辅助生产费用。

为生产和提供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产品或劳务所耗费的辅助生产费用之和,构成该种产品或劳务的辅助生产成本。

4、辅助生产费用核算的特点

∙辅助生产费用核算包括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核算。

∙辅助生产费用按车间以及产品和劳务类别归集的过程,也是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计算的过程。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将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到各受益单位或产品上的过程。

∙先归集,后分配。

归集是为分配作准备。

二、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核算

辅助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通过“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进行。

“辅助生产成本”账户一般应按车间、车间下再按产品或劳务种类设置明细账,账中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立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1、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两种程序及账户设置

∙辅助生产对外提供商品产品,且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数额较大的情况下,

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应先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账户单独进行归集,月末再将其结转至相应的“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