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五六单元测试题人教版选修一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16601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五六单元测试题人教版选修一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五六单元测试题人教版选修一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五六单元测试题人教版选修一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五六单元测试题人教版选修一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五六单元测试题人教版选修一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五六单元测试题人教版选修一文档格式.docx

《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五六单元测试题人教版选修一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五六单元测试题人教版选修一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五六单元测试题人教版选修一文档格式.docx

收“什一税”D、宗教“异端”思想的影响

13、16世纪在德意志拉开宗教改革序幕的事件是

A、《神曲》的发表B、罗马教皇出售赎罪券

C、“九十五条论纲》的传播”D、新教的形成

14、如图所示,这位人物发起了

A、“十字军东征”

B、文艺复兴运动图见《历史选修1》75页

C、宗教改革运动马丁·

路德

D、“异端”运动

15、关于马丁·

路德与加尔文改革的相同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B、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C、认为个人通过《圣经》可直接与上帝联系D、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政权

16、16世纪英国国王推行的宗教改革

A、提出了《九十五条论纲》B、实行严格的政教分离

C、否定了教皇的权威D、废除了主教制度

17、下列有关宗教改革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摧毁了西欧的封建势力B、沉重地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

C、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D、促进了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

18、下列各项,体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共同点的是

A、反对禁欲主义B、推崇希腊罗马文化

C、矛头直指教皇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

19、下列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出现的

B、都反对宗教信仰

C、都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反封建的斗争

D、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0、通过宗教改革后的西欧一些国家如德意志、英国等,其宗教变化的相似点在于

A、以路德派新教为主B、以加尔文派新教为主

C、仍以天主教为国教D、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

21、16世纪西欧进行宗教改革

C、废除了主教制度D、否定了教皇的权威

22、17世纪40年代英国资产阶级掀起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打的旗帜是

A、废除宗教B、清教C、民主、自由D、废除王权23、17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才得到重大的发展,其最主要的原因

A文艺复兴运动促使科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B新航路开辟后促使各国统治阶层开始重视教育

C、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要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

D、宗教改革运动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24.16世纪欧洲掀起了一场反对大规模的宗教改革运动,其矛头直指。

A、东正教B、伊斯兰教C、天主教D、佛教

25.下列各项,体现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共同点的是

A、反对禁欲主义B、推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C、矛头直指教皇D、、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

26.欧洲中世纪曾经被称为笼罩着宗教灵光的“黑暗时代”。

以罗马教廷为首的天主教会处于当时欧洲“万流归宗”的地位。

这一时期天主教会势力扩大的措施或因素有()

①整顿教会拓展势力②组织十字军东征③封建割据势力强大,王权衰弱④教权高于王权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7.教皇英诺森三世说: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着太阳借来的”。

这句话反映了()

A.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

B.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

C.罗马教会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

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

28.“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可洗净罪恶了。

”材料集中体现了()

A.天主教会政治势力强大B.天主教会凭借权力搜刮钱财

C.天主教会垄断了文化教育D.天主教会征收“什一税”

29.下图中,你可以得到的最准确的信息是()

A.天主教会与封建王权争夺权力

B.教会向信众榨取“什一税”

C.教皇惩处持“异端”思想者

D.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

30.下列关于宗教神学与人文主义的对比,错误的是()A.以神为中心——以人为中心B.禁欲和来世——现世的享受C.自由平等——等级观念D.蒙昧主义——理性和科学

31.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

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

“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

”这个人是()

A.马丁·

路德B.克伦威尔C.亨利八世D.加尔文

32.马丁·

路德改革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为欧洲国家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下列对其产生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有()

①推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②反对农民战争,要求人民服从政府③路德教派取得了合法地位④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33.下图反映的是罗马教廷兜售赎罪券的情景。

有关该图的历史阐释正确的是()

①罗马教廷在德意志常常通过这种方式搜刮财富,故德意志被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②对这种行为进行公开抨击的是《九十五条论纲》,这也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③这种兜售赎罪券的行为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④这一历史事件是导致德意

志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34.马丁·

路德说:

“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该材料集中体现了马丁·

路德的哪一主张()

A.教权高于王权

B.教士是由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

C.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

D.国家权力为神所授

35.马丁·

路德认为:

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

马丁·

路德的这一主张其意义在于()

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及其神学权威

B.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势力

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36.加尔文学说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了宗教改革一个重要的国

际中心,被称为“新教的罗马”。

加尔文学说之所以能够在西欧广泛传播,主要是因为()

A.他宣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

B.他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C.他的先定论将上帝摆到了到高无上的地位

D.他的学说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37.“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

……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谴责。

这样做就是亵读神明。

”材料所体现的是

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B.加尔文宗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C.符合教俗封建主的利益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的作用

38.加尔文教认为:

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

这种学说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封建贵族的世袭思想B.封建社会的等级思想

C.人本主义思想D.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

39.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不同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是()

①领导宗教改革的是国王②教义方面保留了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③没收教会财产,归王室所有④否认教皇是最高领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40.马丁·

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包括()

①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②建立了以国王为首脑的教会③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

41.奥斯曼素丹统治埃及的政治措施有①将埃及设立为行省②派遣总督——帕夏③建立近卫军④保留马木鲁克,并让其担任地方长官⑤实行包税制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2.下列有关埃及包税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奥斯曼素丹在埃及征税的形式B.包税制下的农民负担各种赋税

C.拿破仑统治时期废除了包税制D.包税制下的包税人在包税区内几乎没有权力

43.对包税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要取得包税权必须向政府预付一年土地税B.包税制既是土地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C.包税权不可世袭、转让和出卖D.包税人在包税区内享有绝对的权力

44.18世纪末,英法侵略埃及的根本原因是

A.埃及战略地位优越

B.埃及国力衰弱

C.出于建立殖民地、拓展市场、倾销商品的需要D.拿破仑的个人野心

45.1798年,英军与入侵埃及的法军展开斗争的原因是

A.拿破仑入侵埃及损害了英国的利益    B.埃及马木鲁克的请求

C.拿破仑在埃及的残暴统治        D.为奥斯曼素丹夺回埃及

46.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英国入侵埃及不同于法国入侵埃及的特点是

A.侵占埃及,建立殖民统治B.往往联合奥斯曼帝国和扶植马克鲁克势力侵略

C.进行科学文化侵略D.镇压人民起义

47.1798年法国远征埃及的目的有

①打击反法联盟的组织者英国  ②建立殖民地 

③威胁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印度  ④帮助埃及发展资本主义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8.18世纪末马木鲁克统治埃及时的国内政治状况是

A.农田变成荒漠B.传统的商业和贸易萎缩

C.经济凋敝D.马木鲁克之间相互攻伐,政局混乱

49.拿破仑在日记中写道:

“这个小小的欧洲是不能给我提供足够的荣誉的,我必须到东方去寻求,所有不朽的盛名都是来自东方.”材料集中体现了

A.拿破仑向东方扩张,建立庞大帝国的野心B.拿破仑想到东方去巡游

C.拿破仑嫌欧洲地区太小D.拿破仑想到东方发财致富

50.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社会的主要矛盾有①外国资本主义与埃及民族的矛盾②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③农民阶级与封建统治集团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51.穆

罕默德·

阿里政

权建立于

A.1801年   B.1803年  C.1805年  D.1806年

52.穆罕默德·

阿里建立政权后主要的外在威胁是

A.奥斯曼土耳其  B.英国等欧洲列强 C.希腊  D.马木鲁克

53.阿里政权建立前,埃及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有

A.反对外来侵略B反对本国封建统治C反对资产阶级统治D反对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

54.穆罕默德·

阿里为消除马木路克势力是威胁而采取的最基本手段是

A改革土地制度B武力C谈判D拉拢

55.19世纪上半叶,埃及农业经济

迅速发展的原因有①兴修水利②土地制度和税收的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③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农作物品种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③

56.下列关于阿里方面的改革与洋务运动的相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重点发展民用工业B首先发展军事工业C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D采取官办方式

57.阿里改革重点发展军事工业的重要原因是

A武装军队,抵御外来侵略,巩固统治B加强中央集权

C为发展经济奠定基础D打击马木路克势力

58.穆罕默德·

阿里在政治改革中,规定各部部长及各省省长都由自己亲自任免,这从本质上体现了

A咨议会没有实权B维护专制集权C仍仿效欧美民主制度D改革了政治机构

59.穆罕默德·

阿里大力发展军事方面的措施有①创办军事工业②实行征兵制③建立海军舰队④派遣留学生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60.穆罕默德·

阿里在改革中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经验的根本目的是

A推动埃及的近代化B抵御外来侵略

C巩固统治,建立庞大帝国D改善国内的文化教育

61.下列不属于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土地制度的措施是

A取消纳税人的免税地B没收违规宗教地产

C兴修水利,扩大耕地面积D确立土地私有制制度

62.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措施中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措施是

A在中央设立咨议会B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农业

C改革土地制度和税收制度D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63.穆罕默德·

阿里政治改革的影响有①结束了分裂割据②加强了中央集权③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④推动了民主制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64.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在工业方面的改革措施有①限制私营手工业生产②大力发展官办工厂③建立一批民用工业④建立印刷厂出版读物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②③

65.穆罕默德·

阿里仿效欧美国家改革政治体制,建立咨议会,但由其儿子担任议长,这表明

A阿里真正认识到欧美国家政治制度的优越性B阿里对欧洲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是肤浅的C.阿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D其目的是推行民主制度

66.阿里改革失败的外部原因是

A穆罕默德·

阿里政权的封建专制与残暴B阿里的一系列扩张战争加剧了国内形势的恶化

C英国等西方列强进行殖民扩张和干涉D穆罕默德·

阿里的个人因素

67.到18世纪末包税权基本上落到下列哪种人的手中

A帕夏B素丹C马木鲁克D禁卫军

68.下列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近代非洲历史上一次较为成功的改革B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埃及当时的国情C.改革推动了埃及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9.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土地制度产生的主要作用是

A废除了包税人的土地权B打击了宗教长老势力

C巩固了阿里政权的统治基础D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

70.不属于穆罕默德·

阿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结果的是

A咨议会取得了实权,可以限制君主B确立了高度的中央集权

C结束了埃及的长期分裂和割据局面D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71.穆罕默德·

阿里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军事力量B巩固统治C抵御英国侵略D推动埃及经济的发展

72.18世纪末英国在亚历山大附近海域摧毁了法国舰队,英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打击法国B保护埃及C维护奥斯曼帝国在埃及的统治D维护英国的殖民利益

73.“穆罕默德·

阿里是唯一的能在一崩溃的奥斯曼帝国的土地建立起有生命力的国家的一个人。

”对上述材料认识不准确的是

A奥斯曼帝国已经腐朽没落分崩离析B阿里开创了埃及革故鼎新国力大增的崭新的局面

C阿里对外抗衡宗主国和西方列强是帝国内充满生机活力的一部分D阿里政权统治时间较长

74.有关穆罕默德·

阿里对外扩张的结果及危害不正确的是

A埃及在事实上获得了独立B建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C使埃及国力日益强大D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75.阿里改革突出的进步之处在于

A加强了中央集权B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本民族的社会经济

C消除了马木路克势力的威胁D从根本上改革了政治体制

76.下列不属于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产生的历史作用的是

A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B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

C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D对工人和农民进行剥削和掠夺

77.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的局限性体现在

A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B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C加强了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D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78.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是

①封建统治本生的弊端②欧洲列强的干预③阿里政权的穷兵黩武④奥斯曼帝国凭借强大的武力进行镇压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

79.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的弱点是

A引进国外的先进的技术和经验B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C未能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D打击宗教长老势力

80.穆罕默德·

阿里的对外扩张战争激化了哪些矛盾

①阶级矛盾②被征服地区的民族矛盾③列强与埃及的矛盾

81.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的进步之处在于

①建立了封建专制统治②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技和思想文化③推动了停滞不前的埃及社会历史的进程④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82.英国外交大臣麦斯顿说:

“英国宁愿在通往印度的路上与土耳其打交道,决不同一个积极有为的阿拉伯君主发生关系。

”麦斯顿这样说的原因有①阿里政权的强大和扩张不符合英国的殖民利益②腐朽没落的奥斯曼帝国比阿里政权更符合英国的利益③土耳其与英国有着共同的利益④穆罕默德·

阿里才艺过高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①②

83.阅读下列材料:

10分

材料一罗马天主教会鼓吹“因行称义”的修道信条。

所谓因行称义,是指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

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

材料二马丁·

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

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

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

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

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材料三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

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

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

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看,马丁·

路德和加尔文的基本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

与罗马天主教会的主张有何不同?

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与天主教会不同的思想?

(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信息,比较马丁·

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有何异同?

(6分)

84.西欧早期中世纪的文

化低落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阵痛”。

它从罗马文明艰难地转折而来,又有蛮族各部的共同参与创造。

在此过程中,基督教把强调个人精神的希腊文化,强调国家、军团和秩序的罗马文化和强调血缘的日耳曼文化粘贴了起来。

然而,危难时期松散的组织的强大向心力,却在登峰造极之时,出现了一次次大裂变。

——摘自《中世纪“上帝”的荣耀与无奈》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1)造成“西欧中世纪文化低落”和“阵痛”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

(1分)

(2)简要归纳中世纪基督教第一次“大裂变”的原因和结果。

(4分)

(3)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面临着哪些挑战?

(5分

85.魏源说:

“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阵法与列国无异。

”请回答:

(1)所谓“弄权之骁骑”是指什么?

有何影响?

(2)所谓“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又是指什么?

试举例说明。

1.ABCDC6.BADBA11.DBCCD16.CADBD21.DBDCD26.DBBDC31.ACDCA36.DADBD41-50DDCCABCDAC51-60CBDAAAABAC61-70CCBDBBCDCA71-80ADDCBDCCCABD

41.

(1)马丁·

路德和加尔文都主张信仰得救。

罗马天主教会主张因行得救。

动摇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威,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族教会。

(2)相同点:

都主张《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个人通过《圣经》可直接与上帝沟通。

不同点:

加尔文进一步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是真正的宗教精神;

加尔文教主张“先定论”。

44.

(1)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2)原因:

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基督教会形成东西两个中心,东西部教会相互攻讦。

结果:

到11世纪,东西教会正式分裂,东部教会称为东正教,西部教会称为天主教。

(3)政治领域:

天主教会凌驾于民族、国家之上的权力受到挑战;

经济领域:

天主教会的经济特权受到社会各界的反对;

思想领域:

天主教会的说教受到人本主义思想的冲击。

44.答案:

(1)消灭马木鲁克势力,消除了马木鲁克势力对政权的威胁,巩固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为进一步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2)指阿里

实行的重商主义政策和向西方学习的措施。

向西方学习如:

从西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人才、资金、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选派青年学生去欧洲留学;

实行征兵制,按照西欧国家特别是法国军队的摸式,组织和训练新式军队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