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康复复习题Sure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20166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8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康复复习题Sure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临床康复复习题Sure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临床康复复习题Sure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临床康复复习题Sure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临床康复复习题Sure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康复复习题SureWord格式.docx

《临床康复复习题Sure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康复复习题SureWord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康复复习题SureWord格式.docx

(肘关节伸展位,前臂旋前)。

②上肢前平举过头(肘关节伸展位)。

③肘关节伸展位,前臂能旋前、旋后

①用手掌抓握,能握圆柱状及球形物,但不能熟练。

②能随意全指伸开,但范围大小不等

从共同运动到分离运动的动作:

1立位,髋关节伸展位能屈膝。

2立位,膝关节伸直位,足稍向前踏岀,踝关节能背屈

痉挛基本消失,协调运动正常或接近正常

①能进行各种抓握。

②全范围的伸指。

③可进行单个指活动,但比健侧稍差

协调运动大致正常:

①立位,伸膝情况下髋关节能外展超过骨盆上提的范围。

②坐位,髋关节可交替地内、外旋,并伴有踝关节内、外翻

6个阶段,I期:

处于持续迟缓状态,无随意运动

H期:

可引出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开始出现

山期:

共同运动可随意岀现,痉挛进一步加重,达到高峰

W期:

共同运动模式逐渐减弱,分离运动岀现,痉挛减少

V期:

进一步脱离共同运动模式,可较好地完成独立运动及难度更大的运动组合,痉挛继续减少

痉挛消失,可完成每个关节运动,协调性接近正常

3•痉挛模式、共同运动、联合反应

1•偏瘫患者常见的痉挛模式是上肢屈肌亢进,下肢伸肌亢进。

具体表现:

头:

患侧颈部侧曲,面部转向健侧。

躯干:

患侧躯干侧曲并转向后方旋转。

肩胛带:

后撤、下沉。

骨盆:

上抬并向后方旋转。

肩关节:

内收、内旋髋关节:

伸展、内收、内旋。

肘关节:

屈曲膝关节:

伸展或过伸展

前臂:

旋前踝关节:

跖屈、内翻。

腕关节:

掌屈、尺偏趾:

屈曲、内收

手指:

屈曲

2•共同运动:

活动患侧上肢或下肢的某一个关节时,相邻的关节甚至整个肢体都可出现一种不可控制的运动,并形成特有的活动模式。

上肢屈曲共同运动:

肩胛骨内收(回缩)、上提;

肩关节后伸、外展、外旋;

肘关节屈曲;

前臂旋前(后);

腕和手

指屈曲

上肢伸展共同运动:

肩胛骨前伸;

肩关节内收、内旋;

肘关节伸;

前臂旋前;

腕和手常为伸腕、屈指

下肢伸展共同运动:

髋关节内收、内旋;

膝关节伸;

踝跖屈、内翻

下肢屈曲共同运动:

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

膝关节屈曲;

3•联合反应:

一种非随意运动或反射性肌张力增高的表现。

(它是伴随痉挛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痉挛的程度越高,

它就越强,越持久。

诱发联合反应除肌肉收缩外,常见的还有精神紧张、明显的疲劳、不适或费力的姿势、哈欠、咳嗽或喷嚏及疼痛。

)在进行健侧肢体抗阻练习时,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加患侧肢体的肌张力,或患侧肢体出现相应的动作

4•脑卒中各期的治疗原则、训练措施

1.急性期:

【目标】预防褥疮、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关节挛缩和变形等并发症;

尽快地从床上的被动活动过渡到主动活动,为主动活动训练创造条件;

尽早开始床上的生活自理,为恢复期功能训练做准备。

【治疗】①运动疗法(床上正确体位的摆放、床上体委变换、被动活动关节、床上活动)

②中医治疗(针灸治疗、中药疗法、推拿疗法、理疗等)

2.恢复期

【目标】运动功能的康复,重点是抑制痉挛、原始反射和异常运动模式,增强肌力,促进协调性和精细运动,提高和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进行翻身、坐起和站起训练;

进行步行训练,改善步态,恢复步行能力。

【治疗】①运动疗法(床上活动、翻身训练、坐位训练、立位训练、步行训练、上下楼梯训练)②作业疗法(功能性作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③物理因子疗法④言语疗法⑤心理疗法⑥康复工程⑦中医疗法(中药疗

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

3.后遗症期

【目标】维持性训练,禾U用残余功能,防止功能退化

【治疗】①利用健侧代偿②适时使用辅助器具(杖、步行器、轮椅),改善周围环境,争取最大限度的日常生活

自理③重视职业、社会、心理康复,使患者尽可能回归社会。

【06康】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治疗原则----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性损害。

尽早训练患者过渡到主动运动。

同时为下一步功能训练作准备。

训练措施一床上正确体位的摆放(健侧卧位、患侧卧位、仰卧位);

床上体位变换(被动向健侧翻身、被动向患侧翻身);

被动活动关节;

床上活动(双手交叉上举训练、双手交叉摆动训练、利用健侧下肢辅助抬腿训练、“桥式”运动)

脑卒中恢复期康复治疗原则----控制肌痉挛和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

改善步态,恢复步行能力,增强肢体的协调性和精细运动,提高和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训练措施----床上活动;

翻身训练;

坐位训

练;

立位训练;

步行训练;

上、下楼梯训练。

脑卒中后遗症期的治疗原则----维持已有的功能,防止功能退化。

利用患者残余功能或辅助器具进行功能的代偿。

训练措施一健侧代偿训练;

辅助器具使用训练;

职业、社交的训练。

5•中风的抗痉挛体位仰卧位:

患侧肩胛和上肢下垫一长枕,手指伸展位,平放在枕上。

长浴巾卷起垫在大腿的外侧,防止下肢外展、外旋。

膝下垫上毛巾卷,保持伸展微屈。

健侧卧位:

患侧上肢伸展位,下肢取轻度屈曲位,放于长枕上。

患侧卧位:

患侧上肢外展、伸展位,患侧下肢轻度屈曲位放在床上,健侧下肢向前跨过患侧放于长枕上,健侧上肢放松,放在躯干上。

【06康】1•患侧卧位:

患侧位于下方的侧卧位,应注意以下几点:

头部始终保持自然舒适位;

患侧上肢充分前伸,前臂取旋后位,腕关节自然背伸;

患侧下肢取自然伸展位;

健侧上肢自然放置于体侧;

健侧髋关节,膝关节屈曲,下方垫一较长软枕,此中同时起到保持患侧髋关节伸展的作用•。

患侧卧位有利于患侧肢体整体的伸展,可以控制痉挛的发生,又不影响健侧手的正常使用

2•健侧卧位:

健侧位于下方的侧卧位•采取这种卧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在患者躯干前方及后方各置一软枕,以保

持躯干呈完全侧卧位而非半腹卧位;

患侧上肢充分前伸,肩关节屈曲100。

左右,上肢下方垫一高枕;

患侧下肢的

髋,膝关节略微屈曲,自然放置。

3•仰卧位:

仰卧位容易诱发异常的反射活动,形成压疮的危险性也大,所以仰卧位的时间不宜过长,只作为体位更换的一个过渡性卧位而被采用•下肢伸肌肌张力高的患者尤其不宜采取仰卧位。

采取仰卧位时,可以用若干软枕对患侧给予支撑•首先在患侧肩关节以及上臂下方垫一长枕,以保持肩关节充

分前伸,肘关节伸展和腕关节背伸•其次用一长枕垫在患侧臀以及大腿的正文,目的在于防止髋关节外旋•

对于下肢有屈曲倾向的患者,必须早期纠正以限制其发展•仰卧位时要避免在膝下垫小枕,以防膝关节屈曲的

加剧•。

踝关节有明显的跖屈或内翻的患者,应在足底部放置保持踝关节中立位的足托板•

4•床上坐位:

床上坐位难以使患者的躯干保持端正,多数情况下都容易出现躯干后仰”呈半卧位姿势,而半卧位会助长

躯干的屈曲,激化下肢的伸肌痉挛•因此,原则上不主张采取半卧位,仅在卧床患者进食,排泄等不得已的情况下采

取,其他时间应尽可能采取相对良好的姿势•首先要保持患者躯干的端正,为此可以用大枕垫于身后,使髋关节屈

曲90。

,将双上肢置于移动小桌上,防止躯干后仰,肘及前臂下方垫枕,以防肘部受压

6•脑卒中康复治疗原则:

早期开始、循序渐进、强化训练、主动参与、各部门协作、持之以恒。

7•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治疗目的:

主要是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性损害,同时为下一步功能训练作准备。

脑卒中恢复期

康复治疗原则:

控制肌痉挛和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

改善步态,恢复步行能力,增强肢体的协调性和精细运动,提高和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8•桥式运动的目的:

训练腰背肌群和伸展髋关节,为站立做准备。

9.脑卒中康复痉挛的处理:

1.以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t技术等为主的运动疗法,如抗痉挛体位的摆放、被动关节活动度的训练、被动牵张训练、手法按摩及空气压力治疗机治疗、站立训练

2.其他物理疗法,如冷疗法,肢具、夹板治疗,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技术,针灸等。

3.药物疗法:

丹曲林钠、替扎尼定、巴氯芬、安定等

4.其他:

如神经外科治疗(前后根切断,脊髓、小脑电刺激),整形外科治疗(几件切断、神经切断)

二、颅脑损伤的康复

1•严重程度评定(轻、中、重)

2.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comascale,GCS)三项指标:

睁眼反应、言语反应、运动反应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及昏迷时间。

最高积分15分为正常;

最低记分3分。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

睁眼反应(E)

评分

言语反应(V)

运动反应

(M)

自动睁眼

4

回答正确

5

遵嘱活动

6

呼唤睁眼

3

回答错误

刺痛定位

刺痛睁眼

2

语无伦次

躲避刺痛

不能睁眼

1

只能发声

刺痛肢屈

不能发声

刺痛肢伸

不能活动

轻型:

总分13~15分,伤后昏迷20分钟以内。

中型:

总分9~12分,伤后昏迷20分钟~6小时。

重型:

总分6~8分,伤后昏迷或再次昏迷持续6小时以上。

特重型:

总分3~5分。

3.认知功能的评定与治疗

【评定】先用较简单的方法确定患者有无认知障碍,包括意识改变、记忆障碍、听力理解异常、空间辨别障碍、失用症、失认证、忽略症、体像障碍、皮质盲和智能障碍等。

常使用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认知能力筛选检查表,然后再使用康复医学中常用的评定认知和检测方法。

可分别对记忆、注意、思维等进行评定,但常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

认知障碍的分级通常采用RancholosAmigosHospital的RLA标准。

(06康)认知功能的评定:

分别对记忆、注意、思维进行评定,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

认知障碍分级

采用RLA标准。

【治疗】P30

1.注意力与集中能力缩短的训练一一猜测游戏、删除作业、时间感、数目顺序、代币法

2.记忆力损伤的训练一一视觉记忆、地图作业、彩色积木块排列

3.判断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损伤的训练一一指出报纸中的消息、排列数字、问题状况的处理、从一般到特殊的处

理、分类、做预算

4.顺序排列困难的训练一一将活动分解成简单的步骤、对活动的每一步都提供暗示、在提供下一步的暗示前,允

许患者尽自己所能完成每一步活动

5.计算机辅助训练

4.康复治疗的目标与原则:

总的康复目标:

使患者的感觉、运动、生活自理功能、认知功能、言语交流功能和社会生活功能恢复到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

原则:

1.早期介入2.全面康复3.循序渐进4.个体化原则5.持之以恒

【06康】原则:

是在密切观察病情的基础上,根据损伤程度及性质进行处理。

早期治疗的重点是及时处理继发性脑损伤,着重于脑疝的预防和早期发现,特别是颅内血肿的发现和处理。

对原发性脑损伤的处理主要是对已发生的昏迷、高热等的护理和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

有手术指征及时手术,以尽早解除脑受压。

目标:

颅脑损伤随严重程度的不同而可能有不同的结局。

康复目标是使重型脑损伤病人尽量达到第4项结局,使

轻型脑损伤病人尽量达到第5项结局。

三、脊髓损伤的康复

1•脊髓损伤的损伤水平确定,主要掌握运动水平P40

运动指数评分(ASIA)

右侧评分

平面

关键肌肉

左侧评分

C5

肱二头肌

C6

桡侧腕伸肌

C7

肱三头肌

C8

中指指深屈肌

T1

小指外展肌

L2

髂腰肌

L3

股四头肌

L4

胫前肌

L5

拇长伸肌

S1

腓肠肌

【06康】16、脊髓损伤的损伤水平确定反映脊髓损伤的严重性,主要掌握运动水平

(1)运动水平指的是脊髓损伤后,保持运动功能(肌力3级或以上)的最低脊髓神经节段(肌节)。

运动评分:

100分

ASIA标准确定人体左右各有10组关键肌,根据MMT肌力评分法肌力分0-5级,正常运动功能总评分为

(2)感觉水平感觉水平依据对A-SIA标准确定的28个感觉位点的体格检查来确定

(3)脊髓功能部分保留区

【06康】17、完全、不完全脊髓损伤的区别

完全性脊髓损伤:

在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最低位骶段,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骶部的感觉功能包括肛

门皮肤黏膜交界处感觉及肛门深感觉,运动功能是肛门指检时肛门外括约肌的自主收缩。

S3~5)仍有运动或(和)感觉功能残留。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的最低位骶段(

临床上不完全脊髓损伤有不同程度恢复的可能。

2•完全、不完全脊髓损伤的判断

ASIA脊髓功能损伤分级

损伤分级

损伤程度

临床表现

A

完全损伤

脊髓最低骶段(S4~5)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均消失

B

不完全损伤

损伤平面以下包括S4~5有感觉功能,但无运动功能

C

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功能存在,大多数关键肌肌力

<

3级

D

损伤平面以下运功功能存在,大多数关键肌激励仝

E

正常

感觉和运动功能正常

3•运动水平关键肌肉

膈肌、屈肘肌、伸腕肌、伸肘肌、中指末节指屈肌、小指外展肌、屈髋肌、伸膝肌、踝背伸肌、拇长伸肌、踝跖屈肌

*4-

■3進动水乎耳康當水平的•宦

远动柴键肌

感覽关就点

G

Gf腸肌)

启権关爭黑

g厢肘ax(u■头肌和脈矗叽)

时當幔鴨

Q禅魏肌(歸楼储仲UK^feA)

CrW肌(號三去弧)

中黠

CS中捋木节指屈臥「搐择朝肌)

小揩

匚小描外烘肌

朋寒尺捌

%

中纯》

第四财闾(锁骨中统}

Ti

第七肋间(標骨中韓】

t4

翎赛忒平

t7

第七肋ffiK讀骨中坯)

Tb

第八助间(託T*・T®

之阖)饋骨中!

轉九肋伺f在T,“T2之讷)幔骨中线

T,o

赫水平锁骨中域

恠讣九之间懼骨屮规

■股丙韧帶中点

「L»

Aiftfl方Tii-S中■的一学

S屈曲肌(诣魔肌)

犬d前方中点

5伸障肌(股网头肌1

收骨内鵡

胫刚肌)

内薛

G卅长伸肌

足背第三斷卅关节

冷鼎師團肌(腓肠腕)

uLRHM

H窝中点

电肯猜节

KMK

4.不同水平损伤的康复目标

948醫■横低車厦壽津目标

脊■複伤水平

基本廩宴鬥标

歸用支具轮椅种类

鼎上动作自立、其链儀靠需助

.电动轮勵i平地可用手助轮樓

ADL部分自立,需中畔量带助

产动电就I乾櫛、可用寧种苜助具

ADLjf本倉立、林轮槽活功

手M轮椅、残鐵人专用汽车

u-t4

ADL自京.轮椅活诵支尺站京

同上,骨弑长支具•取拐

Tt-TH

同上*可应用支良沟疔性歩和

同上^

T*7T|3

同上.任下眩芟具芳疗挫寿杆

轮椅’辰下駁支具、取拥

Li

冋上.审庭内支具功能性歩存

同上

k

阖上.社述内宜具功能性歩行

s

同上,肘WHX内支具功能步行

樹下肢支具、蒂夫断特構拐•

u

同丄•町埒報汽辛.可不爵轮楠

風上

Dr

无禺足托功能出甘艮弩驶汽车

足托豉煩卞肢支具

注皿皿即FI當生沾疗杵屯聒道盒,阳ft.打爭鼻书餾肌氏眼孤

5•各期康复的原则与措施治疗性步行、家庭功能性步行、社区功能性步行P41

治疗原则:

康复应早期介入,中、后期应以康复治疗为主,预防并发症,减轻残疾,使患者能获得最大的功能恢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提高生活质量。

措施:

1•早期(保持正确体位,预防褥疮;

加强呼吸训练,预防肺部感染;

肢体被动运动,预防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

主动运动训练,维持和增强残存的肌力)

①运动疗法(保持正确体位,呼吸功能训练,关节保护和训练,直立适应性训练,膀胱和直肠功能训练,加强护理)②作业疗法③物理因子疗法④心理疗法

2•恢复期(中、后期)(并发症,残存肌力、活动度,平衡、协调,辅助装置,心理等)

④心理

①运动疗法(肌力训练、肌肉与关节牵张训练、坐位训练、转移训练、站立和步行训练、轮椅训练)作业疗法③物理因子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石蜡疗法、功能性电刺激疗法、超短波疗法)

疗法

⑤康复工程⑥中医疗法(针灸疗法、中药疗法、推拿疗法)⑦社区康复和家庭康复

【06康】

分期

治疗原则

措施

期康复

急性不稳定性期(卧床期)损伤后2-4周之内

注意患者脊柱与病情相对不稳定的特点•应进行床旁康复训练•在ROM训练和肌力增强训练时,应注意避免影响脊柱的稳定性问题,要控制肢体活动的范围与强度,并应循序渐进•

1.关节活动度训练

2•肌力训练

3•呼吸功能训练

4•膀胱功能训练

急性稳定期,不稳定期结束后

的4-8周

患者应逐步离床乘轮椅进入PT室或OT室进行评定与训练

j在上一期训练的基础上,增加垫上支撑:

训练,站立和平衡训练,床或平台上转移

训练•轮椅训练和ADL训练•

中后期康复,伤后2-3个月以后

在对患者加强残存肌力和全身耐力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熟练轮椅及生活技巧的训练,对有可能恢复站立或步行的患者进行站立和步行训练

在早期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体能性训练,轮椅移乘训练,轮椅驱动训练,强化患者每30min进行一次坐位减压的习惯,预防压疮,对有可能恢复站立或步行的患者,就使用相应下肢支具进行站立和步行训练

6•理解脊髓损伤处理的ABCS程序

A:

Airway检查及清除呼吸道的异物、分泌物或呕吐物等

B:

Breath呼吸功能的检查包括呼吸频率与呼吸方式

C:

Circulation循环功能应注意观察血压、心率及末梢循环情况

S:

Spine脊髓检查应注意神经系统感觉、运动、反射等,包括鞍区感觉检查并做记录

四、小儿脑瘫的康复

1•定义:

小儿从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

2•根据运动障碍的性质分型(痉挛型、共济失调型、手足徐动型和混合型)

3•康复阶段的划分(婴儿初期、婴儿后期到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

4•发育性反射与反应的评定

(我们课本P54):

如吸允、觅食、拥抱、抓握、非对称性颈反射、对称性颈反射、翻正反应、平衡反应、保护性伸展反应等。

(?

)塢始反射与自动反症评定

1)原始反射:

紧张性迷路反射(TLR):

ffi小儿俯卧位时头稍前屈,別四啟屈曲,两腮屈曲于

腹便小儿仰卧位时枝动屈曲肢休,伸肌占忧绅。

正常儿4个月左右消失,痉拿型脑應儿此反应ft!

强、延必非对称性賢张性颈反射(ATNR):

仰卧位使小儿头部转向一鮒可见颜而傅上下肢伸直’后头侧上卜屈曲。

正常儿2-3个月消失*过早消失可能有观张力不全■.强反应改持续存在于锥体柬或锥体外系的病查,可祖码小儿诵身动ff(B05-3人拥拖反左(RC):

拉手将小儿两肩拉起,使头背屈’阳不晦床•掘热袂手.岀现拥植相,两卜肢外展.姆示指耒节麗EhL各猎為形展开*膚和上肢内收,陋曲.呈现连缜的拥擢样动作「下肚亦博堤.足趾展开,小儿多冇惊吓状。

正常几0-3卜月消失°

禅展fib两上向外忡展,迅速落在床上中正常儿3-6个月消失•肌张力过离或过低戟早产儿等址常呈阴性,骨折、神经损梅、偏瘙竽反射呈不对称性(囲5—人握特反射甘握持反射(pdnim聲曲phtjift小儿尺側于掌月庖小儿手腿曲握臥正和L27个月消失,过强反射或博垓存在町见于疾事性雄衣栈黄旅,不对称见于棚鮎脑夕除;

足握持反射(phmurpr榨*仰卧位牺盘婴儿足趾球那见足趾屜曲,正常儿畔个月后消失总反射缺如提示有脑损伤.或行走之前俄反射必逐消失(圏5-5).交乂忡展反射(rzd班如必即卧垃使一傭下肢屈曲、内族井向床面压迫*可见对則下肢训展,使堀曲側的下肢伸展,可见对侧伸展的下肢Jfflffio正常儿个月左右消失,此反应延怏我示有精損伤。

軀干侧弯反射(卿lanth小儿呈直立位或惭卧位■用手划小儿侧颜部,可弓【退题干向剌澈側弯曲•正常儿46个月后消先血携时一#!

减弱或消贾手足徐动里脑瓏儿往往亢进或持续弃在(图5-6L.I

5•小儿脑瘫主要治疗方法(Bobath法、Vojta法、引导式教育法)和特点

【06康】Rood方法一外周感觉促通原理

在特定的皮肤区域施加强度不同的浅感觉刺激或特殊感觉刺激,来调整传入神经的兴奋性,达到神经兴奋的促通技术。

易化:

刷擦、关节加压、轻敲

抑制:

关节轻度加压、适度温热、冰敷。

BoBath方法~神经发育促通原理

按照人体运动自然发育的规律,有系统地指导患者由头部到尾部,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活动到各种协调配合活动的发展,逐渐抑制异常粗大的运动模式,促进协调、分离的功能性活动。

特点:

通过关键点的控制及其设计的反射抑制模式和肢体的恰当摆放来抑制肢体痉挛,待痉挛之后,通过反射、体位平衡诱发其平衡反应,再让患者进行主动的、小范围的、不引起联合反应和异常运动模式的关节运动,然后再进行各种运动控制训练,逐步过渡到日常生活动作的训练而取得康复效果。

如:

抬头t翻身t坐t爬t跪t站t走

Brunnstrom方法~中枢性促通原理

利用脑卒中后,中枢仍然具有的一些反射或反应来调整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来改善外周肌张力,使神经功能得到恢复。

主张应用共同运动、联合反应和反射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