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史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
《管理思想史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思想史复习资料Word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威尼斯的家族式合伙企业有时成为一种联合投资信托公司和控股公司。
他所拥有的财物包括不动产、政府债券、商品和商业应收账款。
拥有巨大权力和财富的家族式合伙企业常常能施加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压力。
5、行会:
行会最早在10世纪的意大利出现,后来相继出现于法国、英国和德国。
行会是城市手工业者为保障自身利益而成立的行业内部组织,它具有现代管理的某些雏形:
首先行会规定了一套等级制度,并与此相适应产生了一套人事等级,即“行东一帮工一学徒”;
其次,行会对产品质量做了规定;
第三,限制外来同行的竞争。
6、10人编队制:
这是罗马帝国的皇帝迈克利先在军队中实行的一种组织制度。
罗马军队实行“10人编队制”,骑兵有“10人组”,即由10名骑兵组成一个小组,3个“10人组”组成一个骑兵队,10个骑兵队(300名骑兵)组成一个骑兵团。
这种组织制度体现了管理幅度的思想。
7、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著名的“商鞅变法”是商鞅(约前390—338,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在秦国进行的一场政治经济改革。
商鞅变法,⑴在法律上承认井田制的崩溃和土地私有的合法化,促进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形成,解放了生产力;
⑵按军功授爵,取消旧贵族世袭的政治特权;
⑶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
⑷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禁止弃农从商,鼓励开荒,任其所耕,不限多少,以增加封建国家收人,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对从事工商或闲懒贫困之人收入官府为奴;
⑸统一秦国度量衡,统一赋税。
变法加强了中央管理,使秦国的奴隶制废除了,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创造了条件,是通过变法提高国家管理水平的一个范例。
8、文景之治:
文景两帝在位期间推行汉高祖刘邦制定的休养生息政策。
汉文帝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把原来的十五税一减成三十而税一。
景帝时继续实行“轻徭薄赋”政策,把三十税一正式定为制度。
人头税、徭役都有所减轻。
同时奖励兴修水利,发展生产。
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在刑罚方面,文帝作了两点改变:
1.废除连坐法,对犯人全家不再一同问罪,对犯人妻、子不再罚作奴婢.2.废除肉刑。
景帝时又减轻了刑罚。
此即所谓“刑罚大省”。
文景政策的实施,体现了以民为本、繁荣经济的管理思想,合乎封建经济发展的方向,对恢复和发展生产,安定人民生活,稳定封建统治秩序起到一定的作用,国家逐渐走向富强道路。
9、道法自然:
老子关于“道‘的理念是一个”大自然法则支配一切“的概念。
老子所讲的道,不仅仅限于人类社会的范围,既包括”人道“也包括”天道“、”地道“,最后,天道、人道、地道毒药服从于自然。
。
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接近于发现自然界存在着不受任何神力主宰的客观规律,这是对原始朴素的唯物论的重大贡献,对国家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10、差分机:
巴比奇在1882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部实用机械计算机——差分机。
从概念上来看,巴比奇的计算机已具备了现代化的计算机的全部基本要素,它有存储器即存储装置,运算机或计算装置、穿孔卡片输入系统、外存储器以及条件转运器。
11、劳动报酬的奖金方案:
以工人目前的产量作为标准产量,以工人目前所花费的生产时间作为标准时间,工人如果提前完成了工作,则把所节省时间的收益按一定比率(约为正常工资率的1/3或1/2)发给工人作为奖金,其余归雇主。
11、职能工长制:
这是根据工人的具体操作过程,进一步对分工进行细化而形成的。
在泰勒看来,一位“全面”的工长应该具备九种品质:
智能;
教育;
专门的或者技术的知识,手脚灵巧和有力气;
机智老练;
有干劲;
刚毅不屈;
忠诚老实;
判断力和一般常识;
身体健康。
要找到一个具备上述三种品质的人并不太困难,但要找到一个能具备上述七或八种品质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为了使工长能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还必须把管理的工作再加以细化,使一个工长只承担一种管理职能。
12、例外原则:
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物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也就是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比如有关重大的企业战略问题和重要人事的任免等。
例外原则是泰勒做出的重要贡献之一,它至今仍是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原则。
13、甘特图:
甘特特别出名的原因是他发明了甘特图,最早他绘制了一种日平衡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展成为甘特图,即生产计划进度图。
在图中,平面图的横轴按比例划分为小时数、天数、周数,先把工作任务的计划完成时间用横线或横条画出,再把工作任务的实际完成情况用横线或横条画在计划完成情况线之下。
甘特图有的按机器分,有的按工序分,有的还用作比较费用预算和实际支出。
图表内用线条、数字、文字、代号等来表示所需的时间、实际产量、计划开工和完成的时间等不同的内容。
14、(法约尔)管理定义:
法约尔提出了普遍意义上的管理定义,即“管理是普遍的一种单独活动,有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由各种职能构成,管理者通过完成各种职能来实现目标的一个过程。
”为了突出管理的实质,法约尔又进一步将管理的要素划分为: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15、法约尔“等级链:
“等级链”即从最上级到最下级各层权力联成的等级结构。
它是一条权力线,用以贯彻执行统一的命令和保证信息传递的秩序。
依据这条路线来传递信息,对于各层统一指挥是非常重要的,但它并不是最迅速的途径。
等级制度是法约尔管理理论的核心。
16、(韦伯)超凡权力:
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
韦伯认为,超凡权力的合法性,完全依靠对于领袖人物的信仰,他必须以不断的奇迹和英雄之举赢得追随者,超凡权力过于带有感情色彩并且是非理性的,不是依据规章制度,而是依据神秘的启示。
所以,超凡的权力形式也不宜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
17、行为科学:
是利用许多学科的知识来研究人的行为变化规律,以预测、控制、引导和激励人的行为,达到充分发挥、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的科学。
18、人际关系学说:
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要点可以概括为三点。
(1)职工是社会人。
“社会人”是人际关系学说对人性的基本假设。
这种假设认为人不仅有经济和物质方面的需要,而且还有社会及心理方面的需要。
梅奥等人认为,职工是社会人,必须从社会系统的角度来对待他们。
(2)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所谓正式组织就是传统管理理论所指出的,为了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目标,规定企业各成员之间相互关系和职责范围的一定组织体系。
(3)新型的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
19、霍桑实验:
霍桑试验是一项以科学管理的逻辑为基础的实验。
从1924年到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城郊的西方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中进行的一系列试验。
霍桑试验分四个阶段进行:
车间照明变化对生产效率影响的各种试验;
工作时间和其他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和各种试验;
了解职工工作态度的会见与交谈试验;
影响职工积极性的群体试验。
20、Y理论:
①企业管理当局应当负责把企业生产的各项要素组织起来,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
②人们并非天生就对组织的要求采取消极或抵制态度的。
他们之所以会如此,是由于他们在组织内的经历和遭遇所造成的。
③人并非是生性懒惰,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
④外来的控制和惩罚的威胁并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的惟一方法。
⑤对目标的参与是同获得成就的报酬直接相关的。
⑥在适当条件下,人们不但能接受,而且能承担责任。
⑦不是少数人,而是大多数人都具有相当高的用以解决组织上问题的想象力、独创性和创造力。
⑧企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安排好组织工作方面的条件和作业的方法,使人们的智慧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和自己的个人目标而努力。
21、团体动力学:
团体中人与人相互接触、影响所形成的社会程序。
22、保健因素:
是指它的满足对职工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一样。
卫生保健不能直接提高健康水平,但有预防疾病的作用。
同样的,保健因素不能直接起激励职工的作用,但能防止职工产生不满情绪。
当保健因素改善后,职工的不满情绪会消除,但并不会导致积极的后果,而只是处于一种既非满意、又非不满意的中性状态。
23、权变理论:
领导者权变管理理论是70年代形成的一种有关组织行为的理论。
所谓权变,就是权宜应变。
权变管理理论认为,要根据企业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地进行管理,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24、经理角色:
经理担任的十种角色,即挂名首脑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接受者角色、信息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企业家角色、故障排除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谈判者角色。
这十种角色是一个相互连结的整体,不能割裂开来。
25、管理方格论:
布莱克提出的管理方格法,主要是为了避免在企业管理的领导中趋于极端的方式,既或者是科学管理,或者是人际关系;
或者以生产为中心,或者以人为中心:
或者以X理论为依据,或者以Y理论为依据。
26、系统论: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的科学。
系统论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创立的。
27、控制论:
控制论是研究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
它是自动控制、通讯技术、计算机科学、数理逻辑、神经生理学、统计力学、行为科学等多种科学技术相互渗透形成的一门学科。
控制论的研究表明,无论自动机器,还是神经系统、生命系统,以至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撇开各自的质态特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自动控制系统。
28、突变理论:
突变论是研究客观世界非连续性突然变化现象的一门新兴学科,自本世纪70年代创立以来,十数年间获得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引起了科学界的重视。
“突变”一词,法文原意是“灾变”,是强调变化过程的间断或突然转换的意思。
突变论的主要特点是用形象而精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和预测事物的连续性中断的质变过程。
29、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又称为经营管理学派、管理职能学派,是历史悠久并有巨大影响力的一种管理理论。
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诸因素来协调有关资源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30、权变理论学派:
权变”是指偶然事件或偶然性。
权变理论的主要涵义是:
权宜应变。
因此,权变理论学派也称为因地制宜理论、情景管理理论、形势管理理论、以及情况决定论等。
它是在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种管理理论。
权变理论学派的核心就是力图研究组织的各子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组织和它所处的环境之间的联系,并确定各种变数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
它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寻求不同的最适合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
31、企业文化:
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形成于企业内部的群体文化,又叫亚文化或子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
32、学习型组织:
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指通过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而建立起来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