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计划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17580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计划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计划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计划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计划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计划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计划Word格式.docx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计划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计划Word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教案计划Word格式.docx

日期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

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2.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  重

难点

准备

挂图;

小正方体12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

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你们会算吗?

二、教学新知

1.教学例l。

(1)谈话:

分桃的事引出了一个数学问题。

如果问题是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

我想你们都会说出结果。

现在的问题是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这就要把4个桃看做一个整体(把4个桃圈起来)。

下面请你们帮助小猴分一分;

看看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2)师生归纳得出:

就要把4个桃看成一个整体;

把它平均分成4份;

每只小猴分得一份;

就是这盘桃的四分之一。

2.教学“想一想”。

如果把这4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

谁会分?

(2)汇报结果。

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分的。

(3)师生归纳得出:

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

这样的一份是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三、组织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师生共同小结:

只要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

把它平均分成几份;

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这两幅图都是把12个小方块看做一个整体;

平均分成的份数不同;

用以表示其中一份的分数也不同。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让学生先根据分数的含义平均分一分。

(2)让学生看每份是几个;

然后在图中适当的部分涂上颜色。

(3)集体反馈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让学生拿出12根小棒放在课桌上。

(2)教师提出要求;

学生举小棒:

拿出这堆小棒的二分之一。

(3)提问:

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

一人提要求;

大家拿小棒。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直接完成在书上;

集体交流反馈•

四、课堂小结及课后延伸

谈话:

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思考

学生独立思考;

画出图来。

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

体会其含义。

学生动手画一画、分一分。

小组合作;

交流分法。

学生理解记忆。

先让学生填写;

填完后相互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填的

让学生自己先填写;

填完后再交流一下是怎样想的。

学生练习

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

学生完成下面的习题。

说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与困惑。

诊断与调整

板书设计:

认识几分之一

(2)

教科书第66-67页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知识;

借助对图形的观察或实物操作;

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在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

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挂图小正方体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有一天猴妈妈从树上摘了几个新鲜的桃子装在盘子里;

你们看;

一共摘了多少个?

(学生观察得出;

一盘有4个桃子。

)猴宝宝看见了都连忙跑过来;

嚷着要吃桃。

老大说:

“我可以分得这盘桃的

”老二问:

“这盘桃的

是几个呀?

二、主动探究;

感悟新知’

1.合作探究。

你们能帮助小猴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先独立思索操作;

然后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1)分组展示交流。

想法一:

用学具分一分。

把4个桃平均分成4份;

其中的l份是1个。

教师可以让学生上台演示分的过程。

想法二:

画图看一看。

这盘桃的

是1个桃。

想法三:

联系分数的含义想到:

4个桃的

就是把4个桃;

平均分成4份;

每份1个。

想法四:

列出除法算式:

4=1(个)。

在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要请每一位汇报的学生讲清自己的想法。

如果出现最后一种方法;

要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用4除以4;

这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2)比较方法。

提问:

这几种方法;

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便?

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3)小结。

.(演示)老二说:

“现在我知道了;

原来要知道这盘桃的四分之一是几个;

是要把这4个桃平均分成4份;

看一份是多少;

可以用4÷

4=1(个)的除法算式来算出结果。

3.尝试练习。

(演示)猴老大说:

“桃真好吃;

要是我能吃这盘桃的

就好了。

”教师谈话引出问题:

请同学们用刚才得出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好吗?

学生尝试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三、组织练习;

深化理解

1.操作游戏。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①指名读题后;

要求学生在书上画竖线分一分;

然后独立填写算式。

②集体订正后提问:

12个草莓的

和12个草莓的四分之一哪个多?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教师说要求;

学生先操作;

再列出算式。

(1)摆8个圆片;

拿出它的

(2)摆12个圆片;

都拿出圆片的

为什么个数不一样呢?

2.列式解决问题。

(1)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

要求什么。

(2)做“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直接列式独立解答;

全班交流。

3.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5题。

4.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尝试做思考题。

四、全课总结;

拓展延伸

同学们;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

有什么收获?

请大家先自己思索一下;

这盘桃的四分之一是什么意思?

再想想怎样解决问题;

可以借助学具帮帮忙;

也可以想其他的方法。

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看哪个小组讨论得最好。

分组展示交流:

让学生上台演示分的过程;

自由发表看法。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重点让学生说说4÷

2=2(个)表示的意义.

尝试直接列式解答;

在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全班订正。

认识几分之几

(1)教科书第68-69页

想想做做第1~5题

第3课时

1.结合具体情境在初步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认识几分之几。

2。

发展动手操作、与人合作交流以及表达能力。

1.出示例题的场景。

2.学生观察分桃的情景;

各抒己见。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提出问题。

谈话:

听猴妈妈有提出新的问题:

我的每个孩子分得这盘桃的

可是三只小猴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呢?

这可难到了我.你能帮助猴妈妈吗?

(1)自主探究;

小组交流.

(2)学生拿出学具;

动手分一分;

然后讨论每只小猴分得几分之几;

3只小猴一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1)全班交流.

(2)提问:

能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的?

2、教学“想一想”

问题:

猴妈妈有10个桃;

平均分给5只小猴;

3只小猴一共分得几分之几?

3.小结:

把一些东西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

一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几份就是它的几分之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让学生仔细观察;

思考要把几个看成l份;

在图上分一分。

(2)各自填写分数;

指名说出结果。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引导学生看清每幅图平均分成几份;

涂色部分占这样的几份。

(2)各自填写分数。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涂色;

然后与同桌交流。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1)提问:

是分别把这堆小棒平均分成几份;

有这样的几份呢?

(2)学生动手摆一摆、试一试;

得出结果。

(3)与同桌边练习边交流:

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四、全课小结

谈谈自己本节课有何收获。

学生观察;

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自主探究;

学生操作;

并思考问题。

演示分得的过程.

学生用学具分一分.

集体交流.

学生理解并记忆。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解题时的思路。

刘洪喜

认识几分之几的练习课

教材P69—70的第6~11题

第4课时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能利用直观教具正确地用分数表示相关的数。

2、能利用分数知识将低级单位的长度、钱币换算成高级单位;

并用十分之几的分数表示;

为下面认识小数打下基础。

一、基本训练

600÷

3=320÷

4=690÷

3=720÷

9=

60×

4=0×

78=89+25=72-56=

80×

60=80+60=15×

6=16×

5=

二、填空。

1.口答

里面有()个

2.想一想再口答

一堆小棒有18根。

这堆小棒的

是()根。

这堆小棒的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仔细观察;

按要求涂上颜色。

2、做“想想做做”第7题

为什么第一个括号填写

第二个括号填

教师在线段上再任意表上几个括号。

3、做“想想做做”的第8题

出示放大图。

这把尺总长是几厘米?

也是几分米?

看着直尺说一说1厘米是1分米的几分之几?

为什么?

也就是几分之几分米?

3厘米和7厘米呢?

4、做“想想做做”第9题。

指导学生想一想:

1元=()角

5、做“想想做做”第10题

指导学生思考单位间的进率

6、做“想想做做”第11题

学生游戏;

然后填表。

四、全课总结。

学习过程:

学生口答。

学生先在书上独立练习;

然后让学生说说各涂了几个小方块;

为什么这样涂。

学生先说说图意;

然后再练习。

让学生填写。

让学生说说这把尺上面的数据以什么为单位的?

学生回答。

学生在书上独立练习;

然后交流反馈;

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先让学生弄清题意;

然后按照书上要求做游戏并做好记录;

最后回答书中的问题。

五、作业

想想做做10

认识几分之几

(2)

教科书第71~72页

第5课时

1、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知识;

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解决这类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2、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

体会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感受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价值和作用;

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

发展思维能力。

学会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挂图、圆片若干。

一、谈话提出问题;

引入新课

今天是小白兔的生日;

她请来好朋友灰兔们一起庆祝。

出示挂图。

2.提问:

从画面上;

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板贴:

小白兔吃了几个蘑菇?

分给小灰兔们多少个蘑菇?

3.解决问题:

小白兔吃了几个蘑菇?

(1)提问:

求小白兔吃了几个蘑菇;

也就是求什么?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2)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算式:

12÷

4=3(个)。

二、自主探究;

解决问题

1.摆学具。

分给小灰兔们多少个蘑菇;

教师讲述。

2.列算式。

谁能把刚才动手分蘑菇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呢?

3.比较感悟。

仔细观察黑板上的内容;

你发现了什么?

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一听。

(2)教师归纳。

三、巩固深化;

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1

默读题目;

明确要求。

学生动手分一分;

算一算。

和同桌交流;

看算得对不对。

2.想想做做2

同桌分别按两题的要求摆圆片;

拿圆片;

列式计算。

指名在班内汇报操作情况和计算结果。

3.故事:

小白兔采了12个蘑菇;

准备拿出这堆蘑菇的

送给妈妈;

小灰兔采了9个蘑菇;

也准备拿出这堆蘑菇的

送给妈妈。

问:

他们送给妈妈的蘑菇数同样多吗?

算一算或摆一摆。

指名汇报算法。

问:

都是拿出所采蘑菇的

为什么送给妈妈的个数不一样呢?

4.想想做做3

默读题目;

各自在钟面上分一分;

涂一涂;

并列式计算。

指名回答计算结果;

班级交流。

1.提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2.谈话:

读一读“你知道吗”;

你能解决其中的问题吗?

学生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独立解决。

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分一分;

学生汇报:

借助学具展示分蘑菇的过程。

学生独立尝试列算式解决;

小组内交流这样列式的理由。

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学生先独立练习;

然后集体交流订正。

练习七1~5题

第6课时

1、通过综合练习;

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并学会用分数来表示达信息;

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分数的含义;

2、能利用分数的知识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一或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并学会用分数来表示达信息

125×

8960÷

3806-236486+99

240+604200÷

620×

504×

38

25×

424×

5620-80603÷

6

二、巩固训练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你是怎么做的?

你是怎么想的?

请学生先独立做;

再交流。

把这些图形平均分成几份?

涂色部分是其中的几份?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分一分;

再涂一涂。

说说你是怎么分的?

涂了几个?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1)6分米是几分之几米?

6厘米是几分之几米?

(2)4角是几分之几元?

4分是几分之几元?

(3)3分是几分之几时?

5千克是几分之几吨?

小结:

怎样将低级单位用分数换算成高级单位?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先指导学生想一想12小时的

各是几小时?

再想时针从12起走到了哪里。

独立练习后集体交流。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指导读题;

让学生先对折一次;

然后把纸打开;

数数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几份;

并填在表里。

再对折……并填表。

组织学生观察统计表;

你发现了什么?

在小组里讨论。

班级交流;

并归纳出规律。

观察记录的数据;

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

(对折的次数每增加一次;

它所对应的平均分的份数;

就是它前一次的2倍。

三、全课总结。

学生先在书上填上适当的分数;

然后说说为什么这样填。

学生独立练习;

学生口答后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学生在钟面上画出时针的位置。

先让学生看题;

说说题目的要求。

在小组里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