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古代汉语》教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17558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14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力《古代汉语》教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王力《古代汉语》教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王力《古代汉语》教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王力《古代汉语》教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王力《古代汉语》教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力《古代汉语》教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王力《古代汉语》教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力《古代汉语》教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力《古代汉语》教案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下面分别说明。

A.用“于”的被动句

这种句子是在动词谓语后用“于”字。

这种“于”是介词,作用是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使得主语的被动意义更加明显。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郤克”是受伤的,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动词“伤”已经用于被动意义。

因此我们如果把“于矢”去掉,句子还是被动句。

但是有了“于矢”,也就是说介词“于”引进了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这时我们不需要上下文就可判断这是被动句,因为既然有了主动者来施行“伤”这个动作,那么主语必然就是被动者。

可见“于”字在这种句子中是用来表示主语是主动还是被动的一个形式上的标志,由于有“于”字来引进动作的主动者,句子的被动意义就更加明显。

关于“于”字式的被动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古代“于”字式的被动句和现代汉语“被”字句的结构不同,“于”字所构成的介宾短语放在动词后作补语,“被”字所构成的介宾短语放在动词前作状语,比较:

穷者常制〈于人〉(《荀子·

荣辱》)

走投无路的人常常〔被别人〕支配。

②古代汉语“于”字式的被动句,其形式上与表示处所、时间的“于”字句完全相同,容易引起误解,比如:

孙嘉聘于齐(《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

(比较:

郤克伤于矢)

百里奚举于市。

告子下》)

“孙嘉聘于齐”是指孙嘉在齐国聘问(古代诸侯之间或诸侯与天子之间派使节问候),“于齐”是处所补语,全句是主动句。

而与之结构完全相同的“郤克伤于矢”却是一个被动句。

“百里奚举于市。

”是被动句,但“于市”并不是主动者,而是介绍处所的。

为什么两种不同的句子的结构却完全相同?

这可能是因为在古人的观念里,动作的施事和动作的处所是同类性质的东西。

这种情况造成了有些句子在理解上的歧义现象,需要借助其他的信息才可确定到底是哪一种结构。

而个别的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介词“于”究竟是引出主动者还是介绍动作行为的处所,几乎无法区分。

屈原放逐于楚国。

(《盐铁论·

相刺》)

此句既可理解为屈原被楚国放逐,也可理解为在楚国被放逐。

这说明古人是把施事者和施事处所看作同类的东西,所以运用了同一结构形式。

正因为“于”字句作为被动句存在这样的歧义,所以后来没有形成表义精确的被动句式而逐渐被淘汰。

B.“为”字式的被动句

“为”字式的被动句在结构上与“于”字式不同,而与现代汉语的“被”字句完全相同,如:

郤克伤于矢。

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

五蠹》)

自身被宋国人讥笑。

“为”字式的被动句中,“为”的作用也是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使主语的被动意义更加明显,其地位和作用很像现代汉语的“被”。

有时“为”字后面的主动者可以不出现,“为”字直接放在动词前,这一点与“被”字也相同。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战国策·

燕策三》)

这种句式可以认为是“为”字式的另外一种表示法,这种“为”是表被动的助动词。

由于“为”字在古代汉语里是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动词,作为介词,还有很多其他的意义,因此“为”字句是否被动句,有时并不容易识别。

若信者亦已为禽矣。

(《史记·

淮阴侯列传》)

这是被动句,但也可能被误解为“像我韩信也早已成为俘虏了”。

正因为“为”字式的被动句也可能产生歧义,所以后来又发展出“为……所”式的被动句。

C.“为……所”式被动句

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羽本纪》)

这种句式,是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用“所”字帮助表示被动,比单用“为”字的被动句,其被动意义更加明显。

这种“所”可以看作是表被动的助词,也有人称为表示被动的动词词头。

由于这种句式表示被动的意义很明显,因此是秦汉以后的古书中最为常见的被动句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的书面语里。

D.“见”字式的被动句

在“见”字式的被动句中,“见”是表被动的助动词,直接放在动词前,如: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说难》)

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这种“见”字与直接放在动词前的“为”字和“被”字的词性和作用是相同的。

但是“为”和“被”都还有另一种被动式,即在其后出现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这种功能却是“见”字所不具备的。

也就是说,“见”字只能作为表被动的助动词,而不能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如果要引进主动者,那么“见”字式要和“于”字相配合,形成“见……于”式被动句,成为一种比较完善的被动句式。

这种句式在后面再介绍。

汉代以后,“见”字用在动词前,也有不表示被动的。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李密《陈情表》)

这种“见”是涉及单方的范围副词,表示别人对自己怎么样。

诸如“见教”、“见谅”、“见笑”、“见怪”、“见恕”之类的“见”都是这种用法,需要注意分辨。

E.“见……于”式被动句

这是由“见”字式和“于”字式相结合而形成的被动句式,“见”字帮助表示被动,“于”字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两者取长补短,这样形成的被动句的被动意义是很明显的,是一种比较完善的被动句式。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F.“被”字句

用“被”字来表示被动的句式是现代汉语被动句的基本句式,这种句式在战国末期就已经出现,但还只是放在动词前面,作为帮助表示被动的助动词,不能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如:

今兄弟被侵,必攻者,廉也;

知己被辱,随仇者,贞也。

汉代这种用法更多,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屈原贾生列传》)

东汉以后,“被”字的用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能够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成了介词。

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问。

(蔡邕《被收时表》)

这样,现代汉语最重要的被动句式就产生了,并且在口语中逐渐取代了其他几种被动句式。

关于“被”字,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先秦时期,“被”是一个及物动词,意思是“覆盖”、“遭受”、“蒙受”等,如:

光被四表(《尚书·

尧典》)(四表:

四海之外

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

3.被动句的产生

意念上的被动句,在甲骨文里就有发现,如“鹿禽”。

而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要到西周金文里才产生,如:

矦乍册麦易金于辟矦,麦扬,用作宝尊彝。

(《麦尊》)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侯的史官叫麦的被君侯赏赐了金(铜)”,改为主动句就是“辟矦易乍册麦金”,是一个双宾句。

鬲锡贝于王,用作父甲宝尊彝。

(鬲尊)

此句是说“鬲被王赏赐了贝”。

但是这样的被动句,在西周金文中大约只有十几例,还是比较少的,春秋战国以后,被动句才多起来,形式也更加多样。

(可参看杨五铭《西周金文被动句式简论》,《古文字研究》第7辑,中华书局1982年版)

关于古代汉语的词序问题

汉语是一种没有词形变化的语言,汉语在表达意思的时候,主要靠词序和虚词。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词序的问题。

《孔丛子·

公孙龙篇》云:

“若以丝麻加之女工,为素、缁、青、黄,色名虽殊,其质则一。

是以《诗》有素丝,不曰丝素;

《礼》有缁布,不曰布缁……先举其色,后举其质,万物之所同,圣贤之所常也。

古今汉语在词序方面,相同是主要的。

如主语在谓语之前,动词在宾语之前,修饰语在被修饰语之前,等等。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左传·

曹刿论战》

其词序与现代汉语是完全相同的。

古今汉语在词序方面的不同,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宾语的位置不同,二是表示行为数量时的词序也与现代有所不同。

一、一、宾语的词序问题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主要有下面几种形式:

(一)

(一) 

 

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这主要有两种情况:

a.a. 

动宾前置

吾谁欺,欺天乎?

b.b. 

介宾前置

吾谁与归?

此条规律先秦汉语中是相当严格的,很少例外,只有“何如”常说成“如何”。

此二者意思相同,来源不同,在发展过程中殊途同归,变成凝固格式,意思是“怎么样”、“怎样”。

“如何”的变化轨迹大致如下:

(1)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

(2)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3)(3)与不谷同好,如何?

可见,“如何”是由“如……何”紧缩而来的一种句式,“何”本来是谓语,由于紧缩粘在了“如”字之后,好像成了宾语。

这样看来,“如何”是不可作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例外来看待的。

另外,“如何”、“如之何”由可以说成“若何”、“若之何”、“奈何”、“奈之何”,如、若、奈古音相通。

汉代以后,疑问代词宾语前置逐渐转为后置。

兰泽多芳草,采之欲谓谁?

(《汉乐府·

涉江采芙蓉》)

但仿古的文言文仍以前置为多。

(二)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

1.两个条件

在古代汉语里,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是全句必须是否定句,第二宾语必须是代词。

记住“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这个名称,实际上就记住了这两个条件。

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庚戌卜,争贞:

岳不我

我?

2.四种形式:

不、无(毋)、未、莫

a.“不”字句,如:

父甲不我

日月逝矣,时不我与。

(成语:

时不我待)

b.“无(毋)”字句,如: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c.“未”字句,如:

骄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左传》)

d.“莫”字句,如: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孟子》)

否定词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律在先秦不如疑问代词作宾语那么严格,从甲骨文开始就已经出现后置,先秦文献也有不少用例。

已亥卜,殻贞:

不祟我?

妣庚不它我?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据研究,战国后期的文献中,后置的例子已占多数,唐代后移已占100%。

但仿古的文言文仍是前置和后置并存。

(三)宾语前置用代词“是”或“之”复指

a.这种前置与前二者不同,其宾语不限于疑问代词或代词,往往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有时甚至可以是复杂的动词性词组,句子显得相当复杂。

姜氏何厌之有?

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

(不以礼义来确定国家的地位)

b.由于“是”字本身既可以直接充当宾语前置(详下),又可复指前置宾语,因此出现了结构重叠的现象,所以在确定某些句子的前置形式时,容易发生混淆,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辨认。

寡人是征、寡人是问

岂不谷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

c.这种宾语前置句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特定的格式:

“惟……是……”或“惟……之……”,如:

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

为政》)

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左传·

宣公十二年》)

这种句式是“唯宾动式”(如:

王唯土方征)和“宾是动式”(如:

先君之好是继)的结合,后者是前者向“唯宾是动式”发展的中间环节,三者属于不同层次的历史变体。

d.这种宾语前者句式还形成一些固定的结构,如“是之谓”、“此之谓”、“我之谓”等。

吾闻之:

“禹称善人,不善人远。

”此之谓也夫。

宣公十六年》)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这类的结构如果后面只有语气词,那么可以翻译为“就是说这个”或“说的就是这个”;

如果后面还有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就要译为“这就叫做……”,但是古今结构是不同的,现代汉语的“这”是主语,而古代汉语的“是”或“此”是前置宾语。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这类句子的前置宾语是代词,在这种情况下,用来复指的代词主要是用“之”,但是有时为了避免歧义,也可以用“是”,如:

求,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

(四)宾语无条件前置

在古代汉语里,有时为了强调宾语,可以无条件地把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前,如:

寡人是征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二、关于古代汉语行为数量表示法的词序问题

古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时,同现代汉语有两点不同:

1.现代汉语一般要用动量词,如去两回,看两遍。

古代汉语则不用。

2.现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一般把数量词放在动词后边,与动量词合起来充当补语;

古代汉语则是把数词直接放在动词前边作状语。

又与之遇,七遇皆北。

文公十六年》)

这些句子译为现代汉语时,一般要把数词放在动词的后边,并加上适当的动量词。

在古代汉语里,有时为了强调某一行为数量,可以改变古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的一般句式,即把数词从动词的前边移到句末,并在这个数词前边加上“者”字形成“者”字结构作全句的主语,这样移到句末的数词就成了全句的谓语。

数词从状语的位置变为谓语的位置,就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

赵策》)

范曾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

新的动量表示法在魏晋以后就产生了,但后代仿古的文言文仍然沿秦汉之旧习,将数词放在动词之前。

关于叙述句的语气词“矣”和“焉”

(一)矣

1、“矣”字是一个表示动态的语气词。

它意味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在一般情况下,“矣”字总是把事物发展的现阶段作为新的情况告诉别人。

例如:

吾知所过矣。

(左傅宣公二年)

(原先不知道,现在知道了。

2、有些句子用了表示时间的副词如“已”“既”“尝”等字,表示某一情况已经如此或曾经有某一情况;

句尾用“矣”字,是说话人把它当作新的情况告诉别人。

平原君曰:

“胜已泄之矣。

”(战国策·

赵策三)

3、有时候,某一情况还没有出现,但是预料它将会出现,用“矣”字也是把它当作新的情况告诉别人。

例如;

孔子曰:

“诺,吾将仕矣。

”(论语·

阳货)

在多数情况下,这是一个偏正复句,偏句表示一个假设,正句表示在这个条件下的後果。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左传宜公二年)

无论表示已经如此或行将如此,“矣”字总是报道一种新情况。

4、表示可能性的句子虽然也属於叙述句,但是并不表示一种过程。

在这类句子里,“矣”字仍然报道一种新情况。

公闻其期,曰:

“可矣!

”(左传隐公元年)

5、以形容词为谓语的描写句同样可以用“矣”字,因为描写句同样可以报道新情况。

国危矣。

(左传僖公三十年)

有时候,描写句的谓语部分被提到前面去,後面再用“也”字煞句(也有不用“也”字的),这样就增加了夸张的语气。

但是“矣”字本身并不表示夸张语气。

嘻!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战国策·

赵策三)

6、祈使句用“矣”字,这是祈使者希望对方实现某种行为或完成某种事情。

先生休矣!

齐策四)

总起来说,“矣”字的语法意义跟现代汉语语气词“了”(啦)字的语法意义相当;

绝大多数的“矣”字都可以译成现代的“了”字。

7、“矣”字又可以用於疑问句,在这种情况下,“矣”字仍保持着原来的语法意义,不过由於句子里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所以“矣”似乎也帮助表示疑问语气罢了。

年几何矣?

赵策四)

(二)焉

“焉”字是一个兼词,是指示代词兼语气词。

我们说它是指示代词,因为它常常指代某一范围或方面;

我们说它是语气词,因为它经常用於叙述句尾来表示停顿,就一般情况说,它的後面不再加别的语气词。

1、指示代词的“焉”,相当于“于此”、“于是”,指代的范围或方面,常与处所或人物有关。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左传隐公元年)

(虢叔死在那里。

这种用法的“焉”字,如果前面是形容词,就指代比较的对象。

晋国,天下莫强焉。

(孟子·

梁惠王上)

(晋国,天下没有哪个国家比它强大。

我们应该注意“之”和“焉”的区别:

在和动词结合时,“之”字用在及物动词的後面,“焉”字用在不及物动词的後面。

试看上文所举的例子:

“非曰能之,愿学焉”,这里的“能”字在古代是及物动词,“学”字用作不及物动词。

同一动词,加“之”或加“焉”,词义不同:

“死焉”的“死”是不及物动词,是一般的意义,如“虢叔死焉”;

“死之”的“死”是及物动词,表示殉难,如《左传宣公二年》“提弥明死之”。

2、语气词的“焉”

“焉”字虽然是一个代词,但由于它的位置经常是在句尾,所以它逐渐取得了语气词的性质。

有时候,它和“于”字介宾词组同时出现,它的代词性就冲淡了,而它的语气词性质就更突出了。

也就是说,“焉”字所指代的对象或范围已经在句中出现了,不必再以“焉”来表示指代。

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

(“焉”和“於国”同时出现。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

(荀子·

劝学)

“有鸟焉”就是“有鸟于南方”。

“焉”字所指代的事物或处所已经在前面出现,它的指代作用就变得多余了,因此变成了纯粹的语气词。

有时候,“焉”字虽然没有和“於”字介宾词组同时出现,但也完全失去了代词性,只能算是纯粹的语气词,带有指点引人注意的语气。

击之,必大捷焉。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论语·

先进)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

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

(国语·

晋语四)

子曰: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卫灵公)

最後两个例子最富有启发性,这两个例子都是平行的句法,第三个例子上文用“矣”下文用“焉”,第四个例子上文用“焉”下文用“也”,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焉”字所表示的语气来。

当然,单纯的语气词“焉”与兼词的“焉”两者之间的界限有时并不十分清楚,有的例子似乎两种说法都可以。

我们不要轻易地把“焉”看成单纯的语气词。

正如“矣”字一样,“焉”字也可以用於疑问句,在这种情况下,“焉”字仍然保持着原来的语法意义,不过由於句子里有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所以“焉”字似乎也帮助表示疑问语气罢了。

“君何患焉?

关于否定句和否定词

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否定句。

其形式标志是有否定词。

否定词主要有以下三类:

1.否定副词,如“不”“弗”“毋”“勿”“未”“否”“非”“微”等

2.动词“无”

3.否定性无定代词“莫”。

其中用“不”“毋”“未”“莫”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如果宾语是代词,一般要前置,说已见前。

下面简单谈谈否定词的用法。

(1)不 弗——一般性的否定副词

此二者词汇意义相同,都表示一般的否定。

其区别主要是:

“不”字后面的动词可以是及物和不及物的,而“弗”字后面一般是及物动词,且一般不带宾语,使用范围比“不”窄。

例见教材第264-265页。

另外,有些典籍在先前用“弗”字,后来转写为“不”。

(2)毋 勿——禁止性的否定副词

此二者词汇意义也相同,通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不要”、“别”。

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另例见265页。

(3)未 非——存现性的否定副词

存现句:

表示某处存在某一事物及某处所、某时间有某事物出现或消失的句子。

可分为存在句和隐现句。

“桌上有一本书。

”“前面来了一个人。

”“昨天丢了一块钱。

”等。

“未”字表示事情还没有出现,相当于“没有”。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其中的“未尝”要特别注意。

它有时是两个词,如“未尝君之羹”中的“未尝”就是。

有时它是一个凝固形式,相当于“未曾”、“不曾”、“没有过”,表示简单地否定过去。

如“三年之后,未曾见全牛也。

“未”和“未尝”的区别见教材第266-267页。

“未”有时并不表示存现,而是表示一般的否定,相当于“不”。

见第267页。

(4)非 微——判断性或假设性的副词

“非”字常用在判断句里,否定主谓的关系。

如“是非君子之言也。

”详见“判断句”一节。

“非”字的这种否定,是否定整个谓语。

“非”和“微”又用于假设性的否定,相当于“若非”。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噪也。

(5)否——表示已然的否定,相当于“不”或“不是”。

(6)无(無)——否定动词

“无”是“有”的反面,是个动词。

它否定的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

例见第268-269页。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无”在有的古书上又写作“毋”。

然使十人树之,一人拔之,则毋生杨矣。

(韩非子·

说林上)

“不”和“无”在语法上的分工是:

“不”字是副词,它所否定的是形容词和动词;

“无”是动词,它所否定的是名词。

因此“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或形容词,而“无”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用如名词。

(7)莫——否定性的无定代词。

“莫”字是一个否定性的无定代词。

如果要把它的意义译成现代汉语,可以译为“没有谁”或“没有哪一种东西(事情)”等等。

“莫”字前面可以出现它所代替的名词,也可以不出现它所代替的名词。

群臣莫对。

楚策一)

 (群臣没有谁回答。

关于疑问句和疑问词

在古代汉语里,句子一般须有疑问词的帮助,方能发出疑问。

表示疑问的句子有时用疑问代词,有时用疑问语气词,有时候二者都用。

例见第271页。

疑问代词作宾语必须前置,说详宾语前置节。

1.疑问代词

(1)谁、孰、何

“谁”字跟现代汉语的“谁”一样,是指人的疑问代词。

  孟尝君怪之,曰:

“此谁也?

齐策四)

“孰”字经常表示选择,可指人,亦可指物。

  哀公问:

“弟子孰为好学?

雍也)·

“孰”和“谁”有一点不同,它除了指人,也可以指事物。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梁惠王下)

  (独自作乐快乐呢,还是与众人共听音乐快乐呢?

第一第三“乐”字读yue,其余“乐”字读le)

“孰”字还和“与”、“若”连用,构成一种凝固结构,用以比较人物的高下或事情的得失。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齐策一)

“何”字一般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是指物的疑问代词,可作宾语、定语,还可作状语。

孟尝君曰:

“客何好?

“谁”“何”都可以用作定语(“孰”字不能),但是“谁”字後面一般用“之”字,“何”字後面不能用“之”字。

是谁之过与?

季氏)

“何”字又可用作状语,表示“为什麽”“怎麽”的意思。

夫子何哂由也?

先进)

(2)安,恶,焉,胡,奚,曷

这六个疑问代词只能用作宾语(动词宾语和介词宾语)和状语,用作状语要比用作宾语常见。

先看用作宾语的例子:

梁客辛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