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施工主要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5268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冬季施工主要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冬季施工主要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冬季施工主要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冬季施工主要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冬季施工主要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冬季施工主要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冬季施工主要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冬季施工主要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冬季施工主要措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1-4与当地气象台站保持联系,及时接收天气预报,防止寒流突然袭击。

1-1-5安排专人测量施工期间的室外气温,暖棚内气温,砂浆、混凝土的温度并作好记录。

1-1-6有针对性地聘请顾问、专家进行评估、筛选冬季施工方法和进行必要的专项试验。

1-2冬季资源准备

1-2-1材料部门应按现场需要以及材料计划落实进场材料,冬施期间所需要使用的保温材料在开工前准备就绪。

1-2-2对外加剂,先作好复试工作,保证其性能达到技术要求,方可决定采购。

1-2-3冬施燃料应提前按生活和生产分别提出,及时按要求运至施工现场,保证正常生产的需要。

1-2-4按要求配置大气温度测试计,混凝土测温计、测温表格及文具等。

1-3机械准备

1-3-1施工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防止机械车辆受冻。

对机械传动部位定时检查,如有缺陷,及时维修、调整。

1-3-2机械配件及防冻设施放在专人管理的仓库中,保证生产的需要。

1-3-3对施工机械采取防冻措施,并严格按期进行维护、保养,使机械设备正常运行。

2冬季施工的管理

2-1全员树立以预防为主的观点,树立为用户服务、对用户负责的观点,建立以监测数据为指导依据的快速反应系统。

2-2成立现场冬施领导小组,负责安排、落实、管理、检查冬施工作。

2-3组织参加冬施的工长、施工班组学习施工方案,以提高冬季施工质量。

2-4组织生产人员严格按已批准的冬施方案认真贯彻执行,如变更必须上报监理工程师同意,并报冬季施工补充方案。

2-5根据实物工程量提前组织有关机具外加剂和保温材料进场。

2-6冬季施工现场应无积雪,雪后应及时清理,在现场要有防滑措施。

2-7冬季施工现场管理

2-7-1进入冬季施工前现场供水管道保温,使用的供水截门砖砌方池,池内填保温材料,池上苫盖岩棉保温被,出水管接到砖池外,不使用的截门用岩棉被包严扎牢防冻。

怕冻的材料存放室内并采暖。

2-7-2现场排水均不得漫流,以防结冰滑倒伤人。

2-7-3现场易被大风刮落的工具,材料等不得存放高处,存放高处的要绑扎牢固,防止大风刮落伤人。

2-7-4冬季施工,会议室、办公室使用空调、电暖器采暖,空调及电暖器设专人负责,离人时关闭。

生活区宿舍采取集中供热,取暖锅炉专人负责,使用前对锅炉进行试火试压,要检查其安全可靠性。

2-7-5做好冬季施工混凝土、砂浆及掺外加剂的试配试验工作,提出施工配合比。

2-7-6冬季下雪后,及时清理工作面,路面、马道等处的积雪。

2-7-7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一次冬季施工的安全交底。

3具体措施

冬施混凝土养护以“临界强度理论”为基础,根据不同构件的特点,结合天津地区冬季气象条件,合理选择养护措施。

3-1钢筋工程

当室外气温过低时对钢筋加工棚采取必要的封闭和保温措施,保证钢筋不在过低的温度下进行弯曲和直螺纹成型。

现场绑扎采取防风遮挡措施,及时清除钢筋上的冰雪。

3-1-1钢筋负温焊接,采用闪光对焊、电弧焊及电渣压力焊等焊接方法,焊接时应严格防止产生过热、烧伤、咬肉和裂纹等缺陷。

3-1-2钢筋接头分批进行质量检查与验收,先由焊工对所焊的接头外观检查,后由质检人员验收,发现不合格品立即返工。

3-1-3雨雪天气不得在现场施焊,必需施焊时,采取有效的遮蔽保护措施,焊接后未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

3-1-4提前编制冬期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组织焊接人员进行学习,避免盲目施工。

3-2模板工程

冬施期间在模板外侧是否再附加保温层以及保温层的厚度由热工计算进行确定。

模板及保温的拆除时间通过推算混凝土的成熟度值和试压混凝土同条件试块确定。

3-3混凝土工程

3-3-1水泥优先采用水化热高的硅酸盐、普硅水泥等,水泥标号不应低于32.5号。

最小水泥用量不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大于0.6。

3-3-2拌制混凝土所需采用的骨料应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他易冻裂物质。

在掺用含有钾、钠离子的防冻剂混凝土中,不得采用活性骨料或在骨料中混有这些物质的材料。

3-3-3混凝土中掺入的外加剂宜选用无氯盐型外加剂,且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工艺性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并保证在其低温期的早强及负温下的硬化,防止早期受冻。

3-3-4为保证混凝土的搅拌温度,必须严格控制水的加热温度。

水的温度应控制在70-80℃(不得高于80℃)。

搅拌时先加骨料,后加水泥,保证出机温度≥10℃,入模温度≥5℃。

3-3-5浇筑混凝土前,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采取防风、防冻保护措施,一旦发现混凝土遭冻应进行二次加热搅拌,使拌和物具有适宜的施工和易性后再浇筑;

浇筑时要采用机械分层振捣,严格控制分层高度,振捣速度要快。

3-3-6混凝土施工保温养护措施

(1)冬施期间混凝土内掺加早强减水剂或掺加抗冻剂。

混凝土浇筑后苫盖两层岩棉被保温,专人负责测温。

(2)楼板混凝土浇筑后苫盖一层塑料布,两层岩棉被。

(3)冬施期间设专人负责测温,监测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及养护温度,直至混凝土达到抗冻临界强度。

3-3-7冬施期间混凝土质量的检测

(1)测量水的加热温度和加入搅拌时的温度。

(2)测量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时的温度和浇筑入模时的温度,每一工作班至少测量四次。

(3)混凝土养护温度的测量方法

测温孔(点)的设置,采取蓄热法养护时,在易于散热的部位设置。

现浇混凝土梁的测孔与梁的水平方向垂直设置,梁测孔每10m设置一个,孔深1/3梁高;

楼板每30m2设置一个,孔深1/2板厚。

(4)测温方法:

测温时按测温孔编号顺序进行,温度计插入测温孔后,堵塞住孔口,留置在孔内3-5min,然后迅速从孔中取出,使温度计与视线成水平,仔细读数,记入测温记录表,同时将测温孔用保温材料按原样盖好。

(5)全部测温孔均编号,并绘制测温孔布置图。

(6)混凝土养护期间温度的控制

混凝土的初期养护温度,不得低于防冻剂的规定温度,达不到规定温度时,立即增加保温苫盖的层数。

3-3-8混凝土试块的留设

按规范应较常温至少多留置2组同条件养护试件,一组用来测定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即临界强度,另一组用作检验28d的强度,混凝土试块应在浇筑现场用浇筑结构的拌合物制作。

试压前试件应在拥有正温条件的室内停放,解冻后再进行试压,停放时间需4-12h。

3-4冬季拆除模板相关要求

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当混凝土与外界温差大于20℃,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应临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

对承受荷载的构件模板,应在构件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条件下方可拆除。

3-5砌体工程

3-5-1砌筑前应将普通砖、空心砖、灰砂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和石材表面的污物、冰、雪、霜清除掉,遭水浸泡冻结后的砖或砌块不得使用。

3-5-2石灰膏、粘土膏或电石膏等宜保温防冻,如遭冻结,应经融化后方可使用。

3-5-3拌制砂浆所用的砂,不得含有直径大于10mm的冻结块和冰块。

3-5-4冬季砌筑砂浆的稠度,宜比常温施工时适当增加。

可通过增加石灰膏或粘土膏的办法来解决。

3-5-5砌筑砂浆标号一般不应低于M2.5,重要部位和结构不应低于M5,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冬季砌筑不得使用无水泥拌制的砂浆。

砂浆掺用的外加剂使用前必须了解其化学成份、性能,使用掺量必须准确。

3-5-6拌合砂浆时,水的温度不得超过80℃,砂子的温度不得超过40℃。

使用时砂浆的温度在环境最低气温低于-10℃以内时,不应低于5℃。

当环境气温在-10℃至-20℃时,则不应低于10℃。

砌筑时砖表面与砂浆的温差不宜超过30℃,使表面与砂浆的温差不超过20℃。

3-6脚手架工程

冬季施工前,对各类架子的基础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架子基础牢固可靠,不至因冻涨而变形造成应力集中。

冬施期间要随时清理脚手架上的积雪、杂物,一方面减少脚手架的雪荷载,另一方面避免出现人员滑倒事故。

加强脚手架与结构间的拉接,提高脚手架抗风荷载的能力。

冬期施工结束后及时检查脚手架基础是否稳定,避免由于土层解冻造成脚手架下沉。

3-7抹灰工程

3-7-1在进行室内抹灰前,应将门窗口封好,门窗口边缝及脚手眼、孔洞等亦应堵好。

施工洞口、运料口及楼梯间等处搞好封闭保温。

在进行室外施工,应尽量利用外架子搭设暖棚。

3-7-2施工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以地面以上50cm处为准。

3-7-3用临时热源加热时,应当随时检查抹灰层的湿度,如干燥过快发生裂纹时,应当进行洒水湿润,使其与各层(底层、面层)能很好的粘结,防止脱落。

3-7-4抹灰工程所用的砂浆,应在正温度的室内或临时暖棚中制作砂浆,使用时的温度应在5℃以上。

为了获得砂浆应有温度,采用热水搅拌。

3-7-5装饰工程完成后,在7d内室内温度仍不应低于5℃。

3-8油漆、涂料工程

3-8-1油漆、涂料应尽量避免在冬季施工,如果工期需要必须在冬季施工时,应采取保温措施。

要求室温保持均衡,不得突然变化,室内相对湿度不大于80%,以防凝结水。

施工中如不能利用永久性采暖通风设施,可采用电暖器、电炉进行加热。

3-8-2为了使油漆易于干燥,冬季施工时油漆需加催干剂,油漆使用时应拌合均匀。

为了避免油漆低温稠化,应适当加热,但不得直接在火源上(如电炉、火炉)加热,应放在热水容器中用热水间接加热,以防着火。

腻子配置时可在加热的水中掺四分之一的酒精。

3-8-3油漆工程冬季施工时应选择晴天、干燥、无风的天气施工。

禁止用热风吹油漆面,以免油漆面凝结水珠,油漆基层应干燥,湿度不超过5%,不得有冰霜;

受冻的木材如湿度大于15%,则应先涂干油,并满刮腻子后刷油漆。

油漆工程冬季施工时,气温不能有剧烈变化,施工完毕后至少保养两昼夜以上,直到油膜和涂层干透为止。

3-8-4冬季室内涂料施工,材料不应受冻,刷时涂料温度应保持在15℃左右,基层湿度不大于8%,不得有冰霜。

基层最低温度不低于5℃,同一施工段温差不超过5~6℃,内外刷浆应在晴天进行,一昼夜内环境温度不得低于3℃。

第三节冬、雨季环保、安全措施

冬、雨季期间,气象条件复杂,严寒、炎热、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出现频繁,为此,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杜绝或降低恶劣气象条件导致的安全隐患及环境污染隐患。

1钢结构及构件表面遇有冰霜积雪时,应在操作前清除才能作业,尤其是上下钢管脚手架。

作业前一律穿防滑鞋,钢结构的堆放应方木支垫稳,不规则构件应支顶牢固,严防倾倒。

各种构件在与地面冻结时,必须在挂好吊钩之后,用撬棍撬动后方可起钩,以防超载造成事故。

安装、焊接用吊篮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凡操作人员均经培训后上岗。

冬施中每次拆装均经检查合格后与安全环链配套使用。

有积雪及冰霜时,清扫后方可使用。

安装用各种索具应在使用前进行检查,用后覆盖好,防止过冷造成断裂。

钢丝绳断丝及时检查,凡超过规定要求的要按时更换。

焊接中用氧、乙炔切割时飞溅火花及铁水应用铁皮防护。

上、下层作业严防伤人。

预热、后热,用火时要开引火证,设专人看火。

焊后均需防范火种,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现场。

2现场露天堆放的钢材、设备等雨雪天气采用阻燃防水油布进行覆盖。

氧气、乙炔瓶均放置于阴凉处,避免阳光曝晒。

冬季来临前,对现场所有设备、管线、管道进行全面检查,并对室外低温环境使用的设备、管道采用环保、阻燃保温材料进行保温。

3夏季高温天气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适当缩短工作时间,增加班次。

雨、雪天气后,进行高空作业之前对操作面进行检查、清理,人员通道、操作平台等部位铺设麻袋片防滑。

4加强防火管理工作,现场焊接等严格执行用火审批制度,做到班前交底,班后检查,焊接前备好消防器材,清理易燃物品,焊接时设专人看火。

5冬、雨季使用电动设备必须保证绝缘良好,使用手持电工工具的操作人员需穿绝缘鞋、带绝缘手套,脚下垫干燥木板或绝缘胶皮。

6大风天气塔吊作业,要求有明确分工及确定停车位置、大臂停置位置,并采用各种限位器等安全设备,严防发生碰臂等事故。

五级风以上停止使用塔吊。

7雨季施工重点做好防雷设施,利用井架避雷针及结构钢筋作避雷针,并派电工定期对避雷电阻进行测试。

8冬季、雨季施工对动力、照明线路及供配电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杜绝漏电现象。

配电箱及电闸箱有防雪防潮措施并且外壳有接地保护。

9每天收工前及雷雨、大雪来临前,将施工用电设备放置到较高的地方并盖好,保管好,施工前先由电工检查后再进行施工作业。

10冬季、雨季施工前,对现场所有照明动力及照明线路、供配电电器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对线路老化、安装不良、瓷瓶裂纹以及跑漏现象,必须及时修理和更换,严禁迁就使用。

防止火灾事件发生。

11雨季施工前,应严格检查机械、电气设备等基础的安全性,尤其是自然地面、坡边设备的基础安全性,有问题的及时处理好。

雨季施工期间应经常检查基础的稳定性,尤其是检查有无滑坡等隐患。

第四节冬、雨季测量措施

根据本工程造型复杂、工程测量工作难度大、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在工程测量、变形监测的测控方法和仪器选型过程中,将微季候对测量的影响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加以考虑,除标高的竖向传递采用钢尺竖直传递外,其余均采用全站仪等高精度、全天候光电测量仪器,并在外业测控数据的采集与放样过程中,采用精确温度计测量环境温度,并对所得数据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数据处理,消除或降低不同环境温度下测量误差,确保测量精度,在此基础上,通过监测,及时发现钢结构应气温变化引起的形变,并通过结构计算予以调整。

在此基础上,为保证控制点不受季节交替的影响,在场内设置三个深度超过冻土层的永久控制点,作为整个工程测量控制的基准。

同时,日常测量、监控的操作尽量避开阳光直射,雨季前后,对变形观测所用的水准点进行联测,检查水准点标高是否发生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