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重庆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者都是思维的外化。
像语言一样,文字也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
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
这种特点反映在古诗歌中,人们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种道理;
反映在原始神话中,人们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抽象的道理是没用的。
形象思维曾是人类最得心应手的思维方式。
抽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从文字的创造特点看,绘画文字是最早的文字。
这种文字的主要特点是象形。
不仅中国的古文字用形象来表示,古巴比伦人、古雅玛人、古埃及人等无一不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
创造文字的时代,人们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人们进行抽象思维,还很难脱离具体形象来进行,往往要依赖于对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
表现在文字的创造上,形与义密切结合在一起,人们是从形象来了解符号的意义的。
文字的产生一方面是以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为基础的。
但另一方面,象形文字又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这种低下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可能创造太抽象的符号。
抽象思维能力的低下还主要表现在古文字上的词类上,表现为形容词的极端贫乏。
从甲古文看,形容词数量相当少,只有白、厚、明、光、赤、美、丽等为数不多的形容词。
事物的性质包含在事物之中,与事物不可分离,只能通过人的思维才能把事物的性质从事物本身分开。
在近代一些少数民族那里,要说热,只能说“像火一样”。
早期文字中的“鱼”字是各种各样的鱼类象形,后来逐渐概括出一种共同的鱼的特征的象形文字,作为各种各样鱼的代表。
早期文字中,几乎每个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
没有概括过程,就不可能产生一般意义上的文字。
这种概括能力使人们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质,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性和偶然性,产生了最初的种、类概念。
在概括能力发展的同时,形象思维本身也在不断发展着。
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的发展又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
古人类从事物中抽象出事物的性质,从而创造了形容词后,又创造着代表新的形象的词。
例如,从羊的肥大的形象创造了“美”字,进一步又创造了“美服”“美女”等新的名词。
形容词产生后,也使原有的一些代表具体形象的词成为更形象生动的新词。
例如月字、镜字,在抽象出了“明”字后变成了“明镜”“明月”,使形象更逼真。
古人类从众多的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代表一般意义的词后,又以此为指导去认识新的个别事物,创造新的字。
从古文字的演变进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证地发展,使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使人类能够更探更广地认识世界。
(摘编自朱长超《从古文字看原始思维及其发展》,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语言”与“文字”都是思维的外化,如同可以通过古代语言来考察原始思维一样,我们也可以从古文字来考察原始思维。
B.概括让人们认识到了事物的共性,没有概括就不可能产生一般意义上的文字,因而几乎每个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
C.创造文字的时代里,人们常需要依赖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抽象思维。
那时候,人们从形象来了解符号的意义。
D.古人类充满智慧,能够从众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代表一般意义的词之后,又以此为指导去认识新的个别事物,创造新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因为文字是有形的思维,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所以从某个意义上而言,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
B.事物的性质与事物不可分离。
形容词是对事物性质的抽象概括,当人们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之后,形容词才有可能出现。
C.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关系密切、辩证发展。
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又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
D.人们在古诗歌中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种道理,在原始神话中用具体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
这种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便是象形。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文字是考察原始思维的宝贵资源,因而,当下对古文字的研究与保护,不仅是对人类文化的尊重,更是对人类历史的尊重。
B.古中国人、古巴比伦人、古雅玛人、古埃及人都是从象形开始创造古文字。
这说明古代东西方人的思维中存有相同的因子。
C.文字的产生是以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为基础的,因而,如果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不太发达,人类就不太可能创造出文字。
D.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中辩证地发展,推动人类思维能力不断发展,使人类更好地认识世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美丽的谎言
这天,母亲出门买菜,琳在家里看电视,电视上正好播出骗子的骗局被揭穿的新闻。
“又是骗子!
这社会是怎么了!
”她愤愤不平。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现在的骗术层出不穷,听得多了,琳也多长了个心眼。
十分钟后,母亲两手空空地回来,走进屋拿了钱,又匆匆忙忙地要出去。
琳觉得奇怪,便问母亲发生了什么事。
母亲告诉她:
“我去菜市场的路上,被一个女孩拦住了,问我借一百块钱。
”
借钱?
一听到陌生人问母亲借钱,琳就警惕起来,忙问:
“那你把钱给她了?
”“是呀,小姑娘挺可怜的。
”母亲说,那个女孩被人从家里骗出来,差点进了传销组织,幸好及时逃脱,可是身无分文回不了家。
听了母亲的话,琳想,像这样弱智的骗局,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没想到母亲居然会上当!
可母亲继续说:
“我把钱给她时,她还问我要地址,说回家后就把钱寄还给我。
我说不用,只给她留了个电话号码,让她到家后给我打个电话报平安。
”母亲讲得诚恳,眉眼间流露出欣喜,看得出她是相信那女孩的,而且还为自己做了好事而高兴。
琳看着母亲,也就不愿在这时揭穿女孩的骗局。
这之后,母亲总不时念叨着那个女孩。
第二天晚上九点多,母亲正准备休息,电话铃突然响了,琳去接电话。
一个女孩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
“喂,您好,请问您是李婆婆吗?
”琳还没来得及回答,本准备休息的母亲匆匆从卧室出来,边走边说:
“这肯定是我的电话!
”然后拿过电话按响免提键,听了一会,兴奋地说:
“孩子,你到家啦?
”“到啦,早上就到了,后来一直在忙,现在才打电话给您。
婆婆,真是谢谢您了,麻烦您说一下您的地址吧,我好把钱寄给您!
”母亲笑道:
“不用还,不用还。
你到家就好!
”然后,她又叮嘱了女孩几句,让女孩以后要提高警惕,不要再轻信他人。
挂了电话,母亲满脸疑惑地问琳:
“刚才这个电话是那个女孩打来的,昨天晚上的那个是怎么回事?
”琳被母亲这么一问,懵了。
她没有想到,母亲遇到的那个女孩果真不是骗子。
对于母亲的询问,她只得坦白自己不愿母亲发现自己被骗而心寒,于是昨晚让同学假扮女孩打了电话。
母亲听后,叹了一口气,说:
“你把事情想得过于复杂了,总有一些人不是骗子,他们是真的需要帮助才会来找你的。
”母亲顿了顿,又补充道,“我相信,好人是有好报的。
”琳心里明白,就算母亲遇到的真是个骗子,她也不会因此就不再相信他人。
自从女孩打来电话后,琳心里就踏实了不少。
第三天吃完晚饭,家里的电话铃又响了。
琳接起电话,一个清脆的女孩声音从电话里传来:
怎么又是一个女孩?
怎么又是找母亲的?
琳赶紧叫母亲接电话。
母亲匆匆跑上前,拿起话筒:
“我是李婆婆,你是哪位啊?
”对方说:
“李婆婆,我是小桃,就是那天您给了一百块钱的那个女孩……”母亲先是一愣,然后满脸兴奋,激动得声音都有点变调:
“小桃!
真是你啊!
你到家啦?
”“到家了,我坐了两天的火车,又转了几趟车才刚到家。
一回家,我就想着给您电话呢。
对了,婆婆,您把地址跟我说一下吧,我说好要把钱寄还给您的!
”女孩的声音充满感激之情。
母亲笑道:
”母亲流露出喜悦之情,这让身边的琳看得目瞪口呆。
挂了电话后,还没等母亲开口,琳就迫不及待地问道:
“刚才这个电话才是那个女孩打来的吧,可是昨晚的那个电话是怎么回事?
”母亲冲琳一笑,不好意思地说:
“其实,昨晚那个电话是我托隔壁小刘打的。
前天打来的那个电话,我一听就知道不是小桃打来的,我便猜出肯定是你让人打的。
目的很明显,是为了让我安心。
原来,母亲早就听出前晚那个电话是假的。
为了让女儿安心,母亲如法炮制,也找人假扮女孩,打来电话。
琳万万没有想到,母亲会用同样的办法编一个谎言来骗她!
琳望向窗外,月色如水,微风拂过,一切都那么宁静。
她安心地笑了。
(选自《快乐青春,经典阅读》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开头引用俗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意思是说虽然骗局不断被揭穿,但总有新的骗局出现,体现了作者对当前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怒。
B.琳觉得女孩要钱是一个骗局,但不愿意马上戳穿,体现了她照顾母亲的感受,即使内心有不同看法也不愿让母亲扫兴,是个孝顺、体贴的女儿。
C.母亲在帮助了女孩之后“总不时念叨着那个女孩”,是因为母亲重视钱财,担心自己被骗,担心钱花了却没有帮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D.小说结尾的环境描写,描绘了神秘朦胧的自然景象,体现了作者对大地回春、社会风清气正、骗子不再的期盼和呼唤。
E.小说在刻画人物方面运用了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手法,生动形象地塑造了母女俩的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5.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母亲形象的特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说的结尾写到琳“安心地笑了”,请结合文本分析她笑的原因。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余光中:
中国文字的炼丹人
1928年重阳节那天,余光中出生于南京。
余光中从十二岁开始跟从父亲和舅舅学习古文。
《谏太宗十思疏》《留侯论》《赤壁赋》《阿房宫赋》这些经典文章,他都特别喜欢。
他觉得文字有一种力量,“我愿意跟着它走”,“我将来一定要当作家”。
整个青年时代,余光中都在寻找着“精神上的家人”,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济慈,雪莱、王尔德等都是他的“家人”。
1954年,他的“精神家人”又增添了一大批。
余光中与钟鼎文和邓禹平等人共创了“蓝星”诗社。
他们经常聚会,讨论诗歌,勤奋创作,不是一首一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