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毁地复垦项目投资可行性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9301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11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毁地复垦项目投资可行性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水毁地复垦项目投资可行性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水毁地复垦项目投资可行性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水毁地复垦项目投资可行性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水毁地复垦项目投资可行性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毁地复垦项目投资可行性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

《水毁地复垦项目投资可行性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毁地复垦项目投资可行性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毁地复垦项目投资可行性建议书Word文件下载.docx

74kw推土机推土40~50米**区

水毁地

645450

客土回填**区

外运土方平整

客土平整,74kw推土机推土40~50米**区

水毁地土方平整

258180

2、农田水利工程

1)排灌工程

清淤原有沟并衬砌

5300

pp纤维混凝土板衬砌**区

新建排水沟

3140

不衬砌排水沟**区

2)建筑物

排水泵站

2.00

涵管桥

8.00

**区

3、道路工程

主干路

7500

主干路路基宽度为6.0米,其中行车道宽4.5米,土路肩2×

0.75米

土路肩部分采用3%的横向坡度,路面结构采用18cm碎石水

泥混凝土面层,基层采用20cm12%石灰土

田间道路

12500

田间路路基宽为5.0米,路面宽4.0米,土路肩2×

0.5米,

路拱横坡,路拱采用双向横坡,路拱坡度为3%,路面结构

采用砂石路面,路基采用素土路基

三、综合经济指标

1、投资标准

元/亩

2731.65

2、年净增效益

245.07 

**市**区水毁地复垦项目

可行性研究摘要书

一、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项目申报单位

基本情况

项目申报单位:

**市国土资源局

通讯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联系人: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基本情况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设计有限公司

合作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所在地(市)、县(市)

**市**区

项目区地理位置和范围

项目区坐标范围

**区**区片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4°

15′03.3″-124°

16′13.0″,北纬43°

37′58.8″-43°

38′41.0″之间。

双山鸭场片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4°

02′23″-126°

03′10″,北纬43°

45′02″-43°

45′38″之间。

孤家子镇大林子村1片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4°

10′02.6″-124°

10′50.3″,北纬43°

37′55.8″-43°

38′27.3″之间。

孤家子镇大林子村2片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4°

11′18.2″-124°

12′01.9″,北纬43°

38′09.7″-43°

38′45.9″之间。

柳南乡片区:

地理坐标东125°

39′10.8″~125°

50′05″″,北纬41°

54′55.7″~42°

00′55″。

叶赫镇砬子沟村片区:

地理坐标东经124°

36′28.0″~124°

37′06.4″,北纬42°

59′03.9″~42°

59′46.5″。

叶赫镇叶赫村片区:

30′34″~124°

31′29.6″,北纬42°

55′54″~42°

56′30″。

叶赫镇兴隆村片区:

30′30.0″~124°

31′10.9″,北纬42°

52′56.7″~42°

53′35.6″。

叶赫镇永合村片区:

32′50.1″~124°

34′28.7″,北纬42°

54′55.6″~42°

55′52.1″。

叶赫镇板仓子村片区:

27′45.7″~124°

28′16.4″,北纬42°

54′12.4″~42°

54′32.4″。

项目所涉及行政乡(镇)、村

项目申报类型

项目性质

水毁地复垦

土地权属情况

所有权属为国有和集体所有

地貌

类型

地形地貌

项目区所涉及的9个片区内铁东区叶赫镇的片区均有河流经过,属于典型的河谷冲积平原——河套地,地势起伏,地形平均坡度在1—5度之间,项目区微地貌属平原。

辽河垦区的4个片区都为内涝水毁地,地势平坦低洼。

项目区

微地貌

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建设规模448.13公顷。

项目区土地

利用现状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456.61hm2,现状土地利用类型(一级类)为林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和城镇村。

此次规划不动工面积8.48hm2:

其中包括有林地0.7hm2、其他林地0.76hm2;

公路用地3.09hm2、农村道路用地1.76hm2;

河流水面0.44hm2、水工建筑用地1.73hm2。

其余均参加整理。

项目区动工面积448.13hm2:

包括现状农村道路9.06hm2;

沟渠13.13hm2;

裸地(水毁地)423.09hm2。

预计恢复耕地面积

423.09公顷

恢复耕地率

94.41%

项目建设期(年)

2年,2010年10月~2010年12月,2011年4月~2011年6月30日工程竣工验收

项目投资估算

1836.2万元

亩均投资(元/亩)

建设任务

1.土地平整

土地翻耕423.09公顷,外运回填土64.55万立方米,外运土方平整量64.55万立方米,水毁地土方平整25.82万立方米。

2.农田水利

改建主干排水沟5300m,清淤成型后,全部采用PP纤维砼板衬砌;

新建排水沟3140m。

修建涵管桥8座,排水泵站2座。

3.田间道路

改建田间道12500m,改建主干路7500m。

项目预期目标

增加土壤肥力,提高粮食产量。

同时对项目区内的道路、农田水利进行规划和配置,完善项目区整体功能,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能力。

使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并能够与周围地块相互协调,实现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及农业发展。

达到促进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之目的。

项目完成后恢复增耕地可达到423.09公顷。

项目预测效益

年净增效益245.07万元

项目总投入情况

项目由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和田间道路三部分构成。

估算总投资1836.2万元,亩均投资2731.65元。

项目实施阶段即2010年9月~2010年11月30日,2011年4月~2011年6月30日工程竣工验收,投资结构如下:

工程施工费1611.7万元,占总投资的87.77%,其中:

土地平整工程930.62万元,占总投资的50.68%;

农田水利工程471.38万元,占总投资的25.67%;

田间道路工程209.7万元,占总投资的11.42%。

设备费7.8万元,占总投资的0.42%。

其他费用180.85万元,占总投资的9.85%,其中:

前期工作费77.36万元,占总投资的4.21%;

工程监理费19.99万元,占总投资的1.09%;

竣工验收费48.35万元,占总投资的2.63%;

业主管理费35.15元,占总投资的1.91%。

不可预见费35.85万元,占总投资的1.95%。

二、必要性与可行性

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旧时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已不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求,农田土壤的改良、耕作能力的提高、低投入高产出和提高农田回报的愿望已成现代农民的发展理想。

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各行业的迅猛兴起,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加大,使得耕地数量不断减少。

为确保**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促进**市社会经济持续稳步发展,根据**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立本项目。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本项目的设立,一是通过复垦水毁地,恢复耕地面积;

三是能够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农业收入;

四是通过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等综合措施,将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大大促进**市生态农业建设;

五是通过对未利用土地进行综合整治,可恢复有效耕地423.09公顷。

通过对项目区进行田、水、路等综合整治,将大大改善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将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这对促进**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项目估算投资1836.2万元,经济效益明显,符合利用土地整理专项资金的要求;

具有较好的社会、生态效益,项目实施对当地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项目实施是有保障的。

项目风险与不确定性

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不可抗力自然灾害,导致工期延长,工程建设所需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农产品价格下降,带来资金上的不足。

三、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期为2年,估算总投资1836.2万元。

四、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

通过对项目区自然概况、社会经济状况、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土地复垦措施、投资估算及综合效益分析,经过农业专家评审,认为本项目潜力大,土地资源整理后,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在省重点投资扶持下,通过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本项目实施将会得到充分保证,切实可行。

1综合说明

1.1项目简介

1.1.1项目名称

**市**区水毁地复垦项目。

1.1.2项目类型

本项目是以裸地(水毁地)恢复为耕地,完善农田配套水利设施为主要目的,集中资金成规模的进行复垦的项目。

本项目申请省投资重点项目。

1.1.3项目性质

由于项目区受到洪灾导致耕地成为水毁地,通过水毁地的综合整治,使之成为适合生产的高质量耕地,确定项目性质为水毁耕地复垦项目。

1.1.4项目建设地点与规模

项目区涉及到辽河垦区和铁东区的2个农场2个个乡镇,共计2个农场、6个行政村。

分为9个片区,分别为**区**区片区、双山鸭场片区、孤家子镇大林子村1片区、孤家子镇大林子村2片区,铁东区叶赫镇的砬子沟村、叶赫村、兴隆村、永合村和板仓子村。

项目区总面积为456.61hm2,扣除原有不动工面积8.48hm2,建设规模为448.13hm2。

**区**区片区:

该片区总面积130.87hm2,扣除不动工面积1.46hm2,建设规模129.41hm2。

该片区总面积82.3hm2,建设规模82.3hm2。

该片区总面积49.68hm2,建设规模49.68hm2。

该片区总面积27.65hm2,扣除不动工面积1.31hm2,建设规模26.34hm2。

该片区总面积40.62hm2,扣除不动工面积3.5hm2,建设规模37.12hm2。

该片区总面积25.83hm2,扣除不动工面积0.02hm2,建设规模25.81hm2。

该片区总面积27.47hm2,扣除不动工面积2.04hm2,建设规模25.43hm2。

该片区总面积14.54hm2,扣除不动工面积0.15hm2,建设规模14.39hm2。

本项目区各个片区地理区位图如图1.1-1。

图1.1-1项目区各个片区地理区位图

1.1.5地貌类型

本项目区的9个片区内有5个片区有河流经过,属于典型的河谷冲积平原——河套地,地势起伏,地形平均坡度在1—5度之间,项目区微地貌属平原。

1.1.6土地权属状况

新鲜分场、双山鸭场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其余土地所有权属于行政村村集体所有,耕地已承包到户,以户为单位进行耕作管理。

土地权属清楚、界限明确、无土地权属纠纷,并已颁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

各农户承包经营的土地座落、四至、面积、期限以及相关权利与义务在承包协议书中均有记载。

1.1.7项目建设工期

本项目建设工期为2年,自2010年10月~2010年12月,2011年4月~2011年6月30日工程竣工验收。

1.1.8项目建设目标

水毁地复垦是省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重大转变,结合某省实际情况,本项目建设任务和目标如下:

(1)通过水毁地复垦,恢复耕地面积,全面提高项目区耕地生产水平,使之恢复耕地面积达到423.09公顷,恢复耕地率达到94.41%,复垦后一方面可以提高耕地的质量,提高科学技术含量,提高机械化、现代化生产能力;

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及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提升土壤等级,防止环境恶化。

加之建设排灌水设施和生态保护工程,可以有效控制水土流失,起到保护和利用并重的作用,改善项目区内生态环境,提高农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项目区内制约耕地建设和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基本排除,复垦后现有耕地单产在当年就可以达到较高水平,恢复耕地单产也在二、三年内达到当地较高水平。

(2)按照某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等工程布局;

结合农业、水利、交通、电力、等部门的规划要求,合理确定工程建设规模。

(3)项目区内确定的水毁地复垦项目,其工程建设标准在一定时期内应满足相关部门的规划要求。

1.1.9项目投资估算

本项目的建设工程由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和田间道路组成。

项目建设规模448.13hm2,估算总投资为1836.2万元。

2项目背景

2.1**市简况

某市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远在殷、周时代就有先人在这里生存繁衍,距市区50公里的二龙湖畔燕国古城遗址,是汉民族最早开发东北的见证。

距市区30公里的叶赫满族镇,是清代孝慈高皇后的出生地;

慈禧、隆裕两皇后的祖籍地。

文有翰林,武有将军。

某市是东北的军事重镇,解放战争期间,“四战某市”名遐中外,被史学家誉为“东方马德里”。

某市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齐全。

某市工业基础雄厚、体系完备。

某市农业发达,素有东北三大粮仓之一的美誉,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2.1.1地理位置

**市位于松辽平原中部,吉林省西南部,辽、吉、蒙三省(区)交界处,堪称松辽平原的一颗明珠。

辖公主岭市、双辽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铁东区、铁西区、辽河农垦管理区,总面积1.4万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741平方千米,总人口330万人(2005年),市区人口62.4万人。

2.1.2自然条件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地貌类型多样,地域性差异明显。

山地约占总面积的6%,丘陵占总面积的15%,平原约占总面积的79%。

全市有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47312公顷,其中水田37962公顷。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生长多种农作物。

公主岭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双辽市均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市)。

在农作物中,以玉米、大豆、水稻最为著称,其次为高粱、谷子、小麦等。

在经济作物中,葵花籽和甜菜产量较多,其次是花生、蓖麻、烤烟、瓜果等。

  森林资源:

**市森林总面积为30.65万公顷。

其中人工林占一半以上。

**市东部分布着大面积森林,中西部以农田防护林为主,有小面积片林。

东部低山丘陵生长着茂密的天然林。

主要树种有蒙古柞、山杨、春榆、白桦、水曲柳等。

2001年造林面积12139.2公顷,封山育林面积10400公顷。

  草地资源:

**市草地资源总面积14.4万公顷,其中放牧场8.92万公顷。

采草场3.7万公顷。

双辽市和公主岭市北部的部分乡镇因位于松嫩平原的南缘而具有大面积的草原,伊通满族自治县和梨树县南部有较大的荒山草坡。

  野生动植物资源:

**市的东部、南部和西部的半山区、丘陵地带,山峦起伏,草木茂盛,动植物资源丰富。

野生动物兽类有黄羊、狐狸、狼等。

鸟类有野鸡、啄木鸟等178种;

鱼类有链、鲤、鲫、鲶、草鱼等27种。

两栖类有黑斑蛙、大蟾蜍、东北雨蛙等3种;

野生植物种类繁多。

食用野生植物有蕨菜、蘑菇、山里红等50多种。

药用植物有人参、甘草、五味子、枸杞子、黄麻等293种。

  矿产资源:

**市东部和南部山区、半山区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含矿现象普遍,有10余处贵金属产地,其中50%有开发利用价值,银储备量据亚洲第一。

能源矿产有刘房子煤矿、伊通煤矿、梨树县五家户天然气等11处。

在金属矿产中,发现金铝等矿产10多个。

放马沟矿山贩锌储量可达40万吨左右。

在非金属矿产中,大顶山硅灰石矿、哈福陶石矿、梨树县石灰石矿产量较大、质量优、经济价值高。

钠基膨润土、石英砂和陶石是外贸中的畅销品。

  水资源:

**市水资源总量为23.99亿立方米。

其中全市多年河川径流量为12.56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11.43亿立方米。

2.1.3社会经济条件

截至2009年7月31日,**市辖铁东区、铁西区2个市辖区,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代管公主岭市、双辽市2个县级市、及辽河管理区、某市经济开发区、某市红嘴经济开发区。

48个乡、59个镇、24个街道办事处、618个居民委员会、1216个村民委员会。

**市面积14323平方千米,人口328万人(2004年)。

2.2项目提出的原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今年入汛以来,某省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全省除白城市外,其他8个市州和长白山管委会都不同程度受灾。

根据某省国土资源厅初步统计:

在480万亩的水毁耕地中,轻度损毁、农民可自行恢复的耕地有330万亩,严重损毁、需要实施土地整治项目进行恢复的有120万亩,无法恢复的有30万亩。

某省国土资源厅土地开发处处长杜波表示,目前水毁耕地面积约占某省耕地总面积的4.8%。

**市在今年7月20日发生短时间内强降雨,产生历史未发生的超标准洪水,由于洪水较大、较急,对我市的河道堤防工程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两岸耕地面积大面水毁,粮食绝收,致使**市人均耕地减少,人均年收入有所下降。

而项目区有多条中小河流流经,这些中小河流特点源短流急,洪水暴起暴落。

由于这些中小河流,特别是河流沿岸的县城、重要乡镇和粮食生产基地的防洪设施少、标准低,甚至很多处于不设防状态,遇到常遇洪水就可能造成较大洪涝灾害。

有些河流河段已经看不到原有的河堤,每当汛期到来时,肆虐的洪水四溢横流,道路被阻断,田地被冲毁,房屋被浸泡、给广大居民造成极大的损失。

根据某省国土厅《关于开展水毁耕地和灾区恢复重建用地需求情况调查的紧急通知》决定对地区进行土地复垦。

恢复有效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而且还可以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

对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水毁地复垦,可以保障河道畅通,防止洪水泛滥,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改善水质和生态环境,有利于发展地区经济优势。

2.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2.3.1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3.2相关规程、行业标准

1、《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行)》;

2、《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3-2000及相关行业技术规范;

3、《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

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

6、《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

7、《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

9、《节水灌溉技术规范》(部颁SL207-98);

10、《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

1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

12、《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SL211-98)。

2.3.3有关文件

1、《关于申报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通知》(国土资耕发[2000]007号);

2、《关于2003年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96号);

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282号);

4、《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2000]316号);

5、《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64号);

6、《关于印发试行<

土地分类>

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255号);

7、《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2]68号);

8、《关于印发<

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69号);

9、《关于做好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3]287号);

10、《关于印发<

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

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363号);

11、《关于改进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入库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115号);

12、《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报件的函》(国土资耕函[2005]010号);

13、《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9号);

14、《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结合土地开发整理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通知》;

15、《关于规范土地开发整理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吉土字[2000]11号文件);

16、《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17号。

2.3.4项目规划与资料

1、《某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2、《**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3、《**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4、《**市土地利用开发整理专项规划》(2002—2010);

5、《**市志》(1986-2000);

6、《**市水利志》;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