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之火电厂检修实习总结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135205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总结之火电厂检修实习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工作总结之火电厂检修实习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工作总结之火电厂检修实习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工作总结之火电厂检修实习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工作总结之火电厂检修实习总结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作总结之火电厂检修实习总结文档格式.docx

《工作总结之火电厂检修实习总结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总结之火电厂检修实习总结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作总结之火电厂检修实习总结文档格式.docx

1、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安全法》第49条规定: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3、安全生产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关爱生命,关注安全”为出发点,做到“三不伤害”(即: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所伤害)。

4、在没有脚手架或者在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高度超过1.5米时,必须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

5、所有电气的金属外壳均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

使用中不准将接地装置拆除或对其进行任何工作。

6、电气工具用具应由专人保管,每6个月须由电气试验单位进行定期检查。

7、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使触电人脱离电源并进行急救。

如在高空工作,抡救时必须注意防止高空坠落。

8、在发电机、氢气设备系统附近工作时,工作人员不准穿有钉子的鞋。

应使用铜制工具,以防发生火花。

9、任何人进入生产现场(办公室、控制室、值班室和检修班组室除外),必须戴安全帽。

高处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带。

高处工作传递物件,不得抛掷。

10、禁止在栏杆上、管道上、靠背轮上、安全罩上或运行中设备的轴承上行走和坐立。

应尽可能避免靠近和长时间的停留在人孔门、检查孔、防爆门、安全门、除氧器、热交换器、汽鼓的水位计等处。

11、凡在离地面2米及以上的地点进行的工作,都应视为高处作业。

人在梯子上时,禁止移动梯子。

工作人员必须登在距梯顶1米的梯蹬上工作。

12、巡视高压设备时,不得进行其他工作,不得移开或越过遮栏。

巡视配电装置,进出高压室,必须随手将门锁好。

13、事故发生后做到“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受教育人未受教育不放过,无相应事故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收到处罚不放过。

14、生产现场检修前需确认工具的完整性,不使用不完备的工具进行检修作业,对于带电设备的检修需使用绝缘手套。

检修过程中对于行灯的使用,要求在密闭容器内使用电压在24v以下,动作电流15ma以下,间隔时间为0.1s。

15、进入安全现场需注意的事项:

a、必须按照要求佩带安全帽;

b、按照安全规程要求正规着装,禁止穿着化纤衣服等不合要求的服装及佩带首饰;

c、必须遵守现场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劳动纪律;

d、巡视设备必须在师傅的带领下进行,不许随意的碰触设备开关、阀门等影响设备正常工作的元件。

二、电厂检修常用工具、量具、专用机具

电厂检修细分有锅炉、电气、汽机、燃料、热工仪表、继电保护六个检修部分内容,检修工具的使用主要分为常用的工具、量具及专用机具三方面的内容。

2.1、常用工具

1、+/-子螺丝刀、活扳手、呆扳手、内六角扳手、套筒扳手用以卸载和安装螺母。

2、此外铜棒、铁锤、木锤、錾子等是必备敲击工具;

3、拆卸轴承、对轮要用拉子;

4、内六角是不可少的,分公制、英制等;

5、记号笔在拆卸之前做好标示也很必要;

6、对于较重的零件就要用到葫芦、钢丝绳、粗绳啦;

7、撬棍、加长杆、套筒扳手等省力。

2.2、量具

卷尺、卡尺、水平尺、塞尺、百分表、万用表、兆欧表、钳形电流表、接地电阻测量仪等。

2.3、专用机具

力矩扳手、老虎钳、内/外卡簧钳、管道破口机等,此外还有:

powerteam液压千斤顶:

采用分体式,泵最高使用压力可达700bar,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

因采用先进的工艺处理,密封及油缸使用寿命长,能正常使用在倒置位置,表面抗腐蚀性强。

阀门研磨机:

用于发电厂各种截止阀、闸阀的阀芯、阀座,安全阀和法兰端面的现场研磨。

分为便携式、台式阀门研磨机,高压口法兰研磨机,八角垫法兰研磨机三种。

heliot303as型全自动氦质谱检漏仪机。

三、部分大型机械的使用常识及转子测量

3.1、起重常识:

熟悉常用起重工具及使用方法、保养方法和安全知识;

3.1.1起重机械的工作特点及其分类

起重机械是现代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物料的起重、运输、装卸和人员输送等作业中。

起重机械是以间歇工作方式,升降物件或提升并在限定范围内运移物件的。

起重机械按其功能和结构特点,可分为三类:

第一

类:

轻小型起重设备,其特点是轻便,机构紧凑,动作简单,作业范围投影以点、线为主;

第二类:

起重机,其特点是可以使挂在起重吊钩或其他取物装置上的重物在空间实现垂直升降和水平运移;

第三类:

升降机,其特点是重物或取物装置只能沿导轨升降。

3.1.2起重机械保养

六种方法教你学会起重机保养:

1)净:

即油净、水净、气净和机体净;

2)足:

即油足、水足、空气足;

3)磨:

即磨合,这是延长使用寿命的基础,无论是新车还是大修后的发动机,都必须按规程进行磨合后,方能投入正常作业;

4)调:

即柴油机或汽油机的气门间隙、配气相位、供油提前角、喷油压力以及点火正时等都应及时检查并调整,以保证起重机发动机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方能节省燃油,延长使用寿命;

5)检:

即经常检查紧固部位;

6)用:

即起重机发动机正确使用。

行驶前,应使各轴瓦等润滑部位得到润滑。

起动后应待水温达到40℃-50℃时再投入作业。

严禁长时间超负荷或低速作业。

停机前,应先卸掉负荷降低转速。

冬季停车后应待水温下降至40℃-50℃时,放净冷却水牗已注防冻液的发动机除外牘。

平时要经常性做好发动机的保养工作,使起重机发动机始终保持在良好状态运转。

要勤观察、勤检查,发现故障,及时排除。

3.1.3造成起重伤害事故的主要因素

由于大多数起重机械活动空间大,暴露的活动零部件多,使得事故隐患面积大;

作业场所常常需要多人配合,要求指挥、捆扎、驾驶等作业人员配合,存在较大的难度。

在日常起重作业中,常见的伤害事故有脱钩砸人,钢丝绳断裂抽人,移动吊物撞人,滑车砸人以及倾翻事故,坠落事故,提升设备过卷扬事故,起重设备误触高压线或感应带电体触电等。

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因素有操作因素和设备因素。

3.1.4起重机械的安全装置

起重机械属于特种设备,鉴于其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在起重机械上需装设安全装置。

不同类型的起重机,应安装不同类型和性能的安全装置。

较常见的安全装置有:

过卷扬限制器、行程限制器、自动联锁装置、缓冲器、制动器、重量限制器、力矩限制器(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危险电压警报器。

3.1.5起重伤害事故的预防

起重伤害事故一般有挤压、高处坠落、重物坠落、倒塌、折断、倾覆、触电、撞击事故等。

每一种事故都与其环境有关,有人为造成的,也有因设备有缺陷造成的,或人和设备双重因素造成的。

3.2、转子晃动、瓢偏、轴弯曲等的测量:

熟悉转子晃动、瓢偏、轴弯曲测量的正确方法,掌握轴弯曲曲线坐标图的绘制方法。

3.2.1转子定义

根据iso标准,由轴承支撑的旋转子称为转子。

如光盘等自身没有旋转轴的

物体,当它采用刚性连接或附加轴时,可视为一个转子,转子多为动力机械和工作机械中的主要旋转部件。

典型的转子有透平机械转子、电机转子、各种泵的转子和透平压缩机的转子等。

转子在某些特定的转速下转动时会发生很大的变形并引起共振,引起共振时的转速称为转子的临界转速。

在工程上,工作转速低于第一阶临界转速的转子称为刚性转子,大于第一阶临界转速的转子称为柔性转子。

由于转子作高速旋转运动,所以需要平衡。

静平衡主要用于平衡盘形转子的惯性力。

刚性转子的动平衡可以通过通用平衡机来平衡惯性力和惯性力偶,消除转子在弹性支承上的振动。

柔性转子的动平衡比较复杂,从原理上区分,有振型平衡法和影响系数法两类。

3.2.2转子的晃动、瓢偏、轴弯曲

转子的晃动是指转子因为各种因素偏心作用引起转子的不平衡旋转,它通过晃动度来表观其不平衡的程度,晃动度即挠度:

在大轴人为缓慢顺时针转动时从机头推力轴承附近转子表面测出的大轴晃动程度。

旋转零件对轴心线的径向跳动即晃度,而其旋转端面沿轴向的跳动,即轴向晃动,称为瓢偏。

轴弯曲通常分为热弹性弯曲和永久性弯曲。

热弹性弯曲是指转子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转子受热后膨胀而造成转子弯曲,即转子的一侧高于另一侧,温度高的一侧的热膨胀大于另一侧,从而产生热弯曲。

永久性弯曲则不同,当转子局部受到急骤加热(或冷却),该区域与其它部位产生很大的温度偏差,受热部位热膨胀(冷受缩)受到压缩(拉阻),产生高的压热应力(拉应力),当其应力超过转子材料的屈服极限时,转子局部便产生压缩塑性变形。

3.2.3转子晃度及瓢偏度的测量方法

转子晃度测量:

1)用00号细砂布,将测量位置打磨光滑,将百分表架固定在轴承座或汽缸水平结合面上,表的测杆头支触到被测表面上。

为了测定最大晃度的位置,一般将圆周划分为8等分,以第一飞锤向上为起点,用粉笔顺序编号。

2)表的测杆应和测量表面垂直按旋转方向盘动转子,一般情况下,不得逆向盘动转子,顺序记录各点测量数据,最后回到起点。

该点的读数应与原始数据相符,否则,应查明原因,并重新对数据进行测量。

最大晃度值,是直径两端,各相对差值中的最大差值。

3)叶轮轮缘或轮毂上晃度的测量,用安置在专用表架上的百分表。

通过加长杆来进行测量,专用表架固定在气缸平面上,百分表处于叶轮的轮缘外边,便于测量和调整。

4)晃度测量工作,为大修标准项目,应在检修中执行,但如遇有下列情况,更需仔细地进行测量、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并予以处理:

叶轮之间的轴段或轮毂,有单侧磨损现象;

汽轮机在运行中,振动较大;

轴承乌金脱落;

轴封单侧摩擦;

轴封套位置发生偏移;

大轴有弯曲的可疑现象。

转子上各部件瓢偏度测量:

1)从危机保安器第一飞锤向上为起始位置,顺序将圆周八等分,用粉笔标清序号,除高压转子可用推力瓦定位外,其他转子定位需用定位压板给予定位,防止过渡窜动,给测量造成窜动。

2)在直径相对1800的方向上,固定两只百分表,把表的测杆对准1号和5号,距边缘10-15毫米的端面上,且与盘面垂直,按转子旋转方向,每次盘动转子450,依次对各测点进行测量。

最后,在回到位置1和5测点时,如果转动前后两表指示差值相等,则说明测量结果基本准确。

3)在测量过程中,各点的指示值如果不是平衡地进行变化,表示百分表不灵活或被测盘面不规则,此时,应查明原因,加以消除,然后再进行测量,直到确信所得到的瓢偏值正确为止。

4)瓢偏值的计算:

先算出两表在同一位置读数的平均值然后,求出同一直径上两数之差,即为该直径上瓢偏度的绝对值,其中最大值为最大瓢偏值,即为该直径上瓢偏度的绝对值,其中最大值为最大瓢偏值。

5)检修中,发现推力瓦块有不均匀的摩擦现象,以及推力盘在检修中做了修正以后,叶轮出现动静摩擦,特别是单侧磨擦;

联轴器在找中心过程中,发现端面同一直径相对两点之差较大等情况,更应进行仔细的检查和测量。

3.2.4轴弯曲的测量及曲线坐标图的绘制

轴有弯曲的情况下,每转一周则千分表有一个最大读数和最小读数,两读数差值的1/2,即轴的弯曲度。

通过绘制轴弯曲曲线,找到最大弯曲值和最大弯曲值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