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6126751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Word格式.docx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Word格式.docx

孔子明确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思想。

荀子把对山林川泽的管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作为“圣王之制”的内容,要求砍伐和渔猎必须遵守一定的时节,并规定相应的“时禁”期,以保护生物和资源。

儒家认为,对待天地万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随意破坏、浪费资源,就会损害人类自身。

孔子说:

“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孟子主张把人类之爱施于万物。

他说: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朱熹进一步阐发了爱物的思想,他说:

“此心爱物,是我之仁;

此心要爱物,是我之义。

”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给今天的人们带来有益启示,那就是在发展经济、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同时,必须注意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把发展经济、发展科技与生产力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把人类生活需要与生态环境运行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开发自然、利用资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当前,我们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可以借鉴儒家所倡导的取用有节、物尽其用的思想。

  今天,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不仅要在技术层面探索更多治理手段,更重要的是解决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

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危机。

人类要克服生态危机,继续生存下去并进一步繁荣发展,就必须抛弃以人类为中心、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理念,反对盲目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反对为所欲为地征服和掠夺自然。

在这个问题上,儒家主张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思想是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

  当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要和当代社会相适应,还需与当代生态伦理学和环保理念结合起来。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包含着诸多超越时空限制的合理内涵,这些符合客观规律的成分不会随时代和地域的变迁而过时;

同时,儒家生态伦理思想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有一些糟粕。

我们要根据当代中国、当今世界发展的实际需要,促进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01月29日07版)

 

1.关于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内涵,根据原文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提倡“天人合一”、“天人相通”,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分子。

B.倡导取用有节,物尽其用,反对滥用资源,重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C.对待自然资源等天地万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反对随意破坏、浪费资源。

D.反对西方文化所强调的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观念。

2.关于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根据原文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助于解决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治理手段问题,全面提高我国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B.有助于将发展经济、科技、生产力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起来,将人类生活之需与尊重环境规律结合起来,提高开发、利用资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C.有助于继承并发展儒家所强调的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等生态伦理思想,使之成为当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思想资源,从而弘扬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

D.有助于矫正、抛弃西方所强调的以人类为中心,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对立二分的错误观念,从而增强我们的理论自信。

3.根据原文,下列关于引文及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意思是,仁爱的人拿天地万物等作为一个整体,强调了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这论证了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B.“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的意思是节约财用,爱惜百姓,按照时令、规律等来役使百姓,这论证了儒家以人为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

C.“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的意思是砍伐一棵树,宰杀一头禽兽,如果不是在该做的时候做,那就是不孝(不尊重自然),这论证了儒家友善地对待天地万物的态度。

D.“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意思是亲爱亲人从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从而爱惜万物(草木禽兽),这论证了儒家爱护天地万物的思想。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庾峻,字山甫,颍川鄢陵人也。

少好学,有才思。

尝游京师,闻魏散骑常侍苏林老疾在家,往候之。

  历郡功曹,举计掾,州辟从事。

太常郑袤见峻,大奇之,举为博士。

时重《庄》《老》而轻经史,峻惧雅道陵迟,乃潜心儒典。

属高贵乡公幸太学,问《尚书》义于峻,峻援引师说,发明经旨,申畅疑滞,对答详悉。

迁秘书丞。

长安有大狱,久不决,拜峻侍御史,往断之,朝野称允。

武帝践阼,赐爵关中侯,迁司空长史,转秘书监、御史中丞,拜侍中,加谏议大夫。

常侍帝讲《诗》,中庶子何劭论《风》《雅》正变之义,峻起难往反,四坐莫能屈之。

  是时风俗趣竞,礼让陵迟。

峻上疏曰:

“臣闻黎庶之性,人众而贤寡;

设官分职,则官寡而贤众。

为贤众而多官,则妨化;

以无官而弃贤,则废道。

是故圣王之御世也,因人之性,或出或处,故有朝廷之士,又有山林之士。

朝廷之士佐主成化犹人之有股肱心膂共为一体也。

山林之士,被褐怀玉,太上栖于丘园,高节出于众庶。

其次轻爵服,远耻辱以全志。

最下就列位,惟无功而能知止。

彼其清劭足以抑贪污,退让足以息鄙事。

故在朝之士闻其风而悦之,将受爵者皆耻躬之不逮。

斯山林之士、避宠之臣所以为美也,先王嘉之。

节虽离世,而德合于主;

行虽诡朝,而功同于政。

故大者有玉帛之命,其次有几杖之礼,以厚德载物,出处有地。

既廊庙多贤才,而野人亦不失为君子,此先王之弘也。

  又疾世浮华,不修名实,著论以非之,文繁不载。

九年卒,诏赐朝服一具、衣一袭、钱三十万。

临终,敕子珉朝卒夕殡,幅巾布衣,葬勿择日。

(《晋书·

庾峻传》有删节)

4.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朝廷之士佐/主成化/犹人之有股肱心膂/共为一体也。

B.朝廷之士/佐主成化/犹人之有股肱/心膂共为一体也。

C.朝廷之士佐/主成化/犹人之有股肱/心膂共为一体也。

D.朝廷之士/佐主成化/犹人之有股肱心膂/共为一体也。

5.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的“迁”,指升任官职;

“转”指调动官职;

“拜”指(被)授予官职;

“加”指在原有的官职之外,兼任其他官职。

B.文中的“功曹、计掾、从事、散骑常侍、太常、博士、秘书丞、侍御史、关中侯、司空长史、秘书监、御史中丞、侍中、谏议大夫、中庶子”等都是官职名。

C.文中的“践阼”也作“践祚”,指皇帝登上皇位。

文言文中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登极”等。

文中的“廊庙”指朝廷。

D.文中的《诗》指《诗经》,《风》《雅》指诗经的《国风》和《大雅》《小雅》;

《庄》指《庄子》,《老》指《老子》;

“经史”指儒家经典和史学著作。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庾峻喜学习,有才能。

游历京师的时候曾经拜谒老病在家的魏朝散骑常侍苏林;

侍讲《诗经》的时候,曾经屡屡驳难中庶子何劭。

B.庾峻能断决,有口碑。

一次,长安久拖不决的疑狱,经他一剖断,立即分明,朝廷内外称赞他断案公平。

C.庾峻砭时弊,有忧患。

面对重道轻儒的现实,他害怕正道衰微,于是潜心钻研儒家经典;

面对人们热衷于物质攀比、礼让之风衰微的现实,他上疏陈述朝廷之士要多学习山林之士的君子之风。

D.庾峻讲薄葬,忌浮华。

临终前立下遗嘱:

如果自己早晨死去晚上就装殓,头戴幅巾,身穿布衣,埋葬时不特意挑选时日。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峻援引师说,发明经旨,申畅疑滞,对答详悉。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在朝之士闻其风而悦之,将受爵者皆耻躬之不逮。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8—9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8.试分析两首诗中“潮”这个意象的异同。

9.“次”,次出了感情,次出了感慨,请分析两首诗的“次情”有何异同。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醉翁亭记》中描写了山间四时的景物,其中分别描写春时和夏时景物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棋霸

韩少功

  公社建有茶场迄今三载,近日一批省城知青来此落户,诗画琴棋各有高手,日夜热闹。

场内有本地少年李某,观得目瞪口呆,摩拳擦掌,不时生一无端傻笑。

自告奋勇与知青摔跤,对手欲略施小技,一展新疆式背包之雄威,伸手揪其裤带。

岂料李某土布纱头裤上仅溜溜裤绳,并无带环。

顷刻间绳掉裤散,露出一块白肉光辉触目。

李某不知此等异招异法,愤然甩手,说:

摔就摔,何必如此下流,遂提鞋拾衣横眉冷目而去。

  数日冷淡,知青也无可奈何。

忽一日,李某观棋战心痒,终复露笑脸。

自称久爱弈技,原是此地百里内外小小棋霸,今日喜逢良师益友,愿再与知青于棋场比试高低。

  棋子叭叭就位,战云浓密,杀机四伏。

然李某不待马头卒挺出,径直策出屏风马,活活踩杀对手的巡河车,令满座愕然。

知青笑得五官皆乱,说哪有这等走法,你的拐脚马坐了直升飞机不成?

李某眨眼不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