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信息技术课的认识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本科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129930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于信息技术课的认识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本科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对于信息技术课的认识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本科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对于信息技术课的认识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本科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对于信息技术课的认识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本科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对于信息技术课的认识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本科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于信息技术课的认识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本科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

《对于信息技术课的认识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本科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于信息技术课的认识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本科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于信息技术课的认识以及自己的一些思考本科论文Word文件下载.docx

工作单位:

海原县七营学区

所在分校:

隆德分校

指导教师:

王春翔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制

2014年12月22日

人类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在广大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是教育部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作出的重大决策。

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是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是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必要条件。

在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其与传统的计算机教育的联系与区别,也要善于发现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设法去解决问题、改变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关键词信息信息技术计算机教育素质教育

引言在高一的微机课堂上,我第一次接触了计算机,那时就自然而然的把微机课与计算机联系在了一起。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中小学的微机课均被更名为信息技术课,同样的,在我的大脑中,信息技术课与之前的微机课是等同的。

既然已经有了计算机教育这个专业,为什么还要多设置这样一个毕业生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教育技术专业?

直到参加教育实习之后,作为一名实习老师在实习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才然我有了要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想法。

于是就在这寻求解决办法的途中,我才算是真正认识了信息技术,了解了信息技术课的内涵,了解了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意义。

下面是就我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以及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

2000年10月份,教育部召开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从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这个名词取代了沿用了近20年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揭开了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史上新的篇章,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也将逐步成为我国中小学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

但信息技术这门课的教材、教法研究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很不深刻,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

21世纪是信息技术时代,信息化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

现代社会正逐步走进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基本要素、一种生活的素养。

信息素养这个新概念,已经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我们通过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中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是不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的命令、操作,就是最主要的目标?

我认为不是。

而是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达到多方面素质的共同提高。

激发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有兴趣地学习,使学生接受多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在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信息技术课程本质上应是一门工具性课程,不宜学科化太强,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也是一门培训性课程,最主要的目的是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具备一些最基本的信息素养等。

很多计算机教师把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如同数学、物理等的学科看待,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和考试模式受这些学科的影响太大。

从而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本来生动活泼的计算机课,却因为“别动,先听我讲”而变得枯燥无味。

在以前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是在沿袭着老的教育教学传统,过分地强调在每一堂课上讲与练的相互结合。

殊不知,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但其在另一方面却阻碍着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规律的积极性。

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固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空间里,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锻炼。

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时间不长,课程文化和课程体系还不是十分的丰满和健全,有很多问题我们还处于摸棱两可的阶段。

这样的问题,对于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来说,与其说是个挑战不如是个机会。

实践证明,越是摸棱两可的东西,越是能引起探讨者的浓厚兴趣。

如此我们从待解决的问题入手进行教学,把问题作为出发点,给学生设置问题的情境,提出带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提供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想象、概括、研究学习过程,在实践中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以上环节,就必须给他们创设一种氛围。

在民主、宽松、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老师用尊重、平等、朋友般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气氛融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兴趣是桥梁,是产生学习愿望的主要原因和动力,是激发创新的重要条件。

因此,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兴趣,要符合可接受性、障碍性、探索性原则。

在讲述新课或重点难点时,我们不妨创设一些丰富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要求教师要服务于学生,要点拨、引导学生思考,创设宽松、和谐环境。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湛的教学艺术、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获取知识,学会思维、有所创新。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和其他的学科有很大的不同。

搞好信息技术教学,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用责任感去准备。

信息技术教育方兴未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就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

探索新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信息能力的学生,已是我们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缓的责任。

我相信,精彩的主题,先进的理念,不俗的组织,丰富的资源,不同的成果,评价的反馈和必要的课堂的延伸能为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飞出一片湛蓝的天空。

2、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意义以及它的重要性

1981年,教育部部属5所重点大学附中和华夏基金会支持的试验学校,首次在高中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试验以来,计算机课程成为中小学一门历史最短、发展最快的课程,它的地位、性质、目的和内容逐步明确,并成为一门知识性与基础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

早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计算机文化”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为适应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我国在1982年提出在中小学开设以“计算机程序设计”为核心的计算机课程,并在中小学配备计算机软、硬件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求:

“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

”教育部也在1999年11月9日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将信息技术作为必修课纳入课程计划之中。

2000年10月,教育部提出“从2001年起,用5一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并要求全国中小学在2005年前都应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从此,我国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便成为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由此可窥一斑.

目前我国有2亿多中小学在校生,今后10年累计还有2亿多适龄儿童要陆续进入中小学接受基础教育,这4亿多青少年在今后20多年内要陆续进入劳动力市场,成为21世纪初叶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他们的素质如何,将会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现在开始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使这4亿多青少年从小树立科学观念,使其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不仅对于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和劳动者的素质,实现我国第三步经济发展战略的宏伟目标有着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

我们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认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化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实际行动,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

针对目前的这种现状,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教育部于1999年10月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还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和人格等工程的通知》和《关于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等三个文件。

同时,教育部克服种种困难作出了将信息技术列为中小学必修课的决定,并制定了初步的实施战略,即2001年,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城市初级中学开始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

2005年,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其他地区初级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

2010年,全国中小学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这一规划对我国把握未来信息技术教育的走向、明确未来教学方向等都有重大意义。

学习信息技术是新时代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强调和推广信息技术教育,有利于树立现代教育的教学观和学习观,增强教改信息的快速传递,使我们这样一个地域广阔、学校设置分散的国家,在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上得到有效的发展。

推广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21世纪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科学迅猛发展,创新成果“爆炸”迭起,教育目标不再是单纯的使学生记住或消化人类积累的既有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着力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的能力,把握开启知识大门和创新渠道的金钥匙。

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并可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动手空间,从而大大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多媒体教育软件就是充分让学生看、听、动,给他们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

这些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词、悦耳动听的midi音乐,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自然就增加了教学魅力,使学生保持着很强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要着重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

因而,广大中小学教师,特别是担任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师,应该尽快转变观念,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认清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严格按照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特点实施教学。

只有普及了信息技术教育,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所有的美好愿望才能转变为现实,教育也才能在信息化社会中向纵深发展。

掌握信息技术是通向21世纪的钥匙之一,它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是一门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学科,这对每一位信息技术课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顺应时代潮流的要求,为教育事业的明天做出应有的贡献。

3、信息技术课与计算机课的区别及两者间的比较

3.1、信息技术课与计算机课的区别

许多中小学领导和教师认为,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实际上就是传统的计算机课程的继续,因而,已经开设了计算机课程的中小学仍照原有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

没有开设计算机课程的中小学纷纷为学生开设了计算机课程。

信息技术课的前身是微机课,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这样沿用实际上,这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

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是: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

如果继续使用“微机课”这个名称,就体现不出基本的课程教学目标。

将微机课改称为信息技术课是与国际接轨的做法。

国际上信息技术的定义是有关所有信息产品、信息工具的使用技术,相比之下微机或计算机的概括范围要窄得多。

当今世界主流的信息技术是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是范畴较广的一个概念。

中学生要学的信息技术是主流的先进的信息技术,即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

黑龙江省于2000年8月开始在原有中小学计算机课的基础上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