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5191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

《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完整版文档格式.docx

一)工程招标文件

《某单位新建职工住宅小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二)有效的施工图

某单位新建职工住宅小区施工图

三)本工程采用的技术规范

本工程施工我公司将贯彻现行建筑施工规范要求。

对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严格按《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确保工程达到优良。

应用于本工程的主要技术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GB)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203-8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107-87)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B46-88)

建筑施工高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建筑施工安全检验标准(JGJ59-99)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建筑工程概况

某单位新建的职工住宅小区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等级为七级,设计正常使用年限为50年。

该工程为某单位新建的职工住宅小区,小区内共有5栋住宅楼;

每栋为二个单元,5层,每层高3.0米的砖墙承重结构,总建筑面积为9845.64m2。

每栋住宅楼总长35.04m,总宽12.54m,建筑物总标高为15m。

每层高3.0米,一层室内地坪标高为±

0.000m,室内外高差0.6m。

1、内、外墙均为240mm,隔断墙120mm。

2、窗采用铝合金窗;

门为木质门。

3、单元四大角、楼梯间及楼梯间两侧墙、内外墙交接处均设置抗震组合柱;

每层设置圈梁;

楼板为混凝土圆孔板。

4、屋顶为加气混凝土面板,预制混凝土挑檐板。

屋面为二毡三油防水。

5、外墙为干粘石面层,内墙为20mm水泥砂浆抹面,顶板勾缝喷浆,楼面为普通地面。

6、基础:

刚性基础,天然地基。

室内外高差0.6m。

基础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地基上为450mm厚3:

7灰土,砖砌大放脚,基底标高-2.4m,-0.9m处为一道钢筋混凝土圈梁。

2.2自然条件概况

工程位于某中等城市茂名路与官山三路交叉处,区内地势平坦、较高,基本不受地下水的影响,全年气候条件均适宜一般性土建安装工程。

业主征用土地较多,土建施工临时设施布置场地只在东、南方向受茂名路与官山三路约束控制,西、北方向可以较自由安排。

第三章施工方案和工艺

3.1施工总体安排

一、施工总体安排

1、施工程序的总体安排:

职工住宅小区工程先进行基础施工;

待基础工程完成后进行主体结构施工;

主体结构完工后进行屋面工程的施工,同时进行室内外装饰工程的施工。

室内装饰施工时先进行顶板、墙面施工,后进行楼地面工程施工。

2、现场施工组织

①该工程铝合金窗在现场加工制作,木门在木制品厂进行加工制作。

②该工程混凝土采用自搅混凝土,钢筋加工在现场进行。

③该工程所用的施工机具和施工作业用料均为本公司现有的物资,不在社会上进行租用,方便现场的施工管理。

二、施工顺序

职工住宅小区工程的施工顺序如下:

 

3.2施工准备工作

工准备工作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技术准备、物质准备、施工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和场外协调工作准备等。

一、施工技术准备工作

1、作好调查工作

为了顺利的组织好该工程的施工,必须对以下内容作深入细致的调查:

①气象、地形和水文地质情况的调查。

②地上、地下情况的调查。

③各种物质资源和技术条件的调查。

2、作好与设计的结合工作

①对一些技术上复杂的项目,在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上能否满足质量和工期的要求,选用的材料、构配件、设备等,能否按期解决。

②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方案,与当地的水文地质情况是否一致,与原有地下构筑物、管线有无矛盾。

③在设计中是否考虑了施工的需要,各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能否满足设置附着式塔式起重机使用的要求等。

④根据设计要求,有那些新材料、新工艺、新机具需要事先进行科研工作。

⑤应在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交底,了解设计意图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学习和会审工作,使参予施工的人员掌握施工图的内容、要求和特点,同时审查和发现施工图中的问题,以便能正确无误地组织施工。

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预算

①根据施工图及地质资料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②根据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预算。

二、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1、施工组织准备

建立健全现场施工管理体制,这项工作应在承接工程施工任务后立即进行,以便于进行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①现场施工管理体制设置的原则。

②项目管理体制。

③确定合理的劳动组织。

2、施工现场准备

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是保证多层建筑工程按计划开工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认真做好下列工作。

①施工现场控制网点的测量。

②配合建设单位作好“三通一平”工作。

③作好施工现场排水工作。

④搭设临时性生产、生活设施。

3、场外协调工作准备

场外组织与管理的协调配合准备工作,是确保场内各项施工准备工作顺利进行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其范围和内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应做好以下工作。

①签订施工合同。

②落实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加工和订货工作。

③施工机具的订购和租赁。

④做好分包安排。

3.3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一、基础工程的施工顺序

二、土方开挖施工方法:

条基土方开挖时应根据设计断面和标高,留足所需的回填土后多余土方一次性运至弃土场,避免二次倒运土方。

本工程条基的土方开挖采用机械进行开挖,人工进行检底。

根据土质情况本工程条基土方开挖的放坡系数采用1:

0.3,其施工时每边的工作面按300mm考虑。

土方开挖前在应根据测量定位,测放基础开挖线,并据此进行土方开挖。

待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时,应暂停土方开挖,并会同设计单位、地质勘察单位、质检部门、建设单位共同进行验槽。

若地基符合设计要求时,回填450mm厚3:

7灰土,打夯机夯实,然后砖砌大放脚。

二、基础模板工程:

钢筋混凝土地梁采用组合钢模板结合木模进行支设。

模板使用时应无绕度、无曲折、无变形、表面平整。

使用前必须满刷隔离剂,拼装时应根据构件合理尺寸选配模板,模板安装应构造简单,装折方便,并便于钢筋绑扎和安装。

模板的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

模板的支设应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三、基础钢筋工程

钢筋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责任工长组织钢筋工长、质检员、钢筋班组所有成员认真熟悉图纸,掌握各部位钢筋的受力情况,并结合规范规程向施工作业班组做出书面技术交底。

1、钢筋材质

所有用于工程的钢筋必须具有钢材合格证,并经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特别应注意按规范复核其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是否符合要求。

2、钢筋加工制作

钢筋加工在现场地面进行加工,加工成半成品后人工运至基础绑扎点进行绑扎。

钢筋加工严格按经审核后的配料单制作,并分规格和形状分类堆放在规定的场地,并挂牌注明其规格数量和使用部位,以免用错。

钢筋加工时其形状和锚固长度、箍筋弯钩角度及其直线段部分长度均应按设计图及施工验收规范和有关抗震规范要求执行。

3、钢筋绑扎

独立基础网片钢筋绑扎采用花扎法进行绑扎,独立基础短向受力钢筋绑扎在长向分布钢筋的下面。

地梁钢筋绑扎采用花扎法进行绑扎,钢筋绑扎好按要求垫以35mm厚的保护层垫块,保护层垫块间距不大于800mm。

待地梁模板支好后进行框架柱插筋的绑扎,并用钢管固定在模板支撑架上。

四、地梁混凝土工程

地梁砼采用自搅混凝土,利用机动翻斗车解决其地面水平运输,浇筑时按事先制定的顺序进行,地梁砼的下料必须用人工将砼拌合料铲入地梁模板内。

基础的砼浇筑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间歇时间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地梁砼采用自搅混凝土,利用机动翻斗车解决其地面水平运输,浇筑时按事先制定的顺序进行,每个施工段的地梁砼必须一次进行浇注,不得留置施工缝。

地梁砼的下料必须用人工将砼拌合料铲入地梁模板内。

根据气温条件,砼终凝后立即进行养护,气温较低时采取薄膜或草垫覆盖养护,气温较高时采用洒水养护。

五、土方回填的施工方法

1、本工程的土方回填待地梁砼拆模后方可进行回填土。

2、土方回填前必须由质检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公司等对地梁进行全面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土。

3、回填土应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的粘土等进行回填,填土夯实时,回填土的含水时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范围内。

4、本工程回填土采用人工回填,机械夯实的方法进行。

机械夯实用蛙式打夯机从靠近独立基础由里向外进行夯实。

机械夯实时的每层虚铺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每层机械夯实3-4遍,回填土的压实系数不小于90%。

5、每层回填压实完成后,应由具有合法资格的试验单位进行回填土密实取样试验。

合格后方可进行上一层的土方回填。

以保证回填土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

3.4结构施工方案

一、结构施工工艺

1、主体工程施工工序流程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工序流程图如下:

2、主体结构施工缝的留设及处理:

本工程主体结构水平施工缝留设在柱顶(梁底)、基础顶面等部位。

由于本工程采用自搅混凝土,当砼的供应需临时中断时,也可留置垂直施工缝,该垂直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中13跨度范围内。

施工缝必须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作表面处理。

二、钢筋工程施工方法

1、钢筋的材质

2、钢筋加工场地

钢筋加工在现场地面上进行加工,加工成半成品后利用人工运至各作业点进行绑扎。

3、钢筋的加工制作

①钢筋加工严格按经审核后的配料单制作,并分规格和形状分类堆放在规定的场地,并挂牌注明其规格数量和使用部位,以免用错。

②钢筋加工时其形状和锚固长度、箍筋弯钩角度及其直线段部分长度均应按设计图及施工验收规范和有关抗震规范要求执行。

4、钢筋绑扎与连接

①主体结构的绑扎顺序:

②主体框架结构的钢筋绑扎施工方法:

⑴预留孔洞处的钢筋,按结构设计总说明要求执行,不得随意截断。

⑵钢筋保护层用与混凝土同配合比的砂浆垫块来制作,垫块尺寸50×

50×

H,H为保护层厚度。

⑶在接长框架柱纵向钢筋时由于其上端自由悬空较长,应搭设钢管临时固定。

⑷在框架节点处钢筋规格、位置、间距应严格按施工图及有关抗震规范要求进行绑扎,不得随意减少,绑扎前应考虑好穿筋顺序以减少由于穿筋困难而造成的返工,并应注意核对主筋间距是否符合设计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核对主次梁交接处次梁钢筋按设计能否满足其保护层厚度要求,如该处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应会同设计人员作出适当处理。

在绑扎过程中不得为满足次梁保护层厚度要求而随意降低主梁钢筋的有效高度。

③钢筋连接:

接设计要求和有关钢筋的施工验收规范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