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科技创新经验报道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石化科技创新经验报道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石化科技创新经验报道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新集成页岩气水平井组优快钻井技术,实现山地条件下的钻井提速提效,探索完善“井工厂”生产组织模式,形成同一平台流水及批量作业的模式;
形成页岩气长水平井分段压裂试气技术,建立不同小层裂缝延伸机理的差异化设计技术,形成泵送桥塞与射孔联作—高效减阻水压裂—连续油管钻塞为主导的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实现了页岩气长水平段体积改造最大化,创造多项国内纪录;
页岩气开发关键装备、工具、材料实现全面国产化。
我们坚持绿色开发,构建了页岩气绿色钻井技术,形成页岩气开发废液处理技术,研发了页岩气油基钻屑处理技术,实现页岩气可持续发展。
涪陵页岩气开发有以下启示:
政府积极扶持,党组高度重视,是高速、高效建成示范区的关键。
国家能源局、国土资源部、发改委和财政部给予相应政策支持;
重庆市政府与中国石化签署了双边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进了示范区产能建设;
党组成员多次莅临现场,指导气田建设。
勘探开发一体化、评建一体化是示范区高速推进的保障。
通过勘探开发的有机结合,快速探明了一期产建区的资源规模;
通过评建一体化,实现资源的快速有效动用。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与多家单位的联合攻关,建立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团队。
及时加入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有力支撑了示范区建设。
海南炼化分公司:
系统创新打造一流芳烃技术
海南芳烃成套技术攻关项目打破了世界芳烃技术被欧美长期垄断的格局,标志着中国石化成为全球第三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芳烃成套生产技术的企业。
核心技术取得五大突破。
率先研制了亚微米分子筛组元高性能对二甲苯吸附剂,吸附容量、选择性、强度等性能超越国际先进水平;
开发了高效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工艺及智能化控制系统,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
率先开发了具有迷宫结构的吸附塔格栅等专用设备,实现了格栅从直径1.9米到8.0米的飞跃性应用;
首次将两种新型分子筛用于芳烃高效转化,芳烃资源利用率优于国际先进水平;
开发催化脱烯烃原料精制等节能环保新技术,实现绿色清洁生产。
国产装备攻关成效显著。
国产导向浮阀塔盘首次装备于大型二甲苯塔;
国产化超大型板换实现创新应用;
研制出全球芳烃装置最大的16寸国产泵送、压送调节阀,并实现高稳定性应用;
大胆使用国产DCS系统,成为首个在大型芳烃一体化装置应用国产DCS的典范。
装置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5%。
能耗水平实现全球领先,实现装置运行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低28%。
绿色环保,实现清洁生产。
采用防漏机泵,杜绝动态密封泄漏;
创新防渗理念,实现污染渗漏可视可控;
实施油气回收,彻底消弭空中排放污染。
我们深深体会到:
集团公司党组的战略指引是创新攻关的定海神针。
中国石化一体化优势发挥是创新攻关的制胜法宝。
中国石化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我们应践行开放合作战略,立足自身,面向全球,跳出专业、跳出企业、跳出产业,充分发挥中国石化科研、设计、施工、生产等整体优势,各单位要众志成城、同心协力。
创新发展是后工业化时代企业转型升级唯一出路。
从引进、复制、简单重建的跟跑模式中走出来,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从跟跑转向领跑,走出一条不迷信、不复制、不照搬、不保守自封、不抱残守缺,全面突破、全面超越的求新之路。
勘探分公司:
创新推进油气新发现
强化基础研究,推动理论创新,引领勘探突破。
2000年以前,普光地区被认为不具备勘探价值。
分公司从基础研究做起,系统开展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和沉积学研究,首次在前人划分的下三叠统发现了二叠系长兴组标准化石组合,重新厘定了地层分层,否定了海槽存在的地层依据;
在前人划定的深水区找到许多浅水沉积的证据,重新建立川东北地区生物礁滩沉积模式,进而建立“三元控储”理论,认为埋深超过5000米仍有优质储层发育;
通过成藏历史分析和调整过程模拟,建立“多元供烃、复合控藏”模式,认为普光地区是油气的有利富集区。
攻克关键技术,保障高效勘探。
研究认为元坝地区埋深7000米左右发育生物礁有利目标,但超深层目标难以识别、工程施工难度大,高效勘探是世界公认的难题。
对此,开展了系统攻关。
一是突破了超深弱反射层地震采集处理技术难题,有效提高超深层反射能量和分辨率;
形成超深层生物礁储层预测技术,探井成功率达92.3%。
二是创新形成复杂超深井钻完井技术系列,有效解决多压力系统、复杂地层封隔难题,实现超深井优快钻井。
三是创新形成复杂超深井测试技术系列,研发高温缓速抗硫加重酸体系,大幅提高产能。
坚定创新自信,坚持理论指导,持续实现突破。
分公司坚持按照战略展开、战略突破、战略准备三个层次组织勘探科研攻关,确立战略攻关方向,持续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和技术攻关,坚定创新自信。
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和利用市场高效配置资源的优势,建立以分公司为主,总部科研院所和油田企业研究院所、社会技术力量构成的三个层次、优势互补的科研攻关团队。
公司内部建立了“分公司-研究院、项目部”两级科研创新体系。
畅通晋升渠道,建立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科技人员职位晋升积分制;
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入职5年内科研人员从事基础性、原创性研究;
倡导爱才敬才之风,薪酬分配向科研人员倾斜。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引领炼化生产经营迈向高端
技术创新布局:
既要立地,又要顶天。
石科院强调紧紧围绕中国石化战略部署排兵布阵,立足解决炼化企业生产经营遭遇的实际问题,切实满足炼化企业生产经营对技术的需求。
科研工作始终突出问题导向,以提出实际问题作为开始,以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结束,所有课题都与炼化企业生产经营息息相关,创新资源配置和各项机制着力支撑技术创新价值链的良性运作,全面打造中国石化内部产、销、研协同创新机制。
石科院坚持全球化视野,研判行业发展大势,聚焦炼化行业共性、前瞻、关键的重大问题,前瞻谋划,超前部署,是石科院工作的特色。
我们立足长远抓当前,既着力应对清洁燃料生产、劣质原油加工、渣油高效转化、油化结合、替代燃料等传统属性的挑战,又着眼破解绿色炼制、低碳炼制、多元炼制、多元化工、精细炼制等前沿属性的难题。
技术创新抓手:
石油的分子属性。
近年来,石科院将创新的基本思路日益回归到细分石油上来,聚焦石油的分子属性。
以开展分子水平石油炼制技术创新为工作抓手,努力将石油炼制技术创新全过程各环节从目前混合物水平提升到分子水平,推动石油炼制技术创新步入标本兼治、更为精细的新境界。
石科院目前对石油炼制全流程技术分子水平的研究已经取得一些突破和进展,应用到炼油技术多个领域,催生出多项标志性的重大创新成果。
炼油企业使用各种助剂和添加剂,以往研发模式多为试错法,目前石科院正在尝试理论预测、试验验证、技术开发的创新模式。
技术创新能力:
内外兼修厚植根基。
从2004年开始,石科院每年开展一项年度主题科研活动,成为贯彻落实总部各项要求、扎实推进世界一流研究院建设、始终保持石科院技术创新与中国石化战略转型发展的技术需求同频共振的年度工作抓手,确保石科院在中国石化进行重大战略调整的关键时刻紧紧跟上,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并在工作部署上体现一定前瞻性。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释放活力推进科研开发
创新人才成长机制,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探索完善竞争性选拔和培养机制。
自2003年起,上海院试行了课题负责人责任制与课题组长竞聘机制,并全面推广到关键核心岗位的公开招聘与竞争选拔。
竞争性选拔,使想干事的人有机会;
压担子,使能干事的有平台;
能上能下,使干成事的人有空间,不合适的人有出路。
探索完善人才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
对于创新团队,坚持目标管理,科学评价团队绩效;
对于员工个人,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体系。
实施以创新、业绩为导向的薪酬分配机制,激励各层次人才。
项目负责人自主分配和院部有效指导相结合,合理拉开分配差距。
创新科技合作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与国内知名科研院所的合作,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充分利用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和人才优势,在新型催化材料、化工过程强化、合成材料等领域大力合作,开展基础性、前瞻性研究。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油田化学品、生物质化工、催化剂原位表征等领域,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科技创新。
创新直属院-分院合作机制,支持企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0年以来,上海院与5家分院及其母体企业建立了密切合作、沟通顺畅、互助互信的工作机制,进行协同创新。
发挥集团公司一体化优势,支撑企业提质增效升级。
充分利用中国石化科研、设计、生产一体化优势,积极主动与各攻关单位密切合作,开发了一系列支撑企业提质增效的新技术。
创新科研管理机制,促进速度与质量双提升。
实施“矩阵式”攻关模式,加快科研开发与成果转化速度。
打破部门界限,形成人财物有效集聚和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强化“门径式”管理,确保科研开发质量。
对科研项目的立项、关键技术的攻关和开发过程等实施严格的技术把关,积极稳妥地抓好小试、模试,特别是中试和工业试验之前的技术论证与审查。
建立面向市场的项目经理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力度。
扬子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全力推进新技术工业转化
抓好试验开发,努力当好“孵化器”。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一体化的工作协调机制,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整体统筹谋划,加强联合创新,把高效的建设、严格的生产、精密的监测和灵活的组织结合起来,确保项目成效。
推进成果应用,努力争做先行者。
努力培育精细化工业务。
实现PDEB转产,使示范装置成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于2014年成立精细化工分公司。
继续做强煤气化业务,努力形成乙醇酸—乙交酯—聚乙醇酸产业链成套技术,为精细化工业务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加快发展生物化工业务。
推进塑料产品结构调整。
抓好体系完善,努力增强驱动力。
构建协同创新平台。
与兄弟单位建立交流合作机制,联合组建重点实验室,与南京工业大学组建协同创新中心。
规范创新管理程序。
专注应用型创新,制订完善了科技开发项目、科技成果奖励和知识产权等管理制度,健全了科技开发项目管理机制。
推进科研成果应用。
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应用、转让体制机制,成功实现自主研发技术的工业转化。
主要经验是:
思想认识到位是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前提。
要以未来的视角谋创新,以发展的眼光抓创新,自觉地把公司的科研工作放到集团公司的创新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