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适应性试题及答案详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142490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适应性试题及答案详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学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适应性试题及答案详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学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适应性试题及答案详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学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适应性试题及答案详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学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适应性试题及答案详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适应性试题及答案详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适应性试题及答案详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适应性试题及答案详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适应性试题及答案详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C.氧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4.以下事实,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

A.海绵能吸水

B.用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两者的体积之和

5.从化学角度看“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由氢氧元素组成B.水中由O2、H2构成

C.水由水分子构成D.水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6.CH4和某种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口

N2+CO2+2H2O,则框内物质的化学式是(  )

A.NOB.NO2C.N2OD.N2O5

7.下列化肥通过外观即可与其他三种化肥区分开来的是(  )

A.磷酸二氢钾B.尿素C.氯化钾D.磷矿粉

8.下列物质中的一种能与其它三种物质都发生反应的是(  )

A.铁B.稀硫酸C.碳酸钠D.氢氧化钠

9.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污垢,不宜用盐酸清洗的是(  )

A.保温瓶内的水垢B.玻璃水槽内的黄色铁锈斑

C.盛石灰水试剂瓶内壁的白膜D.不锈钢茶杯内的茶垢

10.把锌片放入CuS04溶液中,锌片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物质,一会儿又有气泡冒出.同学们对此现象进行猜想和分析,其中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

A.甲认为红色物质是铜

B.乙认为锌的活动性比铜强

C.丙推测气体是二氧化碳并检验

D.丁猜想CuS04溶液呈酸性并验证

二、填空与简答:

(每空1分,共16分)

11.从H、C、O、N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填写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常用于扑灭火灾的固态氧化物______;

(2)清洗炉具的洗洁剂中的碱______;

(3)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盐______.

12.把握微观世界,了解构成物质的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

(1)反应物中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通过该图你能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13.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广泛,如图是充电或连接用的数据线.

(1)所标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

(2)数据线的铁制插头在日常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铁生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由此可知参加反应的是铁、氧气和______.

(3)写出只有一步反应表示铁比铜活泼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14.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t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3)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

15.A、B、C、D都是九年级化学中的物质,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反应条件略去),请写出符合要求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1)若A为一氧化碳,C为金属,则D为______;

(2)若A为常见金属,C为气体单质,则B为______;

(3)若A为蓝色溶液,C为Cu(OH)2,则B为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1分,共8分)

16.实验室按如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检验CO2的性质,试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开始时,先应检查装置A的______.

(2)用装置A来制取CO2,所用的药品是______(写化学式).

(3)若要用装置B鉴定CO2,当将标①和②的导管口连接时,B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4)烧杯D中放有燃着的蜡烛,当将标①和④的导管口连接时,D中看到的实验现象说明CO2具有______性质.

17.实验室里有一包含有NaCl和CaCl2两种固体的混合物,现准备将它们分离开,设计如下方案,请完成下列问题:

请完成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

(2)步骤③中加适量试剂是______.

(3)在步骤④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四、分析与计算6分.(第一题2分,第二题4分)

18.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个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其最大贡献是发现了抗疟药青蒿素(化学式是C15H22O5).

(1)青蒿素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2)14.1g青蒿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______g.

19.为测定锌铜合金中锌的含量,取该合金放入如图盛有稀硫酸的锥形瓶中,发生反应:

Zn+H2SO4=ZnSO4+H2↑.多次实验后,取平均值所得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充分反应后装置及反应剩余物质质量

装置和足量的稀硫酸质量

锌铜合金质量

342.10g

16.00g

357.70g

若不考虑干燥剂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计算: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生成氢气的质量.

(2)该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

A、节日的礼花是利用可燃物燃烧放出不同颜色的光,燃烧后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霓虹灯是利用通电后稀有气体发出的不同的光制成的,并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雨后的彩虹是利用光的折射和散射,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彩色的图画是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涂画的,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A.

【点评】要熟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盐的化学性质;

塑料及其应用;

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判断,牵牛花的花瓣汁含有与指示剂类似的物质,聚乙烯遇热易熔化,羊毛燃烧时要烧焦羽毛味,食盐和水垢不能反应.

A、牵牛花的花瓣汁含有与指示剂类似的物质,所以可以用牵牛花的花瓣汁制成酸碱指示剂;

B、聚乙烯塑料遇热能融合,冷却后能粘合在一起,能够成功;

C、羊毛灼烧时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纤维灼烧时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能够成功;

D、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不能和水垢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食盐除水垢;

故选项为: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多种物质的性质,通过家庭小实验把它们联系起来,综合性比较强,知识点的跨度也比较大.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空气组成的测定;

氧气的物理性质.

【分析】根据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氧气的性质分析判断.

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故A叙述正确;

B、拉瓦锡发现了空气的组成,故B叙述正确;

C、氧气是一种具有助燃性的气体,不具有可燃性.故C叙述错误;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D叙述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氧气的性质的知识即可分析判断.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析】构成物质的粒子具有如下特征:

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子粒之间存在间隔③粒是子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但要注意,有些现象不是由粒子造成的,就不能用粒子的性质解释.

A、海绵能吸水是因为海绵有无数的细小孔隙,当置于水中时,水会充满这些孔隙,但不是进入海绵粒子的间隔.这是宏观概念,不能说明微粒之间有间隔;

B、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是因为气体分之间存在比较大的间隔,在受压的条件下体积会缩小.能说明微粒之间有间隔;

C、物质有热胀冷缩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微粒之间的间隔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能说明微粒之间存在间隔.

D、酒精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于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隔,当二者混合是分子之间相互穿插渗透,因此总体积会减少.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故选A

【点评】一些粒子的集合体表现出的现象不能用粒子的性质来解释,要把宏观概念和微观概念区别开.

【考点】水的组成;

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分析】根据水的组成和构成来分析,并注意组成用元素来描述、构成用分子、原子来描述.

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说法正确;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故说法不正确;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说法正确.

D、水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注意宏观概念和微观概念描述上的差别,注意答题的规范性.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反应方程式,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推断物质的化学式.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甲烷中共有C原子1个、H原子4个;

反应后共有H原子4个、O原子4个、C原子1个、氮原子2个,则2个框内物质的分子中应有O原子4个、氮原子2个,因此框内物质的化学式为NO2.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式的推断,学生应学会利用原子守恒来推断物质的化学式,能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化肥的简易鉴别.

【分析】根据磷矿粉是灰白色的,碳酸铵、氯化钾和硝酸钾都是白色的晶体,进行分析判断.

A、磷酸二氢钾为白色晶体.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