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课 《隆中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5774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3课 《隆中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3课 《隆中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3课 《隆中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3课 《隆中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3课 《隆中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3课 《隆中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23课 《隆中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3课 《隆中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3课 《隆中对》练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不可胜数(  )乐毅(  ) 欲信大义(  )存恤(   )    

帝室之胄(  )颍川(   ) 殆(  )  刘璋(  ) 

北据汉沔(  )西戎(   ) 好为《梁父吟》(  )

3、解释下列加线的字词:

(1)每自此于管仲、乐毅(  )先主器之(  )

(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谓为信然()(  ) 

(3)此人可就见()亮躬耕陇亩()(4)好为《梁父吟》()时人莫之许也()

(5)时先主屯新野()谓先主曰()

(6)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7)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

(8)汉室倾颓()因屏人曰()()

(9)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

(10)遂用猖獗()()欲信大义于天下()()

(11)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12)自董卓已来()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13)则名微而众寡()非惟天时()

(14)抑亦人谋也()挟天子而令诸侯()

(15)隆中对()此诚不可与争锋()()

(16)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利尽南海()()

(17)将军既帝室之胄()总揽英雄()

(18)保其岩阻()出于秦川()()

(19)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20)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4、下面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先主曰:

“善!

”惟博陵崔川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B、近岸,卷石底以出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C、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义著于四海

D、时人莫之许也  高可二黍许

5、下列“以”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

A、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D、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6、通假字注音、解释:

①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  ,音  ,义  

②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

7、一词多义:

①为好为《梁父吟》()②将则命一上将()

谓为信然()将荆州之军()

以弱为强者()君谓计将安出()

贤能为之用()

③然谓为信然()④已然志犹未已()

然操遂能克绍()自董卓已来()

豁然开朗()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⑤谓谓为信然()⑥信欲信大义于天下()

徐庶谓先主曰()信义著于四海()

君谓计将安出()谓为信然()

⑦国国险而民附()⑧度孤不度德量力()

此用武之国()度已失期()

去国怀乡()宁信度,无自信也()

死国可乎()统一度量衡()

8、古今异义:

①遂用猖蹶(古义:

今义:

②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古义:

③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古义:

④利尽南海(古义:

今义:

⑤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豪杰古义:

(会计古义:

⑥卒中往往语(古义:

⑦等死,死国可乎(古义:

9、词类活用:

①亮躬耕陇亩()②先主器之()

③保其岩阻()④西和诸戎()

⑤于是与亮情好日密()⑥内修政理()

⑦箪食壶浆()

10、补出下列句中的省略成分:

①君与()俱来②此诚不可与()争锋

③上使()外将兵④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⑤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二、翻译句子:

1、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尽南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回答问题:

1、徐庶说诸葛亮是“卧龙”有什么含义?

他为什么要刘备亲自去拜访诸葛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态度和心情怎样?

从哪些行动和语言里能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先分析曹操?

摆了哪些事实?

得出了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从哪几个方面分析了孙权?

结论是什么?

5、对刘备来说,荆州有哪些有利条件?

诸葛亮是怎样暗示刘备的?

6、为什么要分析益州?

诸葛亮认为益州有哪些优越条件?

7、文章开头点明诸葛亮的志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为什么“时人莫之许也”?

9、“时人莫之许也”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0、“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一句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怎样看待诸葛亮隐居隆中而又自比管仲、乐毅这一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先主器之”、“遂诣亮,凡三往”表明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刘备和诸葛亮的一问一答是本文的中心,通过对话你能看出两个人的思想性格吗?

14、诸葛亮为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规划了哪些切实可行的策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诸葛亮替刘备设计政治蓝图,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

根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