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初二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8003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丰台初二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丰台初二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丰台初二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丰台初二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丰台初二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丰台初二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

《丰台初二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丰台初二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丰台初二语文Word文件下载.docx

4.结合语境修改画线病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月球上特有的矿藏和能源,是对地球资源的重要补充和储备,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科学考察探明,月球上已知矿物有一百多种,其中有五种地球上没有。

月壤中还含有地球上少见的氦-3,它即使能在核聚变反应中释放巨大能量,也几乎不产生放射性污染,因此,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的完美能源。

A.修改:

它只要能在核聚变反应中释放巨大能量,就几乎不产生放射性污染

B.修改:

它不但能在核聚变反应中释放巨大能量,而且几乎不产生放射性污染

C.修改:

它要么几乎不产生放射性污染,要么能在核聚变反应中释放巨大能量

D.修改:

它虽然几乎不产生放射性污染,但能在核聚变反应中释放巨大能量

5.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神女峰高高地耸立在大江之滨,①,远远望去,就像它身上裹着一袭蝉羽般的云裳,在风中飘动。

有时,②,人们也会觉得这神女在轻舒长袖翩翩起舞呢。

A.①长江的白云,终日在它的身边飘拂②随着飘拂的白云

B.①它的身边终日飘拂着长江的白云②随着那白云的飘拂

C.①它的身边终日飘拂着长江的白云②随着飘拂的白云

D.①长江的白云,终日在它的身边飘拂②随着那白云的飘拂

6.对下面这段文字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山路旁的树在雨中站立着。

①连天的绿叶一簇簇,一团团,挽着,拥着,静而不滞,动而不浮。

②雨打着片片绿裙翻着卷儿,像击琴键,像跳芭蕾。

③你再看那树干,有的油光发亮,裹着青皮衣;

有的挂满雨珠,披着鱼鳞;

有的调皮地伸着脖颈,好奇地张望路上的行人。

④这雨中美景怎不叫人心生喜爱之情呢?

A.①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绿叶的茂密,“静而不滞,动而不浮”表现出了连天的绿叶在雨中的情态。

B.②句中“像击琴键,像跳芭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雨打绿叶活泼、灵动、富有韵律的样子。

C.③句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中“披着鱼鳞”“伸着脖颈”写出了雨中树叶油光发亮、摇曳动人的姿态。

D.④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雨中美景令人油然而生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对雨景的由衷赞赏。

二、填空(共8分)

7.默写。

(共5分,每空1分)

①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③,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④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反面揭示国家灭亡的原因的语句是:

“,”。

8.名著阅读(3分)

我国古典名著卷帙浩繁。

史传明史鉴,记事记言;

小说重情节,善恶分明。

①(人名)执笔著《左传》,吴承恩挥毫写《西游》,俱成大家。

《左传》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叙事详细的②体史书,我们从《曹刿论战》中看到了曹刿的“远谋”;

《西游记》是根据玄奘西行取经故事创作出的神魔小说,其中“唐三藏路阻火焰山”中的火焰山,传说是孙悟空在③(情节)时,蹬倒了太上老君的八卦炼丹炉后,几块砖带着余火落到了地上化生出来的。

三、综合性学习(共5分)

重视汉字书写训练是中国几千年的教育传统,然而,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以纸笔为媒介的汉字书写受到了较大冲击。

为深入了解当下国民汉字书写状况,学校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9.综合下列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借助恰当的关联词语来阐明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3分)

【材料一】

重视手写汉字有什么意义?

近日《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84.9%的受访者认为可以帮助人们领略汉字之美,传承民族文化;

71.6%的受访者认为可以减少工具依赖,锻炼想象力和创造力;

58.0%的受访者认为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流。

【材料二】

结论:

10.2013年暑期,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汉字听写大会”不仅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而且掀起了一场听写汉字的热潮。

请依据下列材料探究节目火爆的原因。

(2分)

网友:

我高中时一直是同学们心目中的“学霸”。

看到电视上在播“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和其他几个同学当即拿来纸和笔跟着听写,想要比试一下。

结果我仅写对了一半,我的同学才写对了三成左右。

现实令我不得不对汉字重新产生敬畏感。

专家: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创下全国收视佳绩。

其成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唤醒了深藏在炎黄子孙心中而在键盘时代里日趋淡忘的汉字情结。

这样的节目,能让大家喜闻乐见、产生共鸣。

原因一:

原因二: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列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1-14题。

【甲段】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段】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曹刿论战》)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池非不深也池:

②又何间焉间:

12.下列语句中的“之”,与“七里之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分)

A.寡助之至B.天下顺之C.肉食者谋之D.小大之狱

1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译:

②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14.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从甲段看,孟子认为“人和”达到极致,君主就能拥有“①”(用原文回答)的有利局面;

就乙段看,曹刿认为君主只有做到“②”(用原文回答),才算得上尽忠职守,战争才有胜算。

综合甲乙两段,我们能够得出如下结论:

治国者必须③(用自己的话回答)才能得天下。

五、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亲爱的老椿树》,完成第15-17题。

(共11分)

亲爱的老椿树

①她总是沉默的,安静而持重,恬淡而从容,不发一言,在我童年的记忆中。

②她也高大、庄严,需仰视,才能看见她庞大的树冠,以及她重重叠叠、密密实实的枝叶。

③我说的是我童年的老椿树。

她站立在我家小小的院子里,应该是我家里最安静、也最高大的一员了。

她比我大了好多呢。

她是我的朋友,我叫她亲爱的老椿树。

④父母是把她许给了我的。

他们经常说,等我长大了,要把她伐掉,打成崭新的桌椅、漂亮的橱柜,给我,当嫁妆。

父母说的时候,我还小,还不知道羞涩,只是记住了,她和我,有了另一种美好的关联。

⑤老椿树是我整个童年生活影像的安静的背景,美丽的旁证。

我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在她的关注之中。

我在她脚边牙牙学语、蹒跚学步,我在她身旁摔泥巴、捏泥人,我在她绿阴下读书、识字、写作业,我在她安详的庇护下剥玉米、看弟弟、听满嘴漏风的奶奶讲老掉牙的故事……我觉得,她幽绿的叶子就是一只只美丽亲切的眼睛,每天都在看着我,看着我的欢喜,也看着我的孤独;

看着我的幸福,也看着我的忧伤。

⑥我打心里喜爱她,依恋她。

我喜欢仰起小脸看她,喜欢从她密实的枝叶里偷窥太阳的踪迹。

我偷窥时,那层层叠叠的叶儿影儿便都安静地印在了我的脸上。

⑦欢喜是有的。

我是说,我的这棵亲爱的老椿树。

当燕子在她的枝梢上小憩,喜鹊在她的枝桠上俏立,麻雀在她的枝叶里藏身……我觉得,我看到了她的欢喜,她的微笑。

于是经常地,我喜欢抱住她,抱住她丰腴壮实的腰身,感受她轻轻的颤栗,那是幸福的颤栗。

⑧寂寞也是有的。

当然,我还是说,我的这棵亲爱的老椿树。

当我抱住她的时候,我仿佛也能感受得到,并且,我还感觉,她把她的寂寞,也轻轻传递给了我。

⑨无论是欢喜,还是寂寞,我乐意想象,它们都在我亲爱的老椿树那树干的年轮里最里面的一层,不为人知地、安静地生长着,只有我才觉察得到。

⑩月光下,我爱静静地依着门框或者搬一个小木凳坐着,看小院里一地的椿树树影,如花,似锦,真是像极了村里女子结婚缝制的锦绣的被面,很喜庆,很奢华,当然,也很美。

如果有微风,那满地的树影便轻轻地动了起来,感觉整张锦绣便飘了起来,飘了起来,像老电影。

多么美好而富有梦幻气息!

我久久地陶醉其中。

那时,还没有电视,更没有电脑。

可看的,似乎只有电影,老的黑白的电影,可是电影放映队一年来不了几次。

但有一地的树影,也好。

我满足地看着一地的树影,编织着一个又一个童话。

虫鸣声,从小院的各个角落里冒出来,此起彼伏。

满地的树影是我的老黑白电影,虫鸣的合奏是老电影的配音,我的梦想在上演……

⑪后来,我们家又盖了大的敞亮的房屋,有了更大的院子,院子里也有了更多的树,枣树、梧桐树、香椿树、苹果树……只是没有了老椿树。

老椿树守着老屋,我们住在新屋。

⑫后来,老椿树没有成为我的嫁妆。

但她还是被伐掉了,被卖给了木材商人。

卖掉老椿树所得的那一小叠纸币,凑足了我去外地上学的学费。

我亲爱的老椿树,还是因为我而倒下了。

⑬再后来,老屋也没有了,小院也没有了。

⑭老椿树、老屋、小院,都只能被我,一一地安放在我童年的记忆里。

⑮哦,我亲爱的老椿树!

(作者雨兰,有删改)

15.作者从小与老椿树相伴,老椿树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童年记忆,带给她丰富的内心感受。

阅读文章④-⑫段,填写下面的表格。

和老椿树相关的记忆

“我”的内心感受

美好、亲密

我在老椿树陪伴下度过整个童年生活

我爱在月下看老椿树的一地树影

遗憾、感伤

16.结合⑦-⑨段内容,回答两处“抱住”写出了什么。

答:

17.结合第⑩段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把“小院里一地的椿树树影”写得生动可感的。

(不超过150字)(5分)

(二)阅读《苏州园林的花窗》,完成18-19题。

(共6分)

苏州园林的花窗

①游览苏州园林,走在蜿蜒迂曲的回廊上,或歇息在厅阁亭榭内,没有人不被那些设计精美、做工考究、形态各异的花窗吸引。

透过这些花窗,墙外的景致若隐若现,亦真亦幻,别有意趣。

②苏州园林的花窗式样之多,号称世界之最。

光窗框就有多边形、圆形、月芽形、宝瓶形、如意形等多种形状;

窗芯更是样式无穷,变化多端,常见的有菱花、书条、套方、鱼鳞、钱纹等等,各种图纹层层相套、交错穿插,衍生出无尽的缤纷意态。

花窗犹如墙之眉眼,以其多变的造型、精美的纹饰使之顾盼有姿。

它既可使平直的墙面一扫沉闷、单调之感,又可因不同的光影搭配,而在白粉墙上“绘就”一幅幅水墨画,美不胜收。

③苏州园林的花窗不仅是一种装饰,也是文人园林文化的反映。

图案中有许多象征文人风雅的符号,如植物中的松、柏、竹、兰花、菊花、荷花、梅花,还有表示高洁的冰纹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得中国“书画同源”之助,苏州窗饰图案中还有用文字塑成、连缀成诗句的“诗窗”,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如退思园“九曲回廊”,廊壁上开辟了九孔图案雅致的花窗,分别砌上李白《襄阳歌》中的名句“清风明月不须一钱买”九字,诗被物化了,景被诗化了,诗境、园景融成一体。

④苏州园林的花窗还是裁剪风景的取景框,它丰富着景致的层次和色调,使人置身于咫尺之地,而能获得意想不到的观赏效果。

透过一个又一个花窗,看园中竹树摇曳,楼阁隐现,顿觉片山有致,寸石生情;

更有旭日夕晖、春华秋实,替换着窗中的色彩和形态,使整个园林充满诗情画意。

⑤历代造园家匠心独运,把苏州园林中的每一个景点都建造得非常精细,即使是那些花窗,也都是一件件艺术品,经得起把玩,耐得住寻味。

(选自《瞭望新闻周刊》,有改动)

18.第二段中为什么说苏州园林的花窗“犹如墙之眉眼”?

答:

19.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它印证了文中的哪一个说明内容,并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

狮子林小方厅北面的天井后墙上,有四个不同形状的漏窗一字儿排开,分别塑有古琴、棋盘、书籍、画卷的象形图案,表示琴、棋、书、画的“四雅”含意,并在这些图案周围用梅花、石榴、荷莲及藤蔓维系。

(三)阅读《捍卫母语》,完成20-22题。

(共8分)

捍卫母语

①【甲】近些年来,外来文化的冲击已经波及汉语,于是有知道莎士比亚而不知道汤显祖的,有见面就“哈罗”而不知说“您好”的……母语,迫切需要我们捍卫了。

②捍卫母语,珍爱母语,是我们的责任。

【乙】的确,作为文化主要载体的语言,一旦丧失,就断了历史,断了文化之脉。

汉语是世界上少有的能够沿用至今的语种之一,它的强大生命力本身就是对其价值的最好证明。

汉语之于我们,更是一种感情、一种精神。

它是中华文化之根,是每一个华人血管里流淌的血液,连接起了中华民族。

面对国内高校重英语轻汉语的怪现象,不少专家人士表示忧虑。

而国外逐渐兴起的汉学热,只能让我们深刻反思。

【丙】一个没有语言的民族是不幸的,而一个有语言却弄丢了的民族是可悲的。

③发展母语,净化母语,是我们的使命。

毋庸置疑,汉语只有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注入时代的新鲜血液才能永葆生机。

我们要做的是正确掌握汉语发展的方向。

当年徐寿引进西方科学,特别是引进化学的时候,就结合汉语的特点命名元素。

例如,固体金属元素一律用“金”字旁,再配一个与该元素第一音节发音近似的汉字来为之命名。

“锌”、“锰”、“镁”等元素的中文名称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至今仍使我们受益。

相比之下,当代科学界则逊色得多,时常可见科学文献中随意夹带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的现象。

而在日常生活中,网络新词使用泛滥,甚至连小学生作文中都出现由特殊符号和错别字组合生造的“火星文”。

普遍存在的汉语用词不规范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捍卫母语,必须从还母语纯洁开始。

④弘扬母语,传承母语,是我们的荣耀。

汉语要在世界语林立足,需要华人的共同努力。

【丁】在这一点上,坚持讲汉语的杨振宁先生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近年来,韩国端午申遗事件已经凸现中国传统文化流失之严重,不知下一场文化侵略的矛头是否会指向汉语?

⑤“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汉语从远古之河一路流来,浸入我们的血液,长江黄河的波涛,在我们的血脉中翻滚。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1.分析第③段的论证过程,按要求填空。

第③段首先提出了分论点:

①,紧接着在肯定汉语发展应当与时俱进的基础上,举出②的事例,与当代科学界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汉语用词不规范现象进行对比,目的在于强调③,最后得出④的结论。

22.“有人说:

‘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它的历史。

’”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根据上下文,它应填入文中甲、乙、丙、丁的哪一处最为恰当?

应填入文中()处。

第Ⅱ卷(共40分)

六、写作(共40分)

23.十四岁,青春的花季,收获的年华。

在成长的过程中,你获取了知识,感悟了道理,培养了能力,增长了才干,你更勤奋、乐观、宽容、进取……你的师长、朋友也给予了你更多的尊重、理解、信任、期待……品味它,你感受到成长的滋味;

带上它,你将创造更多的精彩。

请以“十四岁,我收获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2)字数在600-1000之间。

(3)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丰台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参考答案

初二语文

2014.1

一、语文基础(每小题2分,共12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C

A

D

二、语文积累(共8分)

7.默写(5分)

①衡阳雁去无留意(1分)②似曾相识燕归来(1分)

③箫鼓追随春社近(1分)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2分)

评分说明:

出现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①左丘明(1分)②编年(体)(1分)③大闹天宫(1分)

填写错误或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9.(3分)虽然民众普遍认识到手写汉字的意义重大(或:

受访者对手写汉字的重大意义表示认同),但是国民汉字书写水平不高(或:

但目前,汉字书写仍然存在种种问题。

关联词语使用正确1分,两个分句突出关键词语“意义重大”、“书写水平不高”即可各得1分。

10.(2分)

促使人们对汉字重新产生敬畏感。

唤醒了炎黄子孙的汉字情结。

以上两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四、文言文阅读(共10分)

11.(2分)①池:

护城河(1分)②间:

参与(1分)

12.D(1分)

13.(4分)

①震慑天下,不依靠武力的强大。

②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14.(3分)

①“天下顺之”;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得民心(或:

施仁政,取信于民,意思对即可)

每空1分,共3分。

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一)《亲爱的老椿树》(共11分)

15.(4分)

①从小,父母就把老椿树许给我当嫁妆;

②喜爱、依恋;

③陶醉、满足;

④为凑足我的学费,老椿树被伐倒、卖掉。

每空1分,共4分。

16.(2分)

“抱住”既写出了“我”感受到了老椿树的欢喜和寂寞(或:

觉得老椿树把欢喜和寂寞都传递给了“我”)(1分),又写出了“我”和老椿树的心意相通(或:

表达了“我”与老椿树形同知己的深厚情感)(1分)。

写全“欢喜”“寂寞”得1分;

“心意相通”或“知己”1分,意思对即可。

17.(5分)

答案示例一:

作者善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先把椿树树影比作“花”、“锦”、“女子结婚时的锦绣被面”,突出树影的喜庆、奢华、美丽;

又把树影比作电影,写出树影摇曳变化的美,给人以遐想;

并从树影展开想象,把满地的树影比作“我”的老黑白电影,突出树影形态的丰富变化令“我”满足陶醉,表达出“我”对椿树树影的喜爱。

答案示例二:

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并调动多种感官,把满地树影写得生动形象。

首先,从静态把椿树树影比作“花”、“锦”、“被面”突出树影的喜庆、奢华、美丽;

又从动态把树影比作电影,写出树影在微风中摇曳变化的美。

接着,从视觉角度把满地树影比作电影,又从听觉角度把虫鸣声当作电影的配音,有形有声,给人带来丰富而美好的想象。

结合内容赏析4分,语言表达1分。

(二)《苏州园林的花窗》(共6分)

18.(3分)

花窗造型多变,纹饰精美(1分),既可使平直的墙面一扫沉闷、单调之感(1分),又可因不同的光影搭配,而在白粉墙上“绘就”一幅幅水墨画,美不胜收(1分)。

19.(3分)

上述材料印证了文中“苏州园林的花窗是文人园林文化的反映”这一说明内容(1分)。

因为这些花窗的象形图案,表示了琴、棋、书、画的“四雅”含意(1分),连同周围的梅花、石榴、荷莲及藤蔓等,都是象征文人风雅的符号(1分)。

意思对即可得分。

(三)《捍卫母语》(共8分)

20.(2分)中心论点:

母语,迫切需要我们捍卫。

21.(4分)

①发展母语,净化母语,是我们的使命

②徐寿结合汉语的特点命名元素

③正确掌握汉语发展的方向

④捍卫母语,必须从还母语纯洁开始

评分要点:

每点1分,②中没有“结合汉语的特点”这一要点不得分。

22.(2分)应填入文中(乙)处。

23.评分标准:

项目

等级

内容、表达(36分)

说明

书写(4分)

一类卷

(40—36)

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条理清楚,结构合理;

语言通顺,有2处以下语病。

赋分范围:

36—32分

以34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4分

书写工整,标点正确,错别字2个以下,格式规范。

二类卷

(35—31)

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明确;

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

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

31—27分

以29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3分

书写工整,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

3—4个,格式规范。

三类卷

(30—26)

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

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

26—22分

以24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2分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

四类卷

(25—0)

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

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

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

21—0分

以19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1—0分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个以上,格式不规范。

说明:

①漏写题目扣2分。

②字数不足部分,每50个字扣1分,扣完2分为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