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10篇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同学们想进一步验证这句话的真假吗?
学完等比数列知识之后答案就会水落石出。
”这时学生都在猜测笔者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呢,他们学习等比数列的知识时情绪饱满、热情高涨。
三、巧设情境,引人入胜
问题情境的设置对于提高问题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过,在课堂教学的具体过程中,设置问题情境不能随意,而是要千方百计地去创设问题情境。
比如,在传授“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这个知识点时,笔者就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穷青年与贪婪富翁的故事,即1分钱换成10万元之故事。
学生听完故事后,都在思考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标,有的学生通过求和公式来计算,左算右算总是算不出正确的结果来。
此时,笔者提醒学生,这个计算范畴属于等比数列的类型。
这样,学生为了找出正确答案,而不断往下深入学习等比数列知识。
四、启发思考,扫除障碍
在数学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该时刻注意学生在思考问题过程中存在的障碍。
如果发现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遇到了一定的阻力,教师应该适当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相关问题,指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不断扫除学习障碍,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尽量到达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
比如,在传授排列组合知识之前,笔者就先提出问题:
“如何计算凸n边形对角线的条数?
”很多学生都难以入手回答这个问题,为此,笔者分别提出如下几个问题:
①在凸n边形中每一个顶点跟其余顶点的连线有几条?
②几个顶点根其余顶点的连线一共有几条?
在这几个问题的启发下,学生可以很快地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五、结语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属于一种非常重要的高中数学教学艺术。
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密切结合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问题的趣味性及艺术性,还要适当把握课堂提问的难易程度。
同时,要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及时作出评价,并鼓励学生学会置疑。
唯有如此,才可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提问效果,进而增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作者:
宋国军工作单位:
湖南省长沙市周南中学
第二篇
一、概念教学中适时示错,辨析概念的本质特征
数学概念是数学的逻辑起点,是学生认知的基础,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核心。
概念学习是数学学习的核心之一。
概念学习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包括对概念的分类、概念的结构、概念获得、概念的运用等方面的研究。
可见,概念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学生学习深奥知识的基础,更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依据,但是在实际的概念教学中,部分学生对于概念往往是一知半解,更加谈不上深入理解。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通过适时示错,将学生较易产生错误的概念内涵以错误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让学生通过比较、辨析以及探讨,自主发现错因,从而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的本质,加深其留在学生大脑中的印象。
二、解题教学中适度示错,提升学生解题的能力
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还要善待学生犯的错误,将学生犯的错误作为一种宝贵教学资源加以分析研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学生的错误,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探究避免错误产生的方式方法,促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提高。
因此,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度示错,为学生提供质疑和探讨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分析、探讨以及探究,发现犯错误的原因,从而加以改正。
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正确的审题方式和步骤,同时还锻炼和提高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归纳中易错总结,重视知识易错点归纳,促进防错经验的积累
复习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查漏补缺、纠错的过程。
在复习课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对数学知识、方法的易错点进行总结归纳,累积防范错误的经验。
例如,在复习等比数列时,要引导学生归纳出等比例数列学习中的易错点,并设计出相应的易错巩固题,树立学生解题的自信心。
学生在整理归纳等比例数列知识的易错点过程中,不仅能够加深对易错点的印象,累积防错的经验,还能够促使带着一定的识错眼光和防错能力解决等比例数列的相关问题。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非常勤奋也非常聪明,但是却往往因为忽略一些细节问题导致学习的效果不理想,长此以往,会抑制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示错教学,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模拟错误的情景、体验错误的成因、探究纠错的方法、提出防错的措施,师生之间才能够产生共鸣,使整个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杜红英工作单位:
青海省湟中县李家山中学
第三篇
一、高中数学课堂创新的原则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不同的创新教育.教师要鼓励学生扬长避短,根据自己的身心特点,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与个性特色[2]高中课程的设置,各个学科之间是有结合点的,相互之间是渗透的.因此,创新教育会充分挖掘各个学科之间的结合点,在教育全过程和全方位中渗透创新教育.大胆创新,开拓进取,解放师生的脑、眼、手、嘴.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知情意行的结合[3].
二、高中数学课堂中创新教育的措施
1.创设教学情境,增强高中生自主学习意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讲解“圆”的性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一定的问题,比如,教师可以在学习新课之前向学生提问,问学生知道“圆”的性质吗,然后再让学生具体说一下.这样就可以先将学生带入一个问题情境,然后教师再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及点评.由于问题的提出,学生的思维会比较活跃,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画一些“圆”,让学生观察“圆”的特点以及性质.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创造动机
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只有学生有了创新意识,学生才会努力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进行创新活动.而创新思维主要是来源于学生的质疑精神,以及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精神.高中数学教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要允许学生质疑,质疑教师的讲解,质疑专家的观点,质疑课本,质疑所有自己认为有问题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创新观点,教师要进行鼓励、表扬.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不应该是批评与挖苦,而是应该先肯定学生的创新精神,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这样师生之间会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关系,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最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加强数学思想的培养
数学思想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高中教师在数学课的教授过程中要鼓励和创设机会让学生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来.只有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学生才能够了解数学思想,体会数学思想,从而在数学思维活动中培养自己独特的数学思维.
4.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
流畅性、变通性以及独特性.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课程有重点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在讲授概念和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组织和联络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现象.因此,教师要有意培养学生的思维流畅性.在发展思维的独特性方面,教师既要捕捉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新异性,又要通过活动课和思训课,创设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独特性的情境,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的动力.
5.树立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学生的个性发展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探索欲望以及意志力和挑战精神.除了以上所提及的个性品质,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坚强的意志,鼓励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要坚持不懈,要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总之,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所有的教师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高中数学教师也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所以,高中教师应该在数学课堂中时刻灌注创新教育的思想,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谭也男工作单位:
江苏省滨海县明达中学
第四篇
1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从目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来看,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在高中数学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成为重要的方法.首先,从高中数学内容来看,具备创设情境的条件;
其次,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创设情境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最后,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这一节中如何让学生把对初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迁移到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中?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的情境,例如单调弹簧振子、圆上一点的运动、四季变化等实例,使学生感受周期现象的广泛存在,认识周期现象的变化规律,体会三角函数是数形结合的产物.
2重视推进探究式学习方法,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新课程把“自主探究性学习”作为改革突破口,从根本上改变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落后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领学生探究式学习,具有使学生学会思考合理性、真正掌握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的明显优势,对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有裨益.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把探究式学习放在首位,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高效课堂的构建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例如,在学习“复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回顾一下初中所学的“平方差公式”以及无理分式的化简方法———“分母有理化”: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乘以分母的平方差的另一半.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仿照得出复数中的“平方和公式”以及复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分母实数化”: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当学生得出结论后,他们不仅深刻体会到了初、高中知识的紧密联系和互相转化,同时还增强了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
3重视数学教学的实用性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其最终目的就是提高教学实用性,满足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需要.基于这一目的,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应把握构建原则,明确课堂教学方法.
1)构建高效课堂过程中,应保证教学模式符合高效性要求.在构建高效课堂时,应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实际教学需要,符合高效性的要求.
2)构建高效课堂过程中,应保证教学方法符合高效性要求,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关系到高效课堂构建效果的关键,基于这一认识,在构建高效课堂中,应选择适合课堂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满足高效性的要求.
3)构建高效课堂过程中,应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高中数学与其他科目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满足构建高效课堂的需要.
4)教师应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例如,在“学习排列组合”“随机事件”的概率问题时,可以以福彩“双色球”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号码的组合情况及中奖的概率,让学生充分体会到随机事件的结果的不确定性,同时学生也领悟到生活的许多诸如“买一送一”等抽奖的活动都要理智对待.
4尝试采用问题式导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问题式导学法”的基本流程是:
“展标设疑—自主学习—探究拓展—教师指导—训练提升—达标应用”,问题引领、学生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避免了学生自主学习漫无目的,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针对性,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解决大部分问题,解决不了的再由小组合作解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绝大部分时间留给了学生,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进行训练,使每个学生每堂课都有收获,在不同层次上有所提高,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构建高效课堂十分必要,构建高效课堂不但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能够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为此,应对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性有足够认识,并采取多种手段,保证高效课堂的构建取得积极效果.
梁正业工作单位:
广西百色市平果县平果高级中学
第五篇
因材施教是实施差异性教学的核心,而分层教学是实施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
要做好因材施教,首先,对学生要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分层次教学是将同一班级学生按一定的标准分成各个不同小组,进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各组学生分别实施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分层教学,我们可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实施。
1.教学对象分层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教学各因其材,墨子也主张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
认真研究全班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性差异,综合考虑全班每个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将全班学生相对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即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组。
2.教学目标分层
与义务教育阶段不同,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根据新课标的三维教学目标及分层教学的基本思想,针对每层学生的自身特征,将教学目标分解到每个层面上,根据“最近发展区域”原理,各层学生的教学目标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目标分层不是减少目标,分层是手段,是通过多途径、多方式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时,教师应该以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秀生“吃得饱”为原则,既要有统一的教学活动,又要对学困生个别辅导,还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优秀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崭露头角。
同时教师还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3.教学过程分层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时,课堂教学的分层可作如下设计。
课题情景的引入做到分层设计①图片展示:
身边的椭圆,所有学生观察图片,从实际问题引入,使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实际,激发学生探求实际问题的兴趣。
②提出问题:
如何画出椭圆呢?
教师用课件动态演示椭圆的形成过程,同时指点归纳椭圆定义时可类比圆的定义,并注意定义中常量与变量的关系,即哪些量发生了变化,哪些量没有变?
中等生和优秀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并画图,调动这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③通过画椭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有一部分优秀生回答归纳“两定点间的距离没变,绳子的长度没变,点在运动。
”优秀生可以通过自己观察、讨论,归纳、概括出椭圆的定义,对于学困生和中等生,主要是深刻理解椭圆定义以及定义中的条件。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做到分层设计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习和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
提问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途径。
要真正做好分层提问,教师在设计问题上必须认真研究。
要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循序渐进地掌握新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应构建并运用“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
①设疑自探:
是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具体问题,放手让所有学生自学自探。
②解疑合探:
是指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③质疑再探:
是指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诱发学生深入探究。
4.教学训练分层
课堂练习以及课后作业是强化知识和技能,提高应用知识能力的有效方式,是数学学习和应用的必要环节。
由于学生存在着差异性,教师在练习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例如,在学完《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内容后,教师可以设计一组渐进性的练习题,包括三种练习。
类似这样的练习分层,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差异,做到辅导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从而达到教学训练分层的目的。
高中数学教师要正确看待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努力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在水平和深度上更加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要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做出思考和判断,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真正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均衡发展。
李世强工作单位:
平遥县第三中学校
第六篇
一、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采用多媒体教学
在高中数学中有立体几何和函数的问题,它们都是很抽象的知识点。
而一般的板书或是课本,很难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这就造成了学生的概念模糊,似懂非懂。
但是多媒体就能够解决教师和学生的困惑,能够利用数学软件,将立体图形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
对于函数的定义和变化或是取值都能够给予很好的解释。
二、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入数学以外的知识
很多教师觉得数学课堂的时间非常珍贵,所以在上课的时间里,教师通常会讲述更多的内容。
但是这就大大缩短了学生思考和消化的时间,所以再珍贵的数学课堂都需要放松一下。
根据有关数据,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坚持15分钟。
所以教师可以在一个时间段的时候给学生讲述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或是数学家小时候的故事,又或是数学定理发现的有趣的故事。
这些故事可能与课堂无关,但是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休息片刻”,能够让他们消化一下。
而且这些关于数学的小故事也能够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能够发现其实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三、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加入讨论的时间
虽然是在同一个教室上课,但是因为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一样,所以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但是为了能够使学生的进度统一,教师往往是照顾大多数人的感受。
因此,在课堂留下一定的时间供大家讨论,无论是提问题的学生,还是解答问题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王丽萍工作单位:
湖北省咸宁市通州县通山一中
第七篇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意义
1.形象直观的课件让数学可以变得简单
高中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繁多,逻辑性较强,对高中生而言,单纯依靠教师口头讲解和板书理解存在较大难度,影响了教学实效。
借助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特点,能将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公式形象化,促进学生空间想象,加深学生理解。
以三垂线定理教学为例,借助多媒体,教师为学生展示了一组课前准备好的PPT课件,以立方体为模型,再理解定理中的各种情况就很轻松,由于在理解定理之初就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从学生作业的反馈情况来看,运用起来大多得心应手,学习效率直线上升。
2.利用多媒体丰富的教学资源,扩大课堂容量
传统教学模式下,受时间、空间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教学内容的设计、创作无法完全呈现。
而多媒体能够创设出集图、文、声、形及互联网交互于一体的情境,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借助互联网浩瀚的资源库,教师能在单位时间内为学生分享更多新奇有趣的数学知识、数学文化。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多媒体运用应适时适度,重视师生情感交流
多媒体在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弊端,由于教师的精力多用于展示和操作机器,加之多媒体光线等因素影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极易被忽视,有违新课标教学理念。
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正确看待多媒体,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及时对学生学习中的困惑、问题进行解答、疏导,使多媒体的运用适时、适度。
2.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教学,始终以教学为本
调查研究发现,部分教师在对新课标的解读上存在误区,认为现代数学教学应完全摒弃传统教学,这是不正确的,也是有违教育规律的。
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教学,是在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同时,保留并发扬传统教学中的合理成分,始终明确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性手段,应服从并服务于课堂教学,教与学才是课堂的根本,注意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推动教学改革。
3.注重课件品质,提升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的品质对教学效果产生着不容小觑的影响,过于花哨和过于简洁的课件在课堂中都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甚至可能严重打击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对此,教师应积极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不断完善自我,教师与教师之间应相互沟通、交流,对于好的文案、课件设计,应乐于分享,定期举办教研会,对教案和课件展开研讨,不断讨论、调整课件设计,优化课件品质。
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日益普及推广的今天,将多媒体应用于课堂教学,已经逐步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素质教育发展开拓出一片新的视野,对推动教育改革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多媒体使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与结果的教学得到更好的结合,使数学兴趣、情感与数学的理性思维教育得到有机的融合,为现代数学教学改革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障。
刘莉工作单位: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一中
第八篇
一、采用互动式数学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是以老师为中心,老师讲,同学们听。
这样的教学,虽然让老师觉得非常充实,一节课能够讲很多的内容,但是同学们掌握的却不足70%。
这样灌溉式的教学,效率非常低,常常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
所以,高中数学的教学课堂应该将中心转向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老师在讲每个知识点的时候,可以让同学先来回答对这个知识点的初步认识,然后让不同意见的同学进行补充或是改正,之后再给同学们讲解正确的答案。
这样同学们就有一个思维的过程,久而久之,就算没有老师的讲解,学生自己也能够理解新的知识点。
除此之外,老师也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例如,让学生来讲一节课,讲述自己对这节课的认识,最后老师再做补充。
还有,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同学们一定会做大量的习题,这样对于一些难题,老师可以请会的同学上讲台讲解。
有的时候,虽然他们会做,但是却不明白每一步的意义。
这样一个讲题过程就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而不是“依葫芦画瓢”。
二、采用问答式的数学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般的数学老师都会在课堂上面向同学们提问关于数学的问题,然后请同学来回答,最后老师再进行讲解。
这样一个教学过程就完成了。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是被动思考的,或者在思考的也只有那几个想要回答问题的人。
同学们的思维得不到锻炼,思维能力自然就下降了。
所以,这个问答式的过程应该反过来,要求同学们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