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7753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那么为什么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在何处?

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案例】1:

工业化道路的反思和创新

回顾全球工业化历程,世界范围的工业化浪潮大体经历过三次:

第一次是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以英国工业革命为开端,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其物质技术基础是煤和铁;

第二次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工业化向整个欧洲、北美扩散并取得胜利,其标志是内燃机和电动机的使用,其物质基础是电和钢铁;

第三次是20世纪下半叶,发达工业世界向高工业化升级和不发达世界的大批国家卷入工业化。

纵观世界工业化发展史,几个问题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第一,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

任何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都与时代密切相关,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工业化的道路和标准不同。

而成功的工业化道路都是吸收和利用当时最先进科学技术的结果。

第二,每一次工业化浪潮,都使抓住机遇的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

但这些国家也付出了过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的惨重代价。

其中世界八大公害事件就是发达国家工业化付出巨大代价的例证。

此外,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注重机械化、自动化,出现过严重失业问题;

还遇到严重的资金瓶颈、技术瓶颈和市场瓶颈,其资金和技术瓶颈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殖民地掠夺和市场扩张,其技术瓶颈则靠自身渐进的研发积累和突破。

第三,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为范式,除了出现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的弊端,还患了一些其他的毛病。

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等拉美国家债务危机不断;

亚太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经济增长以生态严重破坏、农业潜伏危机、技术过分依赖外国以及收入差距扩大为代价。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科技产业和服务业逐渐成为信息时代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开始了信息化的历程。

发展中国家则面临着既要完成工业化,又要实现信息化的双重任务。

摆在我国面前的现实课题,是走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道路还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道路?

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还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和谐?

是过多地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拉动经济增长、还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一直在探索符合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曾经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兼顾轻工业、农业的工业化道路。

该道路的实施使我国建立起了一个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也付出了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代价。

从我国工业发展现状看,这样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目前,我国一些主要工业产品年产量,如钢铁、水泥、化肥、化纤、纺织品、电视机等,已经位居世界第一,被外界称为“世界工厂”,但我国的工业产品附加值低,高档次的工业制成品依然大量依赖进口。

如,我国钢铁产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但轿车用钢板、冷轧薄板、不锈钢板等高等级钢材每年的进口总量仍高达400万吨。

我国工业发展主要是依靠高投入、高能耗来实现的。

据统计,我国每1元GDP的能耗相当于印度的1倍、美国的2.6倍、日本的5倍,每万元产值所投入的钢材是发达国家的4倍,水泥是11倍,矿产则是13倍。

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目前,在全球环境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中国占7个,国内300多个经济最发达的大中城市中,空气质量不达标的占43%。

自2003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煤、电、油、运高度紧张的局面,国家不得不进行宏观调控,对一些产能过剩的高能耗产业进行压缩。

在不久前公布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对节能降耗指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这充分表明,要使我国工业保持可持续增长,就必须彻底改变产品档次低、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的现状,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真正变制造大国为制造强国。

从工业化的程度看,我国仍处在从二元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转变过程中。

在1961-2001年40年间,我国一产(主要是农业)在社会商品生产增加值总额中的比重从36.16%降到15.23%,二产(主要是工业)的比重却从31.88%增到51.15%;

一产从业者在就业结构中的比重从77.17%降到50.00%,而二产从业者的比重却从11.16%增到22.3%。

按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和世界银行的研究,二产在社会商品生产增值总额中的比重在40-60%者为半工业化国家,那么我国属于半工业化国家。

出路何在?

主要应从工业化和与之相联系的城市化中找出路,就是靠发展制造业、基础产业、服务业以及其他非农产业,把大量剩余劳动力从农业、农村中转移出来。

我国共有劳动力达7.4亿人,约有3.7亿在农村,近二十年来外出农民工约9000多万。

据中科院国情研究中心估计,2000年约有1.4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2.45%。

另据分析,在未来20年里,我国如保持年均7-7.5%的经济增长速度,届时一产(主要是农业)在全社会就业结构中的比重将从50%降到30-32%,这样将会有1.4-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去,被制造业、基础产业、服务业及其他非农产业所吸收;

同时,以制造业为主的二产增加值在商品生产总额中的比重可望年均增长0.70-0.75个百分点,这样,二产在GDP中的比重可从目前的51%增到2020年的64%左右,达到国际公认的工业国所要求的指标。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的。

具体说来,到底“新”在何处?

第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发达国家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进信息化的,我国是后发展的国家,推进工业化比主要发达国家晚了二百年,但我们既不必也不该亦步亦趋地沿着传统工业化的老路走,而应该用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第二,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核心。

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推进是伴随着科学技术革命进行的,但资源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而且当今主要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时期都曾借助于殖民掠夺与剥削解决资源和资金的瓶颈问题。

新型工业化道路则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注重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第三,注重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

新型工业化道路走的是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路子。

第四,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

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机械化、自动化,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失业问题。

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

因此,要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充分利用工业化扩大劳动就业。

可见,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关键在于它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

注重可持续发展;

强调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加快实现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既遵循了工业化的客观规律,又充分体现了时代和国情的要求。

第一,这是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的必然选择。

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为我国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如果错失这一重要战略机遇,就难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已经融入世界经济,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已不可能关起门来先搞工业化,再搞信息化,而是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二,这是全面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经验教训作出的重大决策。

如前分析,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走的是“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虽然在本国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从全球范围看,传统的工业化的确消耗了大量资源、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还出现过严重失业问题。

我国在加快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消耗资源、破坏环境的问题。

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是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我国以往工业化道路经验教训的总结。

第三,这是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得出的重要结论。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工业产出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提升很快,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了一个初具规模、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但工业化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

人口数量大、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突出、人均资源不足、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而有利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就业和劳动者福址的增加。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一是要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依托高新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快、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渗透及带动作用强等特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二是要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

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产业,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

三是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处于工业的中心地位,是加快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它的发展可以带动和促进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的集约化程度。

四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服务业的兴旺发达是经济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达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我国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偏低,必须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全面部署。

党中央为什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目标?

如何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基本部署又是什么?

〔案例2〕

华西村-中国新农村的典型?

走进华西村,如同走进一幅风景优美、文明富裕的江南现代村镇画。

雄伟的华西金字塔傲立其中,多种风格的别墅与整齐的农田相应成趣,诗情画意的华西公园让人流连忘返。

共同富裕是华西村的发展之路。

走进华西村,一眼就能看到“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的醒目标语。

据华西村干部介绍,华西村家家都是富裕户。

村民平均年收入达到8000美元,资产最少的人家有100多万元,最多的将近千万元;

“住大房子,开小车子”,村民别墅都在400平方米以上,村里仅小轿车就有400多辆,各种高档用品成为农家寻常之物,家家有人出国旅游过,老年农民可以领到每月近千元的退休金……。

一个美国游客参观华西村民的生活后说:

“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要!

近年来华西村成功规划了两大“共同富裕”工程:

一是实施“智力扶贫”工程,把致富的火种撒向中西部地区。

华西村先后出资近千万元帮助中西部20多个省市区培训县、镇、村干部1万多人,开辟了一条民间智力扶贫的新路子。

1996年起出资在宁夏、黑龙江援建了“宁夏华西村”和“黑龙江华西村”,经过几年建设,均取得明显成效。

二是实施了“扩村计划”。

即,将周围16个村庄纳入华西村共同发展、共同致富,数千户周边村民迁入新建的别墅和公寓,1500多人的小华西扩大为3万多人口的“大华西”。

当记者在采访中,望着面前的欧式独立别墅,不敢相信这是村民的住宅。

3层600平方米的别墅,前后附带游泳池的大花园,50平方米的超大客厅,30平方米的豪华主卧,书房、餐厅、健身房,都装饰得富丽堂皇。

中央空调,卫星电视,背投彩电,按摩浴缸……应有尽有。

而这的确是华西村的一栋普通别墅,主人梅振华是年仅25岁的大学生,现任华西不锈钢公司副总经理,分管技术和设备。

小梅说,“在华西村,大件商品,如住房、汽车都是统一分配。

”“我2004年7月回来,每月工资850元,当年年终奖拿了7万元。

当然,按华西的分配体制,7万元奖金大多要转为股份。

以后我的收入就包括每月工资、年终奖金和股金分红。

华西村不仅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而且有着文明的乡村风尚、整洁的村容和民主的管理风貌。

华西村一贯坚持物质精神“双富有”,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党支部和村委会是华西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者,下属“精神文明开发公司”负责具体策划实施。

开展文明户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力倡导人人孝敬长辈、尊老爱幼的美德。

在华西公园修建了24孝亭,还对每一户出现老寿星的家庭给以重奖。

华西村严禁村民赌博。

1993年颁布了第一份《戒赌通告》,明确规定严禁村干部和厂长经理参与赌博。

华西村科教文卫全,活动阵地多。

实施了教育促小康工程,先后投入近千万元,创办了华西村幼儿园,完善了华西小学,与国际关系学院联合创办了英语大专班。

选派30名村民到中央党校接受深造,开创了农民进中央党校学习的先河。

积极实施科教兴村工程,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作为科研、科普经费,推广实用技术,现全村有各类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2000多名,以及一大批会讲英、日、俄等10多种语言的人才。

文体工程建设方面,图书馆、民族宫、广场、文化活动室、篮球场、健身房样样俱全。

村医院功能不断完善,村民患病一般不用出村。

华西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华西村对村内的所有建设统一规划,着眼绿化、净化、美化,大手笔规划了12000亩的“华西现代农林科技示范园区”,在全国村级单位中第一家通过了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华西村社会秩序稳,民主法制全。

华西村利用会议、广播、标语、网络、板报等多种形式,认真宣传法律法规,增强村民的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并建立了村民调整领导小组,充实了联防队和各单位的内保人员,落实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责任制。

华西村领导班子强,廉洁威信高。

华西能从一个江南小村发展成为“天下第一村”,关键是有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村党委一班人始终做到以身作则,乐于奉献。

村党委老书记吴仁宝,一直信守着30多年前立下的“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拿全村最高奖金”的“三不”诺言。

多年来,镇政府奖励他的奖金高达5000多万元,他分文不取全部留给集体。

华西村民住房已经更新到“第五代”欧式别墅,而吴仁宝和他老伴依然住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旧楼房里。

村务方面,实现了村务公开经常化、透明化,凡事都由村民集体讨论决定,全面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

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与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密不可分。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采取了许多重大举措解决“三农”问题。

如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积极推进各项体制改革,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税费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

增加投入,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农村科技教育;

对农村实行扶贫工程,等等。

好政策的实施大大改善了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增长减缓、农村发展落后的状况。

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粮食连续三年增产,农民收入连续三年增幅超过6%;

农村基层民主逐渐建立;

农村环境日益改善,等等。

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举措使农民得到了较多的实惠。

农业得到加强、农村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创造了重要条件。

但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党中央充分考虑这一实际,坚持科学发展观,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它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的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措施,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展现了美好蓝图,开辟了广阔道路。

建设现代化新农村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始终作为今后相当长时期里的一项艰巨任务来做。

“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证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现代化新农村该为何样面貌?

华西村的发展为中国农民描绘了美好蓝图。

这里坚持物质精神“双富有”,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这里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这里崇尚孝顺美德,坚决禁赌,科教文卫全面发展;

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这里社会秩序稳,民主法制全,干部廉洁执政。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正是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

这五句话二十个字,内涵丰富,要求明确,全面体现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不仅勾画出了现代化农村的美好图景,而且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思路。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

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

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

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加快培养新型农民,充分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要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积极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006年1月9日,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召开。

这次大会正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动员大会。

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题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的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和重大部署。

〔案例3〕

涌动自主创新潮

镜头一:

深圳涌动自主创新潮

10多年前,深圳还是个以贸易、房地产和三来一补加工业为主导的城市。

如今,它却已成为国内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最高、出口最多的城市。

这要归功于深圳的自主创新潮的涌动。

深圳有“4个90%”引人瞩目:

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

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

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

90%以上的专利由企业申请。

全市38家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全部建在企业,21个博士后流动站也都设在企业。

与同类城市相比,深圳的面积无疑是最小的,但其高新产业的聚集能量和辐射力十分惊人,形成了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链条,这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是罕见的。

目前,深圳市已形成计算机及外设制造、通信设备制造、充电电池、平板显示、数字电视、生物制药等六大产业链条。

每个产业链条都有上百家甚至数百家产业配套企业,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

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深圳第一支柱产业第一经济增长点。

华为、中兴、朗科等一批本土企业通过自主创新迅速成长壮大,并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深圳不仅仅有华为、中兴,在这两个自主创新领头雁后面,是一个庞大的自主创新企业群体:

软件领域的金蝶、金证;

计算机及相关技术领域的朗科、腾讯;

医药领域的科兴、海普瑞;

新材料领域的比亚迪、长园;

医疗器械领域的安科、迈瑞等。

它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内独占技术和市场鳌头。

1991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2.86亿元,只占工业总产值的8.10%,当时深圳的房地产、三来一补加工业和贸易十分红火。

到2004年,深圳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3266.5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上升至50.1%;

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1853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57%。

据统计,目前深圳全市从事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骨干企业共有1700多家,研发人员7.8万人,共研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2352种,资金投入总额924亿多元,其中92.38%的资金来源于企业。

2004年,深圳市研发投入近125亿元,占GDP的3.67%,这个比例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三倍,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仅华为技术开发投入一年就达45亿元,专利申请量突破1000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申请专利累计400多件,是我国在国外申请专利最多的企业。

深圳本地高等教育先天薄弱,科研院所相对匮乏。

但政府通过引进国内外名校,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设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方式,带动深圳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

如今,虚拟高校云集,实体科研机构林立,极大地推动了深圳自主创新。

1997年率先成立的市校合作的深圳清华研究院就是一个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