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盐 化肥》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9238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盐 化肥》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盐 化肥》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盐 化肥》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盐 化肥》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盐 化肥》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盐 化肥》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盐 化肥》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盐 化肥》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盐 化肥》单元检测题解析版Word文档格式.docx

5.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在水中会电离出OH﹣

B.往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硫酸后溶液的pH降低

C.碳酸钠溶液中存在OH﹣

D.往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蓝色

6.某硫酸溶液的酸性太强,现要调节硫酸溶液的pH,使其变大,但不能高于7,下列方法中能确保达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法是()

A.蒸发溶剂B.加入硝酸钡C.加入氢氧化钠D.用水稀释

7.钾肥可助庄稼抗倒伏,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A.K2SO4B.Ca(H2PO4)2C.(NH4)2CO3D.CO(NH2)2

8.某氯化钙样品中可能混有氯化铁、氯化镁、氯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

取该样品11.1g溶于适量水中,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得到29.7g白色沉淀,则该样品组分的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既无氯化铁,也无碳酸钠B.只有氯化镁,没有氯化钠

C.肯定有氯化镁,可能有氯化钠D.肯定有氯化镁,也肯定有氯化钠

9.星期天,小明同学回家发现自家田里的小麦出现大面积倒伏现象,就向父母提出了一条合理化建议:

明年应在小麦生长期增施抗倒伏的化肥.你认为增施的化肥是()

A.NH4NO3B.CO(NH2)2C.Ca(H2PO4)2D.KCl

10.下列物质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NO3、NaCl、KNO3、(NH4)2SO4B.KOH、BaCl2、KCl、NaNO3

C.KCl、Na2SO4、Fe2(SO4)3、NaNO3D.K2CO3、K2SO4、CaCl2、NaNO3

二、填空题

11.认识厨房中的化学。

(1)食盐是生活中最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

(2)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

在医学上,可用它来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原理为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炒菜时油锅着火,常用的灭火方法是_________。

12.锌和硝酸铜溶液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物质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①大理石②熟石灰③稀硫酸④小苏打⑤硫酸亚铁⑥氯化钾⑦硝酸铵⑧活性炭

按要求填空。

(1)庄稼出现了倒伏情况,应该给庄稼补施的化肥是。

(填序号)

(2)能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合物有.(填序号)

(3)上述物质或主要成分,按物质的分类属于盐的有;

(4)两种物质能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利用上述物质能生成气体的复分解反应有个。

14.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B、C、D和CaCO3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胃液中含有F。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互转化。

请回答:

(1)A的俗称是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a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微观角度考虑,B和F反应的实质是_____和____结合生成水;

该类反应我们常常称为______反应。

三、实验题

15.化学课上教师演示了加热炭粉(过量)和氧化铜混合物的实验,课后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对教师演示中获得的灰红色粉末样品进行实验。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D中盛放的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

实验主要原理:

称取样品粉末Wg,放入C中;

D中装入ag药品;

反应结束,冷却后,称量D中药品质量为bg。

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w-(b-a)×

12/44]/w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主要实验内容

②实验讨论

装置E中盛放的试剂是(15),其作用是(16)。

按上述实验,得到铜的质量分数不精确,你认为是(17)(填:

偏大、偏小、或不能确定),原因是(18),如果要得到了较正确的结果,对该装置改进的方法是(19)。

16.实验室使用块状石灰石(CaCO3)和稀盐酸制CO2,当观察不到有气泡产生,固体仍有剩余时,通常认为反应结束,剩余液呈中性。

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操作】

(1)向试管中加入5粒石灰石,倾倒约试管体积1/3的稀盐酸(1:

1);

观察不到气泡后,仍有固体剩余;

将试管静置。

(2)取上层清液,用pH试纸测得溶液pH=2,说明溶液显酸性;

【实验思考Ⅰ】反应剩余液中有哪些物质?

其中能使溶液pH=2的有哪些?

【实验探究Ⅰ】

(1)甲同学通过实验排除了CaCl2的可能性。

简述其实验方案___________。

(2)乙同学将CO2通入蒸馏水中至饱和,测得pH>5,。

(3)综合甲、乙两同学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剩余液中还含有_______________。

【实验思考Ⅱ】试管中剩余固体是否仍含有CaCO3?

【实验探究Ⅱ】小组同学向试管中继续加入稀盐酸(1:

1),又有大量气泡产生。

(1)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比较稀盐酸加入前后的实验现象,解释“又有大量气泡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1)反应剩余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pH增大,其主要原因是盐酸有挥发性,溶质氯化氢挥发了。

(2)假如用100g14.6%的稀盐酸和足量的石灰石反应,看不到气泡产生时,停止收集气体。

收集到的CO2质量_______(选填“>”、“<”、“=”)8.8g。

四、推断题

17.A﹣J及X均为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其中C为常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F为蓝色沉淀,H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I和X为常见的金属单质,E为蓝色溶液,J为浅绿色溶液,B、D、E、G、J的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

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H的化学式为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B+Na2CO3→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E→F+G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

18.某无色溶液的溶质可能含有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硝酸钡、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探究其溶质成分,某化学小组设计如下方案:

(I).取原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接着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且溶液仍为红色;

(II).向(I)中得到的红色溶液中继续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红色滤液A;

(III).取白色沉淀A,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气泡;

(IV).取红色滤液A,先滴加足量的稀硝酸,再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I)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红色滤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溶液中仍然不能确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为进一步确认该物质是否存在,设计方案为:

取原溶液少许,先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某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即可.

五、计算题

19.小明年前在迎春花市挑了盆叶色浓绿,郁郁葱葱的盆景摆放在自己的房间,可是最近发现叶子发黄,他根据所学化肥知识对此进行研究。

(1)该盆景缺___肥。

(2)小明查到网上售卖的磷酸氢二铵是一种白色的晶体,化学式为(NH4)2HPO4,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

于是他进行了一系列计算后决定购买它,请你完成:

①磷酸氢二铵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其中氮元素和磷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②买66g的磷酸氢二铵,可给他的盆景补充氮元素_________g。

20.对化肥的销售,国家规定了明确的质量要求。

某农业科技人员对农民买来的钾肥进行了检测,称取4.0g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溶解后,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反应。

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钡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假定杂质不参加反应,反应方程式为K2SO4+Ba(OH)2=BaSO4↓+2KOH)通过计算钾肥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判断该产品是否符合包装说明?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试题分析:

A.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可溶于水,用过滤法能将氯化钾溶解不能得到氯化钾;

B.氯化氢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得到氢气;

C.碳酸钠加热时不分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其中水和二氧化碳加热时会变成气体,得到纯净的碳酸钠;

D.碳酸钾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过量盐酸及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在蒸发时变成气体,从而得到纯净的氯化钾.

考点: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酸碱盐的性质

2.B

【详解】

A、自制汽水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晾晒海水制粗盐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配制波尔多液过程中硫酸铜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属于化学变化;

D、酸或碱溶液能改变花的颜色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点睛】

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B

A、取样品,加入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的是双氧水,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

B、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具有助燃性,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B错误;

C、取样品,观察颜色,白色晶体的是氯化钾,黑色粉末的是二氧化锰,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

D、取样品,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浑浊的是石灰水,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

4.D

磷酸二氢铵的有效成分是NH4H2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5.A

【解析】A、碳酸钠溶于水不能电离出OH﹣,故错误;

B、往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硫酸二者会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溶液变为中性,硫酸过量溶液变为酸性,所以后溶液的pH降低,正确;

C、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存在OH﹣,正确;

D、Na2CO3的水溶液呈碱性,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显蓝色,正确;

故选:

【点评】Na2CO3属于盐类,它的水溶液呈碱性,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6.D

【解析】A、蒸发溶剂时,硫酸的浓度变大,能使硫酸的酸性更强,错误;

B、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溶液体积不会明显变化,所以酸性几乎不变,错误;

C、碳酸钠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如果加入的碳酸钠过量时能使溶液显碱性,错误;

D、硫酸加入水稀释时,硫酸的酸性减弱,pH始终小于7,正确。

故选D。

点睛:

酸性溶液的pH值<7;

中性溶液的pH值=7;

碱性溶液的pH值>7。

可简记:

“小酸大碱中7”;

其含义是:

“pH值<7为酸性,pH值>7为碱性,pH值=7为中性。

”并且其中的“小酸大碱”还可暗示:

“pH值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

pH值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7.A

A、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A正确;

B、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B错;

C、(NH4)2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C错;

D、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D错.故选A

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8.AC

取该样品11.1g溶于适量水中,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肯定不含氯化铁;

可能含有氯化镁、氯化钠、碳酸钠。

由于不能判断出样品的成分,可假设11.1g的样品是纯物质的质量。

(1)设纯净的11.1g氯化钙生成的沉淀质量是x

CaCl2~2AgCl↓

111287

11.1gx=28.7g

(2)设纯净的11.1g氯化镁生成的沉淀质量是y

MgCl2~2AgCl↓

95287

11.1gy=33.5g

(3)设纯净的11.1g氯化钠生成的沉淀量是z

NaCl~AgCl↓

58.5143.5

11.1gz=27.2g

根据题意:

因为氯化钙生成的沉淀量小于29.7g,所以另一种物质的生成的沉淀量要大于29.7g,即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可能含有氯化钠;

根据分析可以知道,在该混合物中没有碳酸钠和氯化铁,故A正确;

根据上述解答可以知道,在氯化钙中一定含有氯化镁,而氯化钠可能含有也可能没有,故B错误;

根据上述解答可以知道,在氯化钙中一定含有氯化镁,而氯化钠可能含有也可能没有,故C正确;

根据上述解答可以知道,在氯化钙中一定含有氯化镁,而氯化钠可能含有也可能没有,故D错误。

故选AC。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9.D

【解析】小麦出现大面积倒伏现象,说明缺乏钾元素,应该增施钾肥.

10.A

【解析】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A、四者之间不反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钾能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及钾盐,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四者之间不反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但硫酸铁在溶液中显黄色而题中的溶液是无色的,故选项错误;

D、K2CO3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及钾盐,K2CO3和CaCl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就是指当不同的离子或物质存在于同一溶液中时,如果不能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则说明它们是能够共存的;

例如,氢氧化钠和硝酸钾在同一溶液中是能够共存的。

如果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等特殊物质的话,则说明它们是不能够共存的;

例如,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在同一溶液中是不能够共存的(因为其中的氢氧离子和氢离子能够相互结合生成水)。

11.氯化钠(或NaCl)NaHCO3+HCl===NaCl+CO2↑+H2O用锅盖盖灭(答案合理即可)

(1)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生活中的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2)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HCl=NaCl+CO2↑+H2O;

(3)家里炒菜时油锅着火,最好的灭火方法是用锅盖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

灭火原理:

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12.Zn+Cu(NO3)2===Zn(NO3)2+Cu_

【解析】锌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与铜,反应方程式为:

Zn+Cu(NO3)2===Zn(NO3)2+Cu

13.

(1)⑥;

(2)⑤;

(3)①④⑤⑥⑦;

(4)H2SO4+Ca(OH)2=CaSO4+2H2O;

(5)3

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可知,

(1)庄稼出现了倒伏情况,应该给庄稼补施的化肥是⑥氯化钾;

(2)能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合物有⑤硫酸亚铁;

(3)上述物质或主要成分,按物质的分类属于盐的有①④⑤⑥⑦;

(4)两种物质能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SO4+Ca(OH)2=CaSO4+2H2O;

(5)利用上述物质能生成气体的复分解反应有稀硫酸和大理石、熟石灰、小苏打发生复分解反应。

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4.生石灰CaCl2+2AgNO3═Ca(NO3)2+2AgCl↓CO2+Ca(OH)2===CaCO3↓+H2OH+OH﹣中和

【解析】B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是Ca(OH)2,胃液中含有HCl,故F是HCl,则D是CaCl2,A是CaO,C是Ca(NO3)2。

(1)A是CaO,俗称是生石灰。

(2)D→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l2+2AgNO3==Ca(NO3)2+2AgCl↓,B→CaCO3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3)从微观角度考虑,酸碱反应的实质是H+、OH﹣结合生成水,酸碱之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熟知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15.

(12)2H2O2

2H2O+O2↑

(13)C中的灰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14)2Cu+O2

2CuO

(15)澄清石灰水

(16)检验D装置是否完全吸收了二氧化碳

(17)偏小

(18)水蒸气通过C被D中碱石灰吸收,测得二氧化碳质量偏大(19)在装置B与C之间接一个与D相同的装置

①打开A的上塞、活塞,慢慢滴加溶液B中产生气泡,说明产生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对C进行加热。

当C中药品充分反应后,关闭A的活塞,停止加热。

产生的现象为C中的灰红色粉末变成黑色,说明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铜被氧化成氧化铜;

②实验讨论未验证产物是否吸收完全,E中盛放的试剂为澄清石灰水,按上述实验,得到铜的质量分数偏小,原因是水蒸气通过C被D中碱石灰吸收,测得二氧化碳质量偏大;

要得到了较正确的结果在装置B与C之间接一个与D相同的装置。

碳的化学性质

16.[实验探究I]

(1)另取CaCl2溶液,测得其显中性。

(3)盐酸

[实验探究II]

(1)剩余固体中含有CaCO3CaCO3+2HCl==CaCl2+H2O+CO2

(2)盐酸的浓度增大了,反应又能进行了

[拓展延伸]<

[实验探究I]

(1)另取CaCl2溶液,测得其显中性,排出氯化钙的可能性;

CO2通入蒸馏水中至饱和,测得pH>5,说明不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的原因,故剩余液还有盐酸;

[实验探究II]

(1)小组同学向试管中继续加入稀盐酸(1:

1),又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剩余固体中含有CaCO3,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H2O+CO2

(2)盐酸的浓度增大了,反应又能进行了;

【拓展延伸】由探究可知,当盐酸的浓度较低时,碳酸钙与盐酸不能继续反应,故最终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8.8g。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

17.BaSO4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解析】C为常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又是沉淀,则C是CaCO3,CaCO3

CaO+CO2↑,则A是CaO,CaO+H2O==Ca(OH)2,B是Ca(OH)2,Na2CO3+Ca(OH)2==CaCO3↓+2NaOH,D是NaOH。

F为蓝色沉淀,F是Cu(OH)2,G+Ba(NO3)2→H,H为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H是BaSO4,E是CuSO4。

I和X为常见的金属单质,J为浅绿色溶液,则x是Fe,I是Cu,J是FeSO4。

(1)物质H是BaSO4。

(2)B+Na2CO3→C+D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

(3)D+E→F+G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uSO4=Cu(OH)2↓+Na2SO4,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要顺利解决推断题,就要熟练掌握物质的特点、性质、用途、常见的化学反应。

蓝色溶液一定含有铜离子,浅绿色溶液一定含有亚铁离子。

碳酸钙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

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有氯化银、硫酸钡。

18.NaOH,Na2CO3,Na2SO4HCl+NaOH=NaCl+H2ONaNO3,Ba(NO3)2,NaOH,NaCl;

NaCl过量硝酸与硝酸钡溶液;

(I).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产生气泡。

取原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接着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且溶液仍为红色,说明溶液中有剩余的氢氧化钠;

(II).向(I)中得到的红色溶液中继续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红色滤液A,说明有硫酸钠或碳酸钠,或同时含有硫酸钠和碳酸钠;

(III).硫酸钠钡沉淀不溶于酸,碳酸钡沉淀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而溶解,同时生成二氧化碳,产生气泡。

取白色沉淀A,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气泡,说明沉淀是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原溶液中同时有碳酸钠和硫酸钠;

(IV).取红色滤液A,先滴加足量的稀硝酸,再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A有氯化钠,但由于加入盐酸时生成氯化钠,故无法证明原溶液中是否有氯化钠。

(1)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酸钠和硫酸钠、氢氧化钠;

(2)步骤(I)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的原因在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中加入盐酸时,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反应方程式为:

HCl+NaOH=NaCl+H2O;

(3)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溶液呈红色,说明氢氧化钠有剩余;

硝酸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红色滤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氢氧化钠、硝酸钠、氯化钠和过量的硝酸钡;

(4)原溶液中仍然不能确定含有的物质是氯化钠,为进一步确认该物质是否存在,设计方案为:

取原溶液少许,先滴加过量硝酸与硝酸钡溶液,除尽碳酸钠和硫酸钠,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氯化钠;

反之,没有氯化钠。

19.氮13228:

3114

(1)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提高产量;

说明该盆景缺乏氮元素,即缺氮肥;

(2)①磷酸氢二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

4)×

2+1+31+16×

4=132;

磷酸氢二铵中氮元素与磷元素的质量比为(14×

2)︰31=28︰31;

②66g的磷酸氢二铵,所含氮元素的质量为66g×

×

100%=14g。

20.87%符合产品包装说明

【解析】解:

设4.0g钾肥样品中含有硫酸钾的质量为x,

K2SO4+Ba(OH)2=BaSO4↓+2KOH

174233

x4.66g

x=3.48g

则这种钾肥样品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100%═87%,由于87%>86%,该钾肥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符合产品包装说明;

答:

该钾肥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为87%,该产品符合包装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