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 硝酸 硫酸试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8830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4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氨气 硝酸 硫酸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氨气 硝酸 硫酸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氨气 硝酸 硫酸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氨气 硝酸 硫酸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氨气 硝酸 硫酸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氨气 硝酸 硫酸试题文档格式.docx

《氨气 硝酸 硫酸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氨气 硝酸 硫酸试题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氨气 硝酸 硫酸试题文档格式.docx

10.浓硫酸与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与水。

反应中,硫酸所表现的性质有

A.只有酸性B.只有强氧化性C.脱水性D.先是强氧化性,后是酸性

11.不稳定性①久置的硝酸常呈,是由于缘故。

所以硝酸常保存在中。

②实验室制HNO3时,不强热而用微热,是尽可能减少。

12.

浓H2SO4

稀HNO3

浓HNO3

强氧化性

与金属

Fe、Al

(常温)

Cu(加热)

与非金属C(加热)

与化合物

其他特性

13.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常温下,将铁片置于浓硝酸中:

Fe+6HNO3=Fe(NO3)3+3NO2↑+3H2O

B.向氯化铵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

NH4++OH-=NH3↑+H2O

C.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适量Ba(OH)2:

Ba2++SO42-=BaSO4↓

D.向浓硝酸中加入铜片:

Cu+4H++2NO3-=Cu2++2NO2↑+2H2O

14.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后,溶液的颜色应该是

A.颜色变浅B.逐渐加深C.没有改变D.变棕黄色

15..根据右图所示的A、B、C、D、E五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按如下要求填写相应的物质和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当A是气体单质时,

A是   ,B是   ,C是   ,D是   ,

E是   。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2)当A是固体单质时,A是   ,B是   ,C是   ,D是   ,E是   。

   。

 

16.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试用下图所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至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

→→→。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

A瓶溶液的作用是,B瓶溶液的作用是,C瓶溶液的作用是。

(4)装置②中所加固体药品是,可验证的产物是,确定装置②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

(5)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可验证的产物是。

二.综合实验探究

1.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1】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先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加入试剂;

②加热A试管直到B中品红褪色,熄灭酒精灯;

③将Cu丝上提离开液面。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熄灭酒精灯后,因为有导管D的存在,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

(3)拆除装置前,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

【实验2】实验中发现试管内除了产生白色固体外,在铜丝表面还产生黑色固体甲,其中可能含有氧化铜、硫化铜、硫化亚铜,以及被掩蔽的氧化亚铜。

查阅资料:

①氧化亚铜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铜单质,在氧气流中煅烧,可以转化为氧化铜。

②硫化铜和硫化亚铜常温下都不溶于稀盐酸,在氧气流中煅烧,硫化铜和硫化亚铜都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

为了研究甲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在收集到足够量的固体甲后,进行了如图21的实验:

图21

(4)②中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是。

(5)③中在煅烧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下列对于固体甲的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填字母选项)。

A.固体甲中,CuS和Cu2S不能同时存在B.固体甲中,CuO和Cu2O至少有一种

C.固体甲中若没有Cu2O,则一定有Cu2SD.固体甲中若存在Cu2O,也可能有Cu2S

2.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

氧化成

,而稀硝酸不能氧化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

浓硝酸、3mo/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

已知:

氢氧化钠溶液不与

反应,能与

反应

2NO2+2NaOH=NaNO3+NaNO2+H2O

(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乘放的药品依次是

(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

(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装置②的作用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一局的试验现象是

(6)试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

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

同学们分别涉及了一下4个试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

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3.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碳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想利用一氯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

设计装置如下:

(忽略装置中空气的影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猜测B中可以观察的主要现象是

C瓶出来的气体是。

(3)已知:

①室温下存在反应3HNO2=HNO3+2NO↑+H2;

②在酸性溶液中,NO

可将MnO

还原为Mn2+且无气体生成。

写出检验D中产物是亚硝酸钠的方法:

(4)E装置的作用是。

(5)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上述装置仍有缺陷,为避免D管中生成NaOH,你认为应该进行的改进是。

4.某同学利用下面装置实现铜与浓、稀硝酸反应,过程如下。

Ⅰ.取一段铜丝,用稀硫酸除去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Ⅱ.将洗涤后的铜丝做成匝数较多的螺旋状。

Ⅲ.按下图所示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装入化学试剂。

(1)过程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过程Ⅱ将铜丝做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3)过程Ⅲ的后续操作如下:

①为使浓硝酸与铜丝接触,操作是。

当红棕色气体较多时,轻抽注射器使反应停止,关闭a,取下注射器。

生成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控制b和分液漏斗活塞,玻璃管充满稀硝酸时,关闭b打开a,可见无色气体产生。

稀硝酸充满玻璃管的实验目的是。

(4)将3支盛满红棕色气体的小试管分别倒置在盛有常温水、热水和冰水的3只烧杯中,发现液面上升的高度明显不一致。

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水温/℃

液面上升高度

1

25

超过试管2/3

2

50

不足试管2/3

3

液面上升超过实验1

①根据上表得出的结论是。

②查阅资料:

a.NO2与水反应的实际过程为:

2NO2+H2O=HNO3+HNO23HNO2=HNO3+2NO↑+H2O

b.HNO2不稳定。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

5.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制备氨气,并进行有关氨气的性质探究。

(1)该小组同学加热生石灰与氯化铵的混合物制取干燥的氨气。

①应该选用的仪器及装置有(填字母)。

②生石灰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该小组同学设计如图16所示装置探究氨气的还原性。

①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实验时通入氨气的速率过快,在烧瓶中会出现白烟,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3)该小组同学以氨气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备碳酸氢铵。

①甲同学先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再通入氨气;

乙同学先将氨气通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再通入二氧化碳。

再选择合适的方案并说明原因。

②检验产物中有NH4+的方法为。

(14年海淀零模)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铜与硝酸的反应。

(1)用浓硝酸和水按照不同体积比配成不同浓度的硝酸溶液,各取10mL硝酸溶液分别与铜片反应,实验记录如下:

序号

浓硝酸与水的体积比

实验现象

1:

反应速率快,溶液很快变成蓝色,铜丝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气体呈红棕色

反应速率较快,溶液变成蓝色,铜丝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气体无色

5

反应速率慢,微热后速率加快,溶液变成蓝色,铜丝表面有气泡冒出,气体无色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生成标准状况下0.56LNO气体,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的质量为g(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依据上表,制备NO气体最适宜的是实验II,理由是。

(2)为防止有毒气体逸散造成空气污染,该小组同学改进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夹持仪器略去)。

用该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并验证产生NO气体的性质,实验步骤如下:

Ⅰ.安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Ⅱ.打开旋塞C,从B管上端加入所选浓度的硝酸,至铜丝下沿(不接触铜丝)。

Ⅲ.向上移动B管,使A管液面上升至与橡皮塞恰好接触,关闭旋塞C,反应开始。

Ⅳ.当液面重新下降至与铜丝脱离接触时,反应停止。

Ⅴ.打开旋塞C,向下移动B管,使A中迅速进入少量空气,关闭旋塞C,观察现象。

……

步骤Ⅰ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关闭旋塞C,从B管上端加入水,若观察到,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步骤Ⅲ操作的目的是。

③为使A管内的NO气体完全被溶液吸收,可进一步采取的操作是,能确定NO完全被溶液吸收的现象是。

(14年朝阳一模)某同学对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黑色沉淀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Ⅰ.将光亮铜丝插入浓硫酸,加热;

Ⅱ.待产生大量黑色沉淀和气体时,抽出铜丝,停止加热;

Ⅲ.冷却后,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黑色沉淀,洗净、干燥备用。

(1)步骤Ⅱ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2)步骤Ⅲ中,“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黑色沉淀”的操作是______。

(3)该同学假设黑色沉淀是CuO。

检验过程如下:

查阅文献:

检验微量Cu2+的方法是:

向试液中滴加K4[Fe(CN)6]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有Cu2+。

①将CuO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未见明显现象,再滴加K4[Fe(CN)6]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②将黑色沉淀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滴加K4[Fe(CN)6]溶液,未见红褐色沉淀。

由该检验过程所得结论是。

(4)再次假设,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

实验如下:

实验装置

现象

1.A试管中黑色沉淀逐渐溶解

2.A试管内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

3.B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①现象2说明黑色沉淀具有______性。

②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③能确认黑色沉淀中含有S元素的现象是,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④为确认黑色沉淀是“铜的硫化物”,还需进行的实验是_____。

(5)以上实验说明,黑色沉淀中存在铜的硫化物。

进一步实验后证明黑色沉淀是CuS与Cu2S的混合物。

将黑色沉淀放入浓硫酸中加热一段时间后,沉淀溶解,其中CuS溶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14年石景山一模)下图是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装置:

(1)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B试管中的现象为。

(3)C试管口浸有NaOH溶液的棉团作用是。

(4)如将B试管换成D试管,并从直立导管中向BaCl2溶液中通入另一种气体,产生白色沉淀,则气体可以是、。

(要求填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的化学式;

如有需要,可加装防倒吸装置。

(5)实验结束后,证明A试管中反应所得产物是否含有铜离子的操作方法是。

(6)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过程中,发现有黑色物质出现,经查阅文献获得下列资料。

仅由上述资料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资料1

硫酸浓度mol/L

黑色物质出现的温度∕℃

黑色物质消失的温度∕℃

15

约150

约236

16

约140

约250

18

约120

不消失

附表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黑色物质的相关性质

资料2

X射线晶体分析表明,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黑色物质为Cu2S、CuS、Cu7S4中的一种或几种。

a.铜与浓硫酸反应时所涉及的反应可能不止一个

b.硫酸浓度选择适当,可避免最后产物中出现黑色物质

c.该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是硫酸浓度≥15mol·

L

d.硫酸浓度越大,黑色物质越快出现、越难消失

(14年西城一模)某小组对Cu与浓HNO3的反应进行研究。

记录如下:

I.Cu与浓HN0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II.探究实验1中溶液A呈绿色而不是蓝色的原因。

(1)甲认为溶液呈绿色是由Cu2+离子浓度较大引起的。

乙根据实验记录,认为此观点不正确,乙的依据是____。

(2)乙认为溶液呈绿色是由溶解的NO2引起的。

进行实验2:

先将NO2通入B中,再鼓入N2。

结果证实假设成立。

则以上两步操作对应的现象分别是、____。

(3)为深入研究,丙查阅资料,有如下信息:

i.溶有NO2的、浓HNO3呈黄色;

水或稀HNO3中通少量NO2溶液呈无色。

ii.NO2溶于水,会发生反应

HNO2是弱酸,只能稳定存在于冷、稀的溶液中,否则易分解。

iii.NO—2能与Cu2+反应:

据此,丙进一步假设:

①可能是A中剩余的浓HNO3溶解了NO2得到的黄色溶液与Cu(NO3)2的蓝色溶液混合而形成的绿色;

②可能是A中生成了Cu(NO2)2—4使溶液呈绿色。

丙进行如下实验:

①亚硝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请用平衡原理解释加入稀H2SO4后绿色溶液变蓝的原因:

(4)根据实验得出结论:

实验l中溶液A呈绿色的主要原因是,请依据实验现象阐述理由:

(14年丰台二模)某研究小组想研究碳与浓硝酸的反应。

其实验过程如下。

操作

a.用干燥洁净的烧杯取约10mL浓硝酸,加热。

b.把小块烧红的木炭迅速伸入热的浓硝酸中。

红热的木炭与热的浓硝酸接触发生剧烈反应,同时有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光亮。

(1)热的浓硝酸与红热的木炭接触会发生多个化学反应。

①碳与浓硝酸的反应,说明浓硝酸具有性。

②反应产生的热量会使少量浓硝酸受热分解,产生红棕色气体、一种无色无味的单质气体X和水,气体X的化学式是。

(2)实验现象中液面上木炭迅速燃烧,发出光亮。

同学甲认为可能是木炭与气体X反应产生的现象;

同学乙猜测NO2可能具有助燃性,木炭能在NO2中燃烧。

他们设计了以下实验。

Ⅰ.制取NO2气体。

①在虚线框内画出用铜与浓硝酸制取和收集NO2的装置简图(夹持仪器略)。

NaOH溶液

②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NO2,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的量相等的正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Ⅱ.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在空气中引燃木炭,使其燃烧并带有火焰,将带火焰的木炭伸入盛有NO2气体的集气瓶中。

实验现象:

木炭在NO2气体中持续燃烧,火焰迅速变亮,集气瓶中气体颜色变浅直至无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遇空气不变色。

①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碳与N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试分析是否需要增加带火焰的木炭与纯净的X气体反应的实验。

③通过实验探究,你认为甲、乙同学的预测是否合理,请简述理由。

(14年海淀区高一期末练习)我国是钛铁矿(含FeTiO3和少量Fe2O3及难溶于酸的杂质)储量最丰富的国家。

以钛铁矿为原料可制备钛白粉(TiO2),其主要副产物硫酸亚铁可用于制备摩尔盐

【(NH4)2Fe(SO4)2•6H2O】。

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

FeTiO3+2H2SO4===FeSO4+TiOSO4+2H2O

(1)过程I中,反应得到的物质有TiOSO4、FeSO4、。

(2)过程I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2TiO2++Fe+===2Ti3+++,

还发生了反应:

、。

(3)过程III中,试剂X的作用是将FeSO4转化为(NH4)2Fe(SO4)2•6H2O,试剂X可能是

(填化学式)。

(4)摩尔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做净水剂、制造磁性材料等。

①关于摩尔盐【(NH4)2Fe(SO4)2•6H2O】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

c.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能与NaOH溶液反应,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最终得到红褐色沉淀

②检验摩尔盐溶液中的NH4+的实验操作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