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权利和义务》解答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7979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0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政治《权利和义务》解答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初中政治《权利和义务》解答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初中政治《权利和义务》解答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初中政治《权利和义务》解答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初中政治《权利和义务》解答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政治《权利和义务》解答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初中政治《权利和义务》解答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政治《权利和义务》解答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政治《权利和义务》解答题汇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综合题,难度:

一般

标题/来源:

2013-2014学年江苏兴化市茅山中心校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政治试卷(带解析),日期:

2014/3/12

【题文】进入2013年以来,很多热门现象、热门事件进入公众的视线。

以下两组镜头折射出的社会的方方面面。

镜头一:

十面“霾”伏

今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了持续大规模灰霾污染事件,波及17个省市自治区的40余个重点城市,影响人口近6亿,网友戏称“十面霾伏”。

(镜头一图片) 

(镜头二图片)

(1)请结合你的体验,列举出造成漫画中现象的原因?

(2分,至少两个)

(2)12月2日就是雾霾最严重的前一天,小刚和小明在放学的路上看到有农民在田里焚烧秸秆,小刚打算上前去劝阻并举报,可是小明说:

“算了吧,农民伯伯也不容易,我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宽容他吧!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我们是否应该宽容这件事?

(3分)

镜头二:

微博反腐:

微博反腐成为2013年的一大亮点,也是公民行使自己民主政治权利的方式之一,一个个落马贪腐官员形成的2013年微博反腐成绩单,让公众在140个字的发布与评论之间,直接感受到中央“打老虎”“拍苍蝇”的决心。

然而在大量如实反映腐败的微博面前,也有很多微博所涉及的腐败是失实的。

(3)微博反腐属于公民行使的什么权利?

那么作为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这一权利?

(4)微博反腐成为一把利剑,彰显了我党治理腐败的决心,充分发挥了民众的力量,然而网络也成为了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生百态,那么在现实社会中,面对亦真亦幻的网络世界,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文明的网络公民?

(1)汽车尾气排放、工业粉尘的污染、建筑工地扬尘、农民焚烧秸秆等。

(2)我们要正确把握宽容友善:

宽容不是不分是非曲直,不讲原则;

也不是麻木不仁,熟视无睹。

宽容不是纵容,宽容与严格两者是一致的,严格是爱,纵容是害。

依法维权是对社会、对他人最大的友善。

(3)监督权;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公民在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是,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照法定程序,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4)遵守网络道德,拒绝网络谣言,做一个文明的网络人;

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

对人守信,对事负责,说老实话,诚信网络。

(1)镜头一主要是反映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

如汽车尾气排放、工业粉尘的污染、建筑工地扬尘、农民焚烧秸秆等。

(2)任何事情都要客观的去看。

我们要正确把握宽容友善:

(3)微博反腐属于公民行使监督权。

(4)网络是把双刃剑,作为新时期的网民要遵守网络道德,做文明上网人。

考点:

本题考查环境、公民权利等

1945356,题型:

2014届甘肃省张掖市第四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卷(带解析),日期: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共10分)

材料一: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材料二:

某县委、县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决定建设“工业园区”,以吸引投资者。

由于资金短缺,竟违规在工薪阶层强行集资。

凡工薪人员,必须按县政府规定的标准,在规定的时间交清集资款,否则“后果自负”。

这件事引起了全县工薪人员,特别是收入偏低而工资又被拖欠的中小学教师的强烈不满和反对。

他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纷纷向相关部门反映。

结果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以“发展经济,法字当头”为题予以曝光。

最后,县委、县政府撤销了强行集资的规定。

(1)忆一忆:

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想一想:

“被集资”的工薪人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或方式行使监督权?

(3)谈一谈:

他们行使这一权利要注意些什么?

(1)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方式:

①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

②给国家有关机关写信、打电话,或直接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③通过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3)注意:

在法律范围内行使自己的监督权,不得张贴大字报、不得聚众闹事,不得歪曲捏造事实,不得诬告陷害。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根据教材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主要考查学生对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等考点的理解。

问题是通过具体途径和方式,学生可结合教材所写的方式回答。

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

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通过媒体工具(电视、广播、报纸)进行监督。

(3)主要考查学生对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等考点的理解。

根据教材知识,公民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时,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公民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应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

公民在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1)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2)人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和方法。

(3)公民学会正确行使监督批评权。

1930626,题型:

2014届陕西省榆林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日期:

2014/3/3

【题文】伸张正义 

做有正义感的人(6分)

一天,某市一位姓汤的女士,开一辆轿车到超市购物,一名歹徒乘机从车外伸手将车内的包抢走,汤女士受伤,歹徒随后飞快跑到一辆正在启动的摩托车边,跨上车飞奔而去。

开车途经此地的秦先生当即加大油门紧追,与歹徒在公路上展开一场追逐战。

最后摩托车因拐弯过急摔倒在地,歹徒也因此被抓获。

(1)歹徒的行为侵犯了汤女士的什么权利?

(2)怎样做才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

(1)歹徒侵犯了汤女士的生命健康权和财产权。

(2)要遵守社会制度规则和程序;

当自己遭受不公平的事情时,要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当别人遭受不公平的事情时,能够见义巧为。

(1)根据题意,题中歹徒将汤女士的包抢走,侵犯了汤女士的财产权,汤女士因此而受伤,体现歹徒侵犯汤女士的生命健康权。

(2)做具有正义感的人可以遵循以下基本思路:

首先自己要遵纪守法,自己如果违法犯罪危害他人,根本上讲是不具有正义感的;

其他遭受不公平的时候,又分为自己遭受和他人遭受,自己遭受要运用合法手段进行维护,别人遭受要见义巧为。

本题考查生命健康权、财产权、正义感

1930570,题型:

2014届江西省景德镇市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政治试卷(带解析),日期:

【题文】2013年“国之重器”不断锻造打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坚实保障。

——10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正式实施。

“十一”黄金周,人们用“恼人的购物少了”直观评价这部法律的实施效果。

——10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7天无理由退货”成为“网购一族”的“护身符”。

——国务院法制办先后就《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征求意见稿)》、《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等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广泛听取民意,使立法过程成为统一认识、平衡利益、形成合力的过程。

上述材料体现了思想品德课中的哪些观点?

(6分)

【答案】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

②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③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公民享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依法享有建议权和监督权。

等等。

(每点2分,满6分止。

民主和法治两方面的观点都应涉及,否则应酌情扣分。

本题主要说了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对于《旅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的通过实行,可以看出全国人大的职权,也可以看出我国完善法律,实施依法治国。

制定一些法规要“广泛听取民意”,可以看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的参政议政权利。

本题主要考查公民权利。

1914772,题型:

2013-2014学年泰州中学附属中学初三阶段思想品德试卷(带解析),日期:

2014/2/17

【题文】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网络谣言也在滋生蔓延,既有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也有针对公共事件的捏造。

网络谣言不仅败坏个人名誉,给受害人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更损害国家形象,影响社会稳定。

根据这种情况,全国多地公安机关查处一批典型案例,逮捕和拘留一些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1)国家对制造、传播网络谣言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坚决打击,这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哪些基本要求?

(2)针对公安部门的做法,有的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言论自由是公民的政治自由,在网络上,公民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这个观点对吗?

请阐述理由。

(1)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分)

(2)不对(1分)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分)公民在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时,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照法定程序,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1分)

(1)该题需要对依法治国的基本环节熟练掌握和理解,并根据材料内容准确判断和分析,主要体现的是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的要求。

(2)首先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题目观点是错误的,再具体分析为什么错误,公民的言论自由不是不受限制的、绝对的自由,而是相对的自由,需要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利。

本题考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841611,题型:

2014届内蒙古海拉尔区第四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检测政治试卷(带解析),日期:

2013/12/17

【题文】材料一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当侵权行为发生后,消费者常常由于各种原因不去维权,比如,有的嫌程序繁琐;

有的认为购买的产品价格低不值得去维权;

有的考虑到维权成本问题,选择了忍气吞声。

材料二地沟油是一种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泔水等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估计我国每年有200-300万吨地沟油流回餐桌。

而地沟油中含有有害物质黄曲霉素,它的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1)请你评价材料一中消费者的做法。

2分

(2)材料二中经营地沟油的行为损害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

3分

(3)针对材料二中所述情况,为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免遭侵害,请你对消费者提出一些建议。

(1)这样做不利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不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不利于惩罚不法生产者和经营者,规范其行为)

(2)安全权、公平交易权、知情权等

(3)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炼就一双“慧眼”,学会比较、鉴别,增强自己的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

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强化自身的权利意识,坚决与侵犯权益的行为作斗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及时索要发票等等。

材料一描述了消费者由于种种原因而不愿意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这种行为进行评价,可以分析其危害,危害可以从对自己、对社会两方面阐述。

这样做不利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生产、销售地沟油是生产、销售是危险食品的行为,该类食品对消费者的人生健康形成了严重威胁,而且是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经营,因此这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

将这三个权利写出即可。

根据材料以及课本知识,消费者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提高认知、判断、鉴别商品好坏的能力;

二是要有权利意识与法律意识,运用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积极同侵权行为作斗争;

三是学会索要发票,作为维权的依据。

本题考查消费者权利的有关知识。

1841610,题型:

【题文】马某的女儿今年才7岁,很有绘画的天分,在一次几省市举行的儿童绘画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并被选送出国比赛。

某出版社没经过马某的同意将这幅画印刷出版。

当马某得知这一消息后.找出版社要样书。

出版杜的编辑说,我们出版社出版儿童画是为了鼓励儿童画画,你女儿才7岁,没有著作权,要书请花钱买。

(1)这位编辑的做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2分

(2)出版社侵犯了马某女儿的什么权利?

(3)出版社是否应该给马某的女儿样书和付给相应的稿酬?

不给怎么办?

4分 

(1)编辑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因为智力成果权的享有不受年龄限制,7岁的孩子同样享有。

著作权是智利成果权的一种,所以编辑的行为是一种侵权行为。

智力成果权(或著作权)

编辑必须给马某的女儿样书和稿酬。

如果不给,马某的女儿可以委托马某代为向人民法院起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很明显,编辑的行为是错误的,直接指出即可;

儿童绘画是孩子的著作权,是智力成果权的一种,即使孩子还只有7岁,也享有智力成果权,因此,其错误的原因可以用智力成果权不受年龄限制,编辑的行为是一种侵权行为来分析即可。

(1)可知,出版社侵犯了马某女儿的智利成果权或著作权,将其阐述出即可。

出版社为经济目的使用马某女儿的著作,必须给予该著作本人样书及稿酬。

若不给,则侵犯了公民的著作权,如何应对,可以用公民通过法律途径,如向法院起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有关知识来分析,但是要注意,马某女儿还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因此必须委托马某代替行使。

本题考查公民智力成果权的有关知识。

1305312,题型:

2011-2012学年广东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带解析),日期:

2012/9/24

【题文】在一辆长途公交车上,有一个4人团伙进行诈骗活动。

其中一人拉开一瓶健力宝,另一同伙喊道:

拉环上中了特等奖!

另外两名同伙鼓励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用手上的金戒指把健力宝罐换过来。

正当骗子们即将得手之际,乘坐这辆车的一位男青年挺身而出,揭露骗局。

骗子们恼羞成怒,一起殴打这个青年,并用尖刀把他刺伤……当时车厢内十多名乘客无人作声,女售票员不知去向,司机打开车门,4名歹徒乘机逃走。

男青年在身中5刀的情况下,不顾生命危险,在一位出租车司机帮助下边用手机报警,边继续追赶逃犯…… 

请你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分别对男青年和袖手旁观者的行为进行评析。

(2)作为中学生的你如果当时在场,会采取哪些方式与歹徒作斗争?

(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

该青年勇斗歹徒,是敢于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表现。

袖手旁观者,在犯罪分子面前不敢斗争,客观上纵容犯罪分子,同时也是自私的表现,应该受到道德谴责。

(2)同违法犯罪作斗争,要有敢于斗争的决心和勇气,要讲究方法。

要对犯罪分子依法进行揭发检举,拨打“110”报警,记住犯罪分子的特征等。

我们要以这位青年为榜样,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解析】本题考查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

我们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

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不仅要见义勇为还要见义智为见义巧为。

1305289,题型:

2011-2012学年广东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带解析),日期:

【题文】

(10分)请阅读漫画《马路“甜屎”》,回答问题。

当有人批评这种社会现象时,另有人却说:

“公民是国家的主人,没有必要履行什么义务。

”请结合漫画谈谈你的看法。

(10分)

①这种说法是错误的(1分)。

②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或者:

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③在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也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公民既要享受权利,也要履行义务。

(3分)

④漫画中在街道对着外宾乱吐口香糖的行为扰乱了公共秩序(或者:

违背了社会公德;

损害了祖国荣誉;

违反了法律),应受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的处罚。

⑤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我们在正确行使权利的同时,要忠实履行义务,做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我们的“天职”,也是公民爱国的重要表现。

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我们坚决不做。

(任一点给1分。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与人民的区别、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自觉履行义务。

学生应理解掌握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就会正确学生权利,也能忠实履行义务,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

首页123末页

手动选题—按知识点浏览选题

知识点目录(初中政治综合库)

∙ 

心理道德

青春期心理矛盾

情绪

挫折

自强不息、自尊

正确认识自己

与父母交往

逆反心理

老师表扬和批评

竞争和合作

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

换位思考与与人为善

学会选择

公平、正义

个人与集体

做负责任的公民

法律部分

不良诱惑、自我保护和防微杜渐

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

权利

权利和义务

受教育权

建议权和监督权

宪法意识

依法治国

国情部分

我国的基本国情

科教兴国战略和优先发展教育

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环境国策

对外开放国策

民族精神和精神文明建设

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共同富裕和财富源泉

艰苦奋斗和艰苦创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时事热点

位置:

知识点目录(初中政治综合库)》法律部分》权利和义务》

题型:

全部单选题不定项选择题简答题探究题论述题判断题综合题填空题

难度:

全部容易较易一般较难困难

总28题,当前第2/3页

1236800,题型:

2011-2012学年福建省永定侨育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带解析),日期:

2012/8/9

【题文】阅读《沈芳的一天》,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早晨6∶00,沈芳吃完早饭,安慰了生病的妈妈,背起书包上学去。

她按着绿灯指示,沿着斑马线穿过十字路口来到学校。

老师告诉她,她写的两篇小说在《微型小说》杂志上发表了,她听了很高兴。

中午,沈芳在学校食堂吃过饭,在回教室的路上,看到几个同学在欺负畲族同学,立即上前制止,并对几个男生批评教育,要求他们团结少数民族的同学。

下午4时,为了配合“3·

15”宣传,沈芳所在的普法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走上街头进行了一次法律宣传,解答了消费者提出的有关问题。

放学回家,沈芳路过菜市场,看到市场管理人员在维持市场秩序时态度粗暴,回到家马上写信给工商局,建议工作人员要文明执法。

晚上,沈芳吃完饭,做完功课,给远方工作的爸爸写了封信就睡觉了。

(1)在沈芳这一天的活动中,她享受的权利和自由有(8分):

她履行的义务有(8分):

(2)(6分)普法小组在进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宣传过程中,需要出两条宣传标语,请你帮忙:

(1)沈芳享有的权利和自由有(8分):

受教育权,监督权(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通信自由权,著作权,出版权等。

沈芳履行的义务有(8分):

接受教育的义务,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义务,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尊重和关爱父母的义务,普法宣传的义务。

(2)提示(6分):

如“商品‘三包’有法依,维修记录要牢记”、“购买商品有发票,权益保护才可靠”、“天上不会掉‘馅饼’,‘中奖’短信有陷阱”、“明明白白消费、安全健康生活”等。

【解析】本题考查权利和义务、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要求学生能区分权利和义务,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做到享受权利、履行义务相统一。

消费者应该炼就一双“慧眼”,要求我们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方面的知识,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

1231864,题型:

2012届江苏省吴江市九年级5月教学调研测试政治试题(带解析),日期:

2012/8/6

【题文】材料一:

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