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6203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7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

7.并能看懂地图。

8.我国的“五岳”分别是:

中岳嵩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

9.生活中的方向常识:

(1)面对北斗星的方向是北方

(2)燕子冬天从北方迁徙到南方

(3)西北风是指从西北方向刮过来的风,它吹向东南方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1、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

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想乘法,算除法:

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的口算方法:

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与被除数末尾同样多的0。

3、三位数除以位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拆数估算法:

把三位数拆成几百几十加几或几百几十加几十(拆成的数一般都是一位数的倍数),然后再把除得的商相加。

(3)想口诀估算:

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笔算除法: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先用一位数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 

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如果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占位;

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并且在余数右边一位写下被除数在这一位上的数,再继续除。

3、除法的验算方法:

(1)没有余数的除法:

商×

除数=被除数;

(2)有余数的除法:

除数+余数=被除数;

4、熟记关于0的一些规定:

(1)0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

(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4)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商的中间或末尾不一定有0.

特别提醒:

1.口算、估算、笔算,其中中间、末尾有0的要特别注意。

2.应用题看清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口算题可以直接列式计算;

估算题要注意书写格式:

124÷

3≈40;

笔算题最好写出除法竖式。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验算: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3、口算:

15×

200=?

(方法:

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0,注意添几个0。

4、估算:

18×

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5、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6、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都要三大步:

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应用题类型:

1.总部总关系(×

2.总份总关系(平均数的题目)

3.总份总关系(典型例题:

连乘11个、连除10个)

4.总差比关系

5.总份总关系

6.和倍问题

第五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

(一)面积和面积单位:

1.理解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的意义。

面积: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1平方米: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1平方分米: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1平方厘米: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注意:

上述三句,反命题不成立

2.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

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A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

3.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

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

(周长一条线,面积一大片)

(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1.熟练掌握的4个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

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

4

2.正确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上面的4个计算公式求周长和面积。

归类:

什么样的问题是求周长?

(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小路长度、围操场跑步的长度等等)什么样的问题是求面积?

或与面积有关?

(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周围小路面积、给餐桌配玻璃、给课桌配桌布、洒水车洒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积、买玻璃、买镜子、买布、买地毯、铺地、裁手帕的等等)

3.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的剪或拼。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新的图形后的面积与周长。

从一个图形中(通常是长方形)剪掉一个图形(最大的正方形等)求剪掉部分的面积或周长、求剩下部分的面积或周长。

要求先画图,再标上所用数据,最后列式计算。

4.刷墙的(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

大面积-小面积。

★(三)面积单位进率和土地面积单位:

1.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有公顷和平方千米。

1公顷: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公顷。

1平方千米: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2.正确理解并熟记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熟练运用进率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掌握换算的方法。

3、背熟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

2

长方形的面积=长×

长=周长÷

2-宽长=面积÷

宽=周长÷

2-长宽=面积÷

(周长-长×

2)÷

2=宽(周长-宽×

2=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

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

正方形的边长=面积÷

4、背熟: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反过来也要会说。

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米。

(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也就是(10000平方米)。

★(5)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5、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②测量土地时常常用到较大的面积单位有:

(公顷)、(平方千米)。

★“公顷”→测量菜地面积、果园面积

和“平方千米”→测量城市土地面积

③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错】

④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6、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单位转化方法:

大单位化小单位乘进率;

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关键点:

①先判断用乘还是除,②再看进率是多少

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

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短。

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大。

正方形边长扩大n倍,正方形周长扩大n倍,面积扩大n×

n倍。

7、注意:

(1)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2)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3)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8、常见物体的面积:

一张邮票的面积约有4平方厘米

一张会员卡的面积约40平方厘米(8×

5)

数学书的面积约300平方厘米或3平方分米(26×

18=468平方厘米)

成人手掌的面积约1平方分米

一块手帕的面积约4平方分米(2×

2)

课桌的面积约24平方分米(6×

4)

黑板的面积约4平方米(4×

1)

教室的面积约50平方米(8×

6)

一户家庭居住面积约60——180平方米。

体育场的面积约7400平方米

填单位的方法:

填单位时先想填哪一种单位,再选择合适的单位填。

目前学过的有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

9.题型(补充相关的题目)

*已知长、宽求面积或反向;

*长正方形面积周长之间有关系的题;

周长同或面积同

*拼图形(合并(两三个))和拆图形(求剩余图形的);

题目:

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求拼成图形的面积。

从一张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求正方形面积周长,或求剩下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第六单元年月日

(一)年、月、日

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年、月、日)和(时、分、秒)。

2、每年有(12)个月,其中(7)个大月,每个大月有(31)天,分别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

有(4)个小月,每个小月有30天分别是(四、六、九、十一)月。

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3、连续的大月有(7、8)月或(12、1)月,天数是共(62)天。

4、①平年:

2月(28)天,全年(365)天;

上半年有(181)天。

②闰年:

2月(29)天,全年(366)天,上半年有(182)天。

③每年下半年都是(184)天。

5、一年分为四个季度:

1、2、3月——第一季度90天或91天

4、5、6月——第二季度91天

7、8、9月——第三季度92天

10、11、12月——第四季度92天

6、给出一个天数会计算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用天数÷

7。

→如:

52天52÷

7=7(个)……3(天)

如:

第三季度有(92)天,有(13)个星期零

(1)天。

平年全年有(365)天,是(52)个星期零

(1)天。

7、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①一般的公历年份÷

4,正好余数是0,就是闰年;

1978÷

4=494……2,1978年是平年。

1988÷

4=497,1988年是闰年。

②公历年份是整百的÷

400,余数是0,就是闰年。

如1900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

参见书P49

单数年不用算,都是平年;

8、通常每4年里有

(1)个闰年,(3)个平年。

(如果说某个人不是每年都能过到生日,8岁过两次生日,12岁过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