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业研究新能源产业革命猜想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17810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5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能源行业研究新能源产业革命猜想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能源行业研究新能源产业革命猜想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能源行业研究新能源产业革命猜想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能源行业研究新能源产业革命猜想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能源行业研究新能源产业革命猜想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能源行业研究新能源产业革命猜想Word下载.docx

《新能源行业研究新能源产业革命猜想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行业研究新能源产业革命猜想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能源行业研究新能源产业革命猜想Word下载.docx

  20年之后,当最后一吨煤烧完,地球会陷入黑暗吗?

至少丹麦是不会的,因为那时,这个国家的超过50%的电力来自风车的转动。

欧洲的其他国家也不会,因为他们都计划建立多个大型海上风电场,这些不停转动的风机为欧洲提供源源不绝的电力。

  试想一下,当广袤的大海上树立着无数的风机,每个路灯边上都安装一个小型风机,所有狂风怒吼的高原都建立风电场,甚至,时不时有风筝一样的,用绳索拴着的悬浮在空中的风机与飞机擦肩而过。

如果将所有风能都利用起来,能满足67亿人的用电需求吗?

海上风电的最终幻想

2008年依然是风电“爆发式发展”的一年,全球风电新装机量达120.8吉瓦,同比增长36%。

其中,美国、德国、中国、西班牙的贡献最大。

风电在持续升温中,尤其在中国,2010年装机1000万千瓦的目标可提前完成。

  全球风电井喷式发展除了受到环境污染的“逼迫”,更主要的原因就是风能资源储量极为丰富,如果全数开发,其提供的能量非常庞大。

  斯坦福大学的《气候与能源》研究项目,利用来自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和预报系统实验室最近5年的数据,评价全球潜在风力发电资源。

《气候与能源》对全球风能资源评估显示,只利用20%的潜在的风力资源,发电量相当于2000年全球电力需求的7倍。

  德国全球变化问题咨询理事会(WBGU)2003年的统计显示,全球潜在的陆上和海上风能资源达27.8万太瓦时每年。

报告预测,只有10~15%的潜在风能资源会被利用,即39000太瓦时每年,这个数字是目前全球用电需求的一倍以上。

  倘若充分利用风能资源,满足全球电力需求绰绰有余。

但是,巨大的风资源并没有得到多少实质的应用,风电一直被当做替补能源,发展速度缓慢。

即使在风电倍受重视的德国和西班牙,风电也才刚刚满足该国7%和10%的电力需求。

  虽然随处可见的大小风电机让丹麦成为风车之国,也招揽了不少游客。

但是已经有人对大规模陆上风电场提出了质疑——不但影响观瞻,而且占地面积大。

另外,在欧洲,良好的陆上风电资源越来越少,即使全部开发也很难满足用电需求,开发成本也越来越高。

  这些原因造就了海上风电,近几年欧洲海上风电的发展迅猛,大有赶超陆上风电之势。

可能是因为本身资源不足,欧洲各国对海上风电前景十分看好。

丹麦早在2000年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商业化意义的海上风电场。

瑞典、荷兰等国也都积极建设海上风电场,并大笔投入资金。

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DepartmentforEnergyandClimateChange)的一项研究称,在未来十年里,海上将新建5000~7000个风机,产生250亿瓦的电量,相当于25个大型燃煤发电厂。

  前几年对风电关心不多的美国也表示,美国近海/离岸风电储量可以满足全国的电力需求。

2009年5月,在德克萨斯州修建的全美最大的海上风力发电场的提案获得批准。

  中国海上风能储量约为7.5亿千瓦,相当于陆上风电储量的3倍。

2007年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场筹备,预计2010年能建成。

  各种数据显示,海上风电的时候到了。

  相比陆上风力资源,海上风资源有几点优势:

海上年平均风速比陆上年平均风速高25%以上;

海平面的粗糙度比陆上小,风切变小,故可以在较低高度获得更大的风速;

海上风电场湍流强度小,具有稳定的主导风向,作用在风机的疲劳载荷小。

  海上风电场投资成本一般比陆上风电场高出1倍以上,其中基础、安装、维护以及电网接入成本都高。

随着陆上风电场开发的增多,剩下的劣质资源增多,导致成本上涨。

这时,海上风电成本高的劣势减少,开辟海上风电是大势所趋。

飘在空中的悬浮式风电机

壮阔的海上风电场

  当风机能上天入海

  对资源丰富的风能善加利用即可解决电力供应问题,但是现在风力发电成本高让风电成为电力行业的配角。

归根结底,技术才是解决成本问题的关键利器。

  风力发电机按结构分,可分为两类:

水平轴式与垂直轴式。

  风轮轴线的安装位置与水平夹角不大于15度的风力机叫作水平轴风力机。

其叶片翼形通常使用飞机翼形,它以类似螺旋桨式的叶片绕水平轴旋转。

这类风机的优点是它的风能利用系数较高。

水平轴风电机是现在应用较广泛的,它的形象:

三张叶片支撑在一根高高的柱子上,几乎是所有人心中风电机的样子。

现在世界最大的水平轴风机功率可达到6兆瓦,绝大多数电场安装的都是水平轴风机。

  风轮轴线的安装位置与水平垂直的风力机叫作垂直轴风力机。

其叶片绕垂直轴旋转。

它的优点:

风轮可吸收来自任意方向的风能,而不需要跟踪风向的迎风机构。

最早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是一种圆弧形双叶片的结构(Φ型),由于其受风面积小,相应的启动风速较高,一直未得到大力发展。

  2000年后,很多国家都开始研制H型垂直轴风电机,美国、英国、德国、奥地利、韩国等国家都已生产出样机,功率都在10KW以内。

由于H型垂直轴风电机设计结构采用了特殊空气洞力学原理、三角形向量法的连接方式以及直驱式结构的原理,使得风轮的受力主要集中于轮毂上,因此抗风能力较强。

H型垂直轴风机运转时无噪音以及电磁干扰小等特点使它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

业内人士认为,在风能资源不良地区安装H型垂直轴风机可以解决局部供电需求。

  考虑到空中风速比陆上高25%,前沿实验室在研究漂浮式风机。

这种风机像放风筝一样浮在半空中,它的特点是对环境影响更小并且非常灵活。

它的问题是,用来固定地面的长绳索有碍观瞻,也可能影响航空秩序。

渥太华的MagennPower公司已经在进行第一台漂浮式风机的实验了。

  现在建立海上风电场,需要把塔架深埋入海底,不仅耗时耗力,而且不易维修。

挪威StatoilHydro公司计划建设世界第一台深水浮动风电机。

这种风机利用电缆连接海底,深达170米,建成后可为1000家用户提供电力。

  无论陆上或海上风电,发展方向都是功率更高,对环境影响更小,更结实耐用。

新型垂直轴式风电机

  被电网排斥的未来电力巨人

  风速不稳定,产生的能量大小不稳定;

利用受地理位置限制严重;

转换效率低等原因使风能利用在技术上有颇多障碍。

  这些障碍中,负荷不稳定已经成为制约风电并网的因素,更导致不少建成的风电场无法并网。

怎样把用电低谷的电量储存起来在高峰时期用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能源互补发电系统是目前应用较多的解决电网负荷峰谷峰底的差异的办法。

但是,想要直接并且更高效地利用风能,需要经济实用的风能储能系统。

通过合理的设计与调度,风能储能系统能够给风电场的稳定运行以及提高整个系统的经济性提供保障,从另一方面也更能促进风电的大规模开发,进一步降低成本。

近年来,虽然风电在中国增长迅速,但是其地位还远没有改变。

用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施鹏飞的话说,只是个“点缀”,即使到2020年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亿千瓦,也只占总装机量的3%。

目前制约中国风电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风电并网困难的问题不是短期可以解决的,需要系统性的规划。

  风电并网对电网的影响表现在:

对电网稳定与暂态运行质量的影响;

因风速随机性分布,导致风电功率的随机变动,加大电网负荷调节负担。

对电网公司而言,风电这样不稳定的电源就是“麻烦”。

  在欧洲国家对风电的大力支持与研发投入始于1980年代,如德国、丹麦等国。

这些国家对风电的利用特点是,采取短途输送和近负荷中心利用。

因此没有出现电网建设滞后与装机容量增幅过猛的矛盾。

  除了分布式电源输出方式外,欧洲国家还实施强制性政策支持风电发展。

例如,德国在1991年1月实施的《强制购电法》(EFL),要求经营实体至少为电力付90%的零售额(除去15%的税)来将风力发电纳入到系统中。

明确了“强制入网”、“全部收购”、“规定电价”三个原则。

在2000年的《可再生能源法》进一步规定,电力运营商必须无条件以政府制定的保护价,购买利用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同时有义务以一定价格向用户提供可再生能源电力,政府根据运营成本的不同对运营商提供金额不等的补助。

  虽然暂时风电比例高的国家没有遇到电网与装机量的矛盾,但是,发展海上风电势必会带来类似困难。

海上风电与中国目前风电资源情况相同,都处于远离负荷中心,而这些地区恰恰是电网的薄弱环节,即风能资源与用电负荷地域不匹配。

  施鹏飞认为:

“风电间歇式发电特点对电网容纳能力提出挑战,技术上和调度管理上迫切需要研究。

  自1980年代以来,陆上风电成本降低了80%,美国资源优良地区的风电成本降至每度电7美分。

各国对海上风电的投资越来越多,研究屡有突破,已经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

相信随着技术升级,风电成本会继续降低,届时,风电必将跻身主力电源阵容,成为主要电力供应方式。

  solar-tower,因为清洁环保可再生,太阳能成为传统能源的理想替代者

  利用太阳能发电、烧水这对你来说可能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但你见过有人驾驶着靠太阳能电池提供动力穿越欧洲的飞机吗,这可真的是绝对超乎人们的想象,可瑞士人研制的“追日者二号”借助太阳能维持高度在空中飞行已经变成了现实。

  但你想过有朝一日,人类真的可以在空间取得能源吗?

美国科学家就提出在地面建造太阳能卫星,然后用火箭把他们发射上天,卫星通过微波束把太阳光转换的电能送到地球上来。

而地球只需在荒无人烟的沙漠、浩瀚无边的大海上矗立起天线方阵接收就是了。

可是何时才能进入能源全靠太阳能的“太阳城”,这对我们来说还是个遥远的梦想……如果连这些也成为现实的时候,或许化石能源就真的没有用武之地了。

  原来人类不仅需要太阳神阿波罗的光明,也希望阿波罗把能量也一并赐予。

阿波罗做到了,可是人类还在努力寻找打开这个“礼物”的钥匙。

  提高光伏电池的转换率

  从以硅片为基础的光伏电池到高效率的薄膜电池,光伏电池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不仅减少了半导体材料的消耗,基于薄膜技术的第二代电池还可以形成批量自动化生产,大大降低了光伏电池的成本。

  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争鸣认为,“高转换率的薄膜电池还能通过较少非光能耗,增加光子的有效利用及减少电池内阻,光伏转换效率的上限将有新的提高。

  据了解,目前我国商业化生产的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电池的效率分别为11%~14%、10%~12%和4%~6%,要比发达国家低出1~2个百分点。

目前因为多晶硅光伏电池比单晶硅电池的材料成本低,成为世界各国竞相开发的重点。

而国际上现已开发出电池效率在15%以上、组建效率10%以上和系统效率8%以上、使用寿命超过15年的薄膜电池工业化生产技术。

化合物太阳电池(如铜铟镓硒)也以其转换效率高、成本低、弱光性好及寿命长等优点成为新一代光伏电池发展的方向。

  如果你欣赏了第三届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上的新技术就不会惊异于以上的成绩了,在这次亚洲最大的光伏展上可以目睹世界上光伏领域的前沿技术:

美国一家公司推出的全球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在2.2×

2.6米的超大玻璃基板上制造薄膜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线的双结膜技术,其面积是目前太阳能电池生产中所使用的最大基板的4倍。

  而由林洋新能源光伏研发中心成功研制出长寿命低衰减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也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这款电池10年内衰减仅为5%,正处在中试线试验生产阶段,如果能大规模应用,其技术将创世界之最。

  另外一个让人颇为感兴趣的是由台湾宇通推出的可捕捉红光降低成本的“端对端微晶硅叠层”技术。

这是一种独特的工艺,属于独有的微晶硅叠层工艺。

也就是要在非晶硅层上增加第二个微晶硅的吸收层,因为能够吸收光谱中的红光和近红外线的光能,将能大大提高太阳光能的利用率,最终使得光电转换效率比单纯的非晶硅电池高出50%之多。

  仅仅这些还不够,中国现已研发出便宜高效染料太阳能电池,技术进步的关键是一个新的有机染料分子,有机染料比钌化合物更丰富更便宜得到,因此减少了制造电池的成本,这些都是目前能看得见的技术。

不断出新,人类实现“太阳城”的愿望也越来越近。

光伏电池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基本核心部件

  让太阳无处不在

  你相信电可以在空气中传导吗?

这已不仅仅是个构想。

一位曾供职美宇航局的科学家约翰曼金斯利用无线电波,将太阳能在夏威夷两个岛屿之间传输了148公里的距离。

他宣称,实验成果证明这一技术可以将太阳能从卫星传回地球。

  也许是由于岛上的接收站太小,只有千分之一的能量被接收到。

尽管接收站接收的能量极为有限,但曼金斯认为地面实验证明通过大气层传输太阳能是可行的,而快速、经济有效地传输太阳能也是可能的。

  至于何时要把实验室里电在空气中传导的技术产业化可能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却要在不久的将来问世。

据称澳大利亚将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它的规模相当于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的3倍,而届时澳大利亚将形成一个覆盖全国的太阳能能源网络,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清洁能源国家。

  太阳能光伏发电要想大规模应用,赵争鸣认为需要解决光伏电池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这两大难题。

  “而且光伏并网系统的电能转换效率要大大高于独立系统,成为光伏发电的最合理的发展方向。

”赵争鸣认为,未来十年的研究趋势是构建简单、经济、实用的小规模光伏发电系统网络,这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应用十分有利。

  而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常务理事崔容强的眼里,人类未来理想的太阳能供电模式是可以满足任何地区能源需求的分布式供电网。

为了实现大规模的应用,各国都在提升采用新技术电池的生产能力。

日本夏普公司正拟建1GW的硅薄膜电池生产线;

美国FistSolar拟建1GW碲化镉电池生产厂。

而世界光伏业著名杂志《光子世界》预计2011年全球光伏电池的产量将达到20.5GW,2010年晶体硅光伏组件的成本可以降到1.0~1.59美元/W。

  业内的很多专家认为在现阶段给太阳能发电高价补贴不如把更多的钱投入到技术研发上,争取技术上的突破,另外技术研发的高价补贴有利于引导企业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

如果技术难关攻克,等成本降下来的那一天,你或许就能看到太阳能电动飞机、电动汽车满世界跑,哪怕是阴天也一样能自由行驶。

  业界展望

  想象终归是美好的,现实中太阳能技术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最近两年光伏电池进步主要集中在高效率、大面积、薄片化、大规模自动化生产,以及薄膜光伏电池的产业化等方面。

”中国可再生能源常务理事崔容强认为。

  技术尽管在不断地进步,“但是短期之内新能源代替不了传统能源,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新能源商会副秘书长贾德琴告诉记者。

  国际能源组织(IEA)曾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如下预测:

2020年世界光伏发电的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1%,2040年占总发电量的20%。

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并能有效提高生活标准的新型发电方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看来是寄予了人们深厚的期望,让这个时代来得尽可能早些吧!

  新能源是媒体关注的焦点,而核电则是焦点中的焦点,国家正式确立的2020年4000万千瓦的核电装机容量预示着这个产业巨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核电挥之不去的神秘色彩,又让这场巨大的能源变革远离了公众的视线。

在不为人关注的核世界中,诸多的技术流派你追我赶。

或许,这场象牙塔里的风暴能够在20年后带给人类像原子弹般划时代的剧变,彻底终结人类能源的紧缺问题。

终极能源——核聚变

地球的生命来自于太阳,太阳的能量来自于核聚变,这就是可控核聚变被喻为“人类终极能源解决方案”的原因。

每克氘聚变时所释放的能量为5.8×

108kJ,大于每克铀235裂变时的8.2×

107kJ。

另外,核聚变没有放射性污染,没有难以处理的废料,并且海水中的氘非常丰富且容易提炼。

但是,从理论上讲,克服氘核间的巨大斥力需要数亿度的高温,以及足够高的粒子密度和持续时间,这就是可控核聚变最关键的技术难点。

  由于实现可控聚变的条件十分可观。

因此,聚变能源的开发和应用,被认为是人类科学技术史上遇到的最具挑战性的特大科学工程。

为此,1985年,美苏首脑在日内瓦峰会上提出建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InternationalThermo-nuclearExperimentReactor),该提议经过多年的演进,如今成为由中国、美国、欧洲、日本、俄罗斯、韩国和印度七国组成的国际组织。

与此同时,各国也在独立研发核聚变,力争占据优势地位。

  ITER计划预计耗资100亿美元,设计聚变功率50万千瓦,等离子体持续时间大于500秒。

ITER将综合演示聚变堆的工程可行性、进行长脉冲或稳态运行的高参数等离子体物理实验。

各国科学家寄希望于这座核聚变堆在受控核聚变攻关中实现质的飞跃,证实受控核聚变能的开发在技术上和工程上的现实性。

如果实验堆ITER如期建成,则一座电功率为百万千瓦级的示范核聚变电站可望在2025年前后建成,并于2050年左右实现商用化。

  据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冯开明介绍,在典型的托卡马克装置上,聚变燃料已可被加热到2~4亿度的高温,表征聚变反应率最重要参数(聚变三乘积)已达到115×

1021keV/m3s,人类已经看到了实现聚变能源的曙光。

  目前,国内的核聚变研究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和中科院等离子体所为主,分别进行固态和液态ITER-TBM的设计与前期技术研发工作,正在为发展聚变示范堆DEMO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以正在运行的中国环流器二号A(HL2A)和即将建成的EAST两个聚变装置为代表,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已经跻身于世界中等规模实验装置的行列,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达到和接近了国际水平,大大提高了中国聚变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

三代方兴四代又起

  中国的核电中长期规划雄心勃勃,不仅要实现庞大的装机容量,而且还要率先采用第三代核电技术中的AP1000技术。

AP1000的引入,给缓慢发展的中国核电产业带来了显著的影响,一方面有关二代加和三代核电技术的技术路线争议还未停歇,另一方面核电产业格局也因AP1000与国核技的出现发生结构性的变化。

  实际上,越过这场争论与变化,世界核能利用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了国内公众的认识,三代核电技术产业化刚刚兴起,四代核电技术的产业化就已经提上了国际业界的议事日程。

  1999年11月召开的美国核学会冬季年会上,美国能源部W.D.Magwood明确提出第四代核能系统的设想。

根据这个设想,世界上第一批商业应用的原型核电厂为第一代,如Shipingport等;

60年代至80年代世界上大批建造的核电厂为第二代;

80年代开始发展90年代投入市场的先进轻水堆核电厂,如ABWR,System80+,AP600和EPR为第三代。

美国将在2020年或之前,向市场提供经过验证的成熟的第四代核电厂,以替代美国退役的核电容量。

  据核电专家李尔康介绍,目前有关各界对第四代核电的认识较为一致,主要的关注和要求如下:

  

(1)基础电力成本必须具有与其他电力资源相竞争的价格竞争力。

  

(2)新建投资从现在的1500~2000美元/kWh减至1000美元/kWh,时间为3~4年。

  (3)针对公众对核电站和核燃料循环的安全顾虑,必须继续确保足够的可靠性。

  (4)必须从最初开始就对从采矿到反应堆运行、废物处理,再到反应堆解体等所有过程加以考虑,尤其是在所有废物的流程中,应有彻底解决的方案。

(5)利用反应堆本身特性,将来自核燃料循环的回收物质用于核武器之路完全堵死。

  具有国际权威的第四代堆国际论坛(GIF,GenerationIVInternationalForum)在2002年7月巴西RiodeJaneiro的GIF会议上,确定了6种第四代堆概念,以满足对第四代核电的要求。

这些堆型包括:

  

(1)超临界压力轻水堆(SCWR,Supercritical-Water-CooledReactorSystem)

  

(2)钠冷却快堆(SFR,Sodium-CooledReactorSystem)

  (3)铅合金冷却快堆(LFR,Lead-CooledFastReactorSystem)

  (4)超高温气冷堆(VHTR,Very-High-TemperatureReactorSystem)

  (5)气冷快堆(GFR,Gas-CooledFastReactorSystem)

  (6)熔盐堆(MSR,MoltenSaltReactorSystem)

  除了这6种堆型之外,GIF还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5种国际短期推广堆(INTD)以满足短期核电市场的需求。

  单纯从发电效率的角度来看,第四代核电的冷却剂出口温度都超过了700℃,高温气冷堆甚至能够达到950℃,这将极大地提升核电站常规岛机组的发电效率。

中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上,已经建立了清华大学10MW高温气冷堆并于2003年1月7日实现并网发电,是世界首座投入运行的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实验堆。

安全无止境

  在中国,核电仍然是神秘的,在公众心目中它始终与原子弹、蘑菇云脱不了干系。

实际上,从核电技术诞生之初,人类就将安全性放在超越一切的首要地位,并通过不断的改进以实现更高的安全性。

未来的核电系统的安全性,将更加值得信赖。

  核电的安全性主要涉及反应堆熔化、主设备维护和乏燃料处理三部分。

  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三里岛事故,都是反应堆堆芯熔化引发的。

从那以后,无论是二代加还是三代核电技术,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增加安全裕量、更坚固的安全壳、“非能动系统”等强化的安全系统、先进的人机接口等因素,大幅降低了堆芯熔化的频率。

  以高温气冷堆为代表的先进反应堆,能够实现“自动冷却”,即在冷却剂完全流失、主传热系统功能丧失的条件下,仍能保证堆芯燃料的最高温度低于1600℃的设计限值,从而基本上排除堆芯熔化的可能性。

其他先进核电技术,也基本上采用了“质变替代量变”的设计思路。

  利用核能发电的历史已经超过40年,早期核电站由于设计和材料工艺等的局限,部分设备和材料需要及时维护,即使蒸发器这样数百吨的大家伙也不例外。

这种维护需要经验丰富的无损检测人员,以及相应的专业化设备。

在这方面,国内无损检测人员数量不足,队伍不稳定,且缺乏相当的“实战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