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江苏南京高三摸底4《清史稿》中记载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15171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4江苏南京高三摸底4《清史稿》中记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4江苏南京高三摸底4《清史稿》中记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4江苏南京高三摸底4《清史稿》中记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4江苏南京高三摸底4《清史稿》中记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4江苏南京高三摸底4《清史稿》中记载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4江苏南京高三摸底4《清史稿》中记载Word文件下载.docx

《24江苏南京高三摸底4《清史稿》中记载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江苏南京高三摸底4《清史稿》中记载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4江苏南京高三摸底4《清史稿》中记载Word文件下载.docx

B.促使了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

C.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D.使得神学思想逐渐绝迹

27.(2015·

江苏盐城高三摸底·

25)《战舰波将金号》拍摄于1925年,是苏联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但在许多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都被当局禁止上映,而在一些秘密放映会上,观众对它都表示热烈的赞许。

禁映的结果,越发增加了各国电影资料馆收藏这部影片的愿望。

除了卓别林的作品外,没有一部影片能赶得上这部影片的声誉。

连纳粹头子戈培尔,也对这部作品表示钦佩。

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西方国家极力维护本国电影市场 

B.西方落后的电影技术害怕被暴露

C.电影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主要工具 

D.电影有时受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

28.(2015·

8)右侧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研究者收集的《辛丑条约》签订及对社会影响的几段史料。

据此他要论证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趋势是(  )

A.进行民主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 

B.由半殖民地向殖民地逐步过渡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抵御侵略 

D.用西方民主与科学去唤醒民众

29.(2015·

河北唐山高三摸底·

28)下表是“1880年与1930年中国国民收入和人口增长”表(据《中国近代经济史》)该表能反映出当时(  )

国民收入(亿元)

年增长率(%)

人口(千人)

人均收入(元)

1880年

1930年

143.43

257.98

1.21

377636

500789

0.58

38

51.51

0.62

A.民族资本主义持续快速发展 

B.民生状况有所改善

C.人口增长制约了工业化进程 

D.政府忽视近代化建设

30.(2015·

22)下图为1956—1985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

下列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摘自周尚文等著《苏联兴亡史》)(  )

A.两个相对高点的出现表明斯大林模式还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50年代中期的高点得益于对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的改变

C.60年代初期的低点主要原因在于恶劣的气候造城粮食的歉收

D.80年代后的经济状况源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重点在政治领域

31.(2015·

16)经济学家诺思认为在制度创新之中,国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既包括积极的作用又包含消极的作用。

他说过:

“没有国家办不成事,有了国家又有很多的麻烦。

”下列经济思想与其主张相符的是(  )

32.(2015·

广东惠州一模·

18)下图是某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宣传单,据此推断此宣传单最有可能出现于(  )

(图注:

毛主席语录下为外语喊话教材,用中文分别音译 

了英语、俄语的一些常用语,如缴枪不杀、出来、我们宽待俘虏、不要动、举起手来、跟我们走等)

A.解放战争时期 

B.建国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33.(2015·

14)香港大会堂旁边的皇后码头不算精美的建筑,它仅有的历史价值是从前港督赴港履新登岸宣誓的地方。

1953年因填海工程已拆过一次,当时也没有什么异议。

当港府在2012年为了扩大填海,打算再次拆除皇后码头,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强烈反对。

年轻时可能在这里谈过恋爱;

中环区的白领被上司责备或者奖赏,会到这里看海整理心情;

也可能只是惨绿少年时代在这里毫无理由地发呆。

更多的是家人亲友结婚时,在码头合影留念……。

在拥挤的香港,码头这个角落始终宽阔地包容所有人。

在香港出生成长打拼的这一代人,比上一代更看重香港是自己的家园。

拆掉码头,意味着拆掉他们深爱的集体记忆。

这表明(  )

A.港人对过去英国殖民者的留念 

B.“港人治港”并没有真正实现

C.“一国两制”有利于香港稳定 

D.港人对“自由港”的深深眷念

34.(2015·

四川资阳一模·

10)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新中国教育工作的目的是:

“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

1958年9月,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985年重申: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这反映出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

A.长期“左”倾冒进 

B.具有时代性

C.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D.缺乏连续性

35.(2015·

四川绵阳一模·

12)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中写到:

“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

”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读史者应结合当时历史的特定环境感悟历史 

②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应同情其所处环境

③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应具有批判意识 

④研究历史应神游冥想,充分发挥主观想象

A.①② 

B.①②③ 

D.②③④

40.(2014·

浙江临海、新昌、乐清高三5月质检·

38)(26分)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趋势,也是人们认识历史的重要视角。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所谓古代中国的“现代化”,就是指造就中华帝国的那套“理性设计”,主要包括郡县制、法典化控制以及文官制度等……若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形态往后看,则春秋战国以至于帝国时代,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张树平《“理性政治知识”与中国古代政治的“现代化”》

材料二通常认为,宋朝标志着旧的中世纪统治(其顶峰是唐朝时期)的结束和所谓“现代”发展的开始。

……那种认为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体系“没有变动”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

如果我们仔细考察宋朝时所发生的这些变动,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它们不但显示出典型的“现代”特征,而且预示着七八百年后改变欧洲面貌的种种变迁。

——罗兹·

墨菲《东亚史》

材料三戊戌启蒙运动以西方资本主义的天赋人权学说和自由、平等、民主的资产阶级原则来批判中国传统小农社会流行的君权观念、行为模式和伦理精神,显示了近代中国人批判理性精神的觉醒与成长;

而其对传统宗法等级观念的冲击和对自我独立的意义、价值的推重,又体现了近代人文主义精神。

——陈旭麓《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结合所学知识,以郡县制为例概述从宗周时代到秦汉时期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并据此指出材料一中“现代化”的内涵。

(10分)

(2)从经济、社会、科技等角度概括宋朝带有“现代”特征的“变动”。

(7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戊戌启蒙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戊戌启蒙运动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

(9分)

41.(2014·

山东枣庄二模·

39)(14分)民主政治理念是世界文化中的重要组成。

材料未来的世界文化中,民主政治必定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民主政治的观念源远流长,从两河流域及希腊城邦,以至于西欧古代部落民主,然后一步步演变到市民的参政,最后归结为英美的民权与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观念,这一系列的演变,有其历史背景与条件。

到今天因为民主政治确实是比君主制、独裁制或集权制为公平、合理,因此民主政治理念已为举世认可。

若要从中国文化的基础上,独立地建立起民主政治理论,井非易事。

可是,若从中国文化的人文思想,尤其是恕道观念及尊重人性的观念上,做进一步的伸展,则未尝不能在中国文化中纳入民主政治。

——许倬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近代英美法民主政治理念发展的主要因素。

(4分)

(2)概述作者关于中国文化的人文思想和民主政治理念的观点,并结合古代思想进行论述。

(10分)

选做题(二选一)

45.(2014·

辽宁锦州二模·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回顾人类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运动,二战使得制约与控制战争的因素上升到主导地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转折。

但另一方面,从全球范围来看,局部战争仍然不断,军备竞赛仍然没有停止,核“达摩克利斯剑”仍然悬挂在人类的头上,变异性的战争暴力(国际恐怖主义等)仍在扩散,作为当代战争重要根源的霸权主义仍在肆虐,稳定与持久的和平仍然遥远。

我们应该看到,导致战争与维护和平的因素从来都不是单一的,和平与发展,和平与民主,和平与世界的公正平等,都是不可分割的,而恰恰在这些方面,世界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21世纪的世界仍然处在矛盾、斗争和震荡之中。

——摘编自李巨廉《战争与和平历史运动的转折》

(1)虽然制约战争的因素上升到主导地位,但人类距离普遍、稳定与持久的和平仍然遥远。

结合材料分析其原因。

(6分)

(2)根据材料分析,当今世界的战争与和平运动发生了怎样的重大转折?

(3分)联系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应当追求怎样的和平理念?

(6分)

46.(2014·

山西太原二模·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近年,学术界对袁世凯的研究逐渐增多,尤其是其在辛亥革命中的影响。

下面是袁世凯在辛亥革命期间政治活动片段(时间均为1911年) 

10月10日

武昌起义爆发,袁观望

10月20日

袁要求:

开国会,组责任内阁,解党禁,宽容起事党人,总揽全国兵权,宽与军费

10月27日

诏授袁钦差大臣,节制陆海各军;

隆裕太后拨内帑百万两济武汉军事;

清军击败民军于汉口

10月29日

袁致书黎元洪,首提和议

11月8日

黎元洪复袁书,劝其附义,并允推为总统

11月29日

袁电武昌答应停战;

汪兆铭(注:

革命党人)承袁父子之意,自北京密函武昌,主南北联合,清帝退位,举袁为总统,武昌军政府表示同意

12月9日

袁令全国停战15日,后延长;

黄兴回复汪电:

袁如反正,举为总统

12月29日

各省都督代表会集会南京,选孙文为临时大总统;

孙随即电袁,暂代临时大总统,随时让位

——摘编自唐德刚《袁氏当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袁世凯与革命党对对方采取的不同策略,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的政治活动。

(5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可知军机大臣并不是由专人担任,故A项错误;

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对于军国大事的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故B项错误;

根据材料“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和“明降谕旨,述交内阁”可知,军机处的设置分化了内阁的权力,故C项正确;

根据材料“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军机大臣主要并不是为皇帝提供建议,故D项错误。

2.【答案】C【解析】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其主张是反对君主专制,实行君主立宪,故他赞同的也应是黄宗羲的反君主专制的主思想,①②④都体现出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故①②④正确;

③是以朱熹的思想为行事依据,而朱熹的思想属于儒家思想是维护君主专制的,与题干不符,故③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3.【答案】B

4.【答案】D【解析】材料主要论及电影影响意识形态,故A项错误;

“西方落后的电影技术害怕被暴露”说法明显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

“电影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主要工具”说法绝对,故C项错误;

电影的禁止放映明显是受意识形态领域影响,故D项正确。

5.【答案】A【解析】提建议图片中材料“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德军驻守区域”以及“1898年,梁启超等上书”说明清政府已经沦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推翻清政府统治成为革命必然,故A项正确;

中国近代一直都没有沦为殖民地,故B项错误;

当时主要是革命思潮比较流行,实业救国是在19世纪末已经出现,故C项错误;

“西方民主与科学”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故D项错误。

6.【答案】B【解析】民族资本主的持续发展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A项错误;

从材料中可以得出国民收入年增长率是正数,故B项正确;

材料不能反映人口增长和工业化的关系,故C项错误;

近代化主要指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文化的科学化、理性化,材料不能体现,故D项错误。

7.【答案】B【解析】斯大林模式带来僵化的体制,已经严重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故A项错误;

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的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有利于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的改变,故B项正确;

60年代初期的低点主要原因是赫鲁晓夫农业改革失败,故C项错误;

80年代后的经济状况源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经济体制改革失败,故D项错误。

8.【答案】C【解析】材料中凸显政府的作用,而A项中主要突出的是市场的作用,故A项错误;

材料中“国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既包括积极的作用又包含消极的作用”,B项中只是讲到政府的积极作用,故B项错误;

“……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减少限制性的规章制度;

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

削减社会福利,争取财政预算平衡”体现了政府的积极和消极作用,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

D项主要体现了政府积极作用中投资的主要目标,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9.【答案】C【解析】毛主席语录是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表现,解放战争时期、建国时期还没有对毛泽东个人如此极端的崇拜,故A.B项错误;

毛主席语录出现在特定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同时语录内容也反映出浓厚的阶级斗争色彩,符合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特点,故C项正确;

改革开放新时期否定了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故D项错误。

10.【答案】C【解析】材料中没有提及英国殖民者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

香港回归以后真正实现了“港人治港”的办法,故B项错误;

材料中“1953年因填海工程已拆过一次,当港府在2012年为了扩大填海,打算再次拆除皇后码头,却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强烈反对”说明“一国两制”管理体制下,香港特别行政区有着特别管理权,故C项正确;

港人对“自由港”的深深眷念只是表面信息,不是问题的实质,故D项错误。

11.【答案】B【解析】“1949年及1985年的教育方针并不冒进,故A项错误;

1949年的教育方针是服务于当时革命形势及国家建设,1958年政治方面存在左倾,经济领域进行大跃进,故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85年改革开放,故教育面向世界及未来,体现每个时代的不同特征,故B项正确;

三个阶段教育方针中并未凸显“以人为本”的思想,故C项错误;

尽管不同时代教育方针有所不同但具有连续性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故D项错误。

12.【答案】B【解析】“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可见作者主张读史应结合当时历史的特定环境感悟历史,故①正确;

“处于同一境界…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可见作者主张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应同情其所处环境,故②正确;

“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可见作者主张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应具有批判意识,故③正确;

“充分发挥主观想象”与题干材料关键词意思不符,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40.【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维新思想

【解析】

(1)第一小问,按时间顺序列出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郡县制的发展历程,即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立了郡县,秦统一六国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古代中国的现代化,就是指造就中华帝国的那套理性设计”、“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可以得出现代化的实质是确立官僚政治,建立了一整套从重要到地方的国家管理制度。

(2)本题属于比较题,解答本题特别注意找准比较的项目,根据题意从经济、社会、科技等角度作答,结合所学,将宋朝和唐朝比较可得宋朝带有“现代”特征的“变动”主要表现在:

经济方面,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市”的发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海外商运发展迅速;

社会方面,市民阶层发展;

科技方面,指南针运用于航海,火药广泛运用在军事,活字印刷术发明。

(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信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天赋人权学说和自由、平等、民主的资产阶级原则”,可得出戊戌启蒙运动的特点之一是以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为武器、向西方学习;

根据材料三信息“对传统宗法等级观念的冲击和对自我独立的意义、价值的推重,又体现了近代人文主义精神”,可得出戊戌启蒙运动的特点之二是中西文化的融合;

第二小问,现代化,主要包括政治的民主化、经济的工业化、思想的科学化、理性化等,回答“影响”时,结合所学,从以上三方面回答即可,即思想方面,促进了思想解放,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政治方面,要求改革封建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

经济方面,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1)史实: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

列国陆续出现了新的地方行政区划;

秦统一六国后,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内涵: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国家管理的制度化和体系化。

(2)经济:

“市”的发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海外商运发展迅速。

(3分)

社会:

市民阶层发展。

(1分)

科技:

活字印刷术发明;

指南针运用于航海;

火药在军事上运用。

(3)特点:

向西方学习;

中西文化的融合;

以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为武器(或答以天赋人权学说和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为武器亦可给分)。

贡献:

促进了思想解放,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推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要求改革封建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力图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培养了近代中国人批判理性精神和人文主义精神。

(任答三点给6分)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雅典民主政治;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根据材料关键词“…民主政治的观念源远流长,…市民的参政…英美的民权与法国的自由、平等、博爱观念…有其历史背景与条件。

”并结合所学从历史渊源、近代西欧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概括近代英美法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因素。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关键词“…若从中国文化的人文思想,…则未尝不能在中国文化中纳入民主政治。

”概括作者观点;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宋明理学的人文精神、明清新儒学反君主专制等角度揭示论述。

(1)因素:

民主政治观念源远流长;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欧洲人文思想发展(或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3分,答出三点即可)

(2)观点:

中国文化中的人文思想为民主政治理念提供思想基础(或有助于民主政治理念推广)。

(2分)

论述:

儒家“仁爱”“德政”;

有利于民本思想发展。

宋明理学家提出“格物致知”,注重意志品德;

促进入文精神发展。

明清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

有助于民主政治纳入中国文化。

45.【考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1)从材料中“但另一方面,从全球范围来看,局部战争仍然不断,军备竞赛仍然没有停止,核“达摩克利斯剑”仍然悬挂在人类的头上,变异性的战争暴力(国际恐怖主义等)仍在扩散,作为当代战争重要根源的霸权主义仍在肆虐,稳定与持久的和平仍然遥远”的信息来归纳即可。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的信息来概括即可;

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导致战争与维护和平的因素从来都不是单一的,和平与发展,和平与民主,和平与世界的公正平等,都是不可分割的,而恰恰在这些方面,世界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的信息来归纳即可。

(1)原因:

局部战争、军备竞赛从没停止过;

核武器的存在与发展;

国际恐怖主义与霸权主义的肆虐。

(2)转折: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

理念:

发展中的和平、民主下的和平以及公正的和平。

46.【考点】近代中国的政治家

(1)第一小问袁世凯的策略从材料中“诏授袁钦差大臣,节制陆海各军,隆裕太后拨内帑百万两济武汉军事”和“袁致书黎元洪,首提和议”可归纳出对革命党既有军事镇压,又有政治议和;

原因联系所学知识可从袁世凯的目的、革命党人的策略两个方面来分析即可;

第二小问革命党的策略从材料中“袁致书黎元洪,首提和议”“黄兴回复汪电:

袁如反正,举为总统”的信息,联系所学可归纳出革命党对袁世凯既要反抗其军事镇压,又要积极拉拢其反正;

原因可从革命党内部存在分歧,对袁世凯抱有幻想等角度来分析。

(2)评价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的政治活动要注意一分为二,既要看到其主观动机,也要看到其客观进步作用。

(1)策略:

袁世凯对革命党既有军事镇压,又有政治议和。

原因:

袁世凯为了增加政治资本,壮大自身实力;

为了控制全国革命形势。

(3分)革命党对袁世凯既要反抗其军事镇压,又要积极拉拢其反正。

革命力量群龙无首、内部分歧;

对袁世凯抱有幻想,希望拉拢其壮大革命力量,巩固革命成果。

(2)评价:

主观上袁世凯是为了实现其个人政治野心;

但他依靠自身的强大实力逼清帝退位,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和革命党人共同促成了中华民国的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