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 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15594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5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积极心理学 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积极心理学 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积极心理学 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积极心理学 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积极心理学 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积极心理学 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

《积极心理学 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极心理学 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积极心理学 测试题文档格式.docx

4.个体认为好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更高,而坏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的概率更高,这种现象被称为()。

A.风险的悲观偏差

B.从众心理

C.概率估计

D.风险的乐观偏差

D

5.人们会把在现实中客观等价的支出或收益在心理上划分到不同的账户中,根据资金的来源、资金的所在和资金的用途等因素对资金进行归类,这种现象被称为()。

A.羊群行为

C.沉没成本效应

D.心理账户

6.提倡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向内修身养性,形成仁、义、礼、智、信的良好道德品质是()价值观。

A.儒家

B.道家

C.佛教

D.理性主义

A

7.感觉精力枯竭是哪种压力信号?

()

A.生理信号

B.情绪信号

C.思想信号

D.行为信号

8.下列现代文化著作,不具有积极的心理取向的是()。

A.《曾国藩》

B.《人性的弱点》

C.《巴黎圣母院》

D.《文化苦旅》

9.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与强、平衡、灵活相对应的是下列那种气质类型()。

A.多血质

B.胆汁质

C.抑郁质

D.粘液质

10.鲁迅说:

不读(),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可见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道德经》

11.人格四个特性中,最能反映人格是否健康的特征是()。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统整性

D.功能性

12.下列关于对“善终”的理解,错误的是()。

A.把事情做完做好

B.人正常死亡

C.以平常心对待最后的结果

D.办好丧事,饰终以礼

13.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阶段称为“自我同一性”阶段,此阶段是对生命意义困惑的最初阶段。

A.幼儿园到小学

B.小学到初中

C.初中到高中

D.高中到大学

14.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佛家以()修行营造和谐心境。

A.无欲

B.无为

C.中庸

D.仁政

15.在洛伦兹的看来,人和动物的行为可归结为四种本能,下列不属于这四种本能的是()。

A.生殖

B.饥饿

C.攻击

D.睡眠

16.认为人生目的和幸福在于按理性命令行事,而感官的享受和快乐只会玷污理性,荒废人生是()价值观。

C.感性主义

17.遗忘进程是()。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毫无规律

D.均衡发展

18.身体姿势改变压力激素实验中,其中代表权利的荷尔蒙是( 

A.睾丸酮

B.可的松

C.催产素

D.拥抱激素

19.有追求幸福的人生目标,把不懈努力、创造机会、积极进取、合理管理时间等积极心理品质和行为结果视为评价幸福的先决条件是()幸福观的体现。

A.社会取向

B.个人取向

C.积极取向

D.消极取向

20.在第三次卫生革命中,科学家总结出影响人健康长寿的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下列不属于可控因素的是()。

A.医疗条件

B.合理饮食

C.科学运动

D.平和心态

21.新精神分析代表人物( 

)认为,青少年阶段处于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关键时期。

积极解决同一性问题,将促使个体的自我观念明确,对未来方向愈加肯定。

反之,如果消极解决,则可能导致个体缺乏生活目标,出现彷徨迷失感。

A.沙利文

B.埃里克森

C.霍妮

D.弗洛姆

22.对幸福的体验更多来自于家庭、团体和他人的共情,强调在对别人表示同情或爱的过程获得幸福体验()幸福观的体现。

23.弗洛伊德把人格区分为自我、本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其中( 

)来自人的本能,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个人欲望的满足和个人利益实现,遵循快乐活动的原则。

A.自我

B.本我

C.超我

24.和“把自己当自己”的意思最相近的是()。

A.悦纳自己

B.要多和别人比较

C.自以为是

D.对自己要严格要求

25.根据洛萨达模型,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临界点一般为()。

A.2:

1

B.4:

C.3:

2

D.3:

26.在人生下列发展阶段,更需要社会支持的是()。

A.30-49岁

B.50-59岁

C.60-69岁

27.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用生活质量标准衡量生命的意义,实际上属于()。

A.社会取向生命观

B.个人取向生命观

C.积极取向生命观

D.消极取向生命观

28.罗克奇(Rokeach)提出了人类社会的两类价值系统,一是(),另一种是工具性价值观。

A.具体性价值观

B.终极性价值观

C.抽象性价值观

D.持久性价值观

29.根据( 

 

)可以将对言语美的表达分为浅入浅出型、 

浅入深出型、深入深出型和深入浅出型四类。

A.言语和思维的同步性

B.言语的内涵

C.思维的质量

D.话题的深入

30.三希堂,是乾隆皇帝的书房,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

原因是阁中藏有三位著名书法家的稀世珍品,以下不属于“三希堂”由来的作品是( 

A.王殉的《伯远帖》

B.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C.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D.王献之的《中秋帖》

二、多选题 

40.00 

1.相对于消极情绪,积极情绪的好处在于()。

A.消极情绪导致细胞衰退,积极情绪促使细胞生长

B.积极情绪能产生较低水平的压力相关激素,产生更高水平的和人际关系相关的激素

C.积极情绪能提高体内的多巴胺水平,加强免疫系统的运作,并降低人体对压力的炎症反应

D.积极情绪能降低血压、减少疼痛、带来更好的睡眠,降低患病的可能性

E.有着高水平实现幸福感的人群拥有不利的表达谱:

其炎症基因高水平

ABCD

2.在改变的计划阶段到行动阶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巩固行为的改变()。

A.公开承诺

B.强化管理

C.防止行为反复

D.控制环境刺激物

3.远古时代女性的角色是()。

A.采集物品

B.打猎

C.抚育后代

D.烤肉

4.关于人类的性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性是人类的本能之一

B.性的构成要素众多

C.性行为受神经、内分泌的系统调节

D.性器官及其他器官相互协同的有序生理过程

5.心理生理学流派认为,心身疾病的发生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A.心理--神经中介途径

B.心理--神经--内分泌途径

C.心理--神经--免疫学途径

D.自身调节途径

ABC

6.发怒的可能性包括()。

A.累了

B.困了

C.不舒适

D.受挫

7.下列各期属于垂死病人心理反应的是()。

A.否认期

B.愤怒期

C.妥协期

D.抑郁期

8.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包含以下层次:

生理需要、____________、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____________。

A.心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成就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BD

9.在改变的前预期阶段到改变的预期阶段,要做的工作包括()。

A.提高行为改变的认知水平

B.角色扮演或情景演练增进其不便感受

C.环境的再评估

D.监督问题

10.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的秘诀包括()。

A.尊重双方差异

B.坚持自我,不轻易妥协

C.给予对方所需

D.努力的改变对方

AC

11.调节情绪的方法有()。

A.注意转移

B.认知重评

C.沉思

D.合理发泄

E.身体、行为调节

ABCDE

12.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分为()。

C.主我

D.超我

ABD

13.爱的五种语言包括()。

A.肯定的言辞

B.身体的接触

C.接受礼物

D.服务的行动

E.精心的时刻

14.Hofstede通过长期的研究和大范围、跨国度的研究,把文化价值观包括()。

A.权力距离

B.不确定性规避

C.集体主义-个人主义

D.男性化-女性化

E.长期倾向-短期倾向

15.罗杰斯把自我概念划分为两个部分:

____和____。

A.实际自我

B.理想自我

C.善良的自我

D.邪恶的自我

AB

16.关于正常的性欲望满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自身性行为满足

B.指向的应该是成年人

C.指向的应该是异性

D.应该通过性行为来满足

17.性动机应该()。

A.合情

B.合理

C.合法

D.随缘

18.结合现实生活中,下列哪些是实现积极自我的方法?

A.认识自己

B.悦纳自己

C.完善自己

19.F.Alexander主张心身疾病发病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包括( 

)。

A.未解决的心理冲突

B.遗传性的器官易感性

C.植物神经系统的活动过度

D.重大生活事件应激

20.曾奇峰的人生四块磐石包括()。

A.规律的生活

B.有一二个要好的朋友

C.努力做好份内事

D.有一两项人生的爱好

E.好好锻炼身体

三、判断题 

1.金钱对于幸福感的获得是完全不可替代的。

A.正确

B.错误

2.AronBarbey提出,大脑智力结构是社会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聪明人与聪明人在一起会更聪明”。

3.弗洛伊德认为自我防御机制可以调节超我与本我之间,本我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4.建立关系的双方都应该有一个积极的自我为基础,一旦这个基础被破坏,那么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难以建立或持久的。

5.心理压力是环境要求与自身应对能力不平衡而产生的个人感受。

6.研究表明,压力对人有害。

7.冒险的人、胆大的人有更高的离婚危险。

8.神经学家TaliSharot致力于研究人类的乐观偏好,他发现80%的人们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