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17131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专题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专题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专题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专题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专题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单选10小题

1.太阳辐射在经过厚厚的大气层时(  )

A.大部分能够被吸收和反射,使大气增温

B.大气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短波辐射部分,使大气增温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与云量多少无关

D.太阳高度越大,路径越短,大气吸收或反射的越少

解析: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较弱,且具有选择性,云量越多,大气的削弱作用越强。

太阳高度越高,经过大气中的路径越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

答案:

D

2.下图为海陆风示意图,此图表示的昼夜状况和风向是(  )

A.白天,海风B.夜晚,海风

C.夜晚,陆风D.白天,陆风

该题考查的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热力环流的应用。

图中陆地气流下沉,说明气温较海洋处低,为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C

读下图,完成3~4题。

3.图中纬度相同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海洋的比热容比陆地大,昼夜温差较小;

白天多云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地面温度不会太高;

夜间多云时,大气逆辐射作用强,地面温度不会太低。

4.甲图如果为亚欧大陆,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形成(  )

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B.北美高压

C.夏威夷高压D.亚速尔高压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亚欧大陆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形成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A

5.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的是下列中的(  )

A.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C.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只改变运动的风向,不改变风速。

B

6.下列关于大气运动简图中的数码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  )

A.①极地高气压带B.②副极地低气压带

C.③东北信风带D.④多雨带

①和②均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③为东南信风带,④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炎热干燥。

7.极地高压带近地面大气的运动状态和性质分别为(  )

A.下沉扩散、干燥B.辐合上升、湿润

C.下沉扩散、湿润D.辐合上升、干燥

两极地区,由于气候寒冷,气温较低,气流下沉扩散形成高气压。

气流下沉难以成云致雨,气候干燥。

读以下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移动图,完成8~10题。

8.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带压、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就南半球而言气压带、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C.赤道低气压带、信风带发生季节移动,其他气压带与风带均不移动

D.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在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气压带与风带是受太阳直射点的影响,随直射点南北引动。

9.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的气候是(  )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终年高温干燥。

10.关于南亚西南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

C.夏季风主要受印度低压形成

D.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形成南亚季风的原因之一

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南亚的西南季风。

所以说,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形成南亚季风的原因之一。

D                 

一、单项10小题

11.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  )

A.降低大气温度

B.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

C.促发光化学反应

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

臭氧的作用是能大量吸收紫外线,故减少了直接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使地表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气和固体杂质组成

B.水气和固体尘埃是成云致雨的充分条件

C.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但对地面不具有保温作用

D.臭氧含量很少,但它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

低层大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13.图中热力环流表示不正确的的是(  )

白天应是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风由海吹向陆地。

14.下图中气流运动是由受热不均原因引起的a.b.c.d四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a.b.c.dB.b.d.c.a

C.a.c.b.dD.d.c.b.a

近地面气压比高空高,b,d气压必然比上空气压高。

15.图为南半球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图中箭头表示风向,正确的是(  )

A.AB.BC.CD.D

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16.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

B.高气压带均由冷空气冷却下沉而成

C.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北风

D.赤道低气压带南邻东北信风带

低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而高压带均盛行下沉气流,但可能为受冷下沉,也可能为动力原因下沉,故A正确;

B错误;

北半球的中纬西风为西南风;

赤道低压南侧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C、D错误。

17.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点位于30°

N附近

B.乙点位于30°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18.受季风环流影响的地区气候不具有(  )

A.一年之中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特点

B.雨热同期特点

C.降水具有夏季多、冬季少的特点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特点

本题考查季风环流。

受季风环流影响一年之中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的特点;

雨热同期;

降水具有夏季多、冬季少的特点。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是地中海气候的特征,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控制,不属于季风环流。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19.世界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是(  )

A.东亚B.西亚C.北亚D.南亚

20.当南亚盛行西南季风时(  )

A.珠江正值枯水期

B.黄河出现冰情

C.长江正值汛期

D.澳大利亚正值一年最热时期

试题分析:

南亚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则为南半球的冬季。

珠江流域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多雨,A错误;

黄河流域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多雨,B错误;

长江流域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多雨,故长江进入汛期,C正确;

澳大利亚此时为冬季,D错误。

二、双选5小题

21.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有3个低气压带、4个高气压带

B.从高气压吹出来的风均为偏南风

C.高气压带近地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破坏了气压带状分布

南北半球来自高压带的风其风向呈对称关系,并非都是偏南风;

副热带高压即为高温区(副极地低压则为低温区)。

AD

22.新疆塔里木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这一天气现象,主要原因是(  )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B.夜间大气逆辐射弱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

D.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能少

新疆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云量少,降水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日间,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气温较高;

夜间,大气逆辐射弱,气温较低。

BC

23.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A.焚烧落叶B.增加绿地面积

C.禁止用煤作燃料D.汽车改用清洁燃料

2013年元旦前后,我国某地天气状况如下表。

阅读表格,完成24~25题。

日期

天气状况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12月30日

阴转多云

17℃

6℃

12月31日

多云转晴

15℃

5℃

1月1日

晴间多云

1月2日

16℃

-2℃

焚烧落叶会增加大气中的尘埃、固体杂质、二氧化碳等,加剧城市空气污染;

煤是目前工业生产的重要燃料,不能禁止使用。

AC

24.1月2日比1月1日温差大,原因是1月2日(  )

A.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小

B.晚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小

C.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大

D.晚上气压升高,晚上风力比较大

1月2日比1月1日晴,因此,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小,气温较高;

晚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小,气温较低。

AB

25.这次天气过程,可能给该地带来的影响是(  )

A.影响了该地人们的元旦出行

B.导致该地水稻遭受霜冻

C.增强了该地太阳辐射强度

D.该地森林火险等级加大

解析:

由于气温下降,可能会影响了该地人们的元旦出行;

同时,天气晴朗干燥,该地森林火险等级加大。

而冬季不种植水稻,不会受霜冻影响;

太阳辐射强度主要受太阳高度角影响,冬季,太阳辐射强度减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