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类文章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新闻类文章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类文章阅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空中,歼击机、强击机穿云破雾、呼啸而来,攻击直升机成编队俯冲射击,炸得“蓝军”阵地四处开花。
“铁甲奔流,空地协同,电磁对抗,精确打击……万余人参加的大型演练,整个战场却不见几个兵,好一派现代作战的新景观,传统的作战模式难觅踪影了。
”置身这样的战场,记者热血喷涌,感慨万千。
演习指挥部的专家介绍说,这次“铁拳—2004”实兵实弹演习,动用新装备比较多,参演兵种比较全,增强了演习的复杂性、针对性和对抗性,演习中的战术情况具有像、活、动、抗等特点。
担负此次演习任务的某机步师,曾是我党掌握的“第一支武装”,是北伐战争中的先锋,素有“铁军”之称。
“铁军”铸“铁拳”,军演展军威。
他们着眼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将战场感知、指挥控制、火力运用、陆空协同、信息对抗,贯穿演习全过程,重点演练了“动得快、打得准、破得开、突得进、攻得下”等作战行动、指挥协同和综合保障,全面检验和提高了机械化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
演习结束,官兵们激动地说:
“今天,我们不再是喻义上的铁军,而是真正意义上的铁军、铁拳了!
”
据悉,“铁拳—2004”演习,是我军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对外展示军事演习,“16个国家的60余名军队领导、军事观察员,在现场观摩了演习。
1.下列对文段的分析综合,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品通过作者的亲临亲历,反映了我军在机械化向信息化跨越的征程中,军事领域发生的令人振奋的变化。
B、这则消息以翔实的新闻事实向人们宣告:
我军军事演习已彻底摆脱了传统作战模式,整体作战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C、这则消息从未来和现实的结合上,在人们最熟悉的场景中拨云见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我军现代化建设成果。
D、这篇“纯军事”新闻作品,围绕主题逐步展开,事件鲜活,信息量大,动感很强,结构巧妙。
E、此文把“‘铁拳—2004’演习彻底摆脱我军传统作战模式”这一新闻核心放到历史对比中去审视,深化了主题。
F、作品以第三人称的语气,采取叙述、介绍的方法去记录新闻事件,既有生动活泼的描写,又有画龙点睛的议论。
2.这则消息,标题引人入胜。
请简要鉴赏评价。
答:
3.这则消息,导语别具一格,它具有哪些特点?
请分三条简要回答。
4.“今天,我们不再是喻义上的铁军,而是真正意义上的铁军、铁拳了!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回答,不少于三点。
参考答案:
1.CF
2.这则消息的标题由正题和副题组成。
见事见物,有情有景。
正题运用对比,精炼工整,“参演”与“不见”,“万余人”与“几个兵”相互映衬,对仗有韵,上口易记。
副题有力补充了主题,准确引出了演习的深刻含义。
因此,标题引人入胜。
3.导语具有下列特点:
○1有穿越时空的对比;
○2有作者切身的体验和感受;
○3只照应副题,不点明主题,以引人入胜。
(总之,导语使人们看到了我军建设出现的历史性变化,明白了我军已彻底摆脱“抱着炸药包炸碉堡“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激战不见面“的现代化作战境界。
)
4.这句话有下列作用:
○1表现了参演官兵的欣喜振奋、光荣自豪的感情;
○2从历史和现实的对比中深化了本文的主题和演习的意义;
○3理性而又直观地有力回答了整个社会关注点。
二、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后面问题。
银牌,重似金牌
在2006年冬季奥运会昨晚(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的花样滑冰比赛中,俄罗斯名将托特米安尼娜/马列宁以总成绩204.48分夺得双人滑冠军,中国选手张丹/张昊受伤获得银牌,申雪/赵宏博获得铜牌。
意大利都灵时间13日21时21分。
意大利著名的《蝴蝶夫人》乐曲在都灵帕拉维拉体育馆响起,分别身穿黑白衣服的赵宏博、申雪深情对望,顺畅滑行、有力的起跳、优美的螺旋线……在短暂的动作稍紧后,赵宏博和申雪完全进入了状态。
在一道完美的弧线后,赵宏博腾空而起,如一道黑色闪电,转体三周,稳稳地落到冰面——令人担心的后外点冰三周跳就这样轻松地成功了。
之后的一切都是那么完美。
五次热烈的掌声响起,为的是这个脚腱断裂后才半年就站立在冰面上的刚强汉子。
音乐终止,掌声、欢呼声长达数十秒。
“124.59!
”自由滑分列在已经出场的15位选手的首位,加上短节目的62.32分,他们的总分也排到了首位。
不过十几分钟后,最后的决斗开始了。
短节目中成绩最好的四对选手依次上场,倒数第二个出场的俄罗斯王牌组合托特米安尼娜/马列宁顶住压力,以近乎完美的表演得到高于赵/申组合的分数。
中国队花样滑冰金牌的突破希望,寄托在了三对中国选手中最年轻的张丹/张昊身上。
22岁的张昊轻松地微笑出场,21岁张丹则神情有些严肃。
表演开始不久,意外发生了:
张丹在完成被认为唯一可以击败强大对手的秘密武器——抛四周跳时失败,她重重地摔在冰面上,再飞速滑行撞向挡板。
张丹想站起来,又重重地倒了下去,她左腿内侧已经严重拉伤。
音乐突然停止,观众哗然。
张吴轻轻拉起张丹,“还能滑吗?
”这位清秀的哈尔滨姑娘点了点头,然而刚站起来又疼得蹲了下去。
张昊把她扶到出口处,他已经不打算再上场比赛了。
体育馆很静,观众都在关切地注视着张丹,掌声一阵响过一阵。
两分钟后,张丹对拍档再次点头:
我行!
音乐再次响起。
那是《龙的传人》。
张丹忍着剧痛滑向场中央。
他们开始只是慢慢地滑,慢慢地做动作。
顷刻,张丹加速了!
张昊跟上,节奏又回来了!
重新开始的表演是那么完美,那三周接两周跳、抛三周跳,张丹都完成得那样精彩出色。
他们就在没有停过的掌声中完成了也许是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表演。
张丹在张昊的搀扶下滑到打分区,一直咬牙完成比赛的姑娘一见到教练姚滨,眼泪才簌簌淌下来:
“对不起!
”等候比分时,张丹的左腿已被队医包扎得严严实实。
“189.74分”,张丹/张昊超越了申雪/赵宏博夺得银牌!
一旁的托特米安妮娜/马列宁如释重负地拥抱在一起,观众却把更热烈的掌声给了张丹和一旁的赵宏博。
因为那一刻,他们感动了全世界。
(2006年2月14日《羊城晚报》,记者周方平)
〖相关报道〗
何振梁:
他们是英雄
新华社都灵电(记者阎涛、刘阳)中国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在冬奥会花样滑冰比赛结束后,对新华社记者说,张丹张昊和申雪赵宏博两对花样滑冰运动员“永不放弃的精神震惊了全世界,他们是中国的英雄。
何振梁谈到中国运动员的表现时,眼含热泪。
对于张丹/张昊在受伤后坚持完成比赛,何振梁说:
“这种精神震惊了全世界,本来他们可以放弃比赛,但他们决不放弃,拼全力去完成,很了不起!
”对于申雪/赵宏博的表现,何振梁说:
“他们的精神很顽强,虽然赵宏博的膝伤刚好,但他发挥得十分不错,两人的音乐表现力非常强。
何振梁说:
“比赛的名次已经不重要了,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这种精神值得全国人民高兴。
张丹:
我决定继续比赛
新华社都灵电(记者高鹏、王镜宇)张丹在赛后说,摔伤后继续参赛是她自己的决定。
开场后不久,两人便向至今无人在大赛中完成的“抛四周跳”发起冲击,然而张丹在落地时双腿叉开,重重摔在了冰面上。
重新站起来后,张丹已经无法再继续做动作。
人们以为他们将放弃比赛,只见教练姚滨同两人说了几句话,他们又重新回到了冰场。
“(继续比赛)不是教练的意思。
奥运会四年才一次,我们不想错过这次机会。
”张丹解释说。
姚滨:
最残酷的大赛
新华社都灵电(记者王镜宇、阎涛)赛后中国花样滑冰队总教练姚滨说,这是他经历过的最残酷的比赛。
姚滨说,当时张丹/张昊做“抛四周跳”那个动作时,起跳很好,但是张丹在空中转到最后一圈时有些犹豫。
结果落地摔倒,左腿内侧膝关节重重地磕到冰上。
姚滨承认,在是否让张丹继续比赛的问题上,当时自己的心情很复杂。
一方面,从保护运动员的角度看,不希望她继续参赛。
但是另一方面,我也不希望他们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根据我们多年来训练的情况,这个时候决定权完全在他们自己。
1.下列对这系列报道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这组报道,从不同的角度,借助多人对该事件的态度,赞扬了张丹、张昊在赛场上表现出的永不放弃的精神。
B.张丹受伤后忍痛坚持比赛,记者周方平在报道中详细记录了她在比赛中精彩出色的动作及发自肺腑的拼搏之言、愧疚之声。
C.张丹/张昊第一次出场时没有介绍音乐,第二次出场才点明音乐是《龙的传人》,记者是想借音乐之名来表现运动员的精神之源。
D.中国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何振梁先生认为,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永不放弃的精神震惊了全世界,其实体育运动比赛的名次是不重要的。
E.在是否让张丹继续比赛的问题上,由于教练的不置可否、不敢负责的态度,促成了张丹独立自主、永不放弃的精神表现。
2.一直咬牙坚持完成比赛的张丹,一见到教练,眼泪便簌簌淌下来:
”在“对不起”这三个字中,你读到了什么含义?
(4分)
3.获得的是“银牌”,题目为什么说“重似金牌”,有人认为,这样的笔法不符合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要求,你的看法怎样呢?
(5分)
4.通讯《银牌,重似金牌》浓墨描绘赵宏博转体三周跳的成功,更加浓墨描述张丹抛四周跳的失败,却没有详细描述张丹/张昊重新开始表演的完美。
因此,有人认为银牌是裁判给的人情分,有人认为那只是记者写作上的疏忽,还有人认为这样写正是详略得当地表现了主题。
对此,你是什么看法呢?
(6分)
1.(4分)A
C(B项在报道中,记者没有详细记录张丹精彩出色的动作和拼搏之言。
D项何振梁先生认为是本次比赛的名次不重要,并非认为所有体育运动比赛的名次都不重要。
E项对教练的态度概括为“不置可否、不敢负责任”是不准确的。
2.(4分)在忍受巨大伤痛和精神挫折的情况下,还要说“对不起”,其内心含意不只是对不起教练,同时还包含了她对国家荣誉的一种歉意。
3.(5分)这样写并没有违背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要求。
张丹/张昊的银牌,不单是花样滑冰技艺的评分,更是对他们那种永不放弃精神的赞扬,而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张丹/张昊他们获得的是银牌,但其蕴含的意义与价值却远远超出了金牌,标题“银牌,重似金牌”,正是用优美的文学语言赞美他们永不放弃的精神。
4.(6分)可以从四个方面考虑评分:
①有没有探究味道;
②是否言之有理;
③会不会分析;
④是否语言通顺流畅。
答案示例:
我认同第三种观点。
浓墨描绘赵宏博转体三周跳的成功,是为了赞扬他受伤半年后又站在冰面上的顽强拼搏的精神;
更加浓墨描述张丹抛四周跳的失败,也是为后文作铺垫,表现出她受伤的严重,突出她后来选择重新开始表演的决心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而张丹/张昊重新开始表演的完美与文章的主旨并没有必然的关系,所以,全文描述详略得当,将赞扬永不放弃精神的主旨贯穿全文,自然而有说服力。
三、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后面问题。
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
研究和谐社会
新华网北京10月8日电(记者:
吴晶熊争艳崔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