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9489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8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二章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第一节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特性

1.概念: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要素)。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自然资源定义为:

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2.分类:

根据自然资源的赋存条件及其特征划分:

地下资源,地表资源

根据自然资源的国民经济用途划分:

农业资源、工业资源、旅游资源等

根据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划分:

直接生活资源、劳动资料资源

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划分:

可再生自然资源、可更新自然资源、不可再生自然资源

3.特征:

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和社会性

(二)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一、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首先,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必要的自然资源,决不可能出现某种生产活动。

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但自然资源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第二、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

其次,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再次,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二、区域自然资源的评价

(一)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原则

1.明确评价目标,有的放矢:

从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生产布局的要求出发;

2.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

3.必须在现代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理性;

4.从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自然资源。

(二)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1.自然资源量的评价

2.自然资源质的评价

3.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

4.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或方向的评价

5.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

三、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分析

1.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时空内涵、社会经济内涵、可持续内涵:

以供定需、需求量零增长

2.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特性:

有限性、动态性、可增强性

(二)区域自然资源的利用分配

1.自然资源的代际分配

2.自然资源的代内分配

代际公平的三级内涵:

规则公正、分配公正(消费、投资)、代际补偿

代内公平的大类:

国际资源分配的公正性、国内资源分配的公正性

第二节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

二、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

生态环境调查:

(1)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调查

(2)生态环境状况与特征调查(3)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2.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评价单元的确定(P34)

(2)评价因子筛选与指标体系建设

(3)评价标准与方法的确定

(4)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的分级、分类与分区

与区域生态环境有关的因子主要有:

地质、地貌、气候、水资源、土地利用、植被、水土流失等以及部分人类活动和经济因素(污染物排放、人均耕地面积、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

(二)生态环境补偿

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是公平正义观、外部性经济理论和生态伦理,并体现了污染者付费和受益者补偿原则、协调性原则和效益性原则。

协调政府补偿机制和市场补偿机制的功能,完善环境立法是构建与完善生态环境补偿制度的重要路径。

1.补偿主体:

政府补偿、市场补偿、社会补偿

2.补偿标准:

“庇古税”理论

3.补偿方式:

(1)经济补偿:

财政转移支付、基金、押金和执行保证金制;

(2)非经济补偿:

实物补偿、技术(智力)补偿、政策补偿。

第三章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

第一节区域经济与文化背景分析

一、区域经济与文化背景

(一)经济特色与经济地位

1.区域经济特色形成的原因:

(1)区域差异和区域优势

(2)产业布局的指向性:

资源导向/定位(3)劳动分工规律:

部门、行业、地域分工(4)区域利益

2.区域经济特色的表现形式

(1)区域产业结构特色,产业结构:

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基础设施

(2)区域产业布局特色,三大产业布局:

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二)收入水平与消费观念

(三)市场化水平(P70-71,五大影响):

市场导向、市场规模、市场地域范围、市场环境、市场意识

(四)社会基础设施水平,包括狭义基础设施、社会设施(文教体卫)

二、区域文化背景分析

(一)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经济发展道路选择、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质量

三、区域历史基础分析

(一)区域发展历史基础分析的一般方法:

横剖面方法(P75)

(二)区域发展历史基础分析的主要内容:

区域历史沿革分析,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社会历史事件的分析,区域发展动力的历史变化分析。

第二节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

一、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人口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

作为生产者:

1、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

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生产规模的大小;

2、区域人口的素质:

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

3、人口的迁移与分布:

影响区域生产的布局。

作为消费者:

1、人口的数量及其增长:

影响区域市场的规模、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及扩大再生产的投资的供给;

2、人口的素质:

影响区域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区域生产结构;

3、人口的迁移及分布:

影响消费市场的分布。

二、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

区域人口与劳动力的分析应从人口的消费与生产两重性特点出发,重点分析区域人口数量及其增长、劳动力的供给、人口的分布状况等对生产布局及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区域人口数量分析

1.性别构成:

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即人口的性别构成。

2.年龄构成:

人口的年龄构成是指各年龄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

通常用各年龄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数来表示。

衡量人口年龄构成的指标:

老年人口比重、少年儿童比重、老年指数(又称老人、儿童比例,即老少比)、抚养指数(又称负担系数)、年龄中位数、平均年龄等。

这些指数都从不同的侧面说明了人口年龄构成的特点。

影响年龄构成的主要因素:

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迁移;

战争、饥荒、瘟疫等

年龄构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对人口本身再生产的影响:

①瑞典人口学家桑德巴的人口再生产的类型(表2—1)。

②按年龄构成和中位年龄所做的类似划分(表2—2)。

这两种都反映了人口年龄构成与人口再生产的关系。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表现在劳动适龄人口同被抚养人口的比例关系上。

②处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人口对社会环境有不同的影响和要求,当人口年龄构成发生变动以后,有关的一切社会职能均要随之有相应的变化。

经济文化建设如不考虑人口文化构成的变化趋势及其可能带来影响,就难以同未来的社会需求相适应,从而陷于被动的地位。

3.职业构成:

是指区域人口中,劳动人口在各个社会部门分配的比例,亦即各部门劳动职工或工作人员占在职人员总数的比例。

它代表经济活动人口的就业分布,从一定角度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布局特征。

4.民族构成:

是指不同民族的人口数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关系。

通常以百分数来表示。

民族不同于种族,它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二)人口增长分析:

人口的自然增长分析和人口的机械增长分析

(三)人口质量分析

人口质量即人口素质,包括三个方面,即身体素质、文化技术素质和思想素质。

身体素质是人口素质发展的自然基础,指人的体质和智力;

文化技术素质是指人口受文化科技教育与训练的程度;

思想素质包括思想觉悟、道德品质、传统习惯等。

(四)劳动力供应分析:

1.区域劳动力资源数量;

2.劳动力资源质量;

3.区域劳动力就业与失业;

4.教育成本与收益

(五)人口分布分析:

区域分析中对人口分布的考察,主要着重于对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人口分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等的分析,分析的主要指标是人口密度和人口比重。

三、适度人口与人口承载力研究简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内,利用地的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以及智力、技术等,在保证与其社会文化准则相符的物质生活水平下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我国一般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指受科技水平制约的资源利用水平和能量投入水平)下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及在一定生活水平下承载的人口数量。

因此,资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是对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即生物生产能力的研究,研究土地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持续生产人类所需要的生物产品的内在能力。

第四章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

一、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技术进步及其类型

1.技术进步:

狭义上的技术进步主要是指生产工艺、中间投入品以及制造技能等方而的革新和改进(硬技术)。

从广义上讲,技术进步是指技术所涵盖的各种形式知识的积累与改进(软技术)。

(P110-111)在开放经济中,技术进步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技术创新、技术扩散、技术转移与引进。

2.技术进步的类型:

资本使用性技术进步、劳动使用性技术进步、中性技术进步。

(P111图)

3、技术进步的测算

(1)索洛余值法(P111-112)

(2)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P113-115)

(二)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 

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

技术进步扩大了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甚至可以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技术越是进步,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范围越是广泛,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越能够充分体现。

2.技术进步有利于减少发展对非地产资源的依赖程度

按照投入要素比例的变化特点,技术进步可分为三种类型:

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和中性技术进步。

由于技术进步对生产要素投入的节约,使得区域生产对非本区域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的依赖减轻,从而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增强了区际竞争能力。

3.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

技术进步不但引起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由于社会分工、协作与专业化的加深,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变化。

一方面,新产品层出不穷,催生了新的需求,导致需求结构和消费结构日益丰富多彩;

另一方面随着新技术的涌现,原有产品的功能和效用不断引伸与“裂变”,独立而成为新的产业部门。

4.技术进步还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

虽然技术进步具有节约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的倾向,但从总体上看,技术进步会产生产业关联效应,即在技术进步引起产业结构变动的基础上,一部门内劳动投入的减少,相应扩大了其他部门(特别是新增部门)的劳动需求,或者使社会在新的水平上(因技术进步,使收入增加,而产生的需求增加)增加劳动投入。

进而可以认为,技术进步实质上是人类向生产的广度、深度进军,从而可使单位产品上劳动投入的节约与社会总体上劳动就业的增加同时并举。

第二节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

一、技术扩散

1.技术扩散:

技术扩散是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后才发生的,是新技术广泛应用于适用领域的过程,是将创新技术推向市场的阶段,是一种技术在空间传播或转移的过程,包括自发的和有组织的过程。

技术扩散的“溢出效应”:

第一,技术领先企业的示范效应,技术落后企业的模仿效应;

第二,人力资本流动;

这里的流动既包含了人力资本的有形转移,也包括人力资本的无形转移。

前者主要指通过人员的流动而发生的技术溢出,后者主要指并不需要通过人员的流动,而只需借助于信息的非自愿流动而发生的技术溢出。

第三,联系效应。

它是指企业间不通过纯粹的市场交易而发生的技术扩散。

2、技术扩散的三大主要路径和方式:

贸易、直接投资、专利申请和专利引用

技术引进指通过各种方式把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所需要的技术和技术装备,从技术供应方转让过来。

若只购入软件技术或与此同时又附带购进一些设备,这种行为才能称为技术引进。

技术转移,又叫做科技成果转化(TechnologyTransfer),是指技术从一个地方以某种形式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它包括地区之间的技术转移,也包括从技术生成部门(研究机构)向使用部门(企业和商业经营部门)的转移,也可以是使用部门之间的转移。

技术转移的途径很多,其基本形式可大致归纳为如下几类:

技术许可证、产学研结合、设备和软件购置、信息传播、技术帮助、创办新企业,企业孵化器等等

技术转让,即有意识地进行技术转移。

技术转让是指技术供方把生产、管理、销售的技术及相关权利(如专利权、商标权、版权等),通过不同方式,如贸易、合作、援助、技术服务、学术交流等方式转让给其他方加以利用。

按照转让方式的不大致可分为下三类:

(1)无偿转移。

指团体或个人之间通过互相访问、参观考察、国际技术产品展览、技术座谈、科技文献或情报交流等方式无偿地获得各自所需的技术。

(2)有偿转让。

又称技术贸易,这是技术转让的一种商业形式。

(3)许可证贸易。

这是近几年来在国际技术贸易活动方面发展较快的一种形式,指技术出售者将其技术标的物的使用权通过许可证协议或合同的形式销售给技术接受方的一种贸易方式。

技术选择(TechnologyChoice)是指对创新技术对象、水平、结构及其发展过程的预测和确定。

中间技术:

介于先进技术与传统技术之间的技术。

介于“镰刀和联合收割机”之间的技术,它有别于简单的传统技术,又不同于现代的高新技术,这种技术能节约资金,不需过高的技术知识,易于吸收与消化。

适用技术:

指适合本国国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技术。

它可以是先进技术、尖端技术,也可以是适用的中间技术或原始技术。

第五章区域发展水平整体分析

第一节区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一、单一指标

(一)总量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规模。

在实际统计中,又分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

1.国内生产总值:

GDP是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2.国民生产总值:

GNP是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3.绿色GDP(GGDP):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自然资本的消耗,得到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绿色GDP(GGDP);

狭义的绿色GDP,核算时把自然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包括进去;

广义的绿色GDP核算,把自然方面、社会方面都包含进来。

EDP: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生产资本的消耗,得到国内生产净值(NDP)。

从国内生产总值中同时扣除生产资本消耗和自然资本消耗,得到经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净值,也称绿色国内生产净值(EDP),这就是联合国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

这几者的关系:

EDP<GGDP<GDP。

从增长率来说,当环境成本的增长快于GDP的增长时,EDP和绿色GDP的增长将低于GDP的增长。

(二)平均指标

评价区域发展水平的平均指标主要有:

人均GDP、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人均消费余额、人均教科文卫事业消费、人均社会福利费等

(三)相对指标

霍夫曼系数:

反映工业化程度(P139)

恩格尔系数:

反映收入公平分配程度(P139)

二、综合指标体系

刘再兴的9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①区域经济总规模;

②经济增长活力;

③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地区实际积累率/地区资金占用系数);

④工业化结构比重数;

⑤结构转换条件;

⑥人口文化素质(百人中大学文化程度以上人口数/百人中文盲半文盲人口数);

⑦技术水平指数;

⑧城市化水平;

⑨居民生活质量:

以居民消费水平指数表示。

居民消费水平指数=区域居民消费水平/全国居民消费水平。

上述9个指标全部计算出来以后,再计算其几何平均数m,该几何平均数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指数。

第二节区域竞争力评价

早期的竞争力概念实际上是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随后,竞争力概念从微观层次向中观层次乃至宏观层次发展,竞争力逐渐成为一个多层次和综合性的概念。

按照参与竞争主体不同可分为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以及产品竞争力。

一、国家竞争力

1.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

IMD:

总体竞争力水平四大竞争力要素(P149)

(1)经济运行。

包括国家和地区内经济实力和国际化程度。

是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力量和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程度的整体评估;

(2)政府效能。

指政府政策和社会环境对竞争力的有利程度;

(3)企业效益。

指企业在管理、盈利、创新和应变等方面的表现;

(4)基础设施。

指软、硬基础设施为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程度。

每个竞争力要素又进一步分解成多个竞争力子要素。

2.IMD须把握和平衡的四种力量,即吸引力与扩张力、本土化与全球性、资产与过程、个人冒险精神与社会凝聚力。

一国只有主动把握和平衡这四种力量,才能推动国际竞争力的发展。

3.IMD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十大要素

(1)创建一个稳定、可预测的法制环境;

(2)构造一个灵活和弹性的经济结构;

(3)对基本基础设施和技术基础设施优先投资;

(4)促进私人储蓄和国内投资;

(5)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同时培养在国际市场上的扩张力;

(6)政府和行政管理要在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透明度方面努力创新;

(7)保持工资水平、生产率和税收相互之间的合理关系;

(8)减小收入分配不公,扩大中间阶层,确保社会结构的稳定优化;

(9)增加教育投资,尤其是提高中等教育水平和劳动力终身培训;

(10)保持经济运行在全球化和本土化间的整体协调,促进国民财富创造能力的可持续提高,维护公民意愿及其所追求的价值体系。

4.波特竞争优势四阶段论

波特认为,一国经济地位上升的过程就是其竞争优势加强的过程。

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

二、区域竞争力

1、区域竞争力概念

能支撑一个区域持久生存和发展的力量,即一个区域在竞争和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区域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的能力,为其自身发展所具备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也可以说,是一个区域为其自身发展对资源的吸引力和市场的争夺力。

主要体现在一个地区集散资源、创造财富、提供服务以带动辐射周边地区的能力,是地区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环境、人民素质的综合水平和能力的体现。

2、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赵晓博士:

区域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包括八个方面,大、中、小三个层次和120个指标。

(1)区域经济实力竞争力分析

(2)开放度竞争力分析(3)政府管理竞争力分析(4)金融体系竞争力分析(5)基础设施与环境竞争力分析(6)企业管理竞争力分析(7)科学与技术竞争力分析(8)国民素质竞争力分析

第三节区域发展阶段的分析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美国经济学家兼经济史学家罗斯托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的阶段:

非共产党宣言》一书中,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

1.传统社会阶段。

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3.起飞阶段。

4.向成熟推进阶段。

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第六章区域分工与区域优势

第一节劳动地域分工与区域发展优势

一、劳动地域分工

劳动地域分工是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它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

2.前提:

地域分工的必要前提是生产产品的区际交换与贸易,是产品的生产地和消费地的分离。

地域分工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它的规模随着产品交换和贸易的扩大而不断扩大。

二、经典的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模式

(1)亚当·

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2)大卫·

李喜图的比较成本说;

(3)约翰·

穆勒的相互需求论;

(4)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

(5)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论;

(6)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三、区域发展优势

(一)优势的概念及类型

1.概念:

区域优势,就是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主要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包括社会、自然资源等)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

区域优势具有综合性和时效性。

2.类型:

(1)有形区域优势与无形区域优势;

(2)绝对区域优势和相对区域优势;

(3)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

(4)空间优势与时间优势

(二)优势的评判标准:

一个区域具备某种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条件,还不能认为是区域发展优势,这些有利条件必须和区域发展的政治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等结合起来综合评判。

(三)区域发展优势的确定:

为了综合评价区域生产发展条件,确定区域优势,通常采用的办法是将各部门生产发展需要满足的条件与区域可能提供的条件进行逐条对比,然后加以综合。

第二节区际联系

一、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

(一) 

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赫希曼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

为了解释方便,他把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称为“北方”,欠发达区域称为“南方”。

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1.极化效应经济要素(劳动力、资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