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管理 离心式压缩机检修维护技术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工程技术管理 离心式压缩机检修维护技术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技术管理 离心式压缩机检修维护技术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联轴器螺栓断裂或联轴器齿面损坏,发生异常响声。
5.汽轮发生水冲击,闪蒸槽高液位造成压缩机带液氨。
6.机组轴承断油或任一轴承冒烟及回油温度超过82。
℃
7.油压降至脱扣值而保安系统不动作.
8.油系统着火且不能很快扑灭.
9.压缩机发生喘振不能及时消除.
10.压缩机机械密封油或机械密封故障,压缩介质漏出,联锁不动作.
11.机组调节系统故障,机组失控而不能继续运行.
12.工艺系统故障发生紧急停车.
13.油箱油位突然降低使油泵抽空.
14.油管,主蒸汽管,压缩介质管道破裂或法兰泄漏,严重危机安全.
总之,在生产运行中,如发生涉及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危机情况都应做紧急停车处理.
三、紧急停车操作注意事项:
1.紧急停车时,机组操作人员应打开防喘振阀,机组停机确认主汽阀关闭后应迅速关闭汽轮机排汽阀,及时开启辅抽,防止空气漏入真空系统,引起真空降低而影响其它机组的正常运行.
2.停机后,机组应尽量保证油循环一段时间,防止却油烧坏轴承.
3.停机后,必须关严进汽阀,防止蒸汽漏入缸体,造成转子热弯曲.并加强缸体疏水.
4.冬季停机后应做好防冻工作,机组设备和管道内不应有积水.
四、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
检修周期
设备检修周期分为大,中,小修,对配有状态诊断仪和在线检测仪装备的机组,应根据机组运转情况和诊断分析掌握的情况,开展设备预知性检修,系统故障抢修及临时停车修理,均可根据故障情况和检修内容分别列入中,小修.
五、小修:
1.检查和清洗油过滤器,污油分离器.
2.消除油,水,气及系统管道,阀门,法兰的泄漏.
3.对运行中振动值或轴位移值较高的径向或推力轴承进行检查.
4.对运行中温度偏离的轴承及相应的进油喷嘴,回油管及热电偶进行检查.
5.检查消除调节系统一般故障,要换易损部件.
6.取样分析润滑油质量,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7.对运行中出现的其它故障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
六、.中修
1.各径向轴承,止推轴承解体检查,瓦量
2.及瓦背紧力测量,止推盘粗糙度及端面圆跳动检测,转子定位及推力间隙复测,调整,更换上述检测中的超标件.
3.清洗检测各油封,机械密封,根据油封间隙,机械密封磨损情况和压缩量进行修或更换不合格件.
4.检查轴颈表面的磨损情况,测量各轴颈的形位尺寸,应在要求范围内,超标应进行修整,必须时进行无损探伤.
5.测量联轴器轴向串量,清洗联轴器及联轴器螺栓,检查联轴器齿面啮合,磨损,润滑情况,检查联轴器螺栓自锁情况,并进行磁粉探伤,复测机组对中数据.
6.汽轮机主汽门,调速汽门各连接部位及传动机构检查加润滑脂.
7.检查调速器传动机构各部件.
8.检查危急速遮断阀的动作情况和危急保安器的动作间隙,并解体.
9.检查调整各振动探头,轴位移探头及所有报警信号,联锁,安全阀及其它仪表装置.
10.主油泵及其驱动汽轮机解体检查,辅油泵可根据运行情况是否解体大修,油冷器,油过滤器清洗,油冷却作必要的泄漏试验.
11.机组油循环清洗.
12.汽轮机做超速跳车试验.
七、大修
1.压缩机高,低压缸,汽轮机,增速箱全面解体检查.
2.各转子清洗除垢,宏观检查,各部位形位状态检查并进行着色探伤检查或视情况作其它项目检查.
3.汽轮机转子叶片测频.
4.对于检修前振值较高的转子应进行动平衡试验或更换转子.
5.各级汽封,平衡盘密封等清洗,测量间隙,修理或更换损坏件.
6.隔板,导流器,喷嘴环及缸体清洗除垢,应力集中部位做着色检查.
7.确定转子在缸内的工作位置,测量各通流部位,扩压器与叶轮流通对中数据,各气封间隙,视情况进行调整.
8.主汽阀,调速汽阀解体,清垢检查,测量并调整各部位间隙,阀头,阀坐着色检查,调速汽阀拉杆磁探检查.
9.增速箱齿轮轴做着色检查并测量两齿轮轴的平行度和水平度.
10.汽缸与轴承箱的同轴度.水平度检查,调整.
11.缸体螺栓清洗,除垢.
12.调速器,气动马达清洗检查,调速系统做静态试验.
13.辅油泵,解体检查,驱动电机检查,油箱清洗检查,蓄压器试漏检查.
14.机组除锈防腐,汽缸保温修补或更换.
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1.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及故障特征,确定检修项目及检修内容,做好备品备件,消耗材料的准备工作。
对技术难度较大的检修项目应编写出详细的技术方案及制定出安全预防措施。
2.检修前必须对检修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之熟悉所承担的检修设备的结构,原理,明确检修内容及技术标准。
3.检修前必须完成工器具,专用机具,记录图表以及起吊机具的准备和检查工作。
4.所有检修项目都应填写检修任务书,并由检修负责人会同生产工艺负责人一起在现场逐项查对逐项落实,对特殊情况作必要标记。
八、压缩机检修
1.压缩机拆卸前应将压力卸净,将阀门关好方可进行拆卸工作。
2.拆去有碍检修的油、气管线及各种仪表元件,并将所有开口封好,做好复位标记、各节流孔板的安装位置切不能搞混装错。
3.拆卸联轴器罩壳,量取中间接筒串量后,取下中间接筒并标注连接记号,然后将转子推靠止推轴承工作面,测量并记录两轴端间距,复查对中情况。
4.复测止推轴承间隙后,拆下半联轴器,在进口端横向滑销支座的联接螺栓和膨胀螺栓下加0.5mm厚的垫子并拧紧,使下气缸支承面压实。
5.拆去上半轴承相盖并拆除外侧止推轴承,检测推力盘端面圆跳动。
6.将转子置于工作位置,测量并记录转子转轴端至缸体固定端面的距离,以便下步扣盖和揭盖检查时作为确定转子工作位置的参考依据。
7.拆卸缸体径向轴承和机械密封,但拆卸不得两端同时进行。
非推力端:
取下轴承上盖和端部挡油板,用抬轴器将转子抬起0.05-0.10mm,拉出定位环和径向轴承套,取出减压衬套和径向轴承瓦块,然后将转子轻放在气封上。
推力端:
取下止推瓦块后,拆除推力盘;
径向轴承定位环,将转子抬起0.05-0.10mm,拉出定位环及径向轴承套,然后把转子轻放在气封上。
注意:
当转子放在气封上时,不得盘动转子。
8.拆去轴承箱下半部:
9.松开机械密封锁紧螺母定位螺钉,并沿反方向松开动环锁紧螺母,然后取出动环,并用专用工具轻轻拉出静环组件。
10.装复两端径向轴承和止推轴承,推力盘紧靠工作瓦编号拆除气缸中分面螺栓。
11.装上导向杆,四角顶丝将大盖顶起5~10mm,顶起的水
平高度差不得大于2mm,以免汽缸偏斜而造成汽缸螺丝扣碰坏。
顶丝孔底部应放置垫物,避免顶丝直接接触并损坏结合面。
12.起吊大盖前应对吊车制动器,钢丝绳进行仔细检查,行车吊钩上设置必要的链条葫芦,以便汽缸找平衡和及时校正四角荷重。
吊缸必须由一名熟练的起重工指挥,其他人员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由安检、生技科有关人员及厂级领导在场监视起吊全过程。
当汽缸吊起到100mm以上时,检查汽缸水平,此时应能自由下落至原位;
继续起吊时,每升高50mm左右应全面检查水平,并及时校正歪斜。
如有歪斜,可用头部焊有铜套的大橇杠或葫芦协助调整平衡,禁止强行起吊,损坏设备。
发现缸内有磨擦声及其它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止起吊,检查排除异常后方可起吊。
起吊过程中,未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禁止任何人将头手伸入缸内。
起吊时要保持水平以防碰伤叶轮,上缸吊出后,翻缸放置妥当。
13.将转子置于先前测量轴端至缸体固定端的大致尺寸位置,检测叶轮与扩压器流到对中数据,测量各级密封间隙,叶轮与推力盘等端面圆跳动,叶轮口环和轮盘背部密封处径向圆跳动等数据,拆除径向和止推轴承。
九、低压缸,高压缸装复前应具备如下条件:
1.全部零部件经清洗检查,修理合格,新更换的备件经过全面检查和试装,全部基础数据已经检测完毕。
2.缸体已经过扣空缸和找洼窝检查,隔板与缸体已预组装。
缸体疏水管,油室,进回油管等均经过吹扫或清洗,油室确认不漏油,缸体下部管道经检查确认无异物掉入。
3.运行中的故障原因已经查清,并已消除。
十、各部转配间隙整定和检查如下
1.转子工作位置的规定和整定,转子工作位置是使转子紧靠止推轴承工作面时,各级叶轮出口中心线与扩压器中心对正,充许对中偏差小于±
0.5mm,如因制造误差无法满足此要求时,应优先保证高压级流到对中,并注意使两端机械密封工作长度满足要求(机械密封工作面还可以通过调整轴向环厚度来满足),调整止推轴承工作侧垫片的厚度来保证。
2.开式叶轮与盖环的端面间隙的整定,在工作侧止推轴承定位后,调整高压缸前两级盖环定位止口内的垫片厚度,保证半开式叶轮的端面间隙为1.27mm。
3.转子总串量的检查高、低压缸转子的总串量应在不装推力轴承和前后端密封的情况下,串动转子来测定。
4.机械密封工作长度的检查调整在转子装上前后端动环,并将转子置于规定的工作位置上时,测量动环至密封室内轴向定位环的深度。
当该深度不符合规定的工作长度时,应考虑根据转子与扩压器对中的情况综合调整。
高低压缸机械密封工作长度。
5.止推轴承间隙的检查和整定止推轴承间隙的检查是在组装发两侧止推轴承和上紧轴承上盖后,通过前后串动转子来测量。
高压缸止推轴承间隙为0.23-0.33mm,低压缸止推轴承间隙为0.28-0.38mm,间隙超差时,调整止推轴承非工作侧垫片。
6.密封间隙检查密封左右间隙用塞尺检查,上下间隙用贴胶布法检查,并应符合检修图表中的规定。
十一、低压缸、高压缸的装复程序
1.将上下缸清洗干净,分别装入上下半隔板,并将上缸水平面上的隔板固定销饼上好,销饼不得高出上缸水平结合面,并有不少于0.01mm的间隙。
2.在转子上装上前后端机械密封动环,将转子吊平后轻轻放入下半汽缸;
并按拆卸时测量记录的转子轴端定位尺寸使转子移至该位置。
3.在该位置上作如下测量及记录:
a:
测内密封、平衡盘密封及端部密封径向隙;
b:
检测各级叶轮出口与扩压器流道的对中情况,对中误差应小于0.5mm;
c:
检测机械密封工作长度(即动环工作面至密封腔内静环组件定位端面的轴向深度);
d:
检测高压缸前两级半开式叶轮的轴向间隙,应为1.27mm,否则应调整进口盖环定位垫片厚度来保证;
4.清扫结合面:
试扣大盖,此时大盖应靠自重落入就位密合,中分面出现的间隙应能在上紧中分面螺栓时消除。
5试扣合格后,吊开上半缸:
中分面涂上密封胶,涂层厚度应均匀,随即吊入上半缸,先拧紧两端靠近轴封位置处的中分面螺栓,再从缸体中部朝两侧对称拧紧.
6.检查两端密封室处的中分面密合无间隙,上下不错口,密封室清洁无杂物,进回油气孔等不堵塞.
7.按与拆卸时相反的程序装配两侧机械密封,径向轴承和减压衬套以及止推轴承,但应注意止推轴承工作侧的高速垫片应使5.3.1.2条a选定的垫片,不得错用.
8.装配完毕后,将转子推至止推轴承工作面,测量并记录叶轮出中与扩压器流道的对中心寸,并使之符合图纸规定值,否则应高速止推轴承工作面的定位垫片厚度,达到规定要求。
9.扣上轴承盖,检查止推轴承间隙,超差时,可调整止推轴承非工作侧垫片的厚度。
10.装轴位移探头和振动探头;
探头零位调正后,轴位移探头背景示位移应与机械位移相一致。
11装配联轴器;
应符合HG25744《液压装配联轴器检修技术规范》。
12.恢复全部油气管道。
十二、径向轴承和减压衬套检修技术要求
1.检查减压套油沟深度和宽度,其值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有平滑的圆角;
衬套巴氏合金贴合良好,无裂纹、脱落、磨损,衬套定位螺钉和螺钉孔的径向和端头间隙应小于是1.5mm,防转销对位正确,不松劲、高度适宜,衬套浮动灵活自由。
2.衬套端面与轴承壳体端面沿圆周接触良好、不张口。
3.壳体防转销和定位螺钉长度合适,与销孔对正不错位。
十三、转子组件检修技术要求
1.转子检修应符合HG25745《离心机压缩机转子检修技术规范》
2.检查主轴、叶轮、止推盘、轴间衬套、平衡盘等零件,应无裂纹和较大的磨损,在转子清洗除垢、轴颈抛光处理后,进行着色探伤检查。
3.检测转子直线度偏差应小于0.03mm,轴颈圆度、圆柱度偏差不超过0.01mm。
4.用红丹检查止推盘与定位轴肩以及止推盘于锁紧螺母的接触情况,沿周向不少于80%,止推盘定位轴肩用千分表检查端面跳动,其值小于0.005mm,止紧推力盘销紧螺母时,用千分表检查止推盘端面圆跳动变化,应不超过0.005mm。
5.检查锁紧螺母与轴上螺纹的配合情况,要求既不松动,又无胶合现象,且螺纹丝扣完好,无毛刺。
6.配楔形环,使之轴向固定,环与槽的间隙0.01-0.03mm。
7.测量各级叶轮、平衡盘及止推盘的端面圆跳动,测量各级叶轮口环气封,隔板轴封、平衡盘及止推盘的径向跳动,其值应符合表13的要求。
8.更换转子时,应校核新旧转子的各部尺寸,确认无误,符合图样要求后,方可使用。
9.转子动平衡精度应达到G1,高速动平衡精度,应使在直至最大连接转速下的范围内动平衡支架上的振动烈度小于1.8mm/S.
十四、压缩机缸体组件检修技术要求
1.宏观检查压缩机缸体,隔板和进口导流器有无腐蚀,开裂和材质脱落等缺陷,并进行着色探伤检查,检查缸体中分面和隔板中分面有无漏气冲刷痕迹和表面腐蚀,缺陷部位应研磨处理,冲刷严重处应补焊后研平。
2.清扫,检查隔板,应无变形,裂纹等缺陷,回流器叶片应完好无损,所有流道应光滑无锈垢。
隔板部分面应密和,最大间隙不超过0.10mm。
3.检查隔板定位槽有无变形,腐蚀和冲刷痕迹,隔板在缸体槽内滑动灵活,不卡涩,轴向和径向不松晃,上隔板在上缸体上的悬挂螺钉齐全完好,并能拧紧,拧紧好不高出中分面。
4.扣空缸不紧中分面螺柱和紧1/3中分面螺柱,检查记录中分面密合情况,紧1/3中分面螺柱后,中分面用0.05mm塞尺应塞不进去,个别塞入部位的塞入面深度不得超过接合面宽度的1/3,个别部位的中分面间隙偏大,充许用增加螺柱紧力的方法予以消除。
5.缸体中分面定位销孔和定位销无变形,毛刺和拉伤,打入定位销,上紧中分面螺栓后,检查缸体中分面在两端密封室处应无错口。
6.检查,清扫各级气封应无污垢,密封梳齿应无倒付,磨损,断齿等现象,气封装配后应无松动或过紧现象,气封片齿应修尖与转子上相应的槽对准,个气封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气封间隙超差经修理仍达不到设计要求或气封损坏应更换气封。
7.当出现各级密封偏差,应用假轴和转子检查这些隔板洼窝相对转子中心的偏差,由子壳体变形或个别隔板或个别定位槽加工误差引起的个别隔板不同心,且偏心小于该处直径间隙的1/3时,充许修刮该级密封进行补偿,否则应视具体情况制订方案处理,当全部密封出现有规律性的偏磨,经找中心证明是由于轴承座松动变形引起时,则应对轴承座的位置进行调整,使中心恢复。
8.清洗缸体滑销,检查高,低缸排汽端联接螺栓应有0.05mm顶隙,上部垫片用手能自由推动,纵向滑销双侧间隙0.05-0.10,且不偏心受力。
9.检查轴承座与下半缸体的连接紧固螺栓,应不松动。
10.轴承座用煤油作渗漏检查,应无漏油和浸油痕迹。
径向轴承下壳体在轴承座瓦窝内的接触面应在80%以上,两侧间隙用0.05mm塞尺检查,应塞不进去,下半瓦壳与轴承座中分面应齐平,轴承座油孔与轴承体相应油孔应对正。
11.中分面紧固螺柱的螺纹应完好,无变形,缩颈、锈蚀和损伤等缺陷,螺柱与螺母配合松紧适宜,罩形螺母顶部应有5.0±
o.5mm的间隙。
12.检查并记录下半缸体水平中分面的纵横向水平度,扣大盖且经找正以后,检测并记录前后轴颈扬度。
十五、联轴器技术要求
1.液压装配联轴器的拆装和检修应符合HG25774《液压装配联轴器检修技术规范》的要求。
2.中间接筒串量:
3.0-6.0mm。
3.增速箱高、低速侧的半联轴器装配要求;
键在轴的键槽内装配松紧适度,在轴槽内的工作深度和轮毂槽内的工作高度符合设计值;
键在轮毂键槽内滑动灵活、接触良好。
十六、增速箱检修
1.径向轴承与止推轴承
a:
检查轴承巴氏合金表面应无裂纹、沟槽、脱落、偏磨、烧灼等缺陷轴承着色探伤检查或浸油检查无裂纹,巴氏合金贴合良好,进油口应圆滑过度。
用压铅法测量轴承顶隙和瓦壳过盈量,大齿轮轴承间隙为0.36-0.44mm,小齿轮轴承间隙0.33-0.38mm,轴承侧间隙用塞尺检查,其对角误差小于0.05mm。
用涂色法检查轴与轴承接触面积,应在下半轴承的60℃-90℃范围内均布,接触区域不小于60℃。
当接触不良时,可结合齿轮啮合接触情况和两齿轮轴中心平行情况,对轴承巴氏合金进行适量修刮,但瓦量不得超差。
轴瓦壳与箱体瓦窝配合松紧适度,检查其接触面积大于85%。
e:
止推轴承接触面积应大于80%。
要求接触面均匀,油沟应光滑无毛刺、边缘无缺口,进油边缘圆滑过渡,上下半止推瓦中分面接合不错口。
2.齿轮与轴
齿面不应有毛刺、裂纹、点蚀、疲劳剥伤等缺陷,齿面上的轻微点蚀、锈蚀斑点应清除干净,齿轮轴应着色探伤检查有无裂纹等缺陷。
齿轮啮合面进行接触检查,要求接触均匀,沿齿高方向55%以上且均匀分布在节线上下、齿宽方向80%以上,压铅法测量齿轮啮合间隙,顶隙0.72-1.08mm、侧隙0.43-0.48mm。
测量齿圈的径向圆跳动,大小齿轮圆跳动偏差均应小于0.01mm,两齿轮中心线平行度极限偏差应小于0.025mm,窜动大齿轮检侧上推间隙应为0.35-0.60mm,小齿轮轴向窜动量为0.51-0.99mm;
轴颈圆度、圆柱度偏差小于0.02mm,表面粗糙度至少为R0.4;
两齿轮轴中心距允许的极限偏差不超过0.10mm。
齿轮发生严重磨损及运行中振动过大,应作动平衡校正,质量不平衡偏心应小于0.5μΜ。
经修理仍达不到设计要求,应成对更换新齿轮。
E:
对新齿轮,应检查核对大小齿轮齿面硬度、齿数和大齿轮两止推工作面间的距离。
3.箱体
箱盖与箱体中分面应平整、光滑、结合面严密,用0.05mm塞尺插入深度不得大于剖分面的1/3。
将油箱清扫干净,检查喷嘴,应固定牢方位正确,油孔畅通不堵塞。
箱盖与箱体不得有裂纹、变形,回油管应畅通。
下半箱体在充分拧紧地脚螺栓的情况下,检查齿轮箱中分面纵横向水平度。
当发现齿轮啮合不良,啮合位置不正确,啮合线歪斜等缺陷时,应用假轴检查两齿轮的中心距和平行偏差。
4:
齿轮箱组装完毕后,沿工作方向盘动大齿轮,应转动灵活;
串动大齿轮检查止推间隙,应与扣盖前相一致,若该止推间隙减小,应检查上下半轴承组装是否错口。
十七、可倾瓦块轴承检修技术规范
径向轴承
1:
拆卸程序
a:
拆去仪表探头和其它妨碍轴承拆卸的仪表接线;
b:
拆轴承盖中分面螺栓和定位销,用顶丝轻轻顶起轴承盖,然后吊开轴承盖;
c:
拆开轴承体中分面螺栓,拆去径向轴承上部;
d:
用抬轴专用工具轻轻将轴提起,提起高度以下半轴承体能刚好绕轴转动为限,且不得超过0.15mm。
将下轴承体绕轴翻转至轴颈上部,拆去下部轴承;
e:
记录每个瓦块在轴承壳中的位置和方向,松开并拆去瓦块背部定位螺钉或枢轴销,依次取出各瓦块。
2:
检修技术要求
1:
可倾瓦块
瓦块巴氏合金层应无裂纹、掉块、脱胎、烧灼、碾压、磨损及拉毛等类缺陷。
巴氏合金表面不允许存在沿轴向的划痕和沟槽,沿周向和划痕和沟槽的深度应不超过0.10mm。
瓦块经着色或浸油检查,巴氏合金应贴合良好,表面无偏磨,接触印痕沿轴向均匀;
瓦块背部承力面光滑,与瓦壳的接触印痕沿轴向均匀并保持线接触,绕枢轴摇摆的瓦块,受力面接触均匀,与枢轴销配合不松晃,瓦背无烧灼压痕和重载痕迹。
瓦块进油边缘过渡圆滑,适宜于油流进入油楔。
组瓦块厚度应均匀,相互厚度差用假轴或轴颈测量,不大于0.01mm。
瓦块背部销孔及相应的销钉应无磨损或偏磨,定位销在销钉孔中的直径产逆流不小于2.0mm,组装后,销钉与销孔的顶部间隙不小于1.5mm,瓦块在瓦壳内摇摆灵活,不顶瓦块;
f:
带热敏元件的瓦块,其热敏零件与瓦块固定可靠不松动,引线绝缘保护层良好,组装后,热敏零件及引线不妨碍瓦块在瓦壳内灵活摆动,也不影响整个轴承组装。
g:
瓦背接触线通过瓦块背面几何中心,接触线两侧形状对称,绕接触线摇摆时,瓦壳表面任一部位不应低于两侧油封(转了装入的情况下)。
h:
当轴压在下半支承瓦上时,左右两块瓦应受载均匀。
2:
轴瓦壳
瓦壳中分面密合,定位销配合紧密,上紧中分面螺栓后,瓦壳中分面不错口。
轴瓦壳两侧油封无磨损,间隙不超差,油填充上下中分接合面密合,且不顶瓦壳,浮动式油封浮动灵活,端面不错口;
用红丹检查瓦壳在下半轴承座内接触情况,应接触良好,左右两侧与轴承座中分面齐平,两侧间隙前后左右均匀,且不大于0.05mm。
瓦壳防转销不高出轴承座中分面。
拧紧中分面螺栓后,瓦壳中分面、轴承座中分面密合无间隙;
轴瓦壳背部紧力或间隙符合制造厂设计要求。
瓦壳进油和回油孔与相应的轴承座油孔对正,测振探头孔、温度测量孔等均能对正。
瓦壳进油孔限流螺钉不松动、固定可靠,孔径符合设计要求。
进、回油孔不堵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