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汇总Word下载.docx
《历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汇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汇总Word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6.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B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杜威
D.凯洛夫
7.A8.A9.C10.C
11.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布鲁纳提出了(A
A.发现学习教学法
B.探究一研讨法C.纲要信号图教学法
D.暗示教学法
12.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反映了(
)教学原则。
A.系统性
B.启发性
C.思想性
D.巩固性
13.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出学习结果的方法即(
B)。
A.研究一探讨法
B.发现学习C.暗示教学法
D.范例教学法
14.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C
)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A.讲授法
B.谈话法
D.练习法
15.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
C
A.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D.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
16.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称为(
A.教育
B.教学
C.教授
D.学习
17.(
)的基本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A.练习法
B.实验法
C.实习作业法
D.参观法
18.前苏联教师沙塔洛夫提出的教学方法是(D
A.探究一研讨法
D.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
19.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指出了(
A.直观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20.“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由(
)提出。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老子
21.“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体现了(
C)教学原则。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22.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进行差别教学,体现了教学的(
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二、填空题
1.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教学)。
2.教学是由(
教师的教)和(
学生的学
)两方面活动组成的。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
共性和多样性
)的统一。
4.教学任务的决定受教育目的、(
学生的年龄特征)、(
学科的特性
)以及教学的时空条件等因素制约。
5.智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其中(
思维力
)是核心。
6.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
、交往性、(教育性)和有领导的认识。
7.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是有领导的认识,“三体结构”指作为中介的(
教师)、作为主体的(
学生
)和作为客体的(课程和教材)。
8.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
内部动力教育性)。
9.教学过程的结构分为:
(
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和检查知识五个阶段,其中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10.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11.我国的教学原则有(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12、“因材施教”源于宋代朱熹的(“孔子施教,各因其才”)
13、中学常用的6种教学方法是(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14、讲授法可分为(讲诉)、(讲解)、(讲演)。
15、谈话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16、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制度是(教学原则)。
17、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启发性)原则。
18、重视组织各种复习,体现了(巩固性)原则。
19、“学不等”、“不凌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原则。
20、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失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是(因材施教)原则。
21.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是(
理论联系实际
)原则。
2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是(
.练习法
2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是(
实验法
24.教学是学校的(
中心工作),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的的(
基本途径
三、简答题
1.简述赞科夫的教学原则体系。
答:
赞科夫是20世纪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创立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对苏联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通过实验,他提出以下五项教学论体系的新原则:
(1)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这一原则在实验教学体系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在教学内容上,它要求增加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分量;
在教学方法上,要尽力使学生过紧张的甚至是沸腾的精神生活,学会独立思考和推理,独立地探求问题的答案。
高难度并不意味着越难越好,困难的程度要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范围内。
(2)在学习时高速度前进的原则
这一原则的实质并不在于让儿童在一节课上做尽可能多的例题和练习,而是要求教学不断向前运动,以各方面内容丰富的知识来充实学生的头脑,为学生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
(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要让那些说明现象的相互依存性及其内在的本质联系的系统知识,在小学教学内容的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要求学生在一般发展的基础上,尽可能深入领会有关概念和规律性的知识。
(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一般教学论的自觉性原则是指向外部的,即把应当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作为理解的对象。
赞科夫提出教学要求学生理解的对象是学习过程,它是指向内部的。
②教学内容的评价。
教学内容一定要保证正确无误,符合大纲,知识连贯,逻辑性强。
内容要密切联系生产、生活、科学技术实验等实践活动。
注意知识结构和学生认识结构相统一。
教学时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找准关键点,能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
③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评价。
主要看教师授课所运用的教学方法能否注意学生实际及学生心理、生理特点,是否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
教学过程中能否注意情感和认识活动的结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对学生注意力、意志力的培养;
面向全体学生,是否注意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是否重视和加强教学实验,能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④教学能力的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教态亲切、语言简练、板书工整、布局合理;
是否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课堂教学组织是否严密,安排是否合理、有序;
师生是否配合默契;
课堂气氛是否生动活泼、和谐,能否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节教学过程和内容,具有较好的应变能力;
实验效果是否明显;
实验及使用电教手段时是否适用熟练、操作规范。
⑤教学效果的评价。
一堂成功的课应该是:
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始终围绕教学目的和要求展开,能够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课堂中能对学生的提问显示良好的反应,巩固练习及书面检查的正确率也比较高。
(2)对教师授课质量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
教学评价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不能主观臆断、掺杂个人情感,以致评价不符合实际情况。
②发展性原则。
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③指导性原则。
教学评价应经常给师生以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为教学指明方向和增添前进的动力。
④计划性原则。
评价必须紧密配合教学工作有计划地进行,为教师和学生经常而及时地提供教与学的反馈信息,以便有效地调节和改进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挥着主体性、能动性,其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这会使学生在选择外部信息的过程中具有能动性和自觉性,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在所接受的外部要求的推动和支配下,这种能动性会加强。
(2)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意志、价值观等,这些原有的经验、观念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制约作用。
学生只有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的知识;
同时,这些原有的经验也使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加工时具有独立性、创造性。
(3)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学生对某一课感兴趣,他就会学得比较努力,而且效果也比较好。
甚至学生对某一个教师有好感,该教师所教的课他也会认真去学习。
如果所学课程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有联系,或者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该课程的价值或对该课程有某种情感,他也会学得很努力,而且能有一定的创造性或创造的火花产生。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
教师要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增强其求知欲、探索性,以提高教学效果。
4.简述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几个阶段。
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不同阶段:
(1)引起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往往与兴趣、求知欲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
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启发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领会知识
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①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形成清晰的表象和鲜明的观点,为理解抽象概念提供感性知识的基础并发展学生相应的能力。
感知的来源包括: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直观教具的演示、参观或实验,教师形象而生动的语言描述和学生的再造想象以及社会生产生活实践。
②理解教材,形成科学观念。
引导学生在感知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的加工,形成概念、原理,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理解教材可以有两种思维途径:
一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二是从已知到未知,不必都从感知具体事物开始。
(3)巩固知识
通过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