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的荷花淀Word文档格式.docx
《孙犁的荷花淀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犁的荷花淀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难点:
1.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2.体会人物细腻的感情;
3.领会《荷花淀》作为战争小说的独特之处。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布置预习:
1、掌握字词,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百字左右)。
3、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将课文段落标号(共95个自然段),划出表示时间推移的词句。
4、全文已空行标明三部分,用简洁、含蓄的连贯的语言给各部分加个恰当的小标题。
5、找出课文中较集中的景物描写的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
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淀泊,它属白洋淀水域。
白洋淀水域辽阔,烟波浩淼,势连天际,总面积366平方公里,淀区被39个村落、3700条沟壕、12万亩芦苇分割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143个淀泊。
这里水产资源丰富,淡水鱼有50多种,并以大面积的芦苇荡和千亩连片的荷花淀而闻名,素有华北明珠之称。
白洋淀“雁白洋淀地区人民成立了著名的水上游击队在抗日战争时期,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
翎队”,利用河湖港叉开展游击战争,威震敌胆。
抗日游击队“雁翎队”在芦苇迷宫和荷花荡中和日本侵略军捉迷藏,经常将侵略军打得焦头烂额,由此也产生了中国文学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
二、整体感知
1.介绍孙犁。
孙犁(1913~2002年),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
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
1936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
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
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
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和赵树理、周立波和柳青四位作家,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杆铁笔”。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
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
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
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45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最初发表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反响很大。
孙犁自己还说“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长年在西北高原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的气候,忽然见到关于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
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是献身于抗日的战士们,看到我们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群众的抗日决心日益坚决,而妇女们的抗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因此就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之心。
”
3.引导学生回忆小说相关常识。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手段,反映社会生活和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
小说中的人物,称为典型人物,可以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进行描写。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故事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其中,高潮和结局有时会重合。
4.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小说的各个要素,尝试把握课文主题。
5.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本文的故事情节:
水生嫂探知丈夫参军,跟丈夫话别。
她和几个青年妇女去马庄探夫未遇,在回家的路上遇到敌船,她们躲进荷花淀,无意中把敌人引进伏击圈,为游击队伏击敌人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她们从此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抗日游击战士。
(2)作者淡化了传统的小说模式,以抒情见长,不以情节取胜,他精选三个生活片断来抒写对水生嫂等一群青年妇女的赞美之情。
请概括这三个生活片段的内容。
(空行是小说分段的方法之一)
课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水生参军,夫妻话别。
(开端)
①月夜编席(1~4自然段)
②夫妻话别(5~29自然段)
③水生离家(30~31自然段)
第二部分探望丈夫,归途遇敌。
(发展)
自然段)38~32①探望丈夫(
②扑空归来(39~47自然段)
③淀上遇险(48~61自然段)
第三部分伏击歼敌,战斗中成长。
(高潮,结局,尾声)
①伏击歼敌(62~65自然段)
②意外相见(66~84自然段)
③组织起来(85~95自然段)
(3)读完小说后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三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主要通过语言、细节描写来表现)
三、分析本文的情节和环境描写
1.课文的线索是怎样的?
明确:
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
(1)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
(2)明线暗线分而又合,合而又分:
明线──、妇女的活动:
等夫、送夫,探夫,遇夫,学夫。
暗线──地区队的活动。
2.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
(1)这篇文章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没有留下一两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艺术感染力呢?
它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那美丽坦荡的荷花淀,那里的荷花荷叶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
这是一副纯美的画面,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只是融入画面并融入荷花荷叶的精魂,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艺术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结晶。
(2)孙犁的小说被称为“诗体小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充满诗情画意,下面,
我们共同来欣赏小说的开头三段,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部分1—3段,品味诗情画意。
在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字音、语速和感情地把握。
同时展开丰富的联想,思考这段文字描写了那些景物,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意境(看到这些景物描写给你什么感受)?
找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一部分1—3段
学生评价-----(正音)
A、景物:
月色皎洁洁白的苇席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叶荷花香
B、怎样描写的:
修饰成分:
苇眉子---湿润润的,柔滑修长,又薄又细
苇席---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将劳动场面诗化)
雾---薄薄透明的(朦胧)
荷叶荷花香---新鲜还用了两个十分贴切的动词:
“缠绕”:
写出苇眉子的柔滑修长,女人动作的灵活。
“跳跃”:
(课本79页,与“颤动”比较)拟人,写出了苇眉子的动态美,突出女人编席的动作美。
还用到了比喻修辞:
“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这个比喻将劳动场景诗化了.
“苇子长城。
C、意境(月色下的如此情景,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用两个词来概括):
清新、恬静、宁静
?
作为一篇小说,本应该以人物为中心,注重情节的推进,但是《荷花淀》开头三个自然段却为我
们描摹了如此一幅美丽图景,这样清新宁静的景物描写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联系小说三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
①渲染了(清新宁静)的氛围,烘托(勤劳朴实温柔)的人物形象。
景的宁静烘托人的美好:
善良、纯朴、勤劳、温顺
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情节发展做铺垫,埋伏笔)。
开头,为夫妻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氛围,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描写作了铺垫。
③深化作品的主题思想。
“一切景语皆情语”,荷花淀景色清纯明丽,如此柔美洁白的水乡,又怎能容忍侵略者铁蹄的践踏和蹂躏,生活越是美好,人们越是热爱生活,就越是憎恨战争,美丽的水土培养出英雄的儿女,出于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以水生嫂代表的白洋淀妇女才毅然决然的送郎上战场,而她们自己也经过血雨腥风的洗礼茁壮成长起来,勇敢的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去。
(3)第二部分第二层正午淀上风光的描写:
几个女人探望丈夫的归途上,有点失望,有点伤心,这种辽阔而静寂的环境烘托了这种情绪,但淀上万里无云的开阔、明朗的风光,使她们受到感染,增强排遣忧郁的力量,因此,不久又欢笑起来──以景写人,情景相生。
(4)妇女们急中生智,把船摇进荷花淀,又对淀上风光作了十分精彩的描写(第二部分第三层):
描写日光下的水乡风光。
第61段。
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了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
对照下文荷叶下认出她们丈夫的情景,更会惊叹小说构思的巧妙和布局的精当。
“铜墙铁壁”换成“一道屏风”行不行?
到此,全部画面融为一体,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纵深而高远。
概括起来说,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
这么美的家园,谁人不爱!
怎么肯让敌人蹂躏!
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
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概括了景物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我们回过头来想,这毕竟是一篇战争题材的小说,但是,在开头的
景物描写当中,我们却闻不到一点战争的味道,看不到一点尘世的烦扰,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纯美的画面,感受到的是一种纯美的意境,这也正是孙犁“诗体小说”的第一个特征。
四、小结:
本堂课我们主要分析了这篇小说的情节和环境描写,下节课我们要从语言和细节描写方面来欣赏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五、布置作业:
1、找出课文中较集中的人物对话。
2、思考探究:
本篇是战争小说,它和你印象中的战争小说有何不同?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指名学生回答:
1、课文中写了哪三个生活片断?
2、课文中有哪几处景物描写?
各有什么作用?
二、赏析本文的语言和细节描写
上节课我们主要分析了这篇小说的情节和环境描写,本节课我们要从语言和细节描写方面来欣赏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1.赏析简洁而传神的对话,体悟人性美。
“诗体小说”的第二个特征,是孙犁描写了一群充满了人性美的荷花淀妇女形象。
(1)“夫妻话别”(5-29自然段)
分角色朗读“夫妻话别”一节,朗读要求切合人物身份,表达人