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仿真卷 化学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5022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人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仿真卷 化学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京人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仿真卷 化学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京人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仿真卷 化学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京人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仿真卷 化学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京人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仿真卷 化学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人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仿真卷 化学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北京人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仿真卷 化学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人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仿真卷 化学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人大附中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仿真卷 化学二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C.同温、同压、同体积的14CO和NO含有的质量数

D.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

3.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KI溶液,产生白色CuI沉淀,溶液变棕色。

向反应后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溶液变成无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滴加KI溶液时,KI被氧化,CuI是还原产物

B.通入SO2后,溶液变无色,体现SO2的还原性

C.整个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

Cu2+>

I2>

SO2

4.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评价均合理的是

选项

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将1molCl2通入含1molFeI2的溶液中:

2Fe2++2I-+2Cl2===2Fe3++4Cl-+I2

正确;

Cl2过量,可将Fe2+、I-氧化

B

Mg(HCO3)2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

Mg2++HCO

+OH-===MgCO3↓+H2O

酸式盐与碱反应生成正盐和水

C

过量的SO2通入NaClO溶液中:

SO2+H2O+ClO-===HClO+HSO

说明酸性:

H2SO3强于HClO

D

1mol·

L-1的NaAlO2溶液和2.5mol·

L-1的HCl溶液等体积均匀混合:

2AlO

+5H+===Al(OH)3↓+Al3++H2O

H+不足,AlO

与Al(OH)3消耗的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5.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

W<

X<

ZB.W与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Y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Y>

Z

6.下列关于反应热和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

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

(-57.3)kJ·

mol-1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

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

283.0kJ·

C.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kJ·

mol-1,则电解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2H2(g)+O2(g) ΔH=+285.5kJ·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7.一种碳纳米管能够吸附氢气,可作充电电池(如图所示)的碳电极,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6mol·

L-1KOH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将碳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B.充电时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C.放电时镍电极反应为:

NiOOH+H2O+e-===Ni(OH)2+OH-

D.放电时碳电极反应为:

2H++2e-===H2↑

8.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

CO(g)+H2S(g)COS(g)+H2(g) K=0.1,反应前CO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mol

D.CO的平衡转化率为80%

9.室温下,将0.05molNa2CO3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加入物质

结论

50mL1mol·

L-1H2SO4

反应结束后:

c(Na+)=c(SO

0.05molCaO

溶液中

增大

50mLH2O

由水电离出的c(H+)·

c(OH-)不变

0.1molNaHSO4固体

反应完全后,溶液pH减小,c(Na+)不变

10.“拟晶”(quasicrystal)是一种具有凸多面体规则外形但不同于晶体的固态物质。

Al65Cu23Fe12是二十世纪发现的几百种拟晶之一,具有合金的某些优良物理性能。

下列有关这种拟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法确定Al65Cu23Fe12中三种金属的化合价

B.Al65Cu23Fe12的硬度小于金属铁

C.Al65Cu23Fe12不可用作长期浸泡在海水中的材料

D.1molAl65Cu23Fe12溶于过量的硝酸时共失去265mol电子

11.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解释都正确的是

A.向Na2SO3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说明Na2SO3溶液已经变质

B.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CO

C.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白色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D.取少量久置的Na2SO3样品溶于水,加足量盐酸有气体产生,然后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Na2SO3样品已部分变质

12.常温下,电解质溶液的性质与变化是多样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相等的①CH3COONa、②NaClO、③NaOH三种溶液中c(Na+)大小:

①>

②>

B.往稀氨水中加水,溶液中的

值变小

C.pH=4的H2S溶液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存在下列等式:

c(Na+)+c(H+)=c(OH-)+2c(S2-)

D.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lO-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碱性增强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加水,白色沉淀重新溶解

C.等质量的CH4、C2H4、C2H2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依次减少

D.分子式为C2H4O2与C4H8O2的两种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

14.温度25℃时,用Na2S沉淀Cu2+、Zn2+两种金属离子(M2+),所需S2-最低浓度的对数值lgc(S2-)与lgc(M2+)关系如图所示。

A.Na2S溶液中:

c(S2-)+c(HS-)+c(H2S)=2c(Na+)

B.25℃时,Ksp(CuS)约为1×

10-35

C.向100mL浓度均为10-5mol/LZn2+、Cu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0-4mol/L的Na2S溶液,Cu2+先沉淀

D.向Cu2+浓度为10-5mol/L废水中加入ZnS粉末,会有CuS沉淀析出

1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发生的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发生的现象

解释或结论

向亚硫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的亚硫酸钡是难溶于水的沉淀

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溶液紫红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常温下将铜片插入硝酸中

产生气体

常温下铜和硝酸一定产生NO2

向某溶液中加入NaHCO3

原来溶液可能含有氢氧化钡

16.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30mL浓度为10.00mol·

L-1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体系。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与NaOH反应的氯气一定为0.3mol

B.n(Na+)∶n(Cl-)可能为7∶3

C.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mol,则0.15<n<0.25

D.n(NaCl)∶n(NaClO)∶n(NaClO3)可能为11∶2∶1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醋酸亚铬水合物[Cr(CH3COO)2]2·

2H2O是一种氧气吸收剂,为红棕色晶体,易被氧化,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和乙醚(易挥发的有机溶剂)。

其制备装置及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往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过量锌粉、适量CrCl3溶液。

②关闭k2打开k1,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并控制好滴速。

③待三颈烧瓶内的溶液由深绿色(Cr3+)变为亮蓝色(Cr2+)时,把溶液转移到装置乙中,当出现大量红棕色晶体时,关闭分液漏斗的旋塞。

④将装置乙中混合物快速过滤、洗涤和干燥,称量得到2.76g[Cr(CH3COO)2]2·

2H2O。

(1)装置甲中连通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颈烧瓶中的Zn除了与盐酸生成H2外,发生的另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③中溶液自动转移至装置乙中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丙中导管口水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洗涤产品时,为了去除可溶性杂质和水分,下列试剂的正确使用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

a.乙醚 b.去氧冷的蒸馏水 c.无水乙醇

(6)若实验所取用的CrCl3溶液中含溶质3.17g,则[Cr(CH3COO)2]2·

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376)的产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定条件下,[Cr(CH3COO)2]2·

2H2O受热得到CO和CO2的混合气体,请设计实验检验这两种气体的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硫单质和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而SO2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Ⅰ.已知:

重晶石(BaSO4)高温煅烧可发生一系列反应,其中部分反应如下:

BaSO4(s)+4C(s)BaS(s)+4CO(g)ΔH=+571.2kJ·

mol−1

BaS(s)Ba(s)+S(s)ΔH=+460kJ·

已知:

2C(s)+O2(g)2CO(g)ΔH=−221kJ·

则:

Ba(s)+S(s)+2O2(g)BaSO4(s)ΔH=_____________。

Ⅱ.SO2的尾气处理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活性炭还原法

反应原理:

恒温恒容时2C(s)+2SO2(g)S2(g)+2CO2(g)。

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部分图象如图:

①0~20min反应速率表示为v(SO2)=________;

②30min时,改变某一条件平衡发生移动,则改变的条件最有可能是________;

③40min时,平衡常数K=________。

(2)亚硫酸钠吸收法

①Na2SO3溶液吸收S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