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被子植物的分科概述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6095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1.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被子植物的分科概述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第三节被子植物的分科概述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三节被子植物的分科概述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第三节被子植物的分科概述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第三节被子植物的分科概述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节被子植物的分科概述文档格式.docx

《第三节被子植物的分科概述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被子植物的分科概述文档格式.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节被子植物的分科概述文档格式.docx

紫玉兰(辛夷)(M.lilifloraDesr.),落叶小乔木。

花紫色或紫红色。

原产湖北,各地栽培供观赏。

广玉兰(洋玉兰、荷花玉兰)(M.grandifloraL.),叶常绿革质,下面密被锈色绒毛;

花大,白色芳香。

原产北美洲,为著名庭院观赏树种。

厚朴(M.officinalisRehd.etWils.),落叶乔木。

叶大,顶端圆,集生枝顶。

我国特产,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华南。

树皮、根皮、花、果及芽含厚朴酚可入药。

凹叶厚朴[M.officinalissubspbiloba(Rehd.etWils.)ChengLaw],叶二裂,产我国东南各省,药用。

  

(2)含笑属(Michelia)

  常绿乔木或灌木,托叶与叶柄分离,花单生叶腋,常不满开,有雌蕊群柄。

含笑花[M.figo(Lour.)Spreng.],常绿灌木,嫩枝、芽及叶柄均被棕色毛。

花芳香,广为栽培供观赏。

白兰花(M.albaDC),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花白色,花瓣狭长有芳香。

原产印度尼西亚,现广为栽培供观赏。

花及叶可提取芳香油,也可入药。

黄兰(M.champacaL.),与白兰花相似,花黄色,为华南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

  (3)木莲属(Manglietia)

  常绿乔木。

花两性,单生枝顶;

每心皮具4至较多胚珠。

聚合果紧密。

木莲[Manglietiafordiana(Hemsl.)Oliv.],常绿乔木,为常绿阔叶林的常见树种和重要的材用树种。

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以南。

  (4)鹅掌楸属(Liriodendron)

  叶分裂,先端截形,具长柄。

翅果不开裂。

本属自白垩纪至第三纪广布于北半球,现仅存2种,分布在北美和中国。

鹅掌楸(马褂木),落叶高大乔木,叶中部每边具1宽裂片。

花外面红色,内侧的花被片有黄色条纹,产于我国江西、湖北等省。

叶似马褂,故又名马褂木,为世界珍贵观赏树木,树皮入药。

北美鹅掌楸(L.tulipiferaL.),叶片每边有1~2个,少为3~4个短而渐尖的裂片,花被片灰绿色,有蜜腺。

产于北美大西洋沿岸。

我国栽培供观赏。

  

(二)樟目(Laurales)

  樟科(Lauraceae)*

P3+3A3+3+3+3

(3:

1)

木本,有香气,单叶互生,革质全缘,无托叶,三出脉或羽状脉。

花两性整齐3基数,轮状排列,花药瓣裂;

子房上位,1室;

核果。

种子无胚乳。

  

  樟属(Cinnamomum)

  叶常为3出脉,发育雄蕊3轮,基部有腺体,圆锥花序,萼常脱落。

樟树,叶离基3出脉,脉腋具腺体。

产长江以南,为重要用材和绿化树种。

木材及根可提取樟脑。

枝、叶、果可提樟油(图14-22)。

  本科还有许多是优良的材用、油料和药用树种。

如楠属(Phoebe)的浙江楠(P.chekiangensis)和闽楠(P.bournei)均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材质优良;

润楠属(Machilus)的多种植物和檫木(Sassafrastzumu)等均为优良的材用树种。

肉桂(C.cassiaPresl)的树皮为著名的药材和调料。

山鸡椒(Litseacubeba)和山胡椒[Linderaglauca(Sieb.etZucc.)Bl.]的花、叶、果可提取芳香油。

乌药(Linderaaggregata)的根入药。

  (三)毛茛目(Ranales)

  毛茛科(Ranunculaceae)*↑

K3-∞C3-∞A∞

∞-1

草本;

花两性,整齐,5基数,花萼和花瓣均离生;

雄蕊和雌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膨大突起的花托上;

子房上位;

聚合瘦果或聚合蓇葖果。

 

  

(1)毛茛属(Ranunculus)

  直立草本,叶互生。

花黄色,花瓣基部有蜜腺。

聚合瘦果。

本属约400种,我国有80余种,南北均产。

毛茛(R.japonicusThunb.),基生叶3深裂,植株密被白色柔毛;

聚合果近球形。

广布于我国各地,生于沟边和田边;

全草外用为发泡药,可治疗疟疾、关节炎,也可作土农药(图14-23)。

茴茴蒜(R.chinensisBunge),基生叶为三出复叶,植株被长硬毛;

花顶生或腋生;

瘦果微扁平,聚合成椭圆或圆形。

全草含原白头翁素,有毒,供药用。

石龙芮(R.sceleratusL.),植株近无毛;

叶3深裂,每裂片再3~5浅裂;

瘦果倒卵形,聚合果呈长圆形。

生沟边湿地;

有毒,全草入药,能散瘀化结,嫩叶捣汁可治恶疮痈肿,也治毒蛇咬伤。

  

(2)铁线莲属(Clematis)

  攀缘草本或木质藤本。

羽状复叶对生。

萼片花瓣状。

瘦果集成头状,具宿存的羽毛状柱头。

毛蕊铁线莲(C.lasiandraMaxim.),落叶藤本;

羽状三出复叶;

花丝具长硬毛;

茎藤入药,有通气功效。

  (3)黄连属(Coptis)

  根状茎纤细;

叶基生,分裂或为复叶;

花小;

蓇葖果。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黄连(C.chinensisFranch.),根状茎黄色,叶三角状卵形,3全裂,中央裂片具细柄。

味苦,可提取黄连素。

根状茎入药,为名贵中药,可治疗肠炎、痢疾等症。

  (4)乌头属(Acgnitum)

  乌头(A.carmichaeliDebx.),多年生草本,具肥厚块根。

叶掌状3~5裂。

总状花序,密生白色柔毛;

花萼蓝紫色,最上面的一片成盔状,称盔萼;

花瓣2,退化成蜜腺叶,另3片消失;

心皮3,离生。

聚合蓇葖果,腹缝线开裂。

产欧亚。

本种为著名药用植物,块根即中药乌头,入药能祛风镇痛,子块根经炮制为中药“附子”,有回阳补火,散寒除湿之效。

因含多种乌头碱,有大毒。

  本科的重要属尚有侧金盏花属(Adonis)、升麻属(Cimicifuga)、唐松草属(Thalictrum)、金莲花属(Trollius)、白头翁属(Pulsatilla)等。

侧金盏花属为本科最原始的一属,具有重大理论价值;

其它各属均含有不少著名药用植物,具有重大经济价值。

  (四)金缕梅目(Hamamelidales)

  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

K(4-5)C4-5,0A∞,1-5

(2:

2)

木本,具星状毛;

单叶互生,多有托叶;

花两性或单性同株;

萼茼与子房壁结合,雌蕊2心皮,顶端离生,子房下位,2室,中轴胎座,花柱宿存。

蒴果木质。

  金缕梅属(Hamamelis)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芽裸露;

头状或短穗状花序;

花两性,4基数;

花瓣带状。

约6种,分布于东亚和北美,我国仅金缕梅(H.mollisOliv.)1种,产华中至华东(图14-24)。

  本科常见的还有:

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Hance),落叶大乔木,叶掌状3裂,头状花序,分布于黄河以南,树脂、根、叶、果入药;

深秋叶色红艳,为南方著名的秋叶树种。

檵木[Loropetalumchinensis(R.Br.)Oliver],小枝有褐色星状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为重要的园林观赏植物。

蚊母树(DistyliumracemosumSieb.EtZucc.),常绿小乔木,叶面常有虫瘿。

分布于浙江以南。

栽培,供观赏。

蜡瓣花(CorylopsischinensisHemsl.),花瓣5,黄色狭匙形。

为药用和观赏树种。

小叶银缕梅(Parrotiasubaequale),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Fagales)

  壳斗科(Fagaceae)*♂:

K(4-8)C0A4-20  ♀:

K(4-8)C0

(3-6:

3-6:

单叶互生,有托叶,羽状脉直达叶缘。

雌雄同株或异株,无花瓣;

雄花为葇荑花序;

子房下位。

总苞木质化成壳斗(cupule),部分或完全包被坚果。

  

(1)栗属(Castanea)

  落叶乔木,小枝无顶芽。

雄花序直立;

总苞完全封闭,外面密生针状长刺。

坚果1~3。

全世界共12种,我国有3种。

板栗(C.mollissimaBl.),又名中国栗,木本粮食植物,产华北、华中和西南等地区,为山区重要果树。

栗果为著名干果,味甜,营养价值高;

材质优良,可作建筑用材(图14-25)。

(五)壳斗目

  

(2)栎属(Quercus)

  落叶乔木。

雄花序下垂;

雌花1~2朵簇生。

坚果单生;

壳斗不封闭。

栓皮栎(Q.variabilisBl.)叶背具白色星状毛,树皮黑褐色,木栓层发达,为优良的软木原料。

麻栎(Q.acutissimaCarr.),茎无栓皮,叶背无白色星状毛,木材作建筑用材,壳斗可提取栲胶。

柞栎(Q.dentateThunb.)等,叶片可养柞蚕。

  (3)水青冈属(Fagus)

雄花序下垂、头状。

坚果三角形。

约14种,产于北温带,我国有8种。

水青冈(F.longipetiolataSeem.),叶倒卵形,壳斗被褐色绒毛和卷曲软刺。

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为重要的经济树种。

  (4)栲属(Castanopsis)

叶全缘或有锯齿。

雌花单生,总苞封闭,有针刺。

全世界约130种,以东亚的亚热带为分布中心,我国有70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区。

最常见的有苦槠栲(C.sclerophyllaSchott.)等多种,为南方常绿阔叶林的主要建群种,坚果为重要的淀粉资源。

  (六)石竹目(Caryophyllales)

  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K4-5C4-5A8-10

(2-5:

1:

∞)

草本,茎节部膨大;

单叶,全缘,对生,基部常横向相连;

花两性,辐射对称;

雄蕊常为花瓣的2倍;

特立中央胎座;

蒴果。

  

(1)石竹属(Dianthuc)

  花单生或为聚伞花序。

萼片结合成筒;

花瓣5,檐部和爪部分明,二者相交成直角;

雄蕊10,2轮;

花柱2。

种子多数。

本属分布于欧洲、亚洲和非洲,我国南北均产,大部分供观赏或药用。

石竹(D.chinensisL.),茎簇生,直立,上部分枝。

叶线状披针形。

萼下有4苞片,叶状开展,花白色或红色。

常栽培供观赏和药用(图14-26)。

香石竹(康乃馨)(D.caryophyllusL.),叶狭披针形,灰绿色。

花单生或2~3朵簇生,有香气。

原产南欧,栽培供切花用。

美国石竹(须苞石竹,美女石竹,什样锦)(D.barbatusL.),聚伞花序,花多且密集,深红色,有白斑。

栽培供观赏。

瞿麦(D.superbusL.),萼下苞片4~6个,花瓣粉红色,顶端细裂成细线条。

全国分布,可观赏和药用。

  

(2)繁缕属(Stellaria)

  丛生或直立草本。

茎常被毛,顶生圆锥状聚伞花序。

萼片分离,宿存;

花瓣与萼片同数,白色,先端2深裂,有时无花瓣;

子房1室。

蒴果瓣裂。

广布于全球,我国各省区均有分布。

繁缕[S.medi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